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缘加热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3011发布日期:2018-07-31 22:11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绝缘加热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各行各业对电力需求的增加,电缆的使用以及电缆铺设和环境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中。普通单一类型的电缆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各种需求。

现有的双芯矿物绝缘加热电缆虽然有很多优点,比如抗挤压强度高,耐高温和能承受在腐蚀性环境中,使用寿命长等特点。矿物绝缘加热电缆加热芯线和不锈钢外护套之间是填充氧化镁实现绝缘的,但矿物绝缘加热电缆的冷端导线和热端加热电缆在连接时不能一定保证在连接时一定能对准,如果不能准确的对准,将会发生电流异常的情况,如果绝缘层也不能很好的绝缘,将会造成重大事故。所以我们需要设计一种绝缘加热电缆,能够确保加热电缆的冷端导线和热端加热电缆在连接时能保证准确的对接。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绝缘加热电缆,该电缆能够确保加热电缆的冷端导线和热端加热电缆在连接时能保证准确的对接。

为了达到该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绝缘加热电缆,包括冷端导线电缆、热端加热电缆以及连接所述冷端导线电缆和所述热端加热电缆的连接装置;

所述热端加热电缆包括金属线芯、第一铠装外套管以及填充的氧化镁绝缘层,所述第一铠装外套管上设置有能够向外转出的第一固定件;

所述冷端导线电缆包括传电线芯、第二铠装外套管以及填充的氧化镁绝缘层,所述第二铠装外套管上包括有能够向外转出的第二固定件;

所述连接装置具有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所述第一卡扣部与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二卡扣部与所述第二固定件连接。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所述热端加热电缆包括2根所述金属线芯,2根所述金属线芯不接触的设置在同一平面上。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数量为2,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金属线芯在同一平面上。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铠装外套管具有向内凹进的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与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容纳槽具有第一斜切面和第二斜切面,所述第一斜切面靠近所述金属线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斜切面靠近所述金属线芯的一端与连接,所述第二斜切面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

所述第二斜切面靠近所述金属线芯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斜切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所述冷端导线电缆包括2根所述传电线芯,2根所述传电线芯不接触的设置在同一平面上。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二固定件的数量为2,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传电线芯在同一平面上。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二铠装外套管具有向内凹进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与所述第二固定件连接。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二容纳槽具有第三斜切面和第四斜切面,所述第三斜切面靠近所述传电线芯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斜切面靠近所述传电线芯的一端与连接,所述第四斜切面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件连接;

所述第四斜切面靠近所述传电线芯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斜切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件连接。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热端加热电缆一侧的螺纹端和以及与所述螺纹端相对的楔形开口,所述楔形开口内设置有内衬套,所述螺纹端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管,所述螺纹套管与所述内衬套外端连接有卡套式接头,所述冷端导线电缆和所述热端加热电缆接头结构外侧缠绕有金属保护层;

所述螺纹套管与所述卡套式接头连接处形成所述第一卡扣部,所述内衬套与所述卡套式接头连接处形成所述第二卡扣部。

综上,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上在热端加热电缆的第一铠装外套管上设置可以向外凸出的第一固定件,配合连接装置中的第一卡扣部;在冷端导线电缆的第二铠装外套管上设置可以向外凸出的第二固定件,配合连接装置中的第二卡扣部。实现热端加热电缆和冷端导线电缆对接时相互位置的限位

2.第一固定件的数量为2件,第二固定件的数量为2件,保证对接后限位的准确性

3.第一固定件和热端加热电缆的两根金属线芯处于同一平面,第二固定件和热端加热电缆的两根传电线芯处于同一平面,保证热端加热电缆和冷端导线电缆对接时金属线芯能够准确与传电线芯连接,提高绝缘加热电缆的绝缘性,提高绝缘加热电缆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绝缘加热电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热端加热电缆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冷端导线电缆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处的细节示意图;

图5是图3中b处的细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绝缘加热电缆包括冷端导线电缆1、热端加热电缆2以及连接冷端导线电缆1和热端加热电缆2的连接装置3。热端加热电缆2包括金属线芯21、第一铠装外套管22以及填充的氧化镁绝缘层23。两根金属线芯21不接触的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冷端导线电缆1包括传电线芯11、第二铠装外套管12以及填充的氧化镁绝缘层13。两根传电线芯11不接触的设置在同一平面上。且金属线芯21和传电线芯11的直径相同,相邻金属线芯21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传电线芯11之间的间距也相同。连接装置3包括位于热端加热电缆2一侧的螺纹端31和以及与螺纹端相对的楔形开口32,楔形开口32内设置有内衬套4,螺纹端31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管5,螺纹套管5与内衬套4外端连接有卡套式接头6,冷端导线电缆1和热端加热电缆2接头结构外侧缠绕有金属保护层7;螺纹套管5与卡套式接头6连接处形成第一卡扣部101,内衬套4与卡套式接头6连接处形成第二卡扣部201。

第一铠装外套管22上设置有能够向外转出的第一固定件100。2件第一固定件100与金属线芯21在同一平面上。第一卡扣部101与第一固定件100连接。

如图4所示,第一铠装外套管22具有向内凹进的第一容纳槽221,第一容纳槽221与第一固定件100连接,用于容纳第一固定件100。第一容纳槽221具有第一斜切面221a和第二斜切面221b,第一斜切面221a靠近金属线芯21的一端与第二斜切面221b靠近金属线芯21的一端与连接,第二斜切面221b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件100连接;第二斜切面221b靠近金属线芯21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弹性件221c,第一弹性件221c的一端与第二斜切面221b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固定件100连接。

在实际连接时,热端加热电缆2插进连接装置3,并在其中转动,当第一固定件100转动到第一卡扣部101时,第一固定件100向第一卡扣部101弹出,第一固定件100和第一卡扣部101相互卡扣,热端加热电缆2被成功限位。

第二铠装外套管12上包括有能够向外转出的第二固定件200。第二固定件200的数量为偶数,第二固定件200将第二铠装外套管12等分,且其中一对第二固定件200与传电线芯11在同一平面上。第二卡扣部201与第二固定件200连接。

如图5所示,第二铠装外套管12具有向内凹进的第二容纳槽121,第二容纳槽121与第二固定件200连接,用于容纳第二固定件200。第二容纳槽121具有第三斜切面121a和第四斜切面121b,第三斜切面121a靠近传电线芯11的一端与第四斜切面121b靠近传电线芯11的一端与连接,第四斜切面121b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件200连接;第四斜切面121b靠近传电线芯11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二弹性件121c,第二弹性件121c的一端与第四斜切面121b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固定件200连接。

在实际连接时,冷端导线电缆1插进连接装置3,并在其中转动,当第二固定件200转动到第二卡扣部201时,第二固定件200向第一卡扣部201弹出,第二固定件200和第一卡扣部201相互卡扣,冷端导线电缆1被成功限位。

保证热端加热电缆和冷端导线电缆对接时金属线芯能够准确与传电线芯连接,提高绝缘加热电缆的绝缘性,提高绝缘加热电缆使用的安全性。

以上说明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完整的实施本方案,但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