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流控制电路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72728发布日期:2019-02-26 18:42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流控制电路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流控制电路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参见图1,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红外触摸屏的led电流控制电路,包括mcu、逻辑芯片、红外二极管以及多个与逻辑芯片输出i/o口连接的三极管控制电路。该电流控制电路采用多组电阻并联的方式,通过mcu控制逻辑芯片实现对三极管的选择,进而通过三极管选择不同的电阻组合实现所需的阻值,得到不同的电流。现有技术中的电流控制电路虽然能够显示对电流的控制,但是该电路比较复杂,器件较多,控制线也多,导致控制精度低以及成本高;且该电流控制电路的占用体积较大,当应用在红外触摸屏上时,因红外触摸屏的板卡比较窄,从而导致无法将该电流控制电路放置在红外触摸屏的每块板卡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流控制电路和电子设备,能提高电流控制精度,降低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流控制电路,包括:电压输入端、接地端、主控模块、开关控制模块和led模块;其中,

所述主控模块包括d/a转换电路,所述d/a转换电路用于输出电压信号;

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led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接地端;

所述led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压输入端连接,通过所述d/a转换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控制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导通,进而实现对所述led模块的电流大小的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的电流控制电路通过所述d/a转换电路输出电压信号,以使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导通,进而实现对所述led模块电流大小的控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流控制电路虽然能够显示对电流的控制,但是电路比较复杂、器件较多、控制线多,导致控制精度低、成本高、占用体积较大的问题。本发明公开的电流控制电路能提高电流控制精度,降低成本。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电流控制电路还包括电压电流转换模块,所述主控模块通过所述电压电流转换模块实现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连接;其中,

所述电压电流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电流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所述电压电流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d/a转换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通过所述电流信号控制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导通,进而实现对所述led模块的电流大小的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的电流控制电路通过所述d/a转换电路输出电压信号,以使所述电压电流转换模块将所述电压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然后再通过所述电流信号控制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导通,进而实现对所述led模块电流大小的控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流控制电路虽然能够显示对电流的控制,但是电路比较复杂、器件较多、控制线多,导致控制精度低、成本高、占用体积较大的问题。本发明公开的电流控制电路能提高电流控制精度,降低成本。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电压电流转换模块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压电流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压电流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包括第二电阻和三极管;其中,

所述三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第一端为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基极,所述三极管的第二端为所述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的第三端为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包括第三电阻和mos管;其中,

所述mos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mos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mos管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mos管为n沟道mos管,所述mos管的第一端为所述n沟道mos管的栅极,所述mos管的第二端为所述n沟道mos管的漏极,所述mos管的第三端为所述n沟道mos管的源极。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led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led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led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为红外二极管。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电压输入端输入直流电压;所述主控模块为mcu。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流控制电路。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电流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流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流控制电路中采用n沟道mos管时的电路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流控制电路中采用p沟道mos管时的电路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流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流控制电路中采用npn型三极管时的电路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流控制电路中采用pnp型三极管时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见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流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电压输入端in、接地端gnd、主控模块1、开关控制模块2和led模块3;其中,

所述主控模块1包括d/a转换电路,所述d/a转换电路用于输出电压信号;

所述开关控制模块2的第一输入端in1与所述主控模块1的输出端out1连接,所述开关控制模块2的第二输入端in2与所述led模块3的输出端out3连接,所述开关控制模块2的输出端out2连接所述接地端gnd;

所述led模块3的输入端in3与所述电压输入端in连接,通过所述d/a转换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控制所述开关控制模块2导通,进而实现对所述led模块3的电流大小的控制。

优选的,所述电压输入端in输入直流电压;所述主控模块1为mcu。具体的,首先通过mcu自带的所述d/a转换电路输出所需要的电压信号,然后通过所述电压信号控制所述开关控制模块2的导通,从而实现对所述led模块3的电流大小的控制。

优选的,参见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流控制电路中采用n沟道mos管时的电路图;所述开关控制模块2包括第三电阻r3和mos管q1;其中,

所述mos管q1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2的第一输入端in1连接,所述mos管q1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2的第二输入端in2连接,所述mos管q1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2的输出端out2连接。

优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mos管q1为n沟道mos管,所述mos管q1的第一端为所述n沟道mos管的栅极,所述mos管q1的第二端为所述n沟道mos管的漏极,所述mos管q1的第三端为所述n沟道mos管的源极。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控制模块2除采用n沟道mos管外,还能采用p沟道mos管实现同样的功能,此时所述p沟道mos管会发生电流倒灌现象,从而使得所述d/a转换电路输出的电压能够通过所述开关控制模块2的第一输入端in1流进所述p沟道mos管的栅极。此时参见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流控制电路中采用p沟道mos管时的电路图;所述mos管q1为p沟道mos管,所述mos管q1的第一端为所述p沟道mos管的栅极,所述mos管q1的第二端为所述p沟道mos管的源极,所述mos管q1的第三端为所述p沟道mos管的漏极。

优选的,所述led模块3包括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d1,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与所述led模块3的输入端in3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所述led模块3的输出端out3连接。优选的,所述发光二极管d1为红外二极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的电流控制电路通过所述d/a转换电路输出电压信号,以使所述开关控制模块2导通,进而实现对所述led模块3电流大小的控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流控制电路虽然能够显示对电流的控制,但是电路比较复杂、器件较多、控制线多,导致控制精度低、成本高、占用体积较大的问题。本发明公开的电流控制电路能提高电流控制精度,降低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流控制电路适用于红外触摸屏,所述电流控制电路的元器件较少,控制信号线也少,可以放置在红外触摸屏的每块板卡上。

实施例二

参见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流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电压输入端in、接地端gnd、主控模块1、电压电流转换模块4、开关控制模块2和led模块3;其中,

所述主控模块1包括d/a转换电路,所述d/a转换电路用于输出电压信号;

所述电压电流转换模块4的输入端in4与所述主控模块1的输出端out1连接,所述电压电流转换模块4的输出端out4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2的第一输入端in1连接;

所述开关控制模块2的第二输入端in2与所述led模块3的输出端out3连接,所述开关控制模块2的输出端out2连接所述接地端gnd;

所述led模块3的输入端in3与所述电压输入端in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压输入端in输入直流电压;所述主控模块1为mcu。具体的,首先,所述电压电流转换模块4用于将所述d/a转换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然后再通过所述电流信号控制所述开关控制模块2导通,进而实现对所述led模块3的电流大小的控制。

优选的,所述电压电流转换模块4包括第一电阻(图中并未示出),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压电流转换模块4的输入端in4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压电流转换模块4的输出端out4连接。

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电压电流转换模块4并不仅限于包括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电压电流转换模块4还可以采用v/i转换器或其他能够实现电压电流转换功能的器件,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优选的,参见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流控制电路中采用npn型三极管时的电路图;所述开关控制模块2包括第二电阻r2和三极管q2;其中,

所述三极管q2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2的第一输入端in1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2的第二输入端in2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2的输出端out2连接。

具体的,如图6所示,所述三极管q2为npn型三极管,所述三极管q2的第一端为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2的第二端为所述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2的第三端为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

具体的,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了所述电压电流转换模块4,从而使得所述d/a转换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经过所述电压电流转换模块4后被转换为电流信号,进而通过所述电流信号导通所述三极管q2,实现对所述三极管q2的控制,使得本发明所述的电流转换电路不仅适用于mos管控制方式,还同样适用于三极管控制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控制模块2除采用npn型三极管外,还能采用pnp型三极管实现同样的功能,此时所述pnp型三极管会发生电流倒灌现象,从而使得所述d/a转换电路输出的电压能够通过所述开关控制模块2的第一输入端in1流进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基极。此时参见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流控制电路中采用pnp型三极管时的电路图;所述三极管q2为pnp型三极管,所述三极管q2的第一端为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2的第二端为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q2的第三端为所述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

优选的,所述led模块3包括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d1,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与所述led模块3的输入端in3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所述led模块3的输出端out3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为红外二极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的电流控制电路通过所述d/a转换电路输出电压信号,以使所述电压电流转换模块4将所述电压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然后再通过所述电流信号控制所述开关控制模块2导通,进而实现对所述led模块3电流大小的控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流控制电路虽然能够显示对电流的控制,但是电路比较复杂、器件较多、控制线多,导致控制精度低、成本高、占用体积较大的问题。本发明公开的电流控制电路能提高电流控制精度,降低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流控制电路适用于红外触摸屏,所述电流控制电路的元器件较少,控制信号线也少,可以放置在红外触摸屏的每块板卡上。

实施例三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流控制电路。所述电流控制电路的具体工作过程请参考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时例二所述的电流控制电路的工作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的,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红外触摸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的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流控制电路虽然能够显示对电流的控制,但是电路比较复杂、器件较多、控制线多,导致控制精度低、成本高、占用体积较大的问题。本发明公开的电流控制电路能提高电流控制精度,降低成本。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适用于红外触摸屏,所述电流控制电路的元器件较少,控制信号线也少,可以放置在红外触摸屏的每块板卡上。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