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通道的液冷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29766发布日期:2018-11-14 01:30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机械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通道的液冷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元件朝小形化、微形化、高功率密度方向发展。特别是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高集成化高性能器件使其功率密度急剧上升,单位容积电子器件的发热量和热流密度大幅度增加。这些器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若不及时带走,会造成器件内部温度急剧升高。电子元件的可靠性研究表明,随着温度的增加,元器件的失效率呈指数增长,导致其可靠性大幅降低,因此随之而来的冷却散热问题成为微电子界和传热界的热点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通道的液冷板,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通道的液冷板,包括盖板、第二本体和第一本体,盖板、第二本体和第一本体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

第一本体为板状,第一本体的上表面等间距平行设置有若干槽道;槽道的顶部低于第一本体的上表面水平高度;第一本体的上表面水平高度与槽道之间形成槽道平板热管,槽道平板热管包括槽道和蒸汽腔;

第二本体为板状,第二本体的下表面与第一本体的上表面边缘固定连接;第二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通道;通道的一端垂直于通道设置有进水道,另一端垂直于通道设置有出水道,进水道和出水道均与通道连通;盖板固定设置在第二本体的上表面,且完全覆盖第二本体。

进一步的,通道为s形,进水道和出水道的端部设置有接头,接头用于连接外部冷源;通道的宽度为0.2mm∽5mm;相邻的通道间距小于2mm。

进一步的,第一本体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被冷却电子元件,被冷却电子元件与第一本体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导热垫;槽道平板热管内有汽液共存的工质nh3。

进一步的,槽道的横截面为矩形、梯形或者三角形。

进一步的,盖板、第二本体和第一本体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为焊接。

进一步的,通道两侧是由平行折线组成,相邻两条折线相交处为圆角结构。

进一步的,盖板、第二本体和第一本体均由铝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通过设计两层导热本体,先用带有槽道的第一本体将高密度电子元器件的热均匀传递到冷板上,防止局部热集中出现高温,再用带有通道和进出水道的第二本体将热传递给冷却液带走,导热效率和散热能力大大提高。

本发明均温采用采用毫米级槽道平板热管,尺寸小,特别适合对只有一端有热源的工况,温度更加均匀。

本发明的通道为s形结构,与直线形结构相比,采用s形结构,让流体不停改变方向,使流体充分扰动,强化了传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本体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本体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n-n面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被冷却电子元件安装位置示意图。

其中:1、第一本体;2、第二本体;3、盖板;4、导热垫;5、被冷却电子元件;6、出水道;7、通道;8、进水道;9、槽道;10、槽道平板热管;11、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一种带通道的液冷板,包括盖板3、第二本体2和第一本体1,盖板3、第二本体2和第一本体1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

第一本体1为板状,第一本体1的上表面等间距平行设置有若干槽道9;槽道9的顶部低于第一本体1的上表面水平高度;第一本体1的上表面水平高度与槽道9之间形成槽道平板热管10,槽道平板热管10包括槽道9和蒸汽腔;

第二本体2为板状,第二本体2的下表面与第一本体1的上表面边缘固定连接;第二本体2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通道7;通道7的一端垂直于通道7设置有进水道8,另一端垂直于通道7设置有出水道6,进水道8和出水道6均与通道7连通;盖板3固定设置在第二本体2的上表面,且完全覆盖第二本体2。

通道7为s形,进水道8和出水道6的端部设置有接头11,接头11用于连接外部冷源;通道7的宽度为0.2mm∽5mm;相邻的通道7间距小于2mm。

第一本体1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被冷却电子元件5,被冷却电子元件5与第一本体1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导热垫4。槽道平板热管槽道9内有液态工质nh3,在槽道内蒸发段吸热相变蒸汽,将热量从底部电子元器件带走;蒸汽在平板热管蒸汽腔10内往冷却端运动,将热量传递给上层的液冷板和冷却端,从而冷却成液体;由于槽道的作用液体从冷却端运动到蒸发端,完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相比于传统的均温板,采用毫米级槽道平板热管,尺寸小,特别适合对只有一端有热源的工况,温度更加均匀。

槽道9的横截面为矩形、梯形或者三角形。

盖板3、第二本体1和第一本体2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为焊接。

通道7两侧是由平行折线组成,相邻两条折线相交处为圆角结构。

盖板3、第二本体1和第一本体2均由铝制成。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带通道的液冷板,包括盖板、第二本体和第一本体,盖板、第二本体和第一本体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第一本体为板状,第一本体的上表面等间距平行设置有若干槽道;槽道的顶部低于第一本体的上表面水平高度;第一本体的上表面水平高度与槽道之间形成槽道平板热管,槽道平板热管包括槽道和蒸汽腔;第二本体为板状,第二本体的下表面与第一本体的上表面边缘固定连接;第二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通道;通道的一端垂直于通道设置有进水道,另一端垂直于通道设置有出水道,进水道和出水道均与通道连通;盖板固定设置在第二本体的上表面,且完全覆盖第二本体。本发明通过设计两层导热本体,导热效率和散热能力大大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刘浩亮;赵小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交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6.26
技术公布日:2018.1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