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静电消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0616发布日期:2018-10-02 20:12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静电消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专利号:201720599347.1公开一种静电消除装置,包括圆管型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开口部,所述壳体下部固定有支架,所述壳体通过支架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壳体内部安装有静电棒,所述静电棒上平行且等间距分布有多个针头,所述针头位于壳体内,所述针头的头端朝向开口部。针头位于纱线传送的正下方,通过外部电源通电静电棒,传导到静电棒上分布的多个针头,可以有效的将纱线的静电消除;针头位于壳体内,避免外露碰到纱线,并通过壳体上设的开口部来吸收静电,有效减少纱线断头率,减少纱线与槽针、倒纱针之间的摩擦,提高部件使用寿命。但是这种静电消除装置结构过于简单,效果较差,而且静电棒还是呈现裸露状态,安全性不高,特别是在纺织行业中,毛屑、棉絮较多,这种方式并不适用。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静电消除效果好、安全性高的新型静电消除装置。其解决了现有静电消除装置静电消除效果差、安全性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静电消除装置,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复数个放电针,所述壳体内可转动地设有一绝缘转盘,所述壳体上设有与绝缘转盘传动连接的伺服电机,所述绝缘转盘上设有导电环,各放电针穿透绝缘转盘设于导电圈上,所述壳体内设有与外部电源连接的弹性导电片,所述弹性导电片抵靠在导电圈上,所述壳体上位于绝缘转盘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容置纱线经过的行走通道,所述行走通道靠近绝缘转盘的一端设有复数个通孔,所述壳体设有通风孔。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转盘的中部设有用于将气流向外吹送或向内吸入的扇叶。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孔上设有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紧固弹性导电片的绝缘座。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转盘上设有排尘孔,所述壳体内设有伸出壳体外的排尘管,所述排尘管内设有吹风机。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静电消除装置通过绝缘转盘、导电圈、设于导电圈上的放电针、伺服电机的设置,使得导电针实现不断的旋转,而通过弹性导电片的设置可以实现不间断的放电,从而实现对空气的电离,从而实现对静电的消除,而行走通道、通孔的设置,可以大大提高安全性能;进一步的,通过扇叶的设置,可以实现正负离子的向外排出,从而实现较好的静电消除效果;进一步的,过滤网的设置,可以较好地实现防尘,而且过滤网可以设置成可拆卸式,从而方便于清理;进一步的,通过绝缘座的设置,可以实现弹性导电片的稳固与绝缘;进一步的,通过排尘孔、排尘管的设置,可以在扇叶反向旋转进行吸风的时候讲外部的粉尘通过通孔吸入,通过排尘孔、排尘管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绝缘转盘与放电针、扇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图2,本实施例一提供一种新型静电消除装置,包括壳体1、设于壳体1内的复数个放电针2,所述壳体1内可转动地设有一绝缘转盘3,所述壳体1上设有与绝缘转盘3传动连接的伺服电机4,所述绝缘转盘3上设有导电环5,各放电针2穿透绝缘转盘3设于导电圈5上,所述壳体1内设有与外部电源连接的弹性导电片6,所述弹性导电片6抵靠在导电圈5上,所述壳体1上位于绝缘转盘3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容置纱线经过的行走通道11,所述行走通道1靠近绝缘转盘3的一端设有复数个通孔12,所述壳体1设有通风孔13。所述绝缘转盘3的中部设有用于将气流向外吹送或向内吸入的扇叶7。所述通风孔13上设有过滤网8。所述壳体1上设有用于紧固弹性导电片6的绝缘座14。

上述绝缘转盘、绝缘座均采用尼龙材料制作,上述导电圈采用铜制作,上述弹性导电片为公知常识,在此不予赘述。

参考图3,本实施例二提供一种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的新型静电消除装置,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绝缘转盘3上设有排尘孔31,所述壳体1内设有伸出壳体1外的排尘管9,所述排尘管9内设有吹风机91。

本新型静电消除装置通过绝缘转盘、导电圈、设于导电圈上的放电针、伺服电机的设置,使得导电针实现不断的旋转,而通过弹性导电片的设置可以实现不间断的放电,从而实现对空气的电离,从而实现对静电的消除,而行走通道、通孔的设置,可以大大提高安全性能;进一步的,通过扇叶的设置,可以实现正负离子的向外排出,从而实现较好的静电消除效果;进一步的,过滤网的设置,可以较好地实现防尘,而且过滤网可以设置成可拆卸式,从而方便于清理;进一步的,通过绝缘座的设置,可以实现弹性导电片的稳固与绝缘;进一步的,通过排尘孔、排尘管的设置,可以在扇叶反向旋转进行吸风的时候讲外部的粉尘通过通孔吸入,通过排尘孔、排尘管排出。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