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定时功能的电子开关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00370发布日期:2020-06-16 20:44阅读:8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定时功能的电子开关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开关、定时开关技术等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定时功能的电子开关电路。



背景技术:

定时开关从功能上分为机械式定时开关和电子式定时开关,机械式定时开关一般是由旋钮、接触簧片、弹簧、接触轮、转轴、油盒、阻力板组成,采用钟表原理进行定时通断。

电子式定时开关是一个以单片微处理器为核心配合电子电路等组成一个电源开关控制装置,能以天或星期循环且多时段的控制家电的开闭。

定时开关可用于各种需要按时自动开启和关闭的电器设备。广泛适用于企事业单位和家庭,尤其是对人体伤害环境,如医院,幼儿园,餐饮等单位的紫外线消毒间,化工场所,及含辐射区域,避免人员直接进入内部开启和关闭开关,频繁遭受伤害。

同时定时开关还特别适合各种养殖场,孵化间,鱼塘供氧,作物浇灌,鱼缸等场所。一次操作,可每天自动循环保证灯光照射及其投喂饲料的时间和次数,减少了大量人力,且避免因人为失误而导致的损失。

定时开关对于学校,军营尤其需要。每天多个规定的时间,电铃、军号自动响起,学生、军人按要求上课、出操、熄灯,不需要管理者疲劳操作。

定时开关还适用于家庭,每天早上太阳升起,窗帘自动缓缓打开,催醒睡梦中的你;夜幕降临,窗帘又自动拉合,一个智能温馨而又奇妙的家全天侯拥抱着你。

定时开关为充电电池必备。尤其是电动车电池在整辆车中价值比例非常高,长时间充电会大大减少电池寿命。配上本产品,则即保证了满额充电,也不会在电池充满电之后仍然处于通电状态,对电池的保护起到了极大地作用。

定时开关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主要使用在提醒,计划或者规律化生活、工作上。定时开关的历史十分悠久,用途也很广泛。

从古代的某些建筑、计时器(如滴水计时,当水滴到一定量时会引发机关进行报时),到近代的定时炸弹,已及今日的电脑定时开关机等,都采用了定时开关。

例子:学校的课铃就是采用定时器进行定时,当条件满足(即达到时间设定的点)时,电源就会接通,使电铃打开从而达到发出铃声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定时功能的电子开关电路,设计一款具有电路简单、成本低廉、可靠性高的具有定时功能的电子开关,并以此来控制插座的通断,为连接与插座上的用电设备降低能耗祈祷极大的作用。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具有定时功能的电子开关电路,包括与非门电路、晶体管电路开关电路,所述与非门电路连接晶体管开关电路所述晶体管开关电路内设置有继电器电路、晶体管电路、插座电路,所述继电器电路分别与晶体管电路及插座电路连接,所述插座电路连接晶体管电路,所述与非门电路分别与继电器电路、晶体管电路、插座电路相连。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所述与非门电路内设置有与非门芯片ica、电位器w、电阻r1、电容c1,所述与非门芯片ica的第一输入端分别与电位器w的第一固定端、电位器w的可调端、继电器电路连接,所述电位器w的第二固定端通过电阻r1与继电器电路连接;所述与非门芯片ica的第二输入端通过电容c1与继电器电路连接;所述与非门芯片ica的输出端与晶体管电路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所述晶体管电路包括三极管vt、电阻r2、二极管vd1,所述三极管vt的基极通过电阻r2与与非门芯片ica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极管vt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vd的正极,且二极管vd1的负极与电位器w的可调端连接;所述三极管vt的发射极连接插座电路。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所述继电器电路包括继电器k、轻触开关sb及受继电器k作动控制的开关k1、开关k2,所述轻触开关sb与开关k2并联,且轻触开关的第一端与继电器k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继电器k的第一端连接三极管vt的集电极;所述开关k1设置有两个触点和一个定点,且开关k1的第一触点与电阻r1连接,所述开关k1的第二触点通过电容c1与开关k1的定点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所述插座电路包括插座sx、电容c2、二极管vd2、稳压二极管vd3、电阻r3、电容c3,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继电器k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2的第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vt的发射极和二极管vd2的正极,所述二极管vd2的负极分别连接电容c3的第一端、稳压二极管vd3的正极,所述稳压二极管vd3的负极分别连接电容c2的第二端和插座sx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3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电容c3的第二端和插座sx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vd3的正极。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所述轻触开关的第二端与~220v电源的一端连接,所述插座sx的第二端和~220v电源的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所述电容c1为电解电容,且电容c1的正极连接片ica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电容c2为电解电容,且电容c2的第二端为正极;所述三极管vt为npn三极管。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设计一款具有电路简单、成本低廉、可靠性高的具有定时功能的电子开关,并以此来控制插座的通断,为连接与插座上的用电设备降低能耗祈祷极大的作用。

本发明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定时调控,以满足参数内的定时时长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一种具有定时功能的电子开关电路,设计一款具有电路简单、成本低廉、可靠性高的具有定时功能的电子开关,并以此来控制插座的通断,为连接与插座上的用电设备降低能耗祈祷极大的作用,如图1所示,包括与非门电路、晶体管电路开关电路,所述与非门电路连接晶体管开关电路所述晶体管开关电路内设置有继电器电路、晶体管电路、插座电路,所述继电器电路分别与晶体管电路及插座电路连接,所述插座电路连接晶体管电路,所述与非门电路分别与继电器电路、晶体管电路、插座电路相连。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所述与非门电路内设置有与非门芯片ica、电位器w、电阻r1、电容c1,所述与非门芯片ica的第一输入端分别与电位器w的第一固定端、电位器w的可调端、继电器电路连接,所述电位器w的第二固定端通过电阻r1与继电器电路连接;所述与非门芯片ica的第二输入端通过电容c1与继电器电路连接;所述与非门芯片ica的输出端与晶体管电路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所述晶体管电路包括三极管vt、电阻r2、二极管vd1,所述三极管vt的基极通过电阻r2与与非门芯片ica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极管vt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vd的正极,且二极管vd1的负极与电位器w的可调端连接;所述三极管vt的发射极连接插座电路。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所述继电器电路包括继电器k、轻触开关sb及受继电器k作动控制的开关k1、开关k2,所述轻触开关sb与开关k2并联,且轻触开关的第一端与继电器k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继电器k的第一端连接三极管vt的集电极;所述开关k1设置有两个触点和一个定点,且开关k1的第一触点与电阻r1连接,所述开关k1的第二触点通过电容c1与开关k1的定点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所述插座电路包括插座sx、电容c2、二极管vd2、稳压二极管vd3、电阻r3、电容c3,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继电器k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2的第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vt的发射极和二极管vd2的正极,所述二极管vd2的负极分别连接电容c3的第一端、稳压二极管vd3的正极,所述稳压二极管vd3的负极分别连接电容c2的第二端和插座sx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3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电容c3的第二端和插座sx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vd3的正极。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所述轻触开关的第二端与~220v电源的一端连接,所述插座sx的第二端和~220v电源的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所述电容c1为电解电容,且电容c1的正极连接片ica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电容c2为电解电容,且电容c2的第二端为正极;所述三极管vt为npn三极管。

当电器需要工作时,只要按一下轻触开关sb,插座sx就对外送电。经过一段时间自动断电。

本发明可通过调节电位器w的大小来控制定时时间的长短,该电路的定时时间可在参数设置时间内连续可调。

电路接上~220v市电后,因为没有按下轻触开关sb,电路不得电,开关k2不闭合,所以插座sx无电。

按下轻触开关sb后,~220v市电经过电容c3\电阻r3组成的阻容降压给电路供电,通过二极管vd2整流、稳压二极管vd3稳压、电容c2滤波,给电路提供9v的电源。此时与非门芯片ica,所述与非门芯片ica采用cd4011与非门,cd4011的输入端有一个端为0所以输出为1,三极管vt导通,继电器k吸合,开关k2闭合,插座sx输出为220v市电。此时松开轻触开关sb,由开关k2维持闭合状态,同时开关k1接通电阻r1、电位器w,给电容c1充电,充电过程中,电容c1的电位慢慢上升,当上升到cd4011的输入端门限电压时,cd4011的输入端全为高电平,所以输出为低电平,三极管vt截止,继电器k断开,开关k2断开,插座sx断电。开关k1立即给电容c1放电。通过改变电位器w可以调整电容的充电速度,也就改变了延时时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