一种基于人体热释红外的智能灯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5389发布日期:2018-06-19 23:52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人体热释红外的智能灯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灯具控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体热释红外的智能灯控系统。



背景技术:

在室内通常设置手动开关或遥控开关灯,灯的开关不能智能控制,常会出现因室内无人而忘记关灯的现象,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智能开关灯的人体热释红外控制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人体热释红外的智能灯控系统,包括两个人体热释红外传感器、控制器、数据存储处理装置、灯控装置;所述两个人体热释红外传感器、数据存储处理装置、灯控装置、光敏传感器均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两个人体热释红外传感器位于出口处,其感应信息用于确定进出人数,并将采集的进出人数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将采集的信息处理转换为数字信息并传输至所述数据存储处理装置;所述数据存储处理装置将所述数字信息与预设的数字信息进行比对,并将比对结果传输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对比结果发送指令于所述灯控装置控制灯的开关。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调节灯光光线强度的亮度调节器,所述亮度调节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感应环境光照强度的光敏传感器,将采集的光照强度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人体热释红外传感器包括FET管及三个热释元件,所述三个热释元件呈等边三角形排列设置,相互串联连接;所述三个热释元件的串联一端与所述FET管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设置为GND端。

与相关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人体热释红外的智能灯控系统,包括两个人体热释红外传感器、控制器、数据存储处理装置、灯控装置;所述两个人体热释红外传感器、数据存储处理装置、灯控装置、光敏传感器均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两个人体热释红外传感器位于出口处,其感应信息用于确定进出人数,并将采集的进出人数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器,根据两个所述人体热释红外传感器先后采集的信息时间不同,控制器通过采集信息时间的先后判断进出顺序,并将对应的数字信息传输至所述数据存储处理装置;所述数据存储处理装置对接收的数字信息进行处理,计算进入的人数和出去的人数之差;若计算结果为0则表示室内无人,此时控制器接收计算结果并发出相应关灯指令于所述灯控装置,灯控装置执行关灯指令;若计算结果大于0,则表示室内仍有人,此时控制器不发出指令;可解决室内无人情况忘记关灯而造成能源浪费和成本的增加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人体热释红外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其中:人体热释红外传感器1、控制器2、数据存储处理装置3、灯控装置4、亮度调节器5、光敏传感器6、FET管11、三个热释元件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人体热释红外的智能灯控系统,包括两个人体热释红外传感器1、控制器2、数据存储处理装置3、灯控装置4;所述人体热释红外传感器1、数据存储处理装置3、灯控装置4均分别与所述控制器2连接,可采用无线或有线连接;所述两个人体热释红外传感器1位于出口处,靠近出口的第一个人体热释红外传感器1较远离出口的第二个人体热释红外传感器1先感应到信息,则表示是进入情况,反之则表示出去情况;并将采集的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器2,所述控制器2将采集的信息处理转换为相应的进入人数数字信息及出去人数数字信息,并传输至所述数据存储处理装置3;所述数据存储处理装置3计算进入人数和出去人数之差;若计算结果为0则表示室内无人,此时控制器2接收计算结果并发出相应关灯指令于所述灯控装置4,灯控装置4执行关灯指令;若计算结果大于0,则表示室内仍有人,此时控制器2不发出指令;可有效解决室内无人情况忘记关灯而造成能源浪费和成本的增加问题。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调节灯光光线强度的亮度调节器5,所述亮度调节器5与所述控制器2连接。所述数据存储处理装置3中存储室内预设人数,所述数据存储处理装置3计算的进入人数和出去人数之差与预设人数相比,并将比较结果传输至所述控制器2,若比较结果较小,所述控制器2发送调节亮度的指令于所述亮度调节器5调节灯光亮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感应环境光照强度的光敏传感器6,将采集的光照强度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器2。在有人进入室内后,所述控制器2根据采集的光照强度信息后传送开灯指令于所述灯控装置4,不需要人工手动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人体热释红外传感器1包括FET管11及三个热释元件12,所述三个热释元件12呈等边三角形排列设置,相互串联连接;所述三个热释元件12的串联一端与所述FET管11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设置为GND端。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