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总线K线通信电平的切换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5915发布日期:2018-06-28 05:01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换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总线K线通信电平的切换电路。



背景技术:

自20世纪80年代汽车进入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控制时期,以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为代表的汽车制造商就开始用ECU监控汽车控制系统。但各厂商的ECU和故障诊断设备由各汽车制造商各自开发,诊断接口和通信方式各不相同,不能互相通用。

由此汽车后市场开发出各种综合诊断设备,它通过对汽车OBD-16诊断座的各通信引脚进行协议扫描,分析判定汽车的电控系统的协议类型,进而实现了对多车系各种电控系统的自助诊断。但是由于各汽车厂商对K线通信电平的使用除主流的Vbat外,有少数厂商还使用5V电平。由此综合诊断设备也要实现通信电平在Vbat和5V之间能进行选择转换以匹配ECU设定的通信电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汽车总线K线通信电平的切换电路。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K线通信电平端、通信电平切换控制端、汽车电池电平端、 5V电平端、二极管、场效应管和三极管,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5V电平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所述K线通信电平端的一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通信电平切换控制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K线通信电平端的一端还分别与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器的另一端连接后接地。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场效应管的漏极串联第一电阻器后与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连接有第二电阻器。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通信电平切换控制端之间连接有第三电阻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继电器方案器件体积较大,价格较贵的问题,继电器机械触点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也要差一些,另外本电路方案的成本约为继电器方案的1/4,克服了信号模拟开关内阻较大,驱动能力较差,价格更贵的弱点;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和使用寿命较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汽车总线K线通信电平的切换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包括K线通信电平端VO、通信电平切换控制端RLVO、汽车电池电平端Vbat、5V电平端L、二极管D2、场效应管Q11和三极管Q9,二极管D2的正极与5V电平端L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分别与场效应管Q11的源极和K线通信电平端VO的一端连接,场效应管Q11的栅极与三极管Q9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9的基极与通信电平切换控制端RLVO连接,K线通信电平端VO的一端还分别与第一电容器C108和第二电容器C69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容器C108的另一端和第二电容器C69的另一端连接后接地,场效应管Q11的漏极串联第一电阻器R141后与场效应管Q11的栅极连接,场效应管Q11的栅极与三极管Q9的集电极之间连接有第二电阻器R142,三极管Q9的基极与通信电平切换控制端RLVO之间连接有第三电阻器R129。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采用CMOS场效应管做K线通信电平的电源选通,降低了成本的同时,半导体器件的使用寿命,工作可靠性都优于机械触点的继电器方案,也避免了信号模拟开关驱动能力弱的的问题。如图1所示,当RLVO端为高电平时,场效应管Q11导通,K线通信端L电平为Vbat,当RLVO端为低电平时,场效应管 Q11截止,K线通信电平为5V。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继电器方案器件体积较大,价格较贵的问题,继电器机械触点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也要差一些,另外本电路方案的成本约为继电器方案的1/4,克服了信号模拟开关内阻较大,驱动能力较差,价格更贵的弱点;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和使用寿命较长的优点。

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精神,可以有多种变形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