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83169发布日期:2018-08-28 23:46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水电源。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防水电源主要采用在电源里倒入灌封胶或者电源里设置硅胶垫圈来达到防水效果。

前者防水方式在进行灌封胶前,先将电源内部抽成真空,然后再灌胶,抽真空能避免灌封胶内存有气孔,导致水汽很可能通过气孔进入而将电源里的元器件短路;

发明专利cn102055303b主要体现了后一种防水方式,即通过在电源器件内设置防水垫圈进行防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技术:
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在电源内灌封胶的方式虽然可行,但由于需要事前进行抽真空操作,使得电源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设置垫圈的方法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但存在垫圈与电源接触密封不严密的问题,同时硅胶很容易老化,这也使得电源防水效果大打折扣。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效果良好却又生产效率高的防水电源。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防水电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水电源,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置有电源元器件;

端盖,所述端盖与壳体上的开口相连;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盖与壳体的开口形成相对密封腔体,所述腔体内注入胶体实现端盖与壳体密封。

优选的,所述端盖包括两相对设置并相连的挡板,所述腔体由两挡板及壳体侧壁围合形成。

优选的,所述端盖靠外侧的挡板上设有注射孔和溢出孔,所述胶体由注射孔注入所述腔体内,注射过程中所述腔体内的空气由溢出孔排出,并在胶体充满腔体时由溢出孔溢出。

优选的,所述两挡板为导电板并电连接;

所述电源元器件为电路主板,且所述端盖靠内侧的挡板与电路主板一端相抵接;

所述端盖上还设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至少与端盖靠外侧的挡板相连。

优选的,所述壳体一体成型设计。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形成有两个开口,分别位于壳体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端盖的两挡板一体成型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端盖与壳体的开口形成腔体,端盖上设有注射孔和溢出孔,通过注射孔注入胶体,腔体内的空气在胶体注入过程中不断从溢出孔中排除,当胶体充满后又会由溢出孔溢出,该种结构有效克服了以往需通过抽真空方式排除壳体内气体的复杂处理过程,方便快捷,且成本低,效果好;同时,整个电源通过端盖的导电板与电路板接触,即实现了电力的导电传输,该种结构简化了电源内部结构,但又牢固稳定,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防水电源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角度爆炸图。

图3为图1一端去掉电源线后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水电源,该防水电源包括内部置有电源元器件2的壳体1,壳体1上具有开口11,该防水电源还包括端盖3,端盖3与壳体1上的开口11相连。本申请的端盖3与壳体1的开口11能配合形成相对密封的腔体,通过往腔体内注入胶体能实现端盖与壳体的密封,进而密封整个壳体,进行有效的防水。

图1-3示出的本发明防水电源的一种结构图,但需说明的是,此处仅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结构,但不仅限于此一种结构,其他能实现本申请所述的功能和效果的电源结构也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端盖3包括两相对设置并相连的挡板31、32,而所述腔体则由两挡板31、32及壳体1的侧壁围合形成。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端盖3靠外侧的挡板31上设有注射孔33和溢出孔34,胶体由注射孔33注入所述腔体内,在注射过程中由于胶体不断占据腔体内部空间,从而使得腔体内的空气由溢出孔34排出,在胶体彻底占据整个腔体后,胶体由溢出孔34溢出。

以往电源壳体在进行封装时,需将壳体内抽成真空,再往壳体内灌封胶,若不抽真空,则可能使得灌封胶内形成气孔,水汽则就有可能通过气孔进入壳体内,进而将电源壳体内的元器件短路。这种防水方式对设备要求比较高,同时造成产品生产效率低。

本实施例则巧妙利用了连通原理,利用胶体注入腔体内会占据空间,导致腔体内气体被挤压排出的特点,在端盖上设置注射孔和溢出孔,气体在注入过程中由溢出孔排出,简化了排气体操作,但具有同样的良好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减少因密封效果不好带来的麻烦,同时降低生产成本,简化密封步骤,所述壳体1一体成型设计,如本实施例的图2所示。优选的,所述壳体1采用铝合金一体成型,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材质构成。壳体一体成型设计,这样电源可能漏水或需要防水的地方就由以往的壳体大面积关注点缩小为壳体的开口端这一局部区域,也即缩小了防水的关注点。

如图1-3,本实施例中壳体1呈方形筒状设计,开口位于筒状的两端。当然,所述壳体1上的开口也可以是一个,该种结构下电源的另一端由电源线直接从筒状一体成型的另一端伸出。

对应的,端盖3的两挡板31、32为导电板并通过螺钉等其他导电材质连接,这样挡板31、32与开口11及壳体1的侧壁围合成腔体,在密封时仅需对筒体的两端局部进行注胶即可,节省了成本。

所述电源元器件2为电路主板,沿筒状方向设置,端盖3靠内侧的挡板32与电路主板一端相抵接;端盖3上还设有电源线35,电源线35至少与端盖3靠外侧的挡板31相连。电源线通过导电材质的挡板与电路主板接触实现导通,挡板与电路主板面面接触,能有效保障导通性能,同时,该种结构方式能有效避免以往电源线与主板亲自连接,很容易出现虚焊或脱线致使接触不良的问题,简化了电源结构。

可以知晓的是,所述端盖3的两挡板31、32也可以一体成型设计,具体结构此处便不再赘述;所述胶体为防水中性硅胶,注胶直至达到ip6级别8。

除了上述改进外,其他相类似的改进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改进范围内,此处就不在赘述。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水电源,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置有电源元器件(2);端盖(3),所述端盖(3)与壳体(1)上的开口(11)相连;所述端盖(3)与壳体(1)的开口(11)形成相对密封腔体,所述腔体内注入胶体实现端盖(3)与壳体(1)密封。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电源防水效果好,结构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曾国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赛尔富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4.20
技术公布日:2018.08.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