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岛共用控制机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8690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常规岛共用控制机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常规岛的控制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常规岛共用控制机柜。



背景技术:

常规岛是指核电装置中汽轮发电机组及其配套设施和它们所在厂房的总称,常规岛共用控制机柜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控制设备。目前,常规的常规岛共用控制机柜内部主要布置有继电器、端子排、空气开关等分立的设备及元件,而为了便于安装,这些设备及元件的设置一般都较为分散,设备布局不合理,存在空间浪费的问题,而且,还存在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防护不到位、后期维护困难较大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布局较为合理的常规岛共用控制机柜。

一种常规岛共用控制机柜,包括:

柜体,包括顶板、底板及侧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所述侧板连接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所述侧板为两个,两个所述侧板相对设置;

背板,连接两个所述侧板,所述背板从所述顶板一侧向所述底板一侧延伸,且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呈“I”字形设置;及

安装板,设于所述背板的一侧,且与所述侧板平行设置;

其中,所述背板上背离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区,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区从所述顶板一侧向所述底板一侧依次设置,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第二安装区,所述第二安装区从所述顶板一侧向所述底板一侧延伸呈条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线槽,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区之间均设置有所述第一线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板与所述底板间隔设置,以使所述背板的两侧能够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为多个,多个所述安装板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线槽,所述第二线槽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且与所述第二安装区平行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板包括第一背板及第二背板,所述第一背板与所述第二背板间隔设置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所述第一安装区设于所述第一背板的背离所述第二背板的一侧,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第二背板的背离所述第一背板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底板之间,且与所述背板平行,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三安装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底板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三线槽,所述第三线槽与所述第三安装区平行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柜体还包括第一柜门及与所述第一柜门相对设置的第二柜门,所述第一柜门、所述第二柜门、所述顶板、所述底板及所述侧板能够相配合,以使柜体呈封闭的立方体结构。

上述常规岛共用控制机柜可以至少实现如下效果:

1、在背板的一侧设置多个第一安装区,背板的另一侧设置第二安装区,从而实现关键电子元器件的分区域设置,使得常规岛共用控制机柜内电子元器件的布局更为紧凑,实现空间的有效利用。

2、在背板上设置安装板,并在安装板上设置第二安装区,以便于扩大安装空间,以安装较多的端子模块,使得整体结构更为紧凑,实现空间的充分利用,提高整体布局的合理程度;进一步,通过设置多个安装板,以得到多个第二安装区,多个第二安装区间隔设置,不仅有助于加速端子模块的散热,也便于进行元件安装及后期维护。

3、在安装板与底板之间设置支撑板,并在支撑板上设置第三安装区,从而与第二安装区相对应,以使背板的背离第一安装区的一侧呈分层结构,以充分利用空间,提高结构的紧凑性。

4、背板与底板间隔设置,支撑板与底板间隔设置,支撑板与背板间隔设置,并设置第一线槽,第二线槽及第三线槽,以便于线缆在第一安装区、第二安装区及第三安装区之间进行布设,便于线缆的梳理及连接,提高线缆的布局合理性,以便于后期维护。

5、背板包括第一背板及第二背板,第一安装区设于第一背板的背离第二背板的一侧,安装板位于第二背板的背离第一背板的一侧,以使第一安装区内安装的电子元器件与第二安装区内安装的电子元器件相隔离,避免发生电磁干扰,从而起到电磁兼容防护的作用。

6、通过设置第一柜门及第二柜门,使柜体能够从两侧进行开启,以便于对第一安装区、第二安装区、第三安装区内安装的电子元器件进行后期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的常规岛共用控制机柜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常规岛共用控制机柜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常规岛共用控制机柜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图1中所示常规岛共用控制机柜上安装电子元器件的示意图;及

图5为图2中所示常规岛共用控制机柜上安装电子元器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结合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常规岛共用控制机柜10包括柜体100、背板200、安装板300及支撑板400。其中,背板200、安装板300及支撑板400设于柜体100内部,以用来安装I/O接口、端子、空气开关等电子元器件。

具体地,柜体100包括顶板110、底板120、侧板130、第一柜门140及第二柜门150。顶板110与底板120相对设置,侧板130为两个,两个侧板130相对设置,且侧板130连接顶板110与底板120,以与顶板110、底板120共同围成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第一柜门140及第二柜门150相对设置,以分别盖设于两端开口上,从而使柜体100呈封闭的立方体结构。

背板200连接两个侧板130,并从顶板110一侧向底板120一侧延伸,且与两个侧板130之间呈“I”字形设置。即,背板200位于侧板130的中部而非侧板130的边缘处,从而在背板200的两侧能够分别形成用于容置电子元器件的容置空间。安装板300设于背板200的一侧,且与侧板130平行设置。

背板200上背离安装板300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区210,多个第一安装区210从顶板110一侧向底板120一侧依次设置。安装板300上设有第二安装区310,第二安装区310从顶板110一侧向底板120一侧延伸呈条状。

结合图1及图4所示,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区210为五个,从顶板110一侧向底板120一侧,五个第一安装区210内依次安装空气开关模块20、主控机笼30及I/O机笼40,且I/O机笼40占用三个第一安装区210。需要指出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区210还可以为其他任意数目。

结合图2、图3及图5所示,第二安装区310内用于安装多个端子模块50,多个端子模块50沿第二安装区310的延伸方向排布,从而形成端子列。

另外,安装板300为多个,多个安装板300间隔设置,从而得到多个第二安装区310。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板300设置为四个,从而得到四个第二安装区310。需要指出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板300还可以为其他任意数目。

安装板300从顶板110一侧向底板120一侧延伸,且与底板120存在间隙。将支撑板400设置于安装板300与底板120之间,且使支撑板400与背板200平行设置,从而使支撑板400与背板200之间形成能够容置线缆的容置空间。支撑板400上设有用于安装电子元器件的第三安装区410。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安装区410为两个,两个第三安装区410从顶板110一侧向底板120一侧依次设置。靠近底板120的第三安装区410内安装监视模块60,远离底板120的第三安装区410内安装空气开关模块70。需要指出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安装区410还可以为其他任意数目。当第三安装区410的数目为多个时,还可以将多个第三安装区410沿垂直于两个侧板130的方向依次排布。

结合图1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背板200上安装有六个第一线槽500,六个第一线槽500从顶板110一侧向底板120一侧依次间隔设置,从而使得任意相邻两个第一线槽500之间形成一个第一安装区210,以共得到五个第一安装区210,第一安装区210内安装电子元器件之后,与电子元器件电连接的线缆能够沿第一线槽500走线。同时,也使得任意相邻两个第一安装区210之间都存在一个第一线槽500,以便于任意一个第一安装区210都能够单独的对应与之相邻的一个第一线槽500,使得各第一安装区210内的电子元器件都能够使用独立的第一线槽500走线,便于线缆梳理。

具体地,背板200与底板120间隔设置,以使背板200的两侧能够相连通。线缆能够经第一线槽500及侧板130内壁向底板120敷设,并经底板120与背板200之间的间隙而敷设至第二安装区310。

结合图2及图5所示,在任意相邻两个安装板300之间,背板200上设置多个线缆卡600,多个线缆卡600从顶板110一侧向底板120一侧依次设置,以将线缆固定于背板200上,并沿与第二安装区310平行的方向辐射线缆,便于线缆与第二安装区310内安装的多个端子模块50逐一连接。

结合图2、图3及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板300上还设置有第二线槽700,第二线槽700与第二安装区310平行设置。外接线缆能够穿设顶板110,并沿第二线槽700进行敷设,以与第二安装区310内安装的多个端子模块50逐一连接。第二线槽700位于第二安装区310的远离背板200的一侧,以使内外线缆的敷设路径相分离。

具体地,支撑板400与底板120间隔设置。线缆能够经支撑板400与底板120之间的间隙而敷设至第三安装区410。

支撑板400上设有三个第三线槽800,三个从顶板110一侧向底板120一侧依次间隔设置,从而使相邻的两个第三线槽800之间形成一个第三安装区410,以得到两个与第三线槽800相平行的第三安装区410。线缆能够经第三线槽800进行敷设,并与第三安装区410内安装的电子元器件电连接。

如图3所示,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背板200包括第一背板200及第二背板200。第一背板200与第二背板200间隔设置于两个侧板130之间,第一安装区210设于第一背板200的背离第二背板200的一侧,安装板300位于第二背板200的背离第一背板200的一侧,以使第一安装区210内安装的电子元器件与第二安装区310内安装的电子元器件相隔离,避免发生电磁干扰,从而起到电磁兼容防护的作用。

另外,排风扇等辅助设备可以设置于顶板110上,以对常规岛共用控制机柜10内的电子元器件进行排风散热。

上述常规岛共用控制机柜10可以至少实现如下效果:

1、在背板200的一侧设置多个第一安装区210,背板200的另一侧设置第二安装区310,从而实现关键电子元器件的分区域设置,使得常规岛共用控制机柜10内电子元器件的布局更为紧凑,实现空间的有效利用。

2、在背板200上设置安装板300,并在安装板300上设置第二安装区310,以便于扩大安装空间,以安装较多的端子模块50,使得整体结构更为紧凑,实现空间的充分利用,提高了整体布局的合理程度;进一步,通过设置多个安装板300,以得到多个第二安装区310,多个第二安装区310间隔设置,不仅有助于加速端子模块50的散热,也便于进行元件安装及后期维护。

3、在安装板300与底板120之间设置支撑板400,并在支撑板400上设置第三安装区410,从而与第二安装区310相对应,以使背板200的背离第一安装区210的一侧呈分层结构,以充分利用空间,提高结构的紧凑性。

4、背板200与底板120间隔设置,支撑板400与底板120间隔设置,支撑板400与背板200间隔设置,并设置第一线槽500,第二线槽700及第三线槽800,以便于线缆在第一安装区210、第二安装区310及第三安装区410之间进行布设,便于线缆的梳理及连接,提高线缆的布局合理性,以便于后期维护。

5、背板200包括第一背板200及第二背板200,第一安装区210设于第一背板200的背离第二背板200的一侧,安装板300位于第二背板200的背离第一背板200的一侧,以使第一安装区210内安装的电子元器件与第二安装区310内安装的电子元器件相隔离,避免发生电磁干扰,从而起到电磁兼容防护的作用。

6、通过设置第一柜门130及第二柜门140,使柜体100能够从两侧进行开启,以便于对第一安装区210、第二安装区310及第三安装区410内安装的电子元器件进行后期维护。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