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9345发布日期:2019-02-01 20:04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折叠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折叠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包含第一机体以及相对于第一机体枢转的第二机体,而电池则会设置在其中之一的机体之中,用以作为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电力来源。为了使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都能够获取到电池的电力,一般会使用排线将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相连接。然而,当使用排线连接于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之间时,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排线暴露于外部,因此显得不美观;二是在第一机体相对于第二机体翻转的过程中,排线会产生无法预期的绕曲。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电子装置,排线能够平整地贴附于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而更加美观,且排线的结构简单,可有利于折叠式电子装置的轻薄化。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叠式电子装置,包括第一机体、第二机体及排线。第一机体具有第一开口、第一连接端口、及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二机体枢接于第一机体,并具有第二开口、第二连接端口、及相对的第三表面与第四表面。第一连接端口设置于第一机体内,且第一开口设置于第一表面。第二连接端口设置于第二机体内,且第二开口设置于第三表面。排线具有相对的第一段与第二段、及连接第一段与第二段的外露段。第一段穿过第一开口,并连接第一连接端口,第二段穿过第二开口,并连接第二连接端口,以使外露段在第一机体相对第二机体展开至任何角度时贴附于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的其中至少一者的外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当上述的第一机体相对于第二机体闭合时,第三表面面对第二表面,且外露段贴附于第一机体的外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当上述的第一机体相对于第二机体展开至90度时,外露段的四分之三贴附于第一机体的外缘,且外露段的四分之一贴附于第二机体的外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当上述的第一机体相对于第二机体展开至180度时,外露段的二分之一贴附于第一机体的外缘,且外露段的二分之一贴附于第二机体的外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当上述的第一机体相对于第二机体展开至270度时,外露段的四分之一贴附于第一机体的外缘,且外露段的四分之三贴附于第二机体的外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当上述的第一机体相对于第二机体展开至360度时,第四表面面对第一表面,且外露段贴附于第二机体的外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机体连接第二机体的一端具有一第一外缘,且第二机体连接第一机体的一端具有一第二外缘,且第一外缘与第二外缘为圆弧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开口所延伸而出的一第一轴线落在第一外缘的圆心上,且第二开口所延伸而出的一第二轴线落在第二外缘的圆心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排线更具有压纹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排线更具有图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更包括至少二枢接结构,用以枢接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排线位于至少二枢接结构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机体具有一第一显示屏幕,且第一机体具有一第二显示屏幕。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机体具有一键盘与一触控面板,第二机体具有一第一显示屏幕。

基于上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中,第一段穿过第一机体的第一开口,并连接第一连接端口,且第二段穿过第二机体的第二开口,并连接第二连接端口,以使外露段在第一机体相对第二机体展开至任何角度时,排线能够平整地贴附于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的至少其中一者的外缘,且能够更加美观,且排线的结构简单,可有利于折叠式电子装置的轻薄化。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功效及实施例的详细内容,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第二机体相对于第一机体展开90度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第二机体相对于第一机体展开180度的示意图;

图5是图2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第二机体相对于第一机体展开270度的示意图;

图6是图2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第二机体相对于第一机体展开360度的示意图;

图7是图3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折叠式电子装置 110:第一机体

111:第一开口 111a:第一轴线

112:第一连接端口 113:第一表面

114:第二表面 115:第一外缘

116:第二显示屏幕 120:第二机体

121:第二开口 121a:第二轴线

122:第二连接端口 123:第三表面

124:第四表面 125:第二外缘

126:第一显示屏幕 130:排线

131:第一段 132:第二段

133:外露段 140:枢接结构

200:电子装置 210:第一机体

211:键盘 212:触控面板

220:第二机体 221:第一显示屏幕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位置关系,包括:上,下,左和右,若无特别指明,皆是以图式中组件绘示的方向为基准。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为了清楚表示与便于说明,在图2中,以截断的方式绘示出折叠式电子装置100的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请对照参考图1与图2,折叠式电子装置100包括第一机体110、第二机体120以及排线130。第二机体120枢接于第一机体110。第一机体110具有第一开口111、第一连接端口112、以及相对的第一表面113与第二表面114。第二机体120具有第二开口121、第二连接端口122、以及相对的第三表面123与第四表面124。第一连接端口112设置于第一机体110内,且第一开口111设置于第一机体110的第一表面113。第二连接端口122设置于第二机体120内,且第二开口121设置于第二机体120的第三表面123。排线130具有相对的第一段131与第二段132、以及连接第一段131与第二段132的外露段133。排线130的第一段131穿过位于第一机体110的第一表面113的第一开口111,且排线130的第一段131连接位于第一机体110内的第一连接端口112,排线130的第二段132穿过位于第二机体120的第三表面123的第二开口121,且排线130的第二段132连接位于第二机体120内的第二连接端口122,以使排线130的外露段133在第一机体110相对第二机体120展开至任何角度时,排线130的外露段133皆能够贴附于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的至少其中一者的外缘。

详细而言,第一机体110连接第二机体120的一端具有第一外缘115,第二机体120连接第一机体110的一端具有第二外缘125,且第一外缘115与第二外缘125例如是圆弧状,如此可在第二机体120相对于第一机体110展开至任何角度时,排线130的外露段133皆能够沿着圆弧状的第一外缘115与圆弧状的第二外缘125而贴附于第一外缘115与第二外缘125,故排线130的外露段133不会产生皱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口111所延伸而出的第一轴线111a落在第一外缘115的圆心上,且第二开口121所延伸而出的第二轴线121a落在第二外缘125的圆心上,如此可使得第二机体120相对于第一机体110展开至任何角度时,排线130的外露段133皆能够沿着圆弧状的第一外缘115与圆弧状的第二外缘125而贴附于第一外缘115与第二外缘125。

图3是图2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第二机体相对于第一机体展开90度的示意图。图4是图2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第二机体相对于第一机体展开180度的示意图。图5是图2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第二机体相对于第一机体展开270度的示意图。图6是图2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第二机体相对于第一机体展开360度的示意图。为了清楚表示与便于说明,在图2至图6中,以截断的方式绘示出折叠式电子装置100的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

举例来说,请参考图1与图2,当第一机体11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闭合时,第三表面123面对第二表面114,排线130的外露段133贴附于第一机体110的第一外缘115。请参考图1与图3,当第一机体11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展开至90度时,排线130的外露段133的四分之三贴附于第一机体110的第一外缘115,且排线130的外露段的四分之一贴附于第二机体120的第二外缘125。请参考图1与图4,当第一机体11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展开至180度时,排线130的外露段133的二分之一贴附于第一机体110的第一外缘115,且排线130的外露段133的二分之一贴附于第二机体120的第二外缘125。请参考图1与图5,当第一机体11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展开至270度时,排线130的外露段133的四分之一贴附于第一机体110的第一外缘115,且排线130的外露段133的四分之三贴附于第二机体120的第二外缘125。请参考图1与图6,当第一机体11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展开至360度时,第二机体120的第四表面124面对第一机体110的第一表面113,且排线130的外露段133贴附于第二机体120的第二外缘125。

藉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100中,第二机体120相对于第一机体110展开至任何角度时,排线130的外露段133皆能够沿着圆弧状的第一外缘115与第二外缘125而贴附于第一外缘115与第二外缘125,且能够更加美观,并且排线130的结构简单,可有利于折叠式电子装置100的轻薄化。

图7是图3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请参考图7,折叠式电子装置100更包括至少二枢接结构140,二枢接结构140用以枢接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在本实施例中,排线130设置在二枢接结构140之间,如此可避免使用者拿取折叠式电子装置100时,误使排线130碰撞到外部物体或勾到外部物体,但本实施例的排线与枢接结构的位置并没有特别设限。另一方面,第二机体120具有第一显示屏幕126,第一机体110具有第二显示屏幕116。换言之,折叠式电子装置100是双显示屏幕的折叠式电子装置,例如是双屏幕的折叠式平板计算机,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的排线130也可以应用于其它具有双屏幕的智能型手机。如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100中,排线130可以广泛地应用到不同类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另一方面,请参考图1、图3及图7,在本实施例中,排线130在外露段133的相对两表面并未设置有任何的压纹或图案,但在其它实施例中,排线在外露段的相对两表面的其中一面或两面可具有压纹结构或图案,压纹结构为外露段的相对两表面所直接形成的结构,而图案可为外加贴附上去的图案,在此并没有特别设限。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请参考图8,在本实施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200中,第一机体210具有键盘211与触控面板212,第二机体220具有第一显示屏幕221。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排线也可应用于笔记型计算机,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的排线也可以应用于其它具有键盘的手机。藉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200中,排线可以广泛地应用到不同类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中,排线的第一段穿过第一机体的第一开口,并连接第一连接端口,且排线的第二段穿过第二机体的第二开口,并连接第二连接端口,以使排线的外露段在第一机体相对第二机体展开至任何角度时,排线能够平整地贴附于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的至少其中一者的外缘,且能够更加美观,并且排线的结构简单,可有利于折叠式电子装置的轻薄化。此外,排线可以广泛地应用到不同类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及/或实施方式,仅是用以说明实现本实用新型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及/或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内容所公开的技术手段的范围,当可作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其它等效的实施例,但仍应视为与本实用新型实质相同的技术或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