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配件、配件控制方法及配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82379发布日期:2018-08-17 05:53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配件、配件控制方法及配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使用手机、mp3、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伴随着这些电子设备出现了诸多电子设备的配件,如:用于保护电子设备的保护外壳,以防止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损坏,其还能提供美观的外形装饰。又如:与电子设备配套的便携式移动电源,用于给电子设备提供电源,方便在户外或者旅行途中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

然而,目前这些配件的功能都较为单一,保护壳套的功能往往只用于保护电子设备,让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受到损坏;而移动电源的功能仅仅限于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满足用户在户外或者旅行途中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的需求。这些电子设备的配件都缺少多样化功能,无法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产品缺少新颖和特色。

另外,市场上的普遍产品的logo或标识都是丝印方式设置在产品表面,logo或标识不会发光。保护壳套使用后无法看到手机的型号及品牌,背后无发光标识或标志,对于产品的推广力度和识别力度较低。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配件、配件控制方法及配件制造方法,以解决现有电子产品的配件的logo不会发光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配件,其包括有保护外套和盖板,设置在保护外套和盖板之间的电路板和电池;所述保护外套上设置有logo显示窗;电路板上集成了主控模块、触控模块、压力传感模块、logo显示模块和电源模块;

所述电源模块将输入电压转换为充电电压对内部的电池充电,还提供供电电压;压力传感模块检测logo显示窗上的压力并输出对应的压力信号给主控模块;所述触控模块检测人手对logo显示窗的触摸操作并输出对应的触摸信号给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根据触摸信号控制logo显示模块显示预设的logo,还根据压力信号控制logo显示模块切换logo的发光颜色。

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配件中,所述logo显示模块为led矩阵灯组电路,设置在logo显示窗的背面;

所述主控模块根据所述触摸信号生成开关信号来控制led矩阵灯组电路中各灯的亮灭状态,根据亮灭状态组合成预设的logo;主控模块还根据压力信号生成对应驱动信号来控制各灯的发光颜色以切换logo的发光颜色。

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配件中,所述logo显示模块为tfd屏,设置在logo显示窗的背面;

所述主控模块根据所述触摸信号生成开关信号来驱动tfd屏显示预设的logo;主控模块还根据压力信号生成对应驱动信号来控制tfd屏上logo的发光颜色。

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配件中,所述logo显示窗为cnc雕刻的亚克力logo板;所述logo显示模块为背光灯电路,设置在logo显示窗的背面;

所述主控模块根据所述触摸信号生成开关信号来点亮背光灯电路中的背光灯以照亮的亚克力logo板上预先雕刻的logo;主控模块还根据压力信号生成对应驱动信号来控制背光灯的发光颜色以切换logo的发光颜色。

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配件中,所述电路板上还设置有重力模块,用于检测当前的重力状态并输出对应的重力信号给主控模块;

所述主控模块还根据重力信号生成重力驱动信号来控制logo显示模块的颜色变化。

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配件中,所述电路板上还设置有无线通讯模块,用于搜索预设范围内是否有其他配件,有时输出交互信号给主控模块;

所述主控模块还根据交互信号输出交互驱动来控制logo显示模块发出预设的感应颜色。

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配件中,所述配件还包括无线充电模组,用于将近场感应的电能传输给电源模块来对电池进行无线充电。

一种采用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配件的控制方法,其包括:

步骤a、压力传感模块检测logo显示窗上的压力并输出对应的压力信号给主控模块;

步骤b、主控模块检测人手的触摸操作并控制logo显示模块显示预设的logo,还根据压力信号控制logo显示模块切换logo的发光颜色。

一种实现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配件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步骤a1、在电路板上集成主控模块、压力传感模块和logo显示模块;在保护外套上设置logo显示窗;

步骤b1、将电路板放在保护外套的安装槽内,且电路板上的logo显示模块位于logo显示窗的背面;

步骤c1、将电池安装在电路板上并与主控模块电连接,将盖板盖住电池并与保护外套扣合。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配件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有保护外套和盖板,设置在保护外套和盖板之间的电路板和电池;所述保护外套上设置有logo显示窗;电路板上集成了主控模块、触控模块、压力传感模块、logo显示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压力传感模块检测logo显示窗上的压力并输出对应的压力信号给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根据触摸信号控制logo显示模块显示预设的logo,还根据压力信号控制logo显示模块切换logo的发光颜色。logo既能被触摸点亮,又能根据不同压力变换成不同颜色,解决了现有电子产品的配件的logo不会发光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配件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配件中触控模块的电路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配件中背光灯电路的电路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配件中压力传感模块的电路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配件中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区域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配件中电源模块的电路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配件中无线发射单元的电路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配件中无线接收单元的电路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配件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配件、配件控制方法及配件制造方法,适用于快销品及电源类产品创意应用技术领域,增加了logo发光功能,基于用户的个性化需求,logo发光的颜色为可更换式,提高了辨识度,提供了一种更新颖的logo颜色变换方法;还将多种交互感应技术融合,通过物联网及app平台实现产品之间的互动应用。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这仅仅是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对相同属性的对象在描述时所采用的区分方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以便包含一系列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那些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单元。

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作为本发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配件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配件,主要用于控制便携式电源的logo(标志)发光。所述配件采用多层叠加结构,包括位于外层的保护外套1,位于中间层的电路板(即pcb板)2和可充电的电池3,位于内层的盖板4。所述保护外套1上设置logo(商标、标志)显示窗11。电路板2上集成了主控模块10、触控模块20、压力传感模块30、logo显示模块80和电源模块40;所述触控模块20、压力传感模块30、logo显示模块80和电源模块40均连接主控模块10。在logo显示窗11背面贴设与主控模块20电连接的压力传感模块30。所述电源模块40将输入电压转换为充电电压对内部的电池充电,还提供供电电压;压力传感模块30检测logo显示窗上的压力并输出对应的压力信号给主控模块;所述触控模块20检测人手对logo显示窗11的触摸操作并输出对应的触摸信号给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10根据触摸信号控制logo显示模块显示预设的logo,还根据压力信号控制logo显示模块切换logo的发光颜色。logo既能被触摸点亮,又能根据不同压力变换成不同颜色,使配件具有多样化功能,可满足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更具人性化设计,且实用的基础更具诸多特色。

较佳实施例一中,所述logo显示模块为led矩阵灯组电路,设置在logo显示窗的背面;所述主控模块10根据所述触摸信号生成开关信号来控制led矩阵灯组电路中各led灯的亮灭状态,根据亮灭状态组合成预设的logo;主控模块还根据压力信号生成对应驱动信号来控制各灯的发光颜色以切换logo的发光颜色。

较佳实施例二中,所述logo显示模块为tfd((thinfilmdiode,薄膜二极管)屏,设置在logo显示窗的背面;所述主控模块根据所述触摸信号生成开关信号来驱动tfd屏显示预设的logo;主控模块还根据压力信号生成对应驱动信号来控制tfd屏上logo的发光颜色。其中,预设的logo是预先将各个品牌手机的logo或者用户喜欢的卡通logo的图片存在主控模块中。更换不同的手机时,主控模块能自动手机的品牌并显示对应的logo,优选地,用户也可选择显示自己喜欢的卡通logo,甚至照片、图片。选择后将logo存储在logo中,主控模块即可直接驱动tfd屏显示对应的图案。

较佳实施例三中,所述logo显示窗为cnc雕刻的亚克力logo板;所述logo显示模块为背光灯电路,设置在logo显示窗的背面;所述主控模块根据所述触摸信号生成开关信号来点亮背光灯电路中的背光灯以照亮的亚克力logo板上预先雕刻的logo;主控模块还根据压力信号生成对应驱动信号来控制背光灯的发光颜色以切换logo的发光颜色。亚克力logo板即设置有logo的外壳为导光板,具体可采用透光性好的光学亚克力板通过cnc机器精雕制成或模具成形。亚克力logo板上对应雕刻有某一手机品牌的logo,换不同品牌手机时,手动换对应的亚克力logo板即可。

所述触控模块20和logo显示模块通过排线延伸至logo显示窗的背面。触控模块20用于检测人手对logo的触摸操作并输出对应的触摸信号给主控模块10,以实现人手触摸logo显示窗时使logo发光的功能。基于人手触摸logo显示窗、logo显示窗与其他物体摩擦(如用户随时携带并走动中)或接触(如放在桌子上)的受力面积和触摸轨迹不同。触控模块20能检测出是人为主动触摸还是无触摸,不会出现误操作。触摸的方式适应不用的外壳材料,内部采用触摸软件演算法,外部配有参数可以适当调整不同的灵敏度。

所述压力传感模块30用于检测logo显示窗上的压力并输出对应的压力信号给主控模块10,以实现不同的按压力度切换为不同的灯光效果。在具体实施时,压力传感模块30可采用放置在logo显示窗背面的很薄的薄膜压力传感器。通过主控模块内部的ad口连接薄膜压力传感器,当人手按压时可以采集到不同的压力数据,根据需求进行阶梯式电压信号读取,从而输出对应压值的压力信号。薄膜压力传感器是一款在柔韧、极薄、轻型的薄膜材料上构筑有电阻低的导电电极并印刷附着力强、耐弯折、灵敏度高的柔性纳米功能材料,能实现对高灵敏度压力检测的电阻式薄膜传感器。

所述主控模块10根据所述触摸信号生成开关信号来点亮logo显示模块;还根据压力信号生成对应驱动信号来控制logo显示模块的发光颜色(即发出多彩色的光),从而实现不同的灯光效果。在具体实施时,主控模块10可采用16bitdsp(数字信号处理)、或arm系列、或4bit/8bitmcu芯片。

以实施例三为例,logo显示模块为背光灯电路时,内设置rgb三基色的led灯,根据rgb混色原理可以输出多种类型的彩色光效果的灯光;r(红)、g(绿)、b(蓝)的默认值为256色,不同的驱动信号(可采用pwm脉冲)控制混色比例来实现不同的灯效,从而使亚克力logo板上的logo发出不同的光。

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上还设置有重力模块50,用于检测当前的重力状态并输出对应的重力信号给主控模块10。主控模块10根据重力信号生成重力驱动信号来控制logo显示模块的颜色变化。所述重力模块50连接主控模块10。在具体实施时,所述重力模块50可采用滚珠开关或陀螺仪的方式来检测不同的重力感应,从而实现不同的灯光效果。在具体实施时,所述重力模块50采用全方向微型振动传感器,相比于国内传统的压电型、机械式振动传感器而言,其灵敏度、质量和可靠性有很大提高。该全方向微型振动传感器能感知任意方位的振动、倾斜、或位移,并可通过电路或软件设置来进行灵敏度调节。

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上还设置有无线通讯模块60,用于搜索预设范围内是否有其配件,有时输出交互信号给主控模块10,主控模块10根据交互信号输出交互驱动来控制logo显示模块发出预设的感应颜色。所述无线通讯模块60连接主控模块10。通过无线通讯模块60可以实现不同配件之间的互动控制。在具体实施时,无线通讯模块60实时发出搜索信号,若接收到其他无线通讯模块60的搜索信号,则输出交互信号。这样当两个配件相互靠近时即可达到相互感应的效果,从而使logo显示模块发出感应颜色,达到问候及提醒效果。

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配件的发光效果还可通过移动终端来控制。以手机为例。即每个无线通讯模块60内预存唯一的标识码。在手机上的相应app点击搜索功能时,在预设范围内搜索是否有配件,有则显示出该配件的标识码。点击标识码时发出连接请求与对应的配件进行连接。配件的无线通讯模块60接收连接请求并建立连接。之后用户可通过app直接发送相应的控制指令来直接改变logo显示模块的颜色和状态(如闪烁、常亮、闪烁频率等)。

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配件还包括无线充电模组70,用于将近场感应的电能传输给电源模块40来对电池进行无线充电。无线充电模组70通过第一排线5连接logo显示模块中的灯7,还通过第二排线6连接电路板2,第一排线5与第二排线6连通。

以实施例三为例,logo显示模块为背光灯电路时,各模块的具体电路如下。

请一并参阅图3,所述触控模块20包括触摸芯片u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一电容c1;所述触摸芯片u1的pe0脚连接主控模块,触摸芯片u1的gnd脚接地,触摸芯片u1的pa0脚连接采集端tp1;触摸芯片u1的radj脚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还通过第一电阻r1接地;触摸芯片u1的vdd脚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电源端vdd和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现有的触摸式按键分为两大类:电阻式触摸按键与电容式感应按键,即滑动式按键和点触式按键。基于人体是导电的,而电容式感应按键下方的电路能产生分布均匀的静电场,当手指移到按键的上方时,按键表面的电容发生了改变,通过芯片内部相关电路及软件算法依据这种电容的改变来做出判断,实现预定的功能。电容式按键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只须摸,无须用力按。当人体接触开关时,由于人体是导体并且有相当的电容,所以触摸开关上的电荷会转移一部分到人体上,形成电流。触摸开关的设计可以查觉到这个电流引起的电路中电压的下降,输入到触摸芯片内部进行算法的运算然后输出控制信号。

为此,本实施例通过采集端tp1(由铜铂纸或弹簧或金属触片放置于塑胶或亚克力或其它配件上面)感应并采集人体触摸时电压变换的信号、输入到触摸芯片u1的pa0脚(即信号采集脚)。触摸芯片u1的pe0脚为输出脚,输出经内部算法运算(即将采集到的模拟的信号进行转换)后输出高低电平的触摸信号ti_out或协议信号给主控模块10。

图3中,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组成触摸灵敏度控制调整电阻网络,主要是通过外部的参数对灵敏度配合软件有一定的调节范围。第一电容c1用于对电源端vdd上的电压进行滤波、使触摸芯片u1获得稳定的工作电压。则第一电容c1在电路板上距离触摸芯片u1的vdd脚越近越好。在具体实施时,还可在触摸芯片u1的pa0脚与采集端tp1之间设置一个电阻(常用参数为1k),用于提高抗干扰(外部串入的尖峰脉冲信号的衰减)作用。

请一并参阅图4,所述背光灯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一三色灯组d1和第二三色灯组d2;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主控模块10,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四电阻r4连接第一三色灯组d1的第一负极1和第二三色灯组d2的第一负极1,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五电阻r5连接主控模块10,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第六电阻r6连接第一三色灯组d1的第二负极2和第二三色灯组d2的第二负极2,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第七电阻r7连接主控模块10,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第八电阻r8连接第一三色灯组d1的第三负极3和第二三色灯组d2的第三负极3,第一三色灯组d1的正极4和第二三色灯组d2的正极4连接电源端vdd;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均接地。

其中,第三电阻r3、第五电阻r5、第七电阻r7为对应三极管的基极电阻;第四电阻r4、第六电阻r6、第八电阻r8为对应三极管的集电极限流电阻;这些电阻共同组成了开关信号控制电路来分别控制三色灯。第一三色灯组d1和第二三色灯组d2内从左至右各设置有r(红)、b(蓝)、g(绿)三个基色灯。射入眼内的是含有不同颜色成分单色光的复合光,视网膜上锥细胞内含有感受红,绿,蓝三种基色的感色成份。通过主控模块输出各种信号(m1_pa0、m1_pa1、m1_pa2)分别控制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的通断状态,以达到接收不同的占空比来控制相应基色灯的发光状态,不同基色按一定比例(即pwm脉宽调制)进行混色即可获得不同颜色。

请一并参阅图5,所述压力传感模块30包括压力传感器tf、第一运算放大器u1a、第二运算放大器u1b、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和第十六电阻r16;所述压力传感器tf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还通过第十七电阻r17连接电源端vdd;压力传感器tf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第九电阻r9的一端和第十电阻r10的一端,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一端和第一运算放大器u1a的同相输入端,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和地;第一运算放大器u1a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十一电阻r11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1a的负电源端和地,第一运算放大器u1a的反相输入端还通过第十二电阻r12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1a的输出端和第四电容c4的一端;第一运算放大器u1a的正电源端连接电源端vdd、还通过第五电容c5接地;第二运算放大器u1b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还通过第十四电阻接地;第二运算放大器u1b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十五电阻r15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1b的负电源端和地,第二运算放大器u1b的反相输入端还通过第十六电阻r16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1b的输出端和主控模块,第二运算放大器u1b的正电源端连接电源端vdd。

本模块主要是由压力传感器,信号放大及比较网络组成,进行模数的转换。当压力传感器tf检测压力时输出对应的压力检测信号,通过第二电容c2进行耦合;再通过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和第三电容c3组成的电路进行过滤和平衡。接着通过第一运算放大器u1a完成第一级信号比较放大后进入第二级网络。

在第一运算放大器u1a中,uo=aod(up-un),其中,aod是开环差模放大倍数,up是同相输入端上的电压,un是反相输入端上的电压,uo是输出端的电压。由于aod高达几十万倍,所以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区时的最大输入电压(up-un)的数值仅为几十-一百多微伏。(up-un)的数值大于一定值时,集成运放的输出不是+uom,就是-uom,即集成运放工作在非线性区,如图6所示。

所述第五电容c5为电源滤波电容,用于过滤电源干扰信号。第十一电阻r11和第十二电阻r12组成同相比例放大器电路,则计算公式为:

uo=(1+r12/r11)×ui。

在第二级网络中,先通过第四电容c4和第十四电阻r14组成的阻容滤波网络进行信号的过滤,再送人第二运算放大器u1b进行比较和放大。同理,第十五电阻r15和第十六电阻r16组成同相比例放大器电路,进一步增大输入的微小的信号。完成信号的过滤和放大比较后输出压力信号ad_in至主控模块10的带有a/d信号采集的i/o脚上,进入主控模块内部进行算法运算,形成所需要的数字信号,完成整个压力传感的模数转换过程的信号采集。

请一并参阅图7,所述电源模块40包括电源芯片u2、接口jp、电池bat、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和指示灯led;所述接口jp的第1脚连接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第六电容c6的正极和第七电容c7的一端;接口jp的第2脚连接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第六电容c6的负、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和地;电源芯片u2的vcc脚连接第七电容c7的一端、5v电源端和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电源芯片u2的chrg脚连接指示灯led的负极,指示灯led的正极连接第十九电阻r19的另一端;电源芯片u2的bat脚连接第八电容c8的一端、电池bat的正极和电源端vdd,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和电池bat的负极接地,电源芯片u2的prog脚通过第二十电阻r20接地。

其中,接口jp为microusb/usb/typec接口,其中第十八电阻r18为放电电阻,主要是用于电路部分的快速放电,以便于主控芯片快速放电复位,用于防止快速转换开关状态。第六电容c6和第七电容c7组成高频和低频电源滤波网络;第十九电阻r19和指示灯led组成充电管理指示,指示灯led在充电时被点亮;第二十电阻r20主要是用于调节芯片的充电电流。电源芯片u2将接口jp的第1脚传输的输入电压转换为充电电压,从其bat脚输出对电池bat充电。电池电压输出对配件内的其他模块供电。

充电电流的设定是采用一个连接在prog脚与地之间的电阻器(即第二十电阻r20)来设定。充电电流是prog脚输出电流的1000倍。设定电阻器和充电电流采用下列公式来计算:

从bat引脚输出的充电电流可通过监视prog脚的电压随时确定,公式如下:

充电状态输出具有三种不同的状态:强下拉(约10ma),弱下拉(约20ua)和高阻抗。强下拉状态表示电源芯片u2(即充电管理ic)处于一个充电循环中,一旦充电虚幻被终止,则引脚状态由欠压闭锁条件来决定。弱下拉状态表示vcc满足uvlo条件且充电管理ic处于充电就绪状态。高阻抗状态表示充电管理ic处理欠压闭锁模式:要么vcc脚高出bat脚电压的幅度不足100mv,要么施加在vcc脚上的电压不足。主控模块可区分这三种状态。

所述无线通讯模块60包括图8所示的无线发射单元610和图9所示的无线接收单元620。

请一并参阅图8,所示无线发射单元610包括发射芯片u3、第一晶振x1、第一电感l1、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三电容c13、第十四电容c14和第十五电容c15;所述发射芯片u3的pa0脚、pa1脚、pa2脚、pa3脚、pb0脚、pb1脚、pc0脚均连接主控模块;发射芯片u3的rg_vcc脚连接供电端txrf_vcc、还通过第十三电容c13接地;发射芯片u3的xtal1脚连接第一晶振x1的一端和第九电容c9的一端,发射芯片u3的xtal2脚连接第一晶振x1的另一端和第十电容c10的一端,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和第十电容c10的另一端均接地,发射芯片u3的rfn脚连接第一电感l1的一端和第十四电容c14的一端;发射芯片u3的rfp脚连接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第十五电容c15的一端和发射天线tx_ant;第十四电容c14的另一端和第十五电容c15的另一端均接地;发射芯片u3的vcc脚连接供电端txrf_vcc、还通过第十二电容c12接地;发射芯片u3的vdd脚连接电源端vdd、还通过第十一电容c11接地。

其中,pa0-pa3、pb0-pb1、pc0为输入控制信号、均来自主控模块。主控模块输出的各种指令、控制信号均通过pa0-pa3、pb0-pb1、pc0输入,由发射芯片u3调谐后、通过发射天线tx_ant发射到空中。供电端txrf_vcc为无线发射器(即发射芯片u3)的rf供电电源端。在电路板上,第十二电容c12和第十三电容c13尽量接近该供电端以过滤电源的纹波信号。发射芯片u3的vdd脚为发射芯片u3的总电源供给端,第十一电容c11组成电源滤波网络过滤电源的纹波信号。第十五电容c15、第一电感l1和第十四电容c14组成rf天线发射端,参数根据不定的pcb和天线长度进行设整,可选择(0.5pf、1.0pf、1.2pf或1.5pf)。第一晶振x1、第九电容c9和第十电容c10组成频率震荡工作网络,为发射芯片u3提供主频。

请一并参阅图9,所述无线接收单元620包括接收芯片u4、第二晶振x2、第二电感l2、第二十一电阻r21、第十六电容c16、第十七电容c17、第十八电容c18、第十九电容c19、第二十电容c20、第二十一电容c21和第二十二电容c22;所述接收芯片u4的pa0脚、pa1脚、pa2脚、pa3脚、pb0脚、pb1脚、pc0脚均连接主控模块;接收芯片u4的rg_vcc脚连接电压端rf_vcc、还通过第二十一电容c21接地;接收芯片u4的xtal1脚连接第二晶振x2的一端和第十六电容c16的一端,接收芯片u4的xtal2脚连接第二晶振x2的另一端和第十七电容c17的一端,第十六电容c16的另一端和第十七电容c17的另一端均接地,接收芯片u4的rfn脚连接第二电感l2的一端和第十九电容c19的一端;接收芯片u4的rfp脚连接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第二十电容c20的一端和接收天线ant;第十九电容c19的另一端和第二十电容c20的另一端均接地;接收芯片u4的vcc脚连接电压端rf_vcc、第二十二电容c22的一端和第二十一电阻r21的一端,第二十二电容c22的另一端接地,第二十一电阻r21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端vdd;接收芯片u4的vdd脚连接电源端vdd、还通过第十八电容c18接地。

所述接收天线ant接收的信号,由接收芯片u4处理后输出接收信号rx_pa0~rx_pa3、rx_pb0~rx_pb1、rx_pc0给主控模块进行相应的处理。无线接收单元620相当于无线发射单元610的逆处理。

基于上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配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配件的控制方法,请参阅图10,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s10、压力传感模块检测logo显示窗上的压力并输出对应的压力信号给主控模块;

s20、主控模块根据触摸信号控制logo显示模块显示预设的logo,还根据压力信号控制logo显示模块切换logo的发光颜色。

基于上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配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配件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步骤100、在电路板上集成主控模块、压力传感模块和logo显示模块;在保护外套上设置logo显示窗;

步骤200、将电路板放在保护外套的安装槽内,且电路板上的logo显示模块位于logo显示窗的背面;

步骤300、将电池安装在电路板上并与主控模块电连接,将盖板盖住电池并与保护外套扣合。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配件及其控制方法,logo既能被触摸点亮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要求,又能根据不同压力变换成不同颜色,提高了辨识度,增加了产品的新颖性和特色;解决了现有电子产品的logo不会发光的问题。同时,两个配件相互靠近时还能相互感应,发出感应颜色来进行问候和提醒。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