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修复系统智能控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87244发布日期:2018-10-16 21:1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动态修复系统智能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的周边设有一圈内凹的内密封壁(3),内密封壁(3)上设有若干卡合部(4),所述下壳体(2)的周边设有台阶形成与内密封壁(3)配合的外密封壁(5),外密封壁(5)上设有与卡合部(4)配合的卡合配合部(6);所述下壳体(2)的底面上与主板电源配合的位置设有散热通孔(7),与主板音频输出单元配合的位置设有播音孔(8),下壳体(2)的侧壁上设有振幅调节按键(9)、启动/暂停按键(10)、电源开关按键(11)、充电接口(12)和至少一个振子供电输出接口(13);所述上壳体(1)上还设有至少一个预定位筒(14),下壳体(2)上设有与预定位筒(14)配合的预定位柱(15),所述预定位柱(15)的端部突出所述下壳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修复系统智能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定位筒(14)设于上壳体(1)的非中心对称点,所述的预定位柱(15)设于下壳体(2)的非中心对称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修复系统智能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子供电输出接口(13)的数量为两个,一台智能控制设备同时连接两组振子,为两组振子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修复系统智能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壳体(1)上设有灯罩(16),所述灯罩(16)的背面设有与之一体的第一卡扣(17)、第二卡扣(18)、第三卡扣(19)、第四卡扣(20)以及定位块(21),灯罩(16)的底部设有延长的密封沿(22),所述上壳体(1)的正面设有第一卡槽(23)、第二卡槽(24)、卡扣台(25)和与定位块(21)配合的定位槽(26),卡扣台(25)的宽度与密封沿(22)的宽度相互配合,所述第一卡扣(17)与第一卡槽(23)扣合,第二卡扣(18)与第二卡槽(24)扣合,第三卡扣(19)和第四卡扣(20)分别与卡扣台(25)扣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态修复系统智能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16)正面设有透明电量指示区(27)、透明振子振幅指示区(28)、透明无线信号指示区(29)。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动态修复系统智能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17)、第二卡扣(18)、第三卡扣(19)、第四卡扣(20)的外角(30)倒圆角。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