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机电一体化控制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7044发布日期:2018-08-14 18:32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机电一体化控制箱。



背景技术:

控制箱适用广泛。其交流50HZ,额定工作压力为交流电压380V的低压电网系统中,也可使用于交流50HZ,电压500V以下电力系统作为消防水泵控制、潜污泵控制、消防风机控制、风机控制、照明配电控制等使用,控制方式有直接控制启动,星三角降压启动控制、自耦降压启动控制、变频器启动控制、软启动控制等各种启动方式,但现有技术的控制箱:不具备能够抽取电线与插线孔连接处的粉尘的功能,导致粉尘容易损坏插线孔造成装置使用寿命减少,不具备能够有序的排放进入装置内的电线和无法固定进入装置内电线的功能,导致电线进入装置后容易缠绕并且使装置内看起来很杂乱和工作人员容易将电线绊至与插线孔脱离。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机电一体化控制箱,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控制箱:不具备能够抽取电线与插线孔连接处的粉尘的功能,导致粉尘容易损坏插线孔造成装置使用寿命减少,不具备能够有序的排放进入装置内的电线和无法固定进入装置内电线的功能,导致电线进入装置后容易缠绕并且使装置内看起来很杂乱和工作人员容易将电线绊至与插线孔脱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机电一体化控制箱,包括箱体、箱门、控制面板、插线板、插线孔、电源线、吸尘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箱体左侧设置有箱门,所述箱体内部上方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箱体内部中端设置有插线板,所述插线板前端面设置有两个以上插线孔,所述箱体内部底端右侧设置有吸尘装置,所述箱体内部后端设置有四个固定装置,所述吸尘装置由竖杆、入风管、隔板、风室、纱网、活性纤维层、轴流风机、出风管和吸尘装置壳组成,所述吸尘装置壳为吸尘装置的包裹体,所述吸尘装置壳顶端面右侧设置有竖杆,所述竖杆左侧设置有五个入风管,所述吸尘装置壳内部中端设置有隔板,所述吸尘装置壳内部下端设置有风室,所述风室内部中端设置有纱网,所述纱网后端设置有活性纤维层,所述活性纤维层内部后端设置有轴流风机,所述箱体右侧底端设置有出风管,所述吸尘装置壳底端面与箱体焊接,所述固定装置由上固定块、中央固定块、下固定块、线孔、固定扣和橡胶固块组成,所述上固定块底端设置有中央固定块,所述中央固定块底端设置有下固定块,所述上固定块和中央固定块的连接处设置有三个线孔,所述中央固定块和下固定块的连接处设置有三个线孔,所述上固定块和中央固定块的连接处设置有一个固定扣,所述中央固定块和下固定块的连接处设置有一个固定扣,所述线孔内部顶端均设置有一个橡胶固块,所述中央固定块的后端侧面与箱体焊接,所述电源线通过控制面板内部的中央处理器与插线板、插线孔和轴流风机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后端底部设置有四个孔并且中央固定块的后端侧面与该孔的内侧面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固定块和中央固定块的右侧面连接处设置有两个合页,并且上固定块和中央固定块通过合页转动连接,中央固定块和下固定块的右侧面连接处设置有两个合页,并且中央固定块和下固定块通过合页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竖杆顶端面封闭并且内部和底端面中空,竖杆左侧面设置有四个孔并且竖杆通过该孔与入风管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内部左端设置有一个孔,所述竖杆通过该孔与风室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左侧和箱门右侧面设置有两个合页并且箱体和箱门通过合页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管是直径为5厘米的圆柱体。

进一步的,所述轴流风机的型号为YW-350型,该型号的轴流风机抽风效率较好。

进一步的,所述吸尘装置壳为金属不锈钢材质,该材质的吸尘装置壳不易生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新型机电一体化控制箱,可以通过控制面板开启轴流风机,对插线孔的位置进行抽取空气,空气会将粉尘一起通过入风管进入竖杆,再从竖杆进入风室当中,通过纱网和活性纤维层过滤掉空气中的粉尘,过滤后的空气将会从出风管向外排出,解决了不具备能够抽取电线与插线孔连接处的粉尘的功能,导致粉尘容易损坏插线孔造成装置使用寿命减少的问题,再将电线接入装置内的插线孔之前,可以先将上固定块和中央固定块分开,将中央固定块和下固定块分开,将电源线放在线孔内,然后将上固定块和中央固定块以及中央固定块和下固定块合上,再通过固定扣锁死,通过橡胶固块对线控内的电线进行固定,解决了不具备能够有序的排放进入装置内的电源线和无法固定进入装置内电源线的功能,导致电源线进入装置后容易缠绕并且使装置内看起来很杂乱和工作人员容易将电源线绊至与插线孔脱离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吸尘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橡胶固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箱体-1、箱门-2、控制面板-3、插线板-4、插线孔-5、吸尘装置-6、固定装置-7、电源线-8、竖杆-61、入风管-62、隔板-63、风室-64、纱网-65、活性纤维层-66、轴流风机-67、出风管-68、吸尘装置壳-69、上固定块-71、中央固定块-72、下固定块-73、线孔-74、固定扣-75、橡胶固块-7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机电一体化控制箱,包括箱体1、箱门2、控制面板3、插线板4、插线孔5、电源线8、吸尘装置6和固定装置7,箱体1左侧设置有箱门2,箱体1内部上方设置有控制面板3,箱体1内部中端设置有插线板4,插线板4前端面设置有两个以上插线孔5,箱体1内部底端右侧设置有吸尘装置6,箱体1内部后端设置有四个固定装置7,吸尘装置6由竖杆61、入风管62、隔板63、风室64、纱网65、活性纤维层66、轴流风机67、出风管68和吸尘装置壳69组成,吸尘装置壳69为吸尘装置6的包裹体,吸尘装置壳69顶端面右侧设置有竖杆61,竖杆61左侧设置有五个入风管62,吸尘装置壳69内部中端设置有隔板63,吸尘装置壳69内部下端设置有风室64,风室64内部中端设置有纱网65,纱网65后端设置有活性纤维层66,活性纤维层66内部后端设置有轴流风机67,箱体1右侧底端设置有出风管68,吸尘装置壳69底端面与箱体1焊接,固定装置7由上固定块71、中央固定块72、下固定块73、线孔74、固定扣75和橡胶固块76组成,上固定块71底端设置有中央固定块72,中央固定块72底端设置有下固定块73,上固定块71和中央固定块72的连接处设置有三个线孔74,中央固定块72和下固定块73的连接处设置有三个线孔74,上固定块71和中央固定块72的连接处设置有一个固定扣75,中央固定块72和下固定块73的连接处设置有一个固定扣75,线孔74内部顶端均设置有一个橡胶固块76,中央固定块72的后端侧面与箱体1焊接,电源线8通过控制面板3内部的中央处理器与插线板4、插线孔5和轴流风机67电连接。

其中,所述箱体1后端底部设置有四个孔并且中央固定块72的后端侧面与该孔的内侧面焊接,使固定装置7能够被固定在箱体1内。

其中,所述上固定块71和中央固定块72的右侧面连接处设置有两个合页100,并且上固定块71和中央固定块72通过合页100转动连接,中央固定块72和下固定块73的右侧面连接处设置有两个合页100,并且中央固定块72和下固定块73通过合页100转动连接,使上固定块71和中央固定块72以及中央固定块72和下固定块73能够被分开。

其中,所述竖杆61顶端面封闭并且内部和底端面中空,竖杆61左侧面设置有四个孔并且竖杆61通过该孔与入风管62相通,使空气能够进入竖杆61中。

其中,所述隔板63内部左端设置有一个孔,所述竖杆61通过该孔与风室64相通,使空气能够进入风室64中。

其中,所述箱体1的左侧和箱门2右侧面设置有两个合页100并且箱体1和箱门2通过合页100转动连接,使箱门2能够从外界打开。

其中,所述出风管68是直径为5厘米的圆柱体。

其中,所述轴流风机67的型号为YW-350型,该型号的轴流风机67抽风效率较好,使装置的除尘效果较好。

其中,所述吸尘装置壳69为金属不锈钢材质,该材质的吸尘装置壳69不易生锈,使装置能使用寿命更长。

本专利所述的:纱网65,韧性好,耐腐蚀,网格小类型的足以过滤掉较大颗粒的杂质,轴流风机67,用途非常广泛,就是与风叶的轴同方向的气流,如电风扇,空调外机风扇就是轴流方式运行风机,气体平行于风机轴流动。轴流式风机通常用在流量要求较高而压力要求较低的场合。

工作原理:首先将箱门2打开,接着将电源线8拉近装置内并将电源线8插入插线孔5,最后关闭箱门2;可以通过控制面板3开启轴流风机67,对插线孔5的位置进行抽取空气,空气会将粉尘一起通过入风管62进入竖杆61,再从竖杆61进入风室64当中,通过纱网65和活性纤维层66过滤掉空气中的粉尘,过滤后的空气将会从出风管68向外排出,解决了不具备能够抽取电线与插线孔5连接处的粉尘的功能,导致粉尘容易损坏插线孔5造成装置使用寿命减少的问题,再将电线接入装置内的插线孔5之前,可以先将上固定块71和中央固定块72分开,将中央固定块72和下固定块73分开,将电源线8放在线孔5内,然后将上固定块71和中央固定块72以及中央固定块72和下固定块73合上,再通过固定扣75锁死,通过橡胶固块76对线控内的电源线8进行固定,解决了不具备能够有序的排放进入装置内的电源线8和无法固定进入装置内电源线8的功能,导致电源线8进入装置后容易缠绕并且使装置内看起来很杂乱和工作人员容易将电源线8绊至与插线孔5脱离的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