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热膜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49632发布日期:2018-11-07 09:38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发热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发热膜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发热膜是由电绝缘材料与封装其内的发热电阻材料组成的平面型发热元件,对于用于烫发等美发器具上的发热膜,申请号为cn201620558772.1公开的一种石墨烯发热膜,包括第一绝缘防水层、电极层、发热膜层和第二绝缘防水层,第一绝缘防水层、电极层、发热膜层和第二绝缘防水层粘贴为一体结构,所述发热膜层为石墨烯膜,直接把石墨烯膜转移到pvc膜、pe膜或pet膜上,简化整个石墨烯发热膜制备制备流程,但是上述方案仍然具有一定的缺陷,传统的发热膜升温速度慢,使用后复原能力差,不便于下一次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发热膜的制备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发热膜的制备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制作发热电阻体:原材料包括石墨烯、碳纤维和油墨的混合料以及金属片,石墨烯、碳纤维和油墨按比例混合后的浆料均匀的覆盖在金属片上得到发热电阻体;

s2:制作承载金属发热薄膜的玻璃纤维布:玻璃纤维布中的物质组分为:芳香族聚酯多元醇50-70份、碳纳米管70-90份、硅烷偶联剂3-5份以及催化剂1-2份;

s3:制作上绝缘膜:上绝缘膜为改性环氧树脂胶层和导热填料层的复合结构层,改性环氧树脂胶层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而导热填料层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两者复合的复合膜同时具有良好的绝缘效果和导热性能;

s4:制作下绝缘膜:上绝缘膜为聚氯乙烯层和导热填料层的复合结构层,改性聚氯乙烯层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而导热填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两者复合的复合膜同时具有良好的绝缘效果和导热性能;

s5:制作第一电极:第一电极为经压合机高温高压后压成金属基覆铜板;

s6:制作第二电极:第二电极为经压合机高温高压后压成金属基覆银板;

s7:组合,首先在下绝缘膜上均匀的喷涂胶粘剂,其中胶粘剂为聚酰亚胺树脂,然后将制作好的玻璃纤维布放置在下绝缘膜上,在玻璃纤维布上刷一层胶粘剂,然后再将制作好的发热电阻进行敷设,在发热电阻上刷一层胶粘剂,将上绝缘膜覆盖在发热电阻上,最后将制作好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连接到发热电阻的两端;

s8:自然状态下风干,然后进行包装,完成发热膜的制作。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发热膜的制备工艺,所述步骤s1中石墨烯、碳纤维和油墨按质量百分比20-40%:20-40%:40-60%混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发热膜的制备工艺,所述步骤s1中的金属片为铜铝合金片,所述金属片的厚度不超过0.2mm。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发热膜的制备工艺,所述步骤s3和步骤s4中,上绝缘膜和下绝缘膜的厚度相同,所述上绝缘膜和下绝缘膜的厚度均不超过0.3mm。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发热膜的制备工艺,所述步骤s5和步骤s6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截面均为长条形。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发明一种发热膜的制备工艺,改变传统发热膜的制备工艺,在下绝缘膜上均匀的喷涂胶粘剂,其中胶粘剂为聚酰亚胺树脂,玻璃纤维用于承载金属发热薄膜,玻璃纤维布具有复原能力好的特点,使用之后能够迅速复原,然后将制作好的玻璃纤维布放置在下绝缘膜上,在玻璃纤维布上刷一层胶粘剂,然后再将制作好的发热电阻进行敷设,在发热电阻上刷一层胶粘剂,将上绝缘膜覆盖在发热电阻上,最后将制作好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连接到发热电阻的两端,制作工艺简单,上绝缘膜和下绝缘膜同时具有良好的绝缘效果和导热性能,使得发热膜升温速度大大提升,升温更快,节约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发热膜的制备工艺,具体包括如下生产步骤:

s1:制作发热电阻体:原材料包括石墨烯、碳纤维和油墨的混合料以及金属片,石墨烯、碳纤维和油墨按比例混合后的浆料均匀的覆盖在金属片上得到发热电阻体;

s2:制作承载金属发热薄膜的玻璃纤维布:玻璃纤维布中的物质组分为:芳香族聚酯多元醇50份、碳纳米管70份、硅烷偶联剂3份以及催化剂1份;

s3:制作上绝缘膜:上绝缘膜为改性环氧树脂胶层和导热填料层的复合结构层,改性环氧树脂胶层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而导热填料层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两者复合的复合膜同时具有良好的绝缘效果和导热性能;

s4:制作下绝缘膜:上绝缘膜为聚氯乙烯层和导热填料层的复合结构层,改性聚氯乙烯层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而导热填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两者复合的复合膜同时具有良好的绝缘效果和导热性能;

s5:制作第一电极:第一电极为经压合机高温高压后压成金属基覆铜板;

s6:制作第二电极:第二电极为经压合机高温高压后压成金属基覆银板;

s7:组合,首先在下绝缘膜上均匀的喷涂胶粘剂,其中胶粘剂为聚酰亚胺树脂,然后将制作好的玻璃纤维布放置在下绝缘膜上,在玻璃纤维布上刷一层胶粘剂,然后再将制作好的发热电阻进行敷设,在发热电阻上刷一层胶粘剂,将上绝缘膜覆盖在发热电阻上,最后将制作好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连接到发热电阻的两端;

s8:自然状态下风干,然后进行包装,完成发热膜的制作。

具体的,所述步骤s1中石墨烯、碳纤维和油墨按质量百分比40%:20%:40%混合。

具体的,所述步骤s1中的金属片为铜铝合金片,所述金属片的厚度不超过0.2mm。

具体的,所述步骤s3和步骤s4中,上绝缘膜和下绝缘膜的厚度相同,所述上绝缘膜和下绝缘膜的厚度均不超过0.3mm。

具体的,所述步骤s5和步骤s6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截面均为长条形。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发热膜的制备工艺,具体包括如下生产步骤:

s1:制作发热电阻体:原材料包括石墨烯、碳纤维和油墨的混合料以及金属片,石墨烯、碳纤维和油墨按比例混合后的浆料均匀的覆盖在金属片上得到发热电阻体;

s2:制作承载金属发热薄膜的玻璃纤维布:玻璃纤维布中的物质组分为:芳香族聚酯多元醇60份、碳纳米管80份、硅烷偶联剂4份以及催化剂1.5份;

s3:制作上绝缘膜:上绝缘膜为改性环氧树脂胶层和导热填料层的复合结构层,改性环氧树脂胶层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而导热填料层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两者复合的复合膜同时具有良好的绝缘效果和导热性能;

s4:制作下绝缘膜:上绝缘膜为聚氯乙烯层和导热填料层的复合结构层,改性聚氯乙烯层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而导热填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两者复合的复合膜同时具有良好的绝缘效果和导热性能;

s5:制作第一电极:第一电极为经压合机高温高压后压成金属基覆铜板;

s6:制作第二电极:第二电极为经压合机高温高压后压成金属基覆银板;

s7:组合,首先在下绝缘膜上均匀的喷涂胶粘剂,其中胶粘剂为聚酰亚胺树脂,然后将制作好的玻璃纤维布放置在下绝缘膜上,在玻璃纤维布上刷一层胶粘剂,然后再将制作好的发热电阻进行敷设,在发热电阻上刷一层胶粘剂,将上绝缘膜覆盖在发热电阻上,最后将制作好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连接到发热电阻的两端;

s8:自然状态下风干,然后进行包装,完成发热膜的制作。

具体的,所述步骤s1中石墨烯、碳纤维和油墨按质量百分比20%:40%:40%混合。

具体的,所述步骤s1中的金属片为铜铝合金片,所述金属片的厚度不超过0.2mm。

具体的,所述步骤s3和步骤s4中,上绝缘膜和下绝缘膜的厚度相同,所述上绝缘膜和下绝缘膜的厚度均不超过0.3mm。

具体的,所述步骤s5和步骤s6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截面均为长条形。

实施例3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发热膜的制备工艺,具体包括如下生产步骤:

s1:制作发热电阻体:原材料包括石墨烯、碳纤维和油墨的混合料以及金属片,石墨烯、碳纤维和油墨按比例混合后的浆料均匀的覆盖在金属片上得到发热电阻体;

s2:制作承载金属发热薄膜的玻璃纤维布:玻璃纤维布中的物质组分为:芳香族聚酯多元醇70份、碳纳米管90份、硅烷偶联剂5份以及催化剂2份;

s3:制作上绝缘膜:上绝缘膜为改性环氧树脂胶层和导热填料层的复合结构层,改性环氧树脂胶层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而导热填料层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两者复合的复合膜同时具有良好的绝缘效果和导热性能;

s4:制作下绝缘膜:上绝缘膜为聚氯乙烯层和导热填料层的复合结构层,改性聚氯乙烯层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而导热填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两者复合的复合膜同时具有良好的绝缘效果和导热性能;

s5:制作第一电极:第一电极为经压合机高温高压后压成金属基覆铜板;

s6:制作第二电极:第二电极为经压合机高温高压后压成金属基覆银板;

s7:组合,首先在下绝缘膜上均匀的喷涂胶粘剂,其中胶粘剂为聚酰亚胺树脂,然后将制作好的玻璃纤维布放置在下绝缘膜上,在玻璃纤维布上刷一层胶粘剂,然后再将制作好的发热电阻进行敷设,在发热电阻上刷一层胶粘剂,将上绝缘膜覆盖在发热电阻上,最后将制作好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连接到发热电阻的两端;

s8:自然状态下风干,然后进行包装,完成发热膜的制作。

具体的,所述步骤s1中石墨烯、碳纤维和油墨按质量百分比20%:20%:60%混合。

具体的,所述步骤s1中的金属片为铜铝合金片,所述金属片的厚度不超过0.2mm。

具体的,所述步骤s3和步骤s4中,上绝缘膜和下绝缘膜的厚度相同,所述上绝缘膜和下绝缘膜的厚度均不超过0.3mm。

具体的,所述步骤s5和步骤s6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截面均为长条形。

综上所述:本发明一种发热膜的制备工艺,改变传统发热膜的制备工艺,在下绝缘膜上均匀的喷涂胶粘剂,其中胶粘剂为聚酰亚胺树脂,玻璃纤维用于承载金属发热薄膜,玻璃纤维布具有复原能力好的特点,使用之后能够迅速复原,然后将制作好的玻璃纤维布放置在下绝缘膜上,在玻璃纤维布上刷一层胶粘剂,然后再将制作好的发热电阻进行敷设,在发热电阻上刷一层胶粘剂,将上绝缘膜覆盖在发热电阻上,最后将制作好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连接到发热电阻的两端,制作工艺简单,上绝缘膜和下绝缘膜同时具有良好的绝缘效果和导热性能,使得发热膜升温速度大大提升,升温更快,节约时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