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功率智能温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3260发布日期:2019-01-15 22:30阅读:7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功率智能温控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控器,特别涉及一种大功率智能温控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采暖市场的日益成熟与壮大,电热炉、金属发热线、碳纤维发热电缆等取暖设施、电器得到大力推广,有逐步更替传统燃煤取暖设施的趋势。家用大功率取暖电器、设施逐步增多,智能温控器作为一种节能、智能的控制手段正在大力推广。目前,常见的温控器通常采用动触点和静触点接触或分离的两个状态来完成电路的导通或断开,并且一般温控器中静触点直接固定连接在端子上,而动触点则连接在具有弹性回复力的簧片上,簧片可以承载电流,并依靠自身的弹力来达到自动复位的作用,在不需要任何外力情况下,可以实现动触点和静触点的再次接触,重新导通电路。

但是,簧片多采用铍青铜材料,横截面积不能太大(一般都不会超过 2mm2),因为横截面积过大会造成簧片的弹力很大,弹力太大在温控的生产中无法控制温度,批量生产达不到高精度的要求,并且温度不稳定。加上温控器本身安装位置的限制,导致体积不能做得太大,同样限制了铍青铜簧片的宽度,这样一来,现有的簧片横截面积较小,由于自身电阻,当大的电流通过时,大量发热会导致铍青铜软化,因此采用铍青铜簧片结构的温控器无法承载大电流。目前,市面上使用的温控器最大允许工作电流大多在16-20A 以内,负载功率一般都在5KW以下,如果大面积的房间铺设电地暖,就需要安装两个或更多的温控器来分区控制,这样势必会增加费用、造成浪费。单个温控器超负荷运行,还有可能造成温控器损坏,甚至造成安全事故。因此,现有温控器无法承载大功率加热设备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承载大电流且工作稳定的大功率智能温控器,以解决现有单个温控器无法承载大功率加热设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包括箱体,外接电源,内部有电源线路;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第一腔体、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安装有接触器,所述第二腔体内安装有温度控制器;所述接触器与所述电源线路连通通电,所述接触器第一端连接发热装置,第二端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与所述电源线路连通通电,所述温度控制器第一端连接温度传感器,第二端连接所述接触器第二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均设有2个以上的隔离槽,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每个隔离槽内均可安装1台接触器,所述第二腔体的每个隔离槽内均可对应安装1台温度控制器,每个所述接触器均分别与所述电源线路连通通电,每个所述接触器第一端连接一个发热装置,第二端连接对应的温度控制器;每个所述温度控制器均与所述电源线路连通通电,每个所述温度控制器第一端连接一个温度传感器,第二端连接对应接触器的第二端。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一个所述发热装置工作区域。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用于隔开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电源线路可隐藏于第三腔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腔体包括细长方形凹槽和置于其上的可拆卸盖体,所述凹槽两侧对应设置2对以上的接线柱,所述对应的接线柱电线联接,用于线路的连接和集成。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控制器为远控智能型温度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为长方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如果按照传统方式,一套商品房需要三到四个温控器,如选用远控智能型温控器,每个价格在300-500元之间,安装电取暖时光温控器一项费用在 1500元左右。如果实用此种控制方式,可将控制器费用控制在500元以内。温控器间接控制负载,有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接触器技术成熟,适应频繁分合,安全可靠,且成本低廉;并可实现分区域温度控制。温控箱外壳可按照个人喜好进行二次装饰,美观实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大功率智能温控器的布置及线路示意图;

图2是另一种大功率智能温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大功率智能温控器的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一种常规温控器的安装方式示意图。

附图说明:1、第二腔体及其内的温度控制器;2、第一腔体及其内的接触器;3、第三腔体;4、第三腔体接线柱;5、电源进线接线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图1是一种大功率智能温控器的布置及线路示意图;图2是另一种大功率智能温控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一种大功率智能温控器的箱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一种常规温控器的安装方式示意图。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如附图1所示,提供一种能够承载大电流且工作稳定的大功率智能温控器,以解决现有单个温控器无法承载大功率加热设备的问题,包括箱体,外接电源,内部有电源线路;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第一腔体、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安装有接触器(2),所述第二腔体内安装有温度控制器(1);所述接触器(2)与所述电源线路连通通电,所述接触器(2)第一端连接发热装置,第二端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1);所述温度控制器(1)与所述电源线路连通通电,所述温度控制器(1)第一端连接温度传感器,第二端连接所述接触器(2)第二端。所述温度控制器为远控智能型温度控制器,接触器为交流接触器。所述箱体为250cm*200cm*150cm的配电箱,将温度控制器、接触器按照如附图1所示进行布置、固定、接线,交流接触器根据负载大小可选用CJX2型32A、40A、50A、65A或80A接触器,所带负荷功率可达6-16KW。温控器负荷侧与接触器控制电源连接。当温度传感器探测到室内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温度控制器给定加热信号,温度控制器c、d端得电,接触器A1、 A2得电,接触器吸合,电发热装置得电开始工作;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温度控制器电c、d端失电,接触器A1、A2失电,接触器断开,发热装置停止工作,如此往复。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箱体上还设有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用于隔开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三腔体为细长方形凹槽和置于其上的可拆卸盖体,所述凹槽两侧对应设置4对的接线柱,所述对应的接线柱K1和J1、K2和J2、K3和J3、K4和J4均电线联接,用于线路的连接和集成。所述温度控制器为远控智能型温度控制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如附图3所示,所述箱体为长方形,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均设有4个隔离槽,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每个隔离槽内均可安装1台接触器,所述第二腔体的每个隔离槽内均可对应安装1台温度控制器,每个所述接触器均分别与所述电源线路连通通电,每个所述接触器第一端连接一个发热装置,第二端连接对应的温度控制器;每个所述温度控制器均与所述电源线路连通通电,每个所述温度控制器第一端连接一个温度传感器,第二端连接对应接触器的第二端。每个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一个所述发热装置工作区域。第三腔体为细长方形凹槽和置于其上的可拆卸盖体,所述凹槽两侧对应设置8 对的接线柱,所述对应的接线柱均电线联接,用于线路的连接和集成。所述温度控制器为远控智能型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为远控智能型温度控制器。

本实施例提供的能够承载大电流且工作稳定的大功率智能温控器可以解决现有单个温控器无法承载大功率加热设备的问题。有大功率空调、电取暖炉、碳纤维发热系统等设备设施的大面积的会议室、客厅、公共场所,可采取此种方法进行集中控制,可节省较大的成本费用。相比传统型家用电暖的安装方式(如图4所示),温控器间接控制负载有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接触器技术成熟,适应频繁分合,安全可靠,且成本低廉;并可实现分区域温度控制。温控箱外壳可按照个人喜好进行二次装饰,美观实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