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的壳体、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2881发布日期:2019-02-19 18:10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电子设备的壳体、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的壳体制作技术领域,具体的,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的壳体、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电子设备的后盖外观效果比较单一且固定不变,而无法满足消费者对电子设备的外观效果多变化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设备的壳体、应用该壳体的电子设备,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实现电子设备的壳体多变化的外观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壳体。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透明壳体本体、第一光学镀层、第一电极层、电致变色单元、第二电极层和衬底,其中,所述第一光学镀层的透过率不小于80%且反射率不小于5%。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壳体,在透明壳体本体与第一电极层之间增设第一光学镀层,在电致变色单元呈高透过态时,高透过率的第一光学镀层不会影响壳体的外观效果,反而在电致变色单元呈低透过态时,低反射率的第一光学镀层会使电致变色单元的颜色产生幻彩变色的效果,从而使电子设备的外观能够满足消费者对电子设备的外观效果多变的需求。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壳体。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其壳体的第一光学镀层和电致变色单元的组合,具有电致幻彩变色的效果,从而可实现该电子设备的外观效果多变,进而满足消费者对电子设备的外观效果多变时尚的市场需求。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前面针对电子设备的壳体所描述的特征和优点,仍适用于该壳体,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壳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壳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壳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壳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外观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壳体

100透明壳体本体

200第一光学镀层

300第一电极层

400电致变色单元

500第二电极层

600衬底

700第二光学镀层

1电子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本技术领域人员会理解,下面实施例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除非特别说明,在下面实施例中没有明确描述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按照本领域内的常用的技术或条件或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壳体。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1,该电子设备的壳体1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透明壳体本体100、第一光学镀层200、第一电极层300、电致变色单元400、第二电极层500和衬底600,其中,第一光学镀层200的透过率不小于80%且反射率不小于5%。需要说明的是,电致变色单元400在不通电或通电的状态下呈高透过态(透过率在80%以上),而在通电或者不通电的状态下呈低透过态(透过率在5%以下)。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电致变色材料的光学属性(反射率、透过率、吸收率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会发生稳定、可逆的颜色变化,其主要应用于变色层透过率变化产生的遮蔽飞机舷窗或汽车后视镜的强光。但是,电致变色单元400只能改变壳体外观的颜色,而无法实现多彩的变幻效果。所以,发明人在电致变色单元400靠近使用者的一侧增设高透过率、低反射率的第一光学镀膜200,当电致变色单元400呈高透过态时,高透过率的第一光学镀层200也不会影响壳体的外观效果,反而当电致变色单元400呈低透过态时,低反射率的第一光学镀层200会使电致变色单元400的颜色产生幻彩变色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形成第一光学镀层200的材料可包括氧化硅及氧化钛与氧化铌中的至少一种,如此,可使光线通过低透过态的电致变色单元400后在折射率不同的两层膜之间多次折射后呈现幻彩变色的效果,从而使壳体的外观颜色效果更丰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该电子设备的壳体10可进一步包括第二光学镀层700,且第二光学镀层700设置在第二电极500和衬底600之间,如此,当电致变色单元400呈高透过态时,该壳体呈现的是第二光学镀膜700的金属反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形成第二光学镀层700的材料可包括铝、银和金中的至少一种,如此,可使该壳体具有银色或金色的金属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电致变色单元400的变化前后的具体颜色种类都不受特别的限制,具体例如电致变色单元400在不通电状态下为透明色而在通电状态下变为蓝色、深蓝色或紫色,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形成电致变色单元400的具体材料种类进行相应地设计,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电致变色单元400的具体结构不受特别的限制,具体可包括电致变色层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电致变色层的具体材料类型进行相应地补充。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形成电致变色层的材料可包括导电聚合物、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小分子中的至少一种,具体例如聚噻吩、聚咔唑、聚苯芳、过渡金属氧化物或紫罗精类等,如此,采用上述响应时间快、通电前后颜色对比度高的电致变色材料,可使壳体的电致变色效果时效性更高。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形成电致变色层的材料为有机小分子,如此,电致变色单元400可包括由有机小分子(例如紫罗精类)形成的电致变色层。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形成电致变色层的材料为导电聚合物,如此,电致变色单元400可包括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和离子储存层。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形成电致变色层的材料为无机化合物,如此,电致变色单元400可包括由无机化合物形成的电致变色层和电解质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电致变色层的厚度不受特别的限制,只要该厚度能实现电致变色效果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电致变色层的具体材料类型进行相应地设计。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由无机化合物形成的电致变色层400的厚度可为50~150纳米,如此,上述厚度的无机材料形成的电致变色层400,在实现电致变色效果的同时,也不会显著地增加壳体的厚度,满足轻薄化的设计。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由有机材料(包括有机小分子和导电聚合物)形成的电致变色层的厚度可为50~150微米,如此,上述厚度的有机材料形成的电致变色层,可实现丰富的颜色对比度高的电致变色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光学镀层200的具体厚度不受特别的限制,只要该厚度能实现幻彩变色效果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第一光学镀层200的具体材料进行相应地设计和调整。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学镀层200的厚度可以为70~100纳米,如此,可使第一光学镀层200具有15~20%的反射率,从而使幻彩变色效果更显著。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二光学镀层700的具体厚度不受特别的限制,只要该厚度能实现金属反射效果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所需的实际反射效果进行相应地设计和调整。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光学镀层700的厚度可以为100~300纳米,如此,采用更厚的第二光学镀层700能使该壳体的金属效果更显著。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电致变色单元400可被构造为预定图案形状,且第一光学镀层200可为整面结构,如此,利用第一光学镀层200和电致变色单元400的叠加效果,可使电子设备的壳体上的预定区域具有电致变色幻彩效果。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电致变色单元400也可为整面结构,而第一光学镀层200可被构造为预定图案形状,如此,当电致变色单元400呈低透过态时,只有电子设备的壳体上的预定区域呈现幻彩变色效果,从而使壳体的幻彩变色效果更立体。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预定图案的具体形状不受特别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市场调查出的现阶段消费者的喜好进行相应地设计。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预定图案结构可包括标志(logo)、签名、符号和字母中的至少一种,如此,可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对电子设备的外观效果多变、时尚的市场需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形成第一电极层300和第二电极层500的材料可选自透明导电氧化物和纳米银中的至少一种,如此,可获得高透光(透光率在80%以上)、导电性好的电极层,从而有利于该壳体获得明显的变色效果。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上述电极层材料可都选择氧化铟锡(ito),如此,在实现电控制电致变色单元400可逆变色效果的同时,还不影响从透明壳体本体100的另一侧观察到的电致变色单元400颜色和亮度。在本发明的另一些示例中,上述电极层材料还可都选择纳米银线薄膜或纳米银纤维阵列,如此,可获得高透光、低电阻的电极层,从而可进一步降低驱动损耗并降低驱动电压。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壳体,在透明壳体本体与第一电极层之间增设第一光学镀层,在电致变色单元呈高透过态时,高透过率的第一光学镀层不会影响壳体的外观效果,反而在电致变色单元呈低透过态时,低反射率的第一光学镀层会使电致变色单元的颜色产生幻彩变色的效果,从而使电子设备的外观能够满足消费者对电子设备的外观效果多变的需求。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5,该电子设备1包括上述的壳体10,如此,可使该电子设备的外观颜色变化效果更加更丰富多彩。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该电子设备可包括壳体、显示器,以及设置在壳体中的主板和电池等结构。具体地,壳体可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透明壳体、第一光学镀层、第一电极层、电致变色单元、第二电极层和衬底,其中,第一光学镀层的透过率不小于80%且反射率不小于5%。电压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的电压,以使电致变色单元进行变色。例如,具体的,控制电致变色单元的颜色变化,从而获得具有外观效果可变壳体的电子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电子设备的具体类型不受特别的限制,具体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该电子设备的具体用途进行相应地选择,在此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该电子设备除了包括上述的壳体以外,还包括其他必要的部件和结构,以手机为例,具体例如处理器、存储器、屏幕、电池、电路板、摄像头,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该电子设备的具体种类进行相应地设计和补充,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壳体的第一光学镀层和电致变色单元的组合,具有电致幻彩变色的效果,从而可实现该电子设备的外观效果多变,进而满足消费者对电子设备的外观效果多变时尚的市场需求。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前面针对电子设备的壳体所描述的特征和优点,仍适用于该壳体,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