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灯光调控方法以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22801发布日期:2018-11-02 23:17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灯光调控方法以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灯光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灯光调控方法以及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灯光控制是智能家居的一个重要的主打产品,涉及的技术包括物联网通信技术、环境亮度传感技术、灯光开关控制和调光技术、单火线技术、红外热释电人体感应技术、语音控制和手机app端的应用程序技术等。

现有的智能灯光控制方案在检测到有人进入房间后,通过亮度传感器感应房间亮度,如果比较暗则打开灯,如果比较亮则不开灯,这样的设置是通过简单的阈值判断来实现的。但由于亮度传感器安装位置变化和房间光线分布的差异,导致亮度传感器采集的亮度值不能直接反应整个房间的亮度情况,特别是不能反应房间主要工作区的亮度情况,导致类似智能灯光控制产品只能用在楼道、玄关、卫生间、过道等对光线需求精细度要求不高的场景,对于客厅、书房、卧室灯一些对光线需求精细度要求高的场合则无法满足,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智能灯光调控方法,能够基于当前工作区平面亮度对客厅、书房、卧室一些对光线需求精细度要求高的灯光进行调控。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智能灯光调控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a,建立当前房间中工作区平面亮度的计算体系并对灯开启前的工作区平面亮度进行计算;

b,判断步骤a所计算的工作区平面亮度是否符合开灯判断标准;

c,若灯开启之前的工作区平面亮度符合开灯判断标准则开启灯;反之,执行步骤a。

采用上述方案,步骤a中的计算体系可对当前房间中工作区平面亮度值进行精细计算,避免了现有亮度传感器因安装位置变化和房间光线分布差异不能反应房间主要工作区亮度情况的问题;通过步骤b对当前房间中工作区平面亮度值给予是否符合工作区开灯条件的判断;综上,以步骤a、步骤b、步骤c构成的完整方案能够对客厅、书房、卧室一些对光线需求精细度要求高的灯光进行调控。

作为优选,其中定义当前房间有n个墙立面,且n≥3;

当前工作区平面亮度的计算体系步骤如下:

a1,在工作区平面上获取任意点(x1,y1,z1)的平面亮度且计算公式如下:

——此时刻工作区平面上某点(x1,y1,z1)的平面亮度;

——当前房间墙立面1对工作区平面上某点(x1,y1,z1)所反射的光线辐射亮度;

分别表示当前房间墙立面2、墙立面3至墙立面n对工作区平面上某点(x1,y1,z1)所反射的光线辐射亮度;

a2,基于步骤a1的公式计算出当前工作区平面上某点(x1,y1,z1)的平面亮度,并将平面亮度作为此时刻工作区平面亮度。

采用上述方案,由于传统光线检测模块安装在墙壁上或者天花板上某一个位置,只能获取光线检测模块安装位置处某个角度的亮度,不能反应房间的整体亮度,而该计算体系通过房间中所有墙立面对该工作区平面上某点光线辐射亮度之和作为工作区平面亮度更加精确。

因此多个光线检测模块相较于一个光线检测模块对工作区平面上的光线检测值更加精确,使得以步骤a、步骤b、步骤c构成的完整方案能够对客厅、书房、卧室一些对光线需求精细度要求高的灯光进行精确调控。

作为优选,建立当前工作区平面亮度的计算体系还包括以下步骤:

a3,基于步骤a1的公式计算出当前工作区平面上某点(x1,y1,z1)的平面亮度,以长度l为间隔,形成一个在工作区平面上此时刻的平面亮度矩阵,该矩阵记为;其中定义n为工作区平面横向的点数,且n>1,m为工作区平面纵向的点数,且m>1;

a4,基于步骤a3计算出的,计算出工作区平面当前平面亮度矩阵的均值记为

a5,基于步骤a4的公式计算出工作区平面当前平面亮度矩阵的均值记为,并将平面亮度作为当前工作区平面亮度

采用上述方案,以长度l为间隔,形成一个在工作区平面上当前的辐射亮度矩阵并将该矩阵的均值记为,将作为当前工作区平面亮度相较于以某点(x1,y1,z1)的辐射亮度作为当前工作区平面亮度精确度高。

作为优选,开灯判断标准包括以下步骤:

b1,工作区人体检测模块是否响应;

b2,在人体检测模块不响应时,执行a5;反之,则执行第一判断准则:

<a;

——当前工作区平面亮度;

——工作区平面有效开灯平面亮度矩阵的均值;

a——固定值;

b3,第一判断准则不符合,执行a5;反之,则执行第二判断准则:

——两矩阵的相关系数;

——为的方差;

——为的方差;

——两矩阵的协方差;

第二判断准则符合则开启灯;反之,则执行a5。

采用上述方案,一旦人体检测模块响应,便将当前工作区平面亮度通过第一判断准则和第二判断准则进行判断,当两者均符合时,则开启灯;第一判断准则对当前工作区平面亮度是否处于有效开灯辐射亮度矩阵的均值附近进行判断,当当前工作区平面亮度处于有效开灯辐射亮度矩阵的均值附近时第二判断准则对当前工作区平面亮度与有效开灯辐射亮度矩阵的均值是否具有一定相关度,第一判断准则和第二判断准则的判断以确保开灯前的工作区平面亮度符合使用者当前需要开启灯光的条件。

作为优选,工作区平面有效开灯平面亮度矩阵的均值的判断标准包括以下步骤:

c1,工作区人体检测模块是否响应;

c2,在人体检测模块不响应时,执行a5;反之,则执行以下步骤:

灯光控制模块是否接收到开灯指令;

c3,在灯光控制模块未接收到开灯指令时,执行a5;反之,则执行有效判断准则:

->b;

——开灯后工作区平面亮度矩阵的均值;

——开灯前工作区平面亮度矩阵的均值;

b——固定值;

c4,有效判断准则符合,则将作为工作区平面有效开灯平面亮度矩阵的均值;反之,执行a5。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b的判断标准对有效开灯辐射亮度矩阵的均值进行适当改变,使得有效开灯辐射亮度矩阵的均值在灯光调控方法执行中会自动调整,实现了亮度开灯判断条件的自学习工作。

作为优选,还包括一下步骤:

d,开灯之后判断人体检测模块一定时间是否继续响应;

e,若开灯之后人体检测模块一段时间未继续响应,则延时一定时间执行关灯;反之,执行步骤d。

采用上述方案,对开灯之后人体检测模块一定时间是否继续响应的判断避免工作区工作人员短暂停留而灯持续开启的问题,环保、节省能源,达到智能控制灯开启和关闭的执行动作。

本发明的目的二是提供一种智能灯光调控系统,能够基于当前工作区平面亮度对客厅、书房、卧室一些对光线需求精细度要求高的灯光进行调控。

一种智能灯光调控系统,包括用于检测房间工作区人体的人体检测模块、中央处理器、用于计算工作区平面亮度值的亮度计算模块、用于判断当前工作区平面亮度值是否达到开启灯的判断模块、用于开启灯的执行装置;

且亮度计算模块等间隔时间段计算当前工作区平面亮度值并给予记录;

当房间工作区人体检测模块检测到人体时,中央处理器于亮度计算模块中获取当前工作区平面亮度值,判断模块判断当前工作区平面亮度值是否符合开灯标准,若达到开灯标准,执行装置开启灯;反之,执行装置则不工作。

采用上述方案,计算模块等间隔时间段计算当前工作区平面亮度值并给予记录,当房间工作区人体检测模块检测到人体时中央处理器于亮度计算模块中获取当前工作区平面亮度值通过判断模块对其他进行是否符合开灯标准的判断进而以控制灯的执行动作;通过人体检测模块、中央处理器、计算模块、判断模块使得灯光调控系统能够基于当前工作区平面亮度对客厅、书房、卧室一些对光线需求精细度要求高的灯光进行调控。

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学习使用者开灯习惯并记录该习惯的学习模块、根据学习模块所记录内容用于更新判断模块中判断标准的更新模块。

采用上述方案,学习模块和更新模块的设置,使得灯光的控制更加智能,且更加灵活,使得灯光调控系统对使用者灯光开启习惯进行记录并适时自动更新开灯时的条件,实现亮度开灯判断条件的自学习工作。

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判断是否持续开启灯的再判断模块。

采用上述方案,再判断模块的设置避免工作区工作人员短暂停留而灯持续开启的问题,环保、节省能源,达到智能控制灯开启和关闭的执行动作。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步骤a中的计算体系可对当前房间中工作区平面亮度值进行精细计算并通过步骤b对当前房间中工作区平面亮度值给予是否符合工作区开灯条件的判断,以步骤a、步骤b、步骤c构成的完整方案能够对客厅、书房、卧室一些对光线需求精细度要求高的灯光进行调控;

2、再判断模块的设置避免工作区工作人员短暂停留而灯持续开启的问题,环保、节省能源,达到智能控制灯开启和关闭的执行动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智能灯光调控方法的总体逻辑框图;

图2为智能灯光调控方法中步骤a的逻辑框图;

图3为智能灯光调控方法中步骤b的逻辑框图;

图4为智能灯光调控方法中步骤b中判断标准的逻辑框图;

图5为塔台安装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人体检测模块、中央处理器、亮度计算模块、判断模块、更新模块、学习模块、执行模块、再判断模块构成的逻辑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智能灯光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建立当前房间中工作区平面亮度的计算体系并对灯开启前的工作区平面亮度进行计算;

b,判断步骤a所计算的工作区平面亮度是否符合开灯判断标准;

c,若灯开启之前的工作区平面亮度符合开灯判断标准则开启灯;反之,执行步骤a。以步骤a、步骤b、步骤c构成的完整方案能够对客厅、书房、卧室一些对光线需求精细度要求高的灯光进行调控。

如图2所示,其中定义当前房间有n个墙立面,且n≥3,在本实施例中n取4;当前工作区平面亮度的计算体系步骤如下:

a1,在工作区平面上获取任意点(x1,y1,z1)的平面亮度且计算公式如下:

——此时刻工作区平面上某点(x1,y1,z1)的平面亮度;

——当前房间墙立面1对工作区平面上某点(x1,y1,z1)所反射的光线辐射亮度;

分别表示当前房间墙立面2、墙立面3至墙立面n对工作区平面上某点(x1,y1,z1)所反射的光线辐射亮度;

a2,基于步骤a1的公式计算出当前工作区平面上某点(x1,y1,z1)的辐射亮度,并将辐射亮度作为此时刻工作区平面亮度。

如图5所示,房间天花板中心处安装有呈梯形塔台状的塔台安装块,且塔台安装块四个塔台斜面的倾斜角度均为45°,同时四个塔台面的边沿平行于房间的四个墙面,塔台底面平行于天花板。四个塔台斜面和塔台底面中心处各安装一个亮度传感器,其中将正对窗户安装的一只亮度传感器命名为a,背对窗户的一只亮度传感器命名为b,其余两面的亮度传感器命名为c和d,塔台底面的亮度传感器命名为e;亮度传感器a、亮度传感器b、亮度传感器c、亮度传感器d、亮度传感器e为性能一致的传感器,其型号为alpd004101。亮度传感器b、c、d测量的主要成分分别是墙立面3、墙立面2、墙立面4的反射光线,在任何时候分别测得五只亮度传感器的亮度值为:,

将发光窗户平面视作由辐射强度为l、辐射方向均匀的点光源组成的朗伯辐射体,根据立体投射原理计算出窗户等辐射强度辐射体在正对窗户一面的亮度传感器a的亮度计算公式。辐射源的微小面积元δa在给定方向上的辐射亮度等于在该方向的投影面积上、单位立体角内发出的辐射功率;

在亮度传感器a的45°斜面上,坐标为(x,y,0)的微小面积元δa在该方向上发射的辐射功率为:

(1)

根据立体投射原理,微小面积元在距离为l的亮度传感器a的45°斜面上的辐射照度为:

(2)

其中,得:

(3)

其中将微小面积元进行整个窗户的二元积分,正方形微小面积元

整个窗户平面作为一个朗伯辐射体在亮度传感器a位置45°斜面产生的光线辐射亮度为:

(4)

其中亮度传感器a在房间中的安装位置已知,同时房间窗户的宽w、高h以及位置都已知,正对窗口的亮度传感器a的测量值为也已知,从公式(4)准确计算窗户阳光光线的辐射强度l。

亮度传感器b、c、d测量的主要成分分别是墙立面3、墙立面2、墙立面4的反射光线。其中墙立面3、墙立面2、墙立面4的反射光线主要为漫反射,进入亮度传感器c的光线有些是来自墙立面2的一次反射,有些是经过多个墙面、天花板及地板以及其他家具的多次漫反射或镜面反射,其中定义亮度传感器c的光线亮度主要来自墙立面2的反射,墙立面2反射来自窗户的阳光投射光线,定义反射率为α,根据公式(4)中亮度传感器a的推导,采用相同计算方式,墙立面2上某点的光线辐射照度为:

(5)

根据亮度传感器a的计算方法,得到传感器c的亮度计算公式为:

(6)

由公式⑸⑹,计算在窗户阳光辐射强度为l时,亮度传感器c所获得的辐射亮度值推导公式,其中未知数为反射系数;根据实际亮度传感器c所测得的亮度值,反向推算出墙立面2的反射系数

同理,推得传感器d的亮度计算公式为:

(7)

(8)

由公式⑺⑻,计算在窗户阳光辐射强度为l时,亮度传感器d所获得的辐射亮度值推导公式,其中未知数为反射系数,根据实际亮度传感器d所测得的亮度值,反向推算出墙立面4的反射系数是墙立面4上某一点。

同理,可以推得传感器b的亮度计算公式为:

(9)

(10)

由公式⑼⑽,计算在窗户阳光辐射强度为l时,光线传感器b所获得的辐射亮度值推导公式,其中未知数为反射系数,根据光线实际传感器b所测得的亮度值,反向推算出墙立面3的反射系数是墙立面3上某一点。

通过测得的传感器a、b、c、d的值,根据公式⑴—⑽,计算窗户阳光辐射强度l,以及墙立面2、墙立面3、墙立面4的反射系数α、β和γ。通过窗户阳光辐射强度l、墙立面2的反射系数α、墙立面3的反射系数β和墙立面4的反射系数γ估算在房间各处主要工作位置台面高度处的亮度,在该平面上某点的平面亮度计算公式如下:

(11)

其中分别由公式⑸⑺⑼代入即可。

——房间宽度,——房间长度,——房间宽度;

——窗户高度,——窗户高度,——窗户上沿离天花板高度,

——窗户下沿离天花板高度,——窗户右侧离墙面距离。

如图2所示,考虑到工作区平面上某点(x1,y1,z1)的平面亮度作为工作区平面上的平面亮度不够精确,因此建立当前工作区平面亮度的计算体系还包括以下步骤:

a3,基于步骤a1的公式计算出当前工作区平面上某点(x1,y1,z1)的平面亮度,以长度l为间隔,形成一个在工作区平面上此时刻的平面亮度矩阵,该矩阵记为;其中定义n为工作区平面横向的点数,且n>1,m为工作区平面纵向的点数,且m>1;

a4,基于步骤a3计算出的,计算出工作区平面当前平面亮度矩阵的均值记为

a5,基于步骤a4的公式计算出工作区平面当前平面亮度矩阵的均值记为,并将平面亮度作为当前工作区平面亮度;其中每间隔1min读取一次,并计算工作区平面上的辐射亮度矩阵以得出工作区平面当前辐射亮度矩阵均值。当平面工作区位于天花板中心处正下方时,当前工作区平面亮度为亮度传感器的测量值。

如图3所示,开灯判断标准包括以下步骤:

b1,工作区人体检测模块是否响应,本实施例中人体检测模块为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且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的型号为d230b;

b2,在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不响应时,继续计算工作区平面当前辐射亮度矩阵的均值;反之,则执行第一判断准则:

<a;

——当前工作区平面亮度;——工作区平面有效开灯平面亮度矩阵的均值;a——固定值;其中a取值20lux。

b3,第一判断准则不符合,执行a5;反之,则执行第二判断准则:

——两矩阵的相关系数;

——为的方差;

——为的方差;

——两矩阵的协方差;

第二判断准则符合则开启灯;反之,继续计算工作区平面当前平面亮度矩阵的均值

如图4所示,工作区平面有效开灯平面亮度矩阵的均值的判断标准包括以下步骤:

c1,工作区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是否响应;

c2,在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不响应时,继续计算工作区平面当前平面亮度矩阵的均值;反之,则执行以下步骤:

灯光控制模块是否接收到开灯指令;其中灯光控制模块可为有线灯光控制器或无线灯光控制器,在本实施例中选用无线灯光控制器,其型号为2201,工作电压ac85v-ac220v±10%;

c3,在无线灯光控制器接未收到开灯指令时,继续计算工作区平面当前平面亮度矩阵的均值;反之,则执行有效判断准则:

->b;

——开灯后工作区平面亮度矩阵的均值;

——开灯前工作区平面亮度矩阵的均值;

b——固定值;其中b取值为50lux;

c4,有效判断准则符合,则将作为工作区平面有效开灯平面亮度矩阵的均值;反之,继续计算工作区平面当前平面亮度矩阵的均值

如图1所示,智能灯光调控方法还包括一下步骤:

d,开灯之后判断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一定时间是否继续响应,取值5min;

e,若开灯之后人体检测模块一段时间未继续响应,则延时一定时间执行关灯;反之,则判断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一定时间是否继续响应;其中取值5min。

通过步骤a、步骤b、步骤c构成的完整方案能够对客厅、书房、卧室一些对光线需求精细度要求高的灯光进行精确调控;进一步的,步骤d、步骤e对开灯后房间工作区是否有人进行判断,若工作区持续5min未检测到人,则延时固定时间5min关灯。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智能灯光调控系统,包括用于检测房间工作区人体的人体检测模块、中央处理器、用于计算工作区平面亮度值的亮度计算模块、用于判断当前工作区平面亮度值是否达到开启灯的判断模块、用于开启灯的执行装置;

其中亮度计算模块包括亮度计算装置和缓存计数装置,亮度计算装置等间隔时间段计算当前工作区平面亮度值并通过缓存计数装置记录存储工作区平面亮度值,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取1min,且当缓存计数装置每存储5个数值时则对5个数值中最初始的数值进行清除;

当房间工作区人体检测模块检测到人体时,中央处理器于亮度计算模块中获取当前工作区平面亮度值,判断模块针判断当前工作区平面亮度值是否符合开灯标准,若达到开灯标准,执行装置开启灯;反之,执行装置则不工作。其中人体检测模块为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且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的型号为d230b;执行装置为有线灯光控制器或无线灯光控制器,在本实施例中选用无线灯光控制器,其型号为2201,工作电压ac85v-ac220v±10%。

亮度计算装置中设置有当前工作区平面亮度的第一计算体系:

——此时刻工作区平面上某点(x1,y1,z1)的平面亮度;

——当前房间墙立面1对工作区平面上某点(x1,y1,z1)所反射的光线辐射亮度;

分别表示当前房间墙立面2、墙立面3至墙立面n对工作区平面上某点(x1,y1,z1)所反射的光线辐射亮度;

如图5所示,智能灯光调控系统还包括安装于房间天花板中心处的光线检测装置,光线检测装置包括亮度传感器a、亮度传感器b、亮度传感器c、亮度传感器d、亮度传感器e,且亮度传感器a、亮度传感器b、亮度传感器c、亮度传感器d、亮度传感器e为性能一致的传感器,其型号为alpd004101。房间的天花板中心处安装有呈梯形塔台状的塔台安装块,且塔台安装块的四个塔台斜面的倾斜角度均为45°,塔台安装块的底面平行于天花板。亮度传感器对应安装于塔台斜面和塔台地面的中心处,其中四个塔台斜面的边沿平行于房间的四个墙面。

其中将正对窗户安装的一只亮度传感器命名为a,背对窗户的一只亮度传感器命名为b,其余两塔台斜面的亮度传感器命名为c和d,塔台底面的亮度传感器命名为e。亮度传感器b、c、d测量的主要成分分别是墙立面3、墙立面2、墙立面4的反射光线,在任何时候分别测得五只亮度传感器的亮度值为:

将发光窗户平面视作由辐射强度为l、辐射方向均匀的点光源组成的朗伯辐射体,根据立体投射原理计算出窗户等辐射强度辐射体在正对窗户一面的亮度传感器a的亮度计算公式。辐射源的微小面积元δa在给定方向上的辐射亮度等于在该方向的投影面积上、单位立体角内发出的辐射功率;

在亮度传感器a的45°斜面上,坐标为(x,y,0)的微小面积元δa在该方向上发射的辐射功率为:

(1)

根据立体投射原理,微小面积元在距离为l的亮度传感器a的45°斜面上的辐射照度为:

(2)

其中,得:

(3)

其中将微小面积元进行整个窗户的二元积分,正方形微小面积元

整个窗户平面作为一个朗伯辐射体在亮度传感器a位置45°斜面产生的光线辐射亮度为:

(4)

其中亮度传感器a在房间中的安装位置已知,同时房间窗户的宽w、高h以及位置都已知,正对窗口的亮度传感器a的测量值为也已知,从公式(4)准确计算窗户阳光光线的辐射强度l。

亮度传感器b、c、d测量的主要成分分别是墙立面3、墙立面2、墙立面4的反射光线。其中墙立面3、墙立面2、墙立面4的反射光线主要为漫反射,进入亮度传感器c的光线有些是来自墙立面2的一次反射,有些是经过多个墙面、天花板及地板以及其他家具的多次漫反射或镜面反射,其中定义亮度传感器c的光线亮度主要来自墙立面2的反射,墙立面2反射来自窗户的阳光投射光线,定义反射率为α,根据公式(4)中亮度传感器a的推导,采用相同计算方式,墙立面2上某点的光线辐射照度为:

(5)

根据亮度传感器a的计算方法,得到传感器c的亮度计算公式为:

(6)

由公式⑸⑹,计算在窗户阳光辐射强度为l时,亮度传感器c所获得的辐射亮度值推导公式,其中未知数为反射系数;根据实际亮度传感器c所测得的亮度值,反向推算出墙立面2的反射系数

同理,推得传感器d的亮度计算公式为:

(7)

(8)

由公式⑺⑻,计算在窗户阳光辐射强度为l时,亮度传感器d所获得的辐射亮度值推导公式,其中未知数为反射系数,根据实际亮度传感器d所测得的亮度值,反向推算出墙立面4的反射系数是墙立面4上某一点。

同理,可以推得传感器b的亮度计算公式为:

(9)

(10)

由公式⑼⑽,计算在窗户阳光辐射强度为l时,光线传感器b所获得的辐射亮度值推导公式,其中未知数为反射系数,根据光线实际传感器b所测得的亮度值,反向推算出墙立面3的反射系数是墙立面3上某一点。

通过测得的传感器a、b、c、d的值,根据公式⑴—⑽,计算窗户阳光辐射强度l,以及墙立面2、墙立面3、墙立面4的反射系数α、β和γ。通过窗户阳光辐射强度l、墙立面2的反射系数α、墙立面3的反射系数β和墙立面4的反射系数γ估算在房间各处主要工作位置台面高度处的亮度,在该平面上某点的平面亮度计算公式如下:

(11)

其中分别由公式⑸⑺⑼代入即可。

——房间宽度,——房间长度,——房间宽度;

——窗户高度,——窗户高度,——窗户上沿离天花板高度,

——窗户下沿离天花板高度,——窗户右侧离墙面距离。

考虑到工作区平面上某点(x1,y1,z1)的平面亮度作为工作区平面上的平面亮度不够精确,因此亮度计时装置中还设置有第二计算体系。

第二计算体系基于第一计算体系计算出当前工作区平面上某点(x1,y1,z1)的平面亮度,以长度l为间隔,形成一个在工作区平面上此时刻的平面亮度矩阵,该矩阵记为;其中定义n为工作区平面横向的点数,且n>1,m为工作区平面纵向的点数,且m>1;其次第二计算体系计算出工作区平面当前平面亮度矩阵的均值记为,最终将作为工作区平面当前辐射亮度值;若当平面工作区位于天花板中心处正下方时,当前工作区平面亮度为亮度传感器的测量值;其中每间隔1min读取一次。

判断模块中设置有第一判断准则:

<a;

——当前工作区平面亮度;——工作区平面有效开灯平面亮度矩阵的均值;a——固定值;其中a取值20lux;

第二判断准则:

——两矩阵的相关系数;

——为的方差;

——为的方差;

——两矩阵的协方差;

当前工作区平面亮度值先经过第一判断准则进行初步判断,若第一判断准则符合则经过第二判断准则进行后续的判断,若两者均符合,则无线亮度控制器开启灯。

智能灯光调控系统还包括用于学习使用者开灯习惯并记录该习惯的学习模块、根据学习模块所记录内容用于更新判断模块中判断标准的更新模块。学习模块中设置有学习判断准则:

->b;

——开灯后工作区平面亮度矩阵的均值;

——开灯前工作区平面亮度矩阵的均值;

b——固定值;其中b取值为50lux。

一旦无线灯光控制器接收到使用者的开灯指令,学习模块获取开灯后的工作区平面亮度值和开灯前的工作区平面亮度值,并通过学习判断准则进行判断,若符合学习判断准则,更新模块将当前的工作区平面有效开灯平面亮度矩阵的均值更新为

智能灯光调控系统还包括用于判断是否持续开启灯的再判断模块;开灯之后再判断模块判断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一定时间是否继续响应,取值5min;若开灯之后人体检测模块一段时间未继续响应,则延时一定时间执行关灯;反之,则判断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一定时间是否继续响应;其中取值5min。再判断模块的设置避免工作区工作人员短暂停留而灯持续开启的问题,环保、节省能源,达到智能控制灯开启和关闭的执行动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