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源节能感应灯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0523发布日期:2018-11-02 22:10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电源节能感应灯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感应灯,具体是一种双电源节能感应灯电路。



背景技术:

照明是人们对电能最早也是最广泛的应用之一,给人们的夜间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照明灯也逐渐往智能化、节能化的方向发展,但是现有的智能照明灯还是存在功能单一、使用寿命较短、容易损坏的缺陷,且现有的灯具大多使用单一的市电供电,光敏元件进行光控,不利绿色环保和成本的节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电源节能感应灯电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电源节能感应灯电路,包括市电电源电路、光伏电源电路、电源切换电路、光控电路、感应电路和延时电路,所述市电电源电路包括电阻R2、电容C3和整流桥DT,光伏电源电路包括太阳能板W、二极管D1和蓄电池E,电源切换电路包括二极管D2、电阻R3和继电器J,光控电路包括太阳能板W、电阻R5和三极管V1,感应电路包括芯片IC1,延时电路包括芯片IC2、三极管V2和电阻R4,太阳能板T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和电阻R5,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蓄电池E的正极和继电器J的触点J-1的不动端2,继电器J的触点J-1的不动端1连接整流桥DT的电压输出端口2,整流桥DT的电压输入端口1连接电阻R2和电容C3,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和220V市电电压,继电器J的触点J-1的动端3连接芯片IC1的引脚1、电阻R1、芯片IC2的引脚4、芯片IC2的引脚8和灯具L,芯片IC1的引脚2连接三极管V1的集电极和芯片IC2的引脚2,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电阻R3,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J,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芯片IC2的引脚6和芯片IC2的引脚7,三极管V1的基极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芯片IC2的引脚3连接电阻R4,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2的基极,三极管V2的集电极连接灯具L的另一端,三极管V2的发射极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电容C2、太阳能板W的另一端、蓄电池E的负极、继电器J的另一端、芯片IC1的引脚3和芯片IC2的引脚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芯片IC1的型号为RDP-18,芯片IC2的型号为NE55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继电器J为常开触点继电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二极管D2为稳压二极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三极管V1和三极管V2的型号均为2N236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双电源节能感应灯电路采用热释电红外感应技术,实现了智能照明控制的功能,电路采用太阳能和市电电压双供电,利用电压检测技术和继电器,实现了智能切换的目的,不仅具有节约电能、绿色环保的功能,并且还实现了光控和不间断供电的目的,同时还具有欠压保护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双电源节能感应灯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双电源节能感应灯电路,包括市电电源电路、光伏电源电路、电源切换电路、光控电路、感应电路和延时电路,所述市电电源电路包括电阻R2、电容C3和整流桥DT,光伏电源电路包括太阳能板W、二极管D1和蓄电池E,电源切换电路包括二极管D2、电阻R3和继电器J,光控电路包括太阳能板W、电阻R5和三极管V1,感应电路包括芯片IC1,延时电路包括芯片IC2、三极管V2和电阻R4,太阳能板T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和电阻R5,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蓄电池E的正极和继电器J的触点J-1的不动端2,继电器J的触点J-1的不动端1连接整流桥DT的电压输出端口2,整流桥DT的电压输入端口1连接电阻R2和电容C3,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和220V市电电压,继电器J的触点J-1的动端3连接芯片IC1的引脚1、电阻R1、芯片IC2的引脚4、芯片IC2的引脚8和灯具L,芯片IC1的引脚2连接三极管V1的集电极和芯片IC2的引脚2,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电阻R3,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J,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芯片IC2的引脚6和芯片IC2的引脚7,三极管V1的基极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芯片IC2的引脚3连接电阻R4,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2的基极,三极管V2的集电极连接灯具L的另一端,三极管V2的发射极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电容C2、太阳能板W的另一端、蓄电池E的负极、继电器J的另一端、芯片IC1的引脚3和芯片IC2的引脚1。

芯片IC1的型号为RDP-18,芯片IC2的型号为NE555。继电器J为常开触点继电器。

二极管D2为稳压二极管。三极管V1和三极管V2的型号均为2N2369。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白天有关照时,太阳能板W进行光电转换并输出直流电压,一部分经过二极管D1加在蓄电池E中进行充电,另一部分加在三极管V1的基极使其导通,W的输出电压或E的电压充足时,二极管D2被击穿,继电器J得电,其触点J-1接通2、3触点,此时由太阳能供电,电路中的芯片IC1为RDP-18型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其芯片特性使在感应到人体时2脚输出高电平信号,在本电路中作为智能检测元件,如果是白天,由于V1导通,芯片IC1的2脚即使有触发信号也不能传输到IC2的2脚,因此芯片IC2输出端3脚为低电平,三极管V2的基极不得电,灯具L不发光,当夜晚有人进入IC1的探测范围时,由于T没有电压输出,三极管V1截止,因此当IC1的2脚输出高电平时,芯片芯片IC2的2脚被触发,IC2得到触发电压,其3脚输出高电平,经过电阻R4加在三极管V2的基极,V2导通使得灯具L发光,如果E的输出电压不足,则二极管D2不能被击穿,此时继电器J断电,触点J-1接通1、3触点,此时由220V的市电电压经过电容C2和电容C3降压后在经过整流桥DT整流,输出直流电给电路供电,达到既不断开电路,又避免蓄电池E欠压毁损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