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地下停车库的智能照明电路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3424发布日期:2018-11-09 22:07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照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地下停车库的智能照明电路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普及。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对于地面停车场、地下车库的需求也日益增多。而地下车库由于设置在地底下、不占用地面资源,使整体环境美观协调而被广泛使用在现代民用建筑及写字楼宇中。然而,地下车库相对于地面停车场所存在的最大缺点是光线差,需要依赖于人工照明。

目前地下车库照明用电基于都是采用一种粗放式管理方式,照明灯24小时全部开启,并且照明灯的功率不可调,一直工作在最大功率,因此消耗了大量的电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用于地下停车库的智能照明电路及系统,解决传统技术中采用粗放式管理方式管理地下停车库的照明用电存在的消耗大量电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地下停车库的智能照明电路,包括:

降压整流电路、第一稳压电路、第二稳压电路、单片机、驱动电路、A/D转换电路、光照检测电路、红外传感器、声音传感器以及照明灯;所述降压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交流电源,降压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稳压电路和第二稳压电路的输入端;第一稳压电路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供电端、A/D转换电路的供电端、光照检测电路的供电端、红外传感器的供电端以及声音传感器的供电端相连;第二稳压电路的输出端与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照明灯相连;所述光照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A/D转换电路的输入端,A/D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单片机的输入信号;所述红外传感器及声音传感器的输出端均连接单片机的输入信号;所述单片机的输出信号连接驱动电路的控制端。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照明灯为LED灯。

作为进一步优化,该智能照明电路还包括开关,所述第一稳压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开关与单片机的供电端、A/D转换电路的供电端、光照检测电路的供电端、光照检测电路的供电端、红外传感器的供电端以及声音传感器的供电端相连。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地下停车库的智能照明系统,其包括上述智能照明电路,还包括工作状态检测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监控终端;所述工作状态检测模块与照明灯连接,用于检测照明灯的工作状态,工作状态检测模块输出信号连接单片机;所述单片机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照明灯的工作状态上传给监控终端。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工作状态检测模块包括电压检测模块和电流检测模块。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智能照明系统还包括: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与单片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智能照明电路和智能照明系统的设计,在系统工作时,实时检测地下车库内的当前环境光强,如果没有检测到有人或者有声音,则根据当前环境光强输出对应占空比的PWM波控制驱动电路的输出,即此时照明灯的亮度只受当前车库内环境光强控制;如果检测到有人或者有声音时,控制驱动电路输出100%的PWM波,使得照明灯工作在额定状态,以提供足够的亮度;此外,通过对照明灯的工作状态的实时检测和上传,有利于在监控终端对各个照明灯的状态进行监控;并且智能照明系统还具有报警功能,即当智能照明电路中的单片机将照明灯的工作状态与预设参数进行比对后发现照明灯工作出现异常(如:过压、过流、不亮等情况)时,进行报警输出,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定位故障灯,从而及时进行检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智能照明电路结构框图;

图2为智能照明电路的一种实施例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用于地下停车库的智能照明电路及系统,解决传统技术中采用粗放式管理方式管理地下停车库的照明用电存在的消耗大量电能的问题。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用于地下停车库的智能照明电路,包括:

降压整流电路、第一稳压电路、第二稳压电路、单片机、驱动电路、A/D转换电路、光照检测电路、红外传感器、声音传感器以及照明灯;所述降压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交流电源,降压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稳压电路和第二稳压电路的输入端;第一稳压电路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供电端、A/D转换电路的供电端、光照检测电路的供电端、红外传感器的供电端以及声音传感器的供电端相连;第二稳压电路的输出端与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照明灯相连;所述光照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A/D转换电路的输入端,A/D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单片机的输入信号;所述红外传感器及声音传感器的输出端均连接单片机的输入信号;所述单片机的输出信号连接驱动电路的控制端。

在上述智能照明电路中,降压整流电路用于对作为供电输入的交流电压进行降压和整流;第一稳压电路对降压和整流后的电压进行稳压至某一电压值,从而为单片机、A/D转换电路、光照检测电、红外传感器和声音传感器提供工作电压;第二稳压电路对降压和整流的后电压进行稳压到另一电压值,从而为驱动部分供电;光照检测电路负责采集当前车库内的环境光强;A/D转换电路负责对光照检测电路采集的环境光强进行A/D转换并上传给单片机;红外传感器负责检测是否有人或车出现,并将检测信号上传给单片机;声音传感器负责检测是否有声音出现,并将检测信号上传给单片机;单片机负责在没有检测到有人/车出现,以及没有检测到有声音出现时,根据采集的环境光强输出对应占空比的PWM波控制驱动电路的输出;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当检测到有人/车出现,或者检测到有声音出现时,控制驱动电路输出100%的PWM波,使得照明灯工作在额定状态,以提供足够的亮度。照明灯负责受驱动电路的驱动,产生相应强度等级的亮度。

上述智能照明电路的一种具体实施电路如图2所示,降压整流电路由T1变压器和Bright全桥整流电路组成;第一稳压电路采用稳压芯片7805,第二稳压电路采用稳压芯片7812;单片机采用89C51;A/D转换电路采用PCF8591芯片;红外传感器采用HC-SR501;驱动电路采用BTN7971;光照检测电路可由光敏电阻及一些辅助元器件组成;声音传感器可采用微型麦克风。

电路接通220V交流电之后,通过T1变压器变压到13.3V,再通过Bright全桥整流,输出12V脉动的直流电,全桥整流出来之后接了两路稳压电源芯片,一路是5V的稳压芯片7805,将电压稳压至5V,给单片机89C51、A/D转换芯片PCF8591、红外传感器HC-SR501、声音传感器和光照检测电路供电。另一路是12V的稳压芯片7812,将电压稳压至12V,给BTN7971驱动部分供电。当打开开关SW之后,单片机89C51、A/D转换芯片PCF8591、红外传感器HC-SR501、声音传感器和光照检测电路通电,电路开始工作。

电路通电之后,单片机89C51程序初始化,光照检测电路将检测到的光照强度信息通过PCF8591A/D转换之后传给单片机89C51,并进行处理,然后单片机89C51通过P1.4输出PWM波,PWM波控制BTN7971驱动的输出,从而驱动LED灯。同时,红外传感器HC-SR501和声音传感器分别检测是否有人和是否有声音,并分别通过IO口P1.2和P1.3将采集到的信息传给单片机89C51进行处理。当检测到有人或有声音时,单片机89C51通过P1.4输出占空比为100%的PWM波,使LED灯亮度达到最大,如果没有检测到有人或者有声音,则LED灯的亮度只受当前车库内光照强度的控制,且光照强度和LED灯的亮度在设定的范围内呈现负相关比例关系。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基于上述智能照明电路提出了一种智能照明系统,其除了上述智能照明电路,还包括:工作状态检测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监控终端;所述工作状态检测模块与照明灯连接,用于检测照明灯的工作状态,工作状态检测模块输出信号连接单片机;所述单片机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照明灯的工作状态上传给监控终端。

在该智能照明系统中,可以采用电压检测模块和电流检测模块作为工作状态检测模块,来检测照明灯的电压和电流值,并将检测的状态结果上传给智能照明电流中的单片机89C51,单片机89C51再将状态结果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上传给远程的监控终端(如:PC机,手机终端,笔记本电脑等),从而实现对照明灯工作状态的远程监控功能。此外,为了实现本地报警功能,还可以设置与单片机89C51相连的报警模块,单片机89C51将状态结果上传监控终端的同时还与预设的参数进行比较,若发现工作状态异常,则驱动报警模块进行声光报警,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及时查找故障灯,以便及时处理。

基于上述智能照明系统实现的照明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光照检测电路实时检测地下车库内的当前环境光强;

所述当前环境光强经过A/D转换后传输给单片机;

单片机根据当前环境光强输出对应占空比的PWM波控制驱动电路的输出;

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有人或者当声音传感器检测到有声音时,将检测信息传输给单片机;

单片机输出占空比为100%的PWM波来控制驱动电路的输出;

若一定时间内未检测到有人或者有声音时,则单片机根据当前环境光强输出对应占空比的PWM波控制驱动电路的输出。

另外,工作状态检测模块实时检测照明灯的工作状态,并上传给单片机,单片机将所述工作状态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上传给监控终端,并且,单片机将该工作状态与预设参数进行比对,若发现工作状态异常,则控制报警模块进行报警提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