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配件生产用加热保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49608发布日期:2018-11-07 09:38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配件生产用加热保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汽车配件生产用加热保温装置,属于汽车配件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配件是构成汽车整体的各个单元及服务于汽车的一种产品,汽车配件的种类繁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消费也越来越多,汽车配件的这个市场变得也越来越大,近些年来汽车配件制造厂也在飞速地发展,汽车生产过程分为冲压、焊接、涂装、总装;

冲压:指的就是冲压车间,主要职责就是制造车身,从一块块的钢材经过分类,进行冲压变为车门、车盖、翼子板、侧车身等,部件冲压完后会被运往焊接车间进行车身的焊接。

焊接:指的就是焊接车间,把车身的各种部件按功能的不同焊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车身,由于焊接的点非常大,工厂一般会用工业机器手臂来代替人工,高效、准确、减少人工的失误。焊接好的车身会被送往涂装车间进行下一道工序。

涂装:主要是为了车身防腐蚀,使汽车有更好看的外表。涂装第一步就是在喷漆车间进行电泳防锈处理,电泳处理完后需要人工进行表面检查处理,保证车身完美无瑕,检查后就开始进行喷漆处理,由于油漆本身有毒且人工喷涂较慢,目前车厂都是用的喷涂机器人进行喷涂。喷涂完后就可以送到总装车间进行其他零件的装配了。

总装:目的是把车身、底盘、内外饰、动力系统进行组装成一部完整的车辆。简单来说就是把发动机、变速箱、转向、悬挂、内饰的座椅、仪表盘、车轮、空调冷却系统、灯具等按照一定的顺序组装起来,就是一部完整的车辆了。冲压作为首要的生产流程,对冲压中所使用的配件需实现精准化,在该工序中,常需要用到加热保温装置对汽车配件进行预热处理,以提高冲压的精度与韧性,而现有的汽车配件生产用的加热保温为固定加热,仅仅只能够对汽车配件的局部实现预热,较为片面,无法实现全面化的加热保温,导致后期处理中出现局部未受到充分的预热而影响生产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配件生产用加热保温装置,以改善的加热保温较为片面,造成后期汽车配件生产使用效果差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配件生产用加热保温装置,其结构包括散热口、加热保温箱、控制面板、手柄、箱门、加热保温控制系统,所述加热保温箱的底端与加热保温控制系统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控制面板机械连接在加热保温箱的正面右端,所述箱门与加热保温箱铰接连接,与控制面板位于同一面上的左端焊接有手柄,所述散热口设在加热保温控制系统的底部右侧,所述加热保温控制系统由置物腔、加热保温腔、加热器、置物腔转动机构、旋转啮合机构、蜗杆传动机构、控制腔、三级传动机构、电磁铁、驱动器、散热风扇、斜齿轮传动机构、收卷传动机构组成,所述置物腔通过置物腔转动机构安装在加热保温腔的内部,所述加热保温腔的内壁顶端上轴承连接有加热器,所述旋转啮合机构的传动输出端与置物腔转动机构相互传动配合,其传动输入端传动连接于收卷传动机构,所述收卷传动机构与安装在加热保温腔外侧右下端的斜齿轮传动机构相啮合,所述蜗杆传动机构水平固定于控制腔的内部并与斜齿轮传动机构的输出轴呈十字结构接触配合,所述蜗杆传动机构与三级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三级传动机构固定安装在散热风扇水平端的固定轴上,其信号端与驱动器电连接,所述驱动器的信号接入端与电磁铁相互吸合,所述散热风扇的热气输出口与散热口相配合,其传动轴接触配合于斜齿轮传动机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器包括加热管、加热管驱动器、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设有两个,且机械连接在加热管的左右两端固定在加热保温腔的内顶端,所述加热管的信号端与加热管驱动器电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置物腔转动机构包括固定块、连接轴、第一伞齿轮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伞齿轮,所述置物腔转动机构与置物腔之间通过隔温板分隔,所述置物腔的左端通过焊接的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固定在置物腔转动机构所在的空间上,所述第一齿轮安装在第一伞齿轮转轴二分之一的位置上并与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伞齿轮安装在第一伞齿轮转轴的底部与旋转啮合机构传动配合,所述第一伞齿轮转轴上固定有连接轴通过固定块焊接固定。

更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啮合机构由收卷齿轮、收卷绳、张紧轮组成,所述收卷绳的一端缠绕在收卷齿轮同轴安装的内层滚轮上,另一端经过接触配合的张紧轮与收卷传动机构扣接在一起。

更进一步的,所述蜗杆传动机构由蜗杆连接轴、固定轴承、螺杆、直齿轮、第二移动盘、蜗杆固定块组成,所述蜗杆连接轴的左端通过固定轴承轴承连接在控制腔的左内壁且位于旋转啮合机构的底端,所述蜗杆连接轴上贯穿熔接的螺杆通过焊接的直齿轮与三级传动机构相啮合,所述螺杆的右端通过蜗杆固定块间接固定,并与构成十字结构的斜齿轮传动机构连接处设有的第二移动盘采用活动配合。

更进一步的,所述三级传动机构设有第一带轮、传动带、第二带轮、牵引带、驱动皮带、啮合齿轮、旋转电机,所述第一带轮与驱动皮带、啮合齿轮构成蜗杆传动机构的驱动系统,通过啮合齿轮与直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带轮通过传动带分别接触配合于第二带轮与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信号端与驱动器电连接,所述第二带轮与旋转电机之间呈水平之间分布在驱动器的上端,之间通过牵引带传动配合。

更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器由散热风扇连接轴、静触点固定座、静触点、导线、动触点、动触点固定座、弹簧组成,所述旋转电机通过导线与静触点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静触点与散热风扇连接轴的连接位置上垂直设有两个用于固定静触点的静触点固定座,所述散热风扇连接轴的右端安装有散热风扇并与斜齿轮传动机构传动配合,所述动触点通过底端水平设有的动触点固定座活动配合在控制腔的内底端,与电磁铁的磁力信号端相吸合,所述动触点的右端与斜齿轮传动机构的连接处设有用于限位的弹簧。

更进一步的,所述斜齿轮传动机构由主传动齿轮、斜齿轮、斜齿轮传动轴、连杆、连杆固定座组成,所述主传动齿轮分别与收卷传动机构、斜齿轮相啮合,所述斜齿轮通过机械连接的斜齿轮传动轴依次配合有螺杆与散热风扇,其底端部位通过焊接的连杆固定在连杆固定座上,所述连杆固定座通过弹簧与动触点的底座熔接在一起。

更进一步的,所述收卷传动机构由第一导向轮、传动皮带、第二导向轮、传送带、过渡齿轮组成,所述第一导向轮的内径轮外表面缠绕连接有收卷绳,所述第一导向轮通过传动皮带与第二导向轮传动配合,所述第二导向轮通过环绕连接的传送带于过渡齿轮传动连接,所述过渡齿轮与主传动齿轮相互啮合。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为实现高效的加热保温功能,解决现有的片面的加热保温所导致汽车配件后期使用的不足,效果差的问题,实现工作时,电磁铁通电后能够产生磁性,像磁铁一样吸附动触点的底座,带动动触点水平向左移动与静触点实现信号导通,驱动器启动,该电信号通过导线传输到旋转电机,启动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工作,带动三级传动机构工作,通过三级传动机构带动的第一带轮经过驱动皮带间接驱动啮合齿轮旋转,啮合齿轮正转啮合与外表面相互配合的直齿轮,直齿轮与螺杆形成的蜗杆传动系统带动与之相配合的斜齿轮传动机构,斜齿轮传动机构转动,通过上下转动着的斜齿轮传动轴分别带动散热风扇与斜齿轮转动,散热风扇实现控制腔内部的散热通风功能,斜齿轮啮合主传动齿轮,收卷传动机构在主传动齿轮的带动下实现同步转动,为保证第二导向轮实现反转,在第二导向轮与主传动齿轮之间设有过渡齿轮在与正转的主传动齿轮的啮合传动下,实现第一导向轮、传动皮带、第二导向轮的逆时针转动,第一导向轮反转实现收卷绳收卷,为保证收卷绳的有效张力,在收卷齿轮与第一导向轮之间连接的收卷绳经过张紧轮的张力牵引下实现有效收卷,驱动收卷齿轮带动第一伞齿轮旋转,第一伞齿轮转动的过程中带动连接固定的第一伞齿轮转轴旋转,第一伞齿轮转轴上安装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实现啮合的同时与第二齿轮固定的置物腔实现上下旋转的相对运动,对置物腔内部的汽车配件全面加热保温,以提高汽车配件后期使用的便携性与优质性,在加热保温腔的内部经过加热器的加热作用实现置物腔内部的加热保温,由于加热器安装在置物腔的上顶端,为保证置物腔内部的汽车配件实现全面化的加热处理,置物腔的左端通过第二齿轮固定的置物腔转动机构经过加热保温控制系统的驱动下,实现置物腔的360°旋转,对置物腔内部的汽车配件全面加热,保证后期汽车配件生产工序的有效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汽车配件生产用加热保温装置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汽车配件生产用加热保温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3中a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3中b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驱动器实现信号导通的传动工作原理图。

图中:散热口-1、加热保温箱-2、控制面板-3、手柄-4、箱门-5、加热保温控制系统-6、置物腔-61、加热保温腔-62、加热器-63、置物腔转动机构-64、旋转啮合机构-65、蜗杆传动机构-66、控制腔-67、三级传动机构-68、电磁铁-69、驱动器-610、散热风扇-611、斜齿轮传动机构-612、收卷传动机构-613、加热管-631、加热管驱动器-632、固定杆-633、固定块-641、连接轴-642、第一伞齿轮转轴-643、第一齿轮-644、第二齿轮-645、第一伞齿轮-646、收卷齿轮-651、收卷绳-652、张紧轮-653、蜗杆连接轴-661、固定轴承-662、螺杆-663、直齿轮-664、第二移动盘-665、蜗杆固定块-666、第一带轮-681、传动带-682、第二带轮-683、牵引带-684、驱动皮带-685、啮合齿轮-686、旋转电机-687、散热风扇连接轴-6101、静触点固定座-6102、静触点-6103、导线-6104、动触点-6105、动触点固定座-6106、弹簧-6107、主传动齿轮-6121、斜齿轮-6122、斜齿轮传动轴-6123、连杆-6124、连杆固定座-6125、第一导向轮-6131、传动皮带-6132、第二导向轮-6133、传送带-6134、过渡齿轮-613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图1~图6示意性的显示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加热保温装置的结构,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配件生产用加热保温装置,其结构包括散热口1、加热保温箱2、控制面板3、手柄4、箱门5、加热保温控制系统6,所述加热保温箱2的底端与加热保温控制系统6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控制面板3机械连接在加热保温箱2的正面右端,所述箱门5与加热保温箱2铰接连接,与控制面板3位于同一面上的左端焊接有手柄4,所述散热口1设在加热保温控制系统6的底部右侧,所述加热保温控制系统6由置物腔61、加热保温腔62、加热器63、置物腔转动机构64、旋转啮合机构65、蜗杆传动机构66、控制腔67、三级传动机构68、电磁铁69、驱动器610、散热风扇611、斜齿轮传动机构612、收卷传动机构613组成,所述置物腔61通过置物腔转动机构64安装在加热保温腔62的内部,所述加热保温腔62的内壁顶端上轴承连接有加热器63,所述旋转啮合机构65的传动输出端与置物腔转动机构64相互传动配合,其传动输入端传动连接于收卷传动机构613,所述收卷传动机构613与安装在加热保温腔62外侧右下端的斜齿轮传动机构612相啮合,所述蜗杆传动机构66水平固定于控制腔67的内部并与斜齿轮传动机构612的输出轴呈十字结构接触配合,所述蜗杆传动机构66与三级传动机构68传动连接,所述三级传动机构68固定安装在散热风扇611水平端的固定轴上,其信号端与驱动器610电连接,所述驱动器610的信号接入端与电磁铁69相互吸合,所述散热风扇611的热气输出口与散热口1相配合,其传动轴接触配合于斜齿轮传动机构612,所述加热器63包括加热管631、加热管驱动器632、固定杆633,所述固定杆633设有两个,且机械连接在加热管631的左右两端固定在加热保温腔62的内顶端,所述加热管631的信号端与加热管驱动器632电连接,所述置物腔转动机构64包括固定块641、连接轴642、第一伞齿轮转轴643、第一齿轮644、第二齿轮645、第一伞齿轮646,所述置物腔转动机构64与置物腔61之间通过隔温板分隔,所述置物腔61的左端通过焊接的第二齿轮646与第一齿轮644固定在置物腔转动机构64所在的空间上,所述第一齿轮645安装在第一伞齿轮转轴643二分之一的位置上并与第二齿轮645相啮合,所述第一伞齿轮646安装在第一伞齿轮转轴643的底部与旋转啮合机构65传动配合,所述第一伞齿轮转轴643上固定有连接轴642通过固定块641焊接固定,所述旋转啮合机构65由收卷齿轮651、收卷绳652、张紧轮653组成,所述收卷绳652的一端缠绕在收卷齿轮651同轴安装的内层滚轮上,另一端经过接触配合的张紧轮653与收卷传动机构613扣接在一起,所述蜗杆传动机构66由蜗杆连接轴661、固定轴承662、螺杆663、直齿轮664、第二移动盘665、蜗杆固定块666组成,所述蜗杆连接轴661的左端通过固定轴承662轴承连接在控制腔67的左内壁且位于旋转啮合机构65的底端,所述蜗杆连接轴661上贯穿熔接的螺杆663通过焊接的直齿轮664与三级传动机构68相啮合,所述螺杆663的右端通过蜗杆固定块666间接固定,并与构成十字结构的斜齿轮传动机构612连接处设有的第二移动盘665采用活动配合,所述三级传动机构68设有第一带轮681、传动带682、第二带轮683、牵引带684、驱动皮带685、啮合齿轮686、旋转电机687,所述第一带轮681与驱动皮带685、啮合齿轮686构成蜗杆传动机构66的驱动系统,通过啮合齿轮686与直齿轮664相啮合,所述第一带轮681通过传动带682分别接触配合于第二带轮683与旋转电机687,所述旋转电机687的信号端与驱动器610电连接,所述第二带轮683与旋转电机687之间呈水平之间分布在驱动器610的上端,之间通过牵引带684传动配合,所述驱动器610由散热风扇连接轴6101、静触点固定座6102、静触点6103、导线6104、动触点6105、动触点固定座6106、弹簧6107组成,所述旋转电机687通过导线6104与静触点6103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静触点6103与散热风扇连接轴6101的连接位置上垂直设有两个用于固定静触点6103的静触点固定座6102,所述散热风扇连接轴6101的右端安装有散热风扇611并与斜齿轮传动机构612传动配合,所述动触点6105通过底端水平设有的动触点固定座6106活动配合在控制腔67的内底端,与电磁铁69的磁力信号端相吸合,所述动触点6105的右端与斜齿轮传动机构612的连接处设有用于限位的弹簧6107,所述斜齿轮传动机构612由主传动齿轮6121、斜齿轮6122、斜齿轮传动轴6123、连杆6124、连杆固定座6125组成,所述主传动齿轮6121分别与收卷传动机构613、斜齿轮6122相啮合,所述斜齿轮6122通过机械连接的斜齿轮传动轴6123依次配合有螺杆663与散热风扇611,其底端部位通过焊接的连杆6124固定在连杆固定座6125上,所述连杆固定座6125通过弹簧6107与动触点6105的底座熔接在一起,所述收卷传动机构613由第一导向轮6131、传动皮带6132、第二导向轮6133、传送带6134、过渡齿轮6135组成,所述第一导向轮6131的内径轮外表面缠绕连接有收卷绳652,所述第一导向轮6131通过传动皮带6132与第二导向轮6133传动配合,所述第二导向轮6133通过环绕连接的传送带6134于过渡齿轮6135传动连接,所述过渡齿轮6135与主传动齿轮6121相互啮合。

本发明为实现高效的加热保温功能,解决现有的片面的加热保温所导致汽车配件后期使用的不足,效果差的问题:

具体的,实现工作时,电磁铁69通电后能够产生磁性,像磁铁一样吸附动触点6105的底座,带动动触点6105水平向左移动与静触点6103实现信号导通,驱动器61启动,该电信号通过导线6104传输到旋转电机687,启动旋转电机687。

具体的,旋转电机687工作,带动三级传动机构68工作,通过三级传动机构68带动的第一带轮681经过驱动皮带685间接驱动啮合齿轮686旋转,啮合齿轮686正转啮合与外表面相互配合的直齿轮664,直齿轮664与螺杆663形成的蜗杆传动系统带动与之相配合的斜齿轮传动机构612。

具体的,斜齿轮传动机构612转动,通过上下转动着的斜齿轮传动轴6123分别带动散热风扇611与斜齿轮6122转动,散热风扇611实现控制腔67内部的散热通风功能,斜齿轮6122啮合主传动齿轮6121,收卷传动机构613在主传动齿轮6121的带动下实现同步转动。

具体的,为保证第二导向轮6133实现反转,在第二导向轮6133与主传动齿轮6121之间设有过渡齿轮6135在与正转的主传动齿轮6121的啮合传动下,实现第一导向轮6131、传动皮带6132、第二导向轮6133的逆时针转动,第一导向轮6131反转实现收卷绳652收卷,为保证收卷绳652的有效张力,在收卷齿轮651与第一导向轮6131之间连接的收卷绳652经过张紧轮653的张力牵引下实现有效收卷,驱动收卷齿轮651带动第一伞齿轮646旋转,第一伞齿轮646转动的过程中带动连接固定的第一伞齿轮转轴643旋转,第一伞齿轮转轴643上安装的第一齿轮644与第二齿轮645实现啮合的同时与第二齿轮645固定的置物腔61实现上下旋转的相对运动,对置物腔61内部的汽车配件全面加热保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置物腔61的开口与箱门5连接,置物腔61主要作用为放置汽车配件,其内部大容量的设计可以充分的放置汽车配件,降低加热的时间利用率,并且全密封旋转式的设计,可有效的实现汽车配件的全面加热与保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动触点6105受到电磁铁69的磁力吸引时,为了保证磁力消失时,动触点6105能够自动复位,与静触点6103断开,暂停三级传动机构68的旋转,有效的停止设备的加热工作,机械效率大大提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