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通信散热防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54767发布日期:2018-12-21 20:34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通信散热防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通信散热防尘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通信网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而应运而生的。它同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及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被人们合称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三大支柱,目前,它更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网络运营市场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基础;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是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电力通信柜是电力通信装置的一个柜体,是用来储存电力通信设备仪器的一个柜体,现有的电力通信柜在使用时,由于其散热效果较差,容易使得内部仪器设备温度过高,从而造成与仪器设备的损坏。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7846825A,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电力通信散热防尘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端侧壁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螺纹连接有吸尘管,箱体与安装吸尘管相垂直的侧壁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放置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侧壁通过螺钉卡扣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侧壁铰接有连动杆,连动杆的末端铰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末端通过螺柱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外壁滑动连接有滑轨,滑轨通过铆钉固定在轨道的侧壁开设的通孔内,箱体远离吸尘管的外壁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一端侧壁通过铆钉连接有旋转杆,旋转杆的外壁套有挡板,挡板的侧壁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动板。但是现有的电力通信散热防尘装置还存在着自然散热效果比较差,防尘效果弱和没有专用清洁工具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电力通信散热防尘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力通信散热防尘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电力通信散热防尘装置自然散热效果比较差,防尘效果弱和没有专用清洁工具的问题。一种电力通信散热防尘装置,包括底座,移动轮,承重柱,柜门,储存箱,可移动照明灯装置,排风散热扇叶装置,储物防尘箱结构,吹风清洁刷结构,防尘透气布,进气管,移动架,放置筛板,松紧尼龙带,挂钩和控制开关,所述的移动轮分别螺栓连接在底座的下表面四角位置;所述的承重柱分别纵向焊接在底座的上表面左右两侧位置;所述的柜门横向合页连接在储存箱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储存箱横向螺栓连接在底座的上表面右侧位置;所述的可移动照明灯装置连接在储物防尘箱结构的内部右侧位置;所述的排风散热扇叶装置安装在储物防尘箱结构的内部上侧位置;所述的储物防尘箱结构安装在承重柱的上部位置;所述的吹风清洁刷结构连接在挂钩的下部位置;所述的防尘透气布通过松紧尼龙带套接在进气管的下端位置;所述的进气管连接在储物防尘箱结构的下部位置;所述的移动架焊接在底座的上表面右侧位置;所述的放置筛板放置在储物防尘箱结构的内部下侧位置;所述的松紧尼龙带分别横向套接在防尘透气布的外表面中间位置和进气管的外表面下部位置;所述的挂钩螺钉连接在左侧设置的承重柱的右侧上部位置;所述的控制开关螺钉连接在底座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吹风清洁刷结构包括风箱,风机,进气扇叶,调节开关,固定管,连接帽和清洁刷,所述的风机螺栓连接在风箱的内部上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进气扇叶键连接在风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的调节开关镶嵌在风箱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管纵向螺栓连接在风箱的左侧下部位置;所述的连接帽轴接在固定管的正表面下部位置;所述的清洁刷胶接在连接帽的外表面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可移动照明灯装置包括照明箱,控制按钮,移动手柄,蓄电池,挂板和照明灯管,所述的控制按钮镶嵌在照明箱的右侧下部位置;所述的移动手柄纵向一体化设置在照明箱的正表面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蓄电池纵向螺钉连接在照明箱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挂板胶接在照明箱的右侧上部位置;所述的照明灯管螺钉连接在照明箱的左侧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排风散热扇叶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架,散热电机,散热扇叶,连接盘和防护网,所述的固定架分别螺栓连接在固定板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散热电机螺栓连接在固定架和固定架之间位置;所述的散热扇叶分别螺栓连接在连接盘的外表面四周位置;所述的连接盘键连接在散热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的防护网螺钉连接在固定板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护网具体设置在散热扇叶的前端。

优选的,所述的储物防尘箱结构包括防尘箱,挂架,卡块,密封门,观察窗和开启手环,所述的挂架焊接在防尘箱的内部右表面上部位置;所述的卡块分别焊接在防尘箱的内部左右表面的下部位置;所述的密封门合页连接在防尘箱的左侧位置;所述的观察窗镶嵌在密封门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开启手环螺钉连接在密封门的左侧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挂板卡接在挂架的上部位置;所述的固定板螺栓连接在防尘箱的内表面上部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防尘箱螺栓连接在承重柱的上端位置;所述的密封门的正表面左侧中间位置纵向镶嵌有磁条;所述的密封门与防尘箱的相交处设置有密封条。

优选的,所述的风箱上表面螺钉连接有挂接环,所述的挂接环套接在挂钩的正表面右下部位置;所述的清洁刷具体采用尼龙刷。

优选的,所述的风箱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螺钉连接有保护网,所述的保护网设置在进气扇叶的前端。

优选的,所述的进气管分别螺纹连接在防尘箱的下表面左右两侧位置,所述的进气管分别与防尘箱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放置筛板横向放置在卡块的上表面位置,所述的放置筛板正表面中间位置横向螺钉连接有拉出环;所述的观察窗具体采用透明玻璃观察窗。

优选的,所述的防尘透气布具体采用防尘棉线布;所述的柜门正表面右侧中间位置螺钉连接有椭圆形手拉球。

优选的,所述的控制按钮与照明灯管分别电性连接蓄电池;所述的控制按钮与照明灯管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的散热电机电性连接控制开关;所述的风箱内部设置有电源;所述的风机和调节开关分别电性连接风箱内部设置的电源;所述的风机和调节开关之间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电机,散热扇叶和连接盘的设置,有利于增加电力通信设备的散热效果,解决了自然散热效果比较差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密封门与防尘箱的相交处设置有密封条和防尘透气布具体采用防尘棉线布,有利于增强防尘箱的密封和防尘效果,解决了防尘效果弱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风箱,风机,连接帽和清洁刷的设置,有利于方便工作人员对防尘箱内部进行清理,解决了没有专用清洁工具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护网的设置,有利于保护工作人员和电力通信设备不被散热扇叶搅卷损伤。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柜门正表面右侧中间位置螺钉连接有椭圆形手拉球,有利于柜门的开启和关闭,方便操作。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移动轮的设置,有利于方便散热防尘装置的移动。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储存箱的设置,有利于存放检修工具和储存备用的防尘透气布和松紧尼龙带。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观察窗具体采用透明玻璃观察窗,有利于方便工作人员观察内部电力通信设备的运行状况。

9.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密封门的正表面左侧中间位置纵向镶嵌有磁条,有利于密封门的开启与关闭。

10.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移动架的设置,有利于调节散热防尘装置的放置角度,方便工作人员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移动照明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排风散热扇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储物防尘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吹风清洁刷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座;2、移动轮;3、承重柱;4、柜门;5、储存箱;6、可移动照明灯装置;61、照明箱;62、控制按钮;63、移动手柄;64、蓄电池;65、挂板;66、照明灯管;7、排风散热扇叶装置;71、固定板;72、固定架;73、散热电机;74、散热扇叶;75、连接盘;76、防护网;8、储物防尘箱结构;81、防尘箱;82、挂架;83、卡块;84、密封门;85、观察窗;86、开启手环;9、吹风清洁刷结构;91、风箱;92、风机;93、进气扇叶;94、调节开关;95、固定管;96、连接帽;97、清洁刷;10、防尘透气布;11、进气管;12、移动架;13、放置筛板;14、松紧尼龙带;15、挂钩;16、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力通信散热防尘装置,包括底座1,移动轮2,承重柱3,柜门4,储存箱5,可移动照明灯装置6,排风散热扇叶装置7,储物防尘箱结构8,吹风清洁刷结构9,防尘透气布10,进气管11,移动架12,放置筛板13,松紧尼龙带14,挂钩15和控制开关16,所述的移动轮2分别螺栓连接在底座1的下表面四角位置;所述的承重柱3分别纵向焊接在底座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位置;所述的柜门4横向合页连接在储存箱5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储存箱5横向螺栓连接在底座1的上表面右侧位置;所述的可移动照明灯装置6连接在储物防尘箱结构8的内部右侧位置;所述的排风散热扇叶装置7安装在储物防尘箱结构8的内部上侧位置;所述的储物防尘箱结构8安装在承重柱3的上部位置;所述的吹风清洁刷结构9连接在挂钩15的下部位置;所述的防尘透气布10通过松紧尼龙带14套接在进气管11的下端位置;所述的进气管11连接在储物防尘箱结构8的下部位置;所述的移动架12焊接在底座1的上表面右侧位置;所述的放置筛板13放置在储物防尘箱结构8的内部下侧位置;所述的松紧尼龙带14分别横向套接在防尘透气布10的外表面中间位置和进气管11的外表面下部位置;所述的挂钩15螺钉连接在左侧设置的承重柱3的右侧上部位置;所述的控制开关16螺钉连接在底座1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吹风清洁刷结构9包括风箱91,风机92,进气扇叶93,调节开关94,固定管95,连接帽96和清洁刷97,所述的风机92螺栓连接在风箱91的内部上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进气扇叶93键连接在风机92的输出轴上;所述的调节开关94镶嵌在风箱91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管95纵向螺栓连接在风箱91的左侧下部位置;所述的连接帽96轴接在固定管95的正表面下部位置;所述的清洁刷97胶接在连接帽96的外表面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移动照明灯装置6包括照明箱61,控制按钮62,移动手柄63,蓄电池64,挂板65和照明灯管66,所述的控制按钮62镶嵌在照明箱61的右侧下部位置;所述的移动手柄63纵向一体化设置在照明箱61的正表面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蓄电池64纵向螺钉连接在照明箱61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挂板65胶接在照明箱61的右侧上部位置;所述的照明灯管66螺钉连接在照明箱61的左侧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排风散热扇叶装置7包括固定板71,固定架72,散热电机73,散热扇叶74,连接盘75和防护网76,所述的固定架72分别螺栓连接在固定板71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散热电机73螺栓连接在固定架72和固定架72之间位置;所述的散热扇叶74分别螺栓连接在连接盘75的外表面四周位置;所述的连接盘75键连接在散热电机73的输出轴上;所述的防护网76螺钉连接在固定板71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护网76具体设置在散热扇叶74的前端。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储物防尘箱结构8包括防尘箱81,挂架82,卡块83,密封门84,观察窗85和开启手环86,所述的挂架82焊接在防尘箱81的内部右表面上部位置;所述的卡块83分别焊接在防尘箱81的内部左右表面的下部位置;所述的密封门84合页连接在防尘箱81的左侧位置;所述的观察窗85镶嵌在密封门84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开启手环86螺钉连接在密封门84的左侧中间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挂板65卡接在挂架82的上部位置;所述的固定板71螺栓连接在防尘箱81的内表面上部中间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尘箱81螺栓连接在承重柱3的上端位置;所述的密封门84的正表面左侧中间位置纵向镶嵌有磁条,所述的磁铁在密封门84在向右关闭时吸附在防尘箱81的正表面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密封门84与防尘箱81的相交处设置有密封条。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风箱91上表面螺钉连接有挂接环,所述的挂接环套接在挂钩15的正表面右下部位置;所述的清洁刷97具体采用尼龙刷。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风箱91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螺钉连接有保护网,所述的保护网设置在进气扇叶93的前端。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进气管11分别螺纹连接在防尘箱81的下表面左右两侧位置,所述的进气管11分别与防尘箱81内部连通。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放置筛板13横向放置在卡块83的上表面位置,所述的放置筛板13正表面中间位置横向螺钉连接有拉出环;所述的观察窗85具体采用透明玻璃观察窗。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尘透气布10具体采用防尘棉线布;所述的柜门4正表面右侧中间位置螺钉连接有椭圆形手拉球。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控制按钮62与照明灯管66分别电性连接蓄电池64;所述的控制按钮62与照明灯管66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的散热电机73电性连接控制开关16;所述的风箱91内部设置有电源;所述的风机92和调节开关94分别电性连接风箱91内部设置的电源;所述的风机92和调节开关94之间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使用移动架12通过移动轮2将装置移动至使用地点,使用开启手环86将密封门84向左打开,将电力通信设备放在放置筛板13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再操作开启手环86将密封门84关闭,打开柜门4分别取出内部储存的防尘透气布10和松紧尼龙带14,并将防尘透气布10通过松紧尼龙带14分别套接在进气管11的下端位置;其次,操作控制开关16启动散热电机73,此时外部气体从防尘透气布10处吸入进气管11后并进入防尘箱81内部,透过放置筛板13后对上部放置的电力通信设备进行换风散热,然后在散热扇叶74的转动吸引下将散热后的空气排出防尘箱81外部;最后,当防尘箱81内部杂物或灰尘较多时,则将风箱91从挂钩15上取下,同时操作开启手环86将密封门84向左打开,并将放置筛板13连同上部的电力通信设备向外抽出放置到相应位置,并依次操作控制按钮62启动照明灯管66进行清洁照明和操作调节开关94启动风机92对防尘箱81内部进行吹风清洁,并通过吹动清洁刷97转动进行角落清扫。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