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温度补偿的恒温晶体振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4481发布日期:2018-12-11 21:47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温度补偿的恒温晶体振荡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晶体振荡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温度补偿的恒温晶体振荡器。



背景技术:

在仪器设备、通信系统、车载、机载和弹载等航天军用电子系统中对晶体振荡器稳定度的要求较高,经常使用恒温晶体振荡器作为系统的参考信号源。目前常规恒温晶体振荡器有单控温式恒温晶体振荡器和双控温式恒温晶体振荡器两类。由于各电子系统的要求各不相同,对恒温晶体振荡器温度稳定度的要求也不一致。对于要求更一般的系统通常采用单控温式恒温晶体振荡器。对于要求更高的系统通常采用双控温式恒温晶体振荡器。双控温式恒温晶体振荡器虽然温度稳定度高,但也相应地存在结构复杂、体积大、功耗大、稳定时间长等缺点。不适应军用电子系统的小型化、低功耗的要求。所以必须寻找一种方法可以解决单控温式恒温晶体振荡器频率温度稳定差的问题,同时不增加单控温式恒温晶体振荡器的体积和功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恒温晶体振荡器频率温度稳定差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基于温度补偿的恒温晶体振荡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温度补偿的恒温晶体振荡器,包括温度补偿电路、稳压电路、控温电路和振荡电路,所述温度补偿电路与振荡电路相连接,稳压电路与控温电路、温度补偿电路和振荡器相连接,振荡器完成信号输出。

进一步的,温度补偿电路有2种方式接入振荡电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温度补偿的方式将恒温晶体振荡器在全温下的频率波动进行补偿,频率偏高时将频率相应地进行下调,频率偏低时相应地将频率上调,使恒温晶体振荡器最终的输出频率保持稳定,从而实现恒温晶体振荡器频率温度稳定性高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温度补偿的恒温晶体振荡器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恒温晶体振荡器温度补偿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温度补偿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温度补偿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温度补偿的恒温晶体振荡器的原理框图。电源输入至稳压电路和控温电路,稳出稳定的电压,该电压提供给温度补偿电路、控温电路和振荡电路。振荡电路产生振荡信号并输出信号。控温电路对控温区进行恒温控制,同时温度补偿电路作用于振荡电路,使振荡输出的频率在全温范围内稳定输出。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中温度补偿电路接入振荡电路的方式,由于变容管或晶体都可以改变恒温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所以温度补偿电路接入振荡电路中变容管的两端,或者接入晶体的两端。通过温度补偿产生的补偿电压作用于变容管或晶体,通过调节变容管或晶体两端的电压从而调节晶振的振荡频率。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温度补偿电路,通过集成温度传感器或热敏电阻网络产生的电压经运算放大器放大后,最终产生随温度而变化的电压曲线。同时运算放大器可以调节放大倍数而适时调整温度补偿的补偿系数,使温度补偿的频率与恒温晶体振荡器的频率变化量相一致而方向相反,如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根据集成温度传感器采集恒温晶体振荡器内部的温度变化,产生随温度变化的电压值,实现温度与电压的转换。将集成温度传感器转换而来的电压变化值输入恒温晶体振荡器的振荡电路中,调节振荡电路中的振荡频率,使恒温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发生变化。根据恒温晶体振荡器在没有补偿电压时的频率温度特性,适当调节温度补偿的频率变化量,使恒温晶体振荡器的频率变化量与温度补偿的频率变化量相一致,方向相反,最终使恒温晶体振荡器在全温范围内不发生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