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船舶的电气控制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1610发布日期:2018-12-05 19:30阅读:558来源:国知局
用于船舶的电气控制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船舶的电气控制柜。



背景技术:

在船舶中,所使用的电气柜属于大电流电气柜,柜内发热量较大,散热不及时的话,柜内产生的瞬时热效应以及放电电弧很可能引发爆炸,大量的高温高压气体可能会通过电气柜的柜门喷射而出,严重危害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及与电气柜相邻的其他设备的安全,进而有可能引发船舶、游轮的爆炸,造成不可挽回的灾难;现有的船舶的电气控制柜上是通过开设散热孔进行散热,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散热,散热孔和箱体的门缝隙就成了主要的湿气来源,极有可能发生外界空气进入电气控制柜,从而对其内的元器件进行腐蚀,所以设置电气控制柜的排气系统非常重要,同时还要保证适应于船舶上,防止外界空气进入电气柜对其内的元器件腐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用于船舶的电气控制柜,箱体内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排气装置自发的排出柜体,且在箱体内的温度处于安全值时,通过弹簧将排气装置进行复位;无需人工操作,且复位后的排气装置通过柱体的膨胀部和挡板双层防护,有效的防止外界空气侵入柜体进而腐蚀元器件;另外通过锁紧装置将箱门与箱体上下对称锁紧,有效增强其气密性,增强密封的可靠性,整个电气控制柜安全性整体提升,适应性广;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船舶的电气控制柜,包括箱体、箱门、锁紧装置和若干个用于排出箱体内高温高压气体的排气装置,所述箱门一侧边转动连接于箱体上,另一侧边上通过锁紧装置与箱体相连;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壳体、齿轮、左连杆、右连杆、左弹簧和右弹簧,所述齿轮安装于壳体内,所述左连杆一端穿装于壳体内并局部带齿与齿轮相啮合,另一端穿装于箱门内,且其自由端在锁紧状态时嵌置于箱体内;所述左弹簧设置于左连杆与壳体之间且套装于左连杆上,所述右连杆与左连杆结构相同,且与左连杆对称镜像分布于齿轮两侧并与齿轮相啮合;所述右弹簧设置于右连杆与壳体之间且套装于右连杆上,所述排气装置设置于箱体侧壁上,所述排气装置包括缸体、感温模块、柱体和复位弹簧,所述缸体内设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一排气通道和第二排气通道,所述第一排气通道和第二排气通道均与第一腔室相连通,所述缸体的第一腔室的一端设置有感温模块,另一端与第二腔室相连通;所述第二腔室与箱体的通气孔相连通,所述感温模块包括感温触头、感温壳和膜片,所述感温壳固定于缸体第一腔室的端口,感温壳内设膜片,外部与感温触头相连;所述膜片与柱体一端相连,所述柱体穿装于缸体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中,且柱体的另一端形成膨胀部,所述膨胀部位于第二腔室内,且第二腔室的端口直径大于第一腔室的端口直径,所述弹簧位于第二腔室内,且其两端分别与柱体的膨胀部和缸体的内侧壁相抵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挡板,其通过连杆与柱体的膨胀部相连,且连杆穿装于弹簧内;所述挡板位于箱体的通气孔处,且其直径大于通气孔的直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锁头,其固接于齿轮一侧,且凸出于箱体外表面;所述锁头内设有三角形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箱体内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排气装置自发的排出柜体,且在箱体内的温度处于安全值时,通过弹簧将排气装置进行复位;无需人工操作,且复位后的排气装置通过柱体的膨胀部和挡板双层防护,有效的防止外界空气侵入柜体进而腐蚀元器件;另外通过锁紧装置将箱门与箱体上下对称锁紧,有效增强其气密性,增强密封的可靠性,整个电气控制柜安全性整体提升,适应性广。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排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船舶的电气控制柜,包括箱体1、箱门2、锁紧装置和若干个用于排出箱体内高温高压气体的排气装置,所述箱门2一侧边转动连接于箱体1上,另一侧边上通过锁紧装置与箱体1相连;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壳体3、齿轮4、左连杆5、右连杆6、左弹簧7和右弹簧8,所述齿轮4安装于壳体3内,所述左连杆5一端穿装于壳体3内并局部带齿与齿轮4相啮合,另一端穿装于箱门2内,且其自由端在锁紧状态时嵌置于箱体1内;所述左弹簧7设置于左连杆5与壳体3之间且套装于左连杆5上,所述右连杆6与左连杆5结构相同,且与左连杆5对称镜像分布于齿轮4两侧并与齿轮4相啮合;所述右弹簧8设置于右连杆6与壳体3之间且套装于右连杆6上,所述排气装置设置于箱体1侧壁上,所述排气装置包括缸体9、感温模块10、柱体11和复位弹簧12,所述缸体9内设有第一腔室9-1、第二腔室9-2、第一排气通道9-3和第二排气通道9-4,所述第一排气通道9-3和第二排气通道9-4均与第一腔室9-1相连通,所述缸体9的第一腔室9-1的一端设置有感温模块10,另一端与第二腔室9-2相连通;所述第二腔室9-2与箱体1的通气孔1-1相连通,所述感温模块10包括感温触头10-1、感温壳10-2和膜片10-3,所述感温壳10-2固定于缸体9第一腔室9-1的端口,感温壳10-2内设膜片10-3,外部与感温触头10-1相连;所述膜片10-3与柱体11一端相连,所述柱体11穿装于缸体9的第一腔室9-1和第二腔室9-2中,且柱体11的另一端形成膨胀部11-1,所述膨胀部11-1位于第二腔室9-2内,且第二腔室9-2的端口直径大于第一腔室9-1的端口直径,所述复位弹簧12位于第二腔室9-2内,且其两端分别与柱体11的膨胀部11-1和缸体9的内侧壁相抵触。

优选的,还包括挡板13,其通过杆件13-1与柱体11的膨胀部11-1相连,且杆件13-1穿装于复位弹簧12内;所述挡板13位于箱体1的通气孔1-1处,且其直径大于通气孔1-1的直径。

进一步,还包括锁头14,其固接于齿轮4一侧,且凸出于箱体1外表面;所述锁头14内设有三角形的通孔14-1。

顺时针转动齿轮,左连杆向上运动,右连杆向下运动,直至嵌入箱体中,从而将箱门与箱体锁紧,逆时针转动齿轮时,左连杆和右连杆分别向下、向上运动,脱离箱体,打开箱门;通过左弹簧和右弹簧防止箱门的锁紧状态时,左连杆向下运动,右连杆向上运动,从而导致箱门和箱体分离。

通过感温触头检测箱体内的温度,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感温触头将温度传递至感温壳,感温壳受热膨胀拉伸,从而导致膜片拉伸绷直,进而带动柱体向箱体的通气孔一侧移动,柱体与挡板相连,柱体移动时,带动挡板移动,此时箱体的通气孔无遮挡释放,箱体内的高温气体通过通气孔释放至外界,当温度在预设值以内时,感温壳收缩,膜片收缩恢复原状,通过与复位弹簧的双重作用,带动柱体移动,挡板恢复初始位置,箱体的通气孔被堵死,防止外界湿气进入箱体内。

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