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的防水结构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8888发布日期:2019-03-19 21:13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壳体的防水结构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防水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壳体的防水结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的壳体中一般设置有电子元器件,为了装配方便电子设备的壳体一般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两部分,电子设备装配过程中,先将电子元器件设置在第一本体上,然后再将第二本体罩在第一本体上,以实现保护电子元器件。然而,如果电子设备接触液体时,液体会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的缝隙进入电子设备的内部,破坏电子元器件,影响电子设备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壳体的防水结构和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的防水结构,防水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一本体的一侧面的第一容置腔,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二本体的一侧面的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本体的一侧面和所述第二本体的一侧面抵接;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相对设置;

所述防水结构还包括:密封件和滑动件;

所述密封件包括固定部,第一变形部和第二变形部;所述固定部贴设在所述第一容置腔的顶面;所述第一变形部的顶端与所述固定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变形部的底端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且与形成所述第二容置腔的侧壁抵接而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侧壁形成有第一防水腔;所述第二变形部的顶端与所述固定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变形部的底端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侧壁抵接而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侧壁形成有第二防水腔;所述固定部,所述第一变形部和所述第二变形部围设而形成滑动腔;

所述滑动件设置在所述滑动腔的底侧,所述滑动件的底面受挤压时,所述滑动件能够沿所述滑动腔的顶侧移动而挤压所述第一变形部和所述第二变形部,使所述第一变形部和所述第二变形部分别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侧壁的接触面积增大;所述第一变形部的底端填充所述第一防水腔使所述第一防水腔的面积减小,所述第二变形部的底端填充所述第二防水腔使所述第二防水腔的面积减小。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滑动件包括第一挤压部,第二挤压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挤压部和所述第二挤压部的连接部;

所述第一挤压部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变形部的内侧面抵接,所述第二挤压部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二变形部的内侧面抵接;

所述第一变形部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二变形部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随着靠近所述第二容置腔的底面而逐渐增大;

所述第一挤压部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二挤压部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随着靠近所述第二容置腔的底面而逐渐增大。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挤压部,所述第二挤压部和所述连接部围设而形成储液腔。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挤压部,所述第二挤压部和所述连接部形成的所述密封件呈几字形;

所述固定部,所述第一变形部和所述第二变形部形成的所述滑动件呈几字形。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滑动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的导向部,所述固定部设置有与所述导向部的形状匹配的开口,所述第一容置腔的底面设置有与所述导向部的形状匹配,且与所述开口位置对应的导向滑槽;所述导向部通过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导向滑槽内,所述滑动件的底面受挤压时,所述导向部能够沿所述导向滑槽的顶侧移动。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变形部的底端和所述第二变形部的底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底面抵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水结构还包括第三防水腔,所述第三防水腔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与所述第一变形部抵接的侧壁和所述第二容置腔的底面的连接处;

所述滑动件的底面受挤压时,所述滑动件能够沿所述滑动腔的顶侧移动而挤压所述第一变形部和所述第二变形部,使所述第一变形部和所述第二变形部分别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侧壁的接触面积增大,以及使所述第一变形部和所述第二变形部分别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底面的接触面积增大;所述第一变形部的底端填充所述第一防水腔和所述第三防水腔使所述第一防水腔的面积和所述第三防水腔的面积减小,所述第二变形部的底端填充所述第二防水腔使所述第二防水腔的面积减小。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变形部位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第二变形部位于所述壳体的内侧。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防水腔的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二防水腔的截面形状相同;或,

所述第一防水腔的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二防水腔的截面形状不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的壳体的防水结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的底面受挤压时,所述滑动件能够沿所述滑动腔的顶侧移动而挤压所述第一变形部和所述第二变形部,使所述第一变形部和所述第二变形部分别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侧壁的接触面积增大;所述第一变形部的底端填充所述第一防水腔使所述第一防水腔的面积减小,所述第二变形部的底端填充所述第二防水腔使所述第二防水腔的面积减小;这样,第一变形部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侧壁之间形成细小缝隙的长度增长,能够有效防止液体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抵接的缝隙通过所述第一变形部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侧壁之间的细小缝隙进入壳体内部;同时,第二变形部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侧壁之间形成细小缝隙的长度增长,能够有效防止液体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抵接的缝隙通过所述第二变形部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侧壁之间的细小缝隙进入壳体内部,从而实现了壳体有效地阻止液体进入壳体内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防水结构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防水结构的又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防水结构的又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10、第一本体;111、第一容置腔;112、导向滑槽;120、第二本体;121、第二容置腔;122、第一防水腔;123、第二防水腔;124、第三防水腔;130、密封件;131、固定部;132、第一变形部;133、第二变形部;134、滑动腔;135、开口;140、滑动件;141、第一挤压部;142、第二挤压部;143、连接部;144、储液腔;145、导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实施例记载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仅是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区分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本申请实施例记载了一种防水结构,以下参见附图1至图3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防水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记载的防水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一本体110的一侧面的第一容置腔111,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二本体120的一侧面的第二容置腔121,所述第一本体110的一侧面和所述第二本体120的一侧面抵接;所述第一容置腔111和所述第二容置腔121相对设置;所述防水结构还包括:密封件130和滑动件140;所述密封件130包括固定部131,第一变形部132和第二变形部133;所述固定部131贴设在所述第一容置腔111的顶面;所述第一变形部132的顶端与所述固定部13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变形部132的底端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121内,且与形成所述第二容置腔121的侧壁抵接而与所述第二容置腔121的侧壁形成有第一防水腔122;所述第二变形部133的顶端与所述固定部13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变形部133的底端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121内,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121的侧壁抵接而与所述第二容置腔121的侧壁形成有第二防水腔123;所述固定部131,所述第一变形部132和所述第二变形部133围设而形成滑动腔134;所述滑动件140设置在所述滑动腔134的底侧,所述滑动件140的底面受挤压时,所述滑动件140能够沿所述滑动腔134的顶侧移动而挤压所述第一变形部132和所述第二变形部133,使所述第一变形部132和所述第二变形部133分别与所述第二容置腔121的侧壁的接触面积增大;所述第一变形部132的底端填充所述第一防水腔122使所述第一防水腔122的面积减小,所述第二变形部133的底端填充所述第二防水腔123使所述第二防水腔123的面积减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壳体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定,只要壳体包括第一本体110和第二本体120,所述第一本体110的一侧面和所述第二本体120的一侧面抵接即可。

这里,第一本体110的形状和结构不作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第一本体110的形状和结构不作限定。

这里,第二本体120的形状和结构不作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第二本体120的形状和结构不作限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第一本体110、第二本体120只是泛指,并不具体限定其是壳体的哪部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防水结构具体的位置。例如,防水结构可以设置在壳体需要防水的一侧。又例如,防水结构可以设置在壳体的四周,壳体的其他部件可以设置壳体的中部;此时,外部液体进入壳体内部,需要通过防水结构进入壳体的内部。这里,所述第一变形部132可以位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第二变形部133可以位于所述壳体的内侧,此时外部液体进入壳体内部,需要先通过所述第一变形部132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容置腔121的侧壁抵接而在所述第一变形部132与所述第二容置腔121的侧壁之间形成的细小缝隙,再通过所述第二变形部133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容置腔121的侧壁抵接而在第二变形部133与所述第二容置腔121的侧壁之间形成的细小缝隙,通过两次阻挡可以有效防止液体进入壳休内部。当然,所述第一变形部132也可以位于所述壳体的内侧,所述第二变形部133可以位于所述壳体的外侧。为了便于描述,以下关于防水结构的说明都默认为所述第一变形部132位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第二变形部133位于所述壳体的内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工作过程中,当防水结构处于正常空气环境中时,所述滑动件140的四周空气压平衡,所述滑动件140不做移动,密封件130通过所述第一变形部132与所述第二容置腔121的侧壁之间形成的细小缝隙,以及第二变形部133与所述第二容置腔121的侧壁之间形成的细小缝隙,而实现防水的目的。当壳体进入少量液体时,液体经第一本体110和第二本体120之间的缝隙进入第一防水腔122,并存储在第一防水腔122内,从而防止液体进入壳体内部;随着大量液体进入第一防水腔122,部分液体通过所述第一变形部132与所述第二容置腔121的侧壁之间的细小缝隙进入滑动腔134内,进入滑动腔134内的液体挤压所述滑动件140的底面,所述滑动件140的底面受挤压时,所述滑动件140沿所述滑动腔134的顶侧移动而挤压所述第一变形部132和所述第二变形部133,使所述第一变形部132和所述第二变形部133分别与所述第二容置腔121的侧壁的接触面积增大;所述第一变形部132的底端填充所述第一防水腔122使所述第一防水腔122的面积减小,所述第二变形部133的底端填充所述第二防水腔123使所述第二防水腔123的面积减小;这样,第一变形部132与所述第二容置腔121的侧壁之间形成细小缝隙的长度增长,能够有效降低液体通过所述第一变形部132与所述第二容置腔121的侧壁之间的细小缝隙进入壳体内部的速度;此时,如果还有液体继续逐渐通过所述第一变形部132与所述第二容置腔121的侧壁之间的细小缝隙进入滑动腔134,所述滑动腔134的底侧受的压力逐渐增大,所述滑动件140逐渐沿所述滑动腔134的顶侧移动而挤压所述第一变形部132和所述第二变形部133,使所述第一变形部132和所述第二变形部133分别与所述第二容置腔121的侧壁的接触面积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变形部132的底端逐渐填充所述第一防水腔122使所述第一防水腔122的面积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变形部133的底端逐渐填充所述第二防水腔123使所述第二防水腔123的面积逐渐减小,如图3所示,直至能够进入所述第一变形部132与所述第二容置腔121的侧壁之间的空间的液体的量达到最小,液体进入防水结构的压力明显下降,在滑动件140的底面与滑动腔134之间形成的压力大于壳体外部液体的压力,液体不再进入滑动腔134,滑动件140不再移动,防水结构达到通过防水结构内部压力大于外部的压力而实现防水的目的;同时,所述第一变形部132的底端完全填充所述第一防水腔122,所述第二变形部133的底端完全填充所述第二防水腔123;并使液体通过防水结构需要经过的细小缝隙的长度达到最长,进一步加强了防水结构的防水功能。当然,当滑动件140的底面与滑动腔134之间形成的压力大于壳体外部液体的压力时,所述第一变形部132的底端也可以不完全填充所述第一防水腔122,所述第二变形部133的底端也可以不完全填充所述第二防水腔123。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容置腔111的截面形状不作限定,只要可以将固定部131贴设在所述第一容置腔111的顶面即可。例如,第一容置腔111的截面形状可以为梯形,也可以为弓形。图1至图3示例性地示出了第一容置腔111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容置腔121的截面形状不作限定,只要与所述第一容置腔111相对设置即可。例如,第二容置腔121的截面形状可以为梯形,也可以为弓形。图1至图3示例性地示出了第一容置腔111的截面形状为矩形,第二容置腔121的截面形状也为矩形,且第二容置腔121的截面宽度大于第一容置腔111的截宽度面。当然,第二容置腔121的截面宽度也可以小于等于第一容置腔111的截面宽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密封件130的结构和材料,只要密封件130包括固定部131,第一变形部132和第二变形部133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密封件130的材料为弹性材料,以便实现通过变形而密封。例如,密封件130的材料可以为硅胶,也可以为橡胶。

这里,所述固定部131贴设在所述第一容置腔111的顶面。固定部131实现贴设在所述第一容置腔111的顶面的方式不作限定。例如,固定部131可以通过胶粘实现完全贴设在所述第一容置腔111的顶面,这样可以有效阻止外部液体通过固定部131和所述第一容置腔111的顶面之间的缝隙进入壳体内部。

这里,所述固定部131的截面形状不作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所述固定部131的截面形状与第一容置腔111的截面形状匹配时,所述固定部131与第一容置腔111的贴合面积最大,阻止外部液体通过固定部131和所述第一容置腔111的顶面之间的缝隙进入壳体内部的效果越好。图1和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第一容置腔111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固定部131的截面形状也为矩形,且固定部131的截面宽度与第一容置腔111的截面宽度相匹配,固定部131完全与第一容置腔111的顶面贴合。

这里,所述第一变形部132的截面形状不作限定,只要所述第一变形部132的顶端与所述固定部13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变形部132的底端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121内,且与形成所述第二容置腔121的侧壁抵接而与所述第二容置腔121的侧壁形成有第一防水腔122即可。图2和图3示例性地示出了所述第一变形部132的顶端的截面形状为矩形,且与第一容置腔111的侧壁抵接,以便阻止外部液体通过第一变形部132和所述第一容置腔111的侧壁之间的缝隙进入壳体内部。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变形部132可以通过胶粘实现完全贴设在所述第一容置腔111的侧壁上,这样可以有效阻止外部液体通过所述第一变形部132和所述第一容置腔111的侧壁之间的缝隙进入壳体内部。当然,所述第一变形部132的顶端与第一容置腔111的侧壁也可以不抵接。图2和图3示例性地示出了所述第一变形部132的底端为类似三角形,且所述第一变形部132的底端既与第二容置腔121的侧壁抵接,又与第二容置腔121的底面抵接,以便阻止外部液体通过第一变形部132和所述第二容置腔121的侧壁之间的缝隙,以及第一变形部132和所述第二容置腔121的底面之间的缝隙进入壳体内部。当然,所述第一变形部132的底端与第二容置腔121的底面也可以不抵接。

这里,第一防水腔122用于储存进入防水结构的液体,以阻止液体进入壳体内部。第一防水腔122的截面形状与第二容置腔121的截面形状和第一变形部132的底端的截面形状相对应。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第二容置腔121的截面形状为矩形,第一变形部132的截面形状为类似三角形时,第一变形部132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容置腔121的侧壁形成的第一防水腔122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

这里,所述第二变形部133的截面形状不作限定,只要所述第二变形部133的顶端与所述固定部13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变形部133的底端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121内,且与形成所述第二容置腔121的侧壁抵接而与所述第二容置腔121的侧壁形成有第二防水腔123即可。图2和图3示例性地示出了所述第二变形部133的顶端的截面形状为矩形,且所述第二变形部133的顶端与第一容置腔111的侧壁抵接,以便阻止外部液体通过第二变形部133和所述第一容置腔111的侧壁之间的缝隙进入壳体内部。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所述第二变形部133可以通过胶粘实现完全贴设在所述第一容置腔111的侧壁上,这样可以有效阻止外部液体通过所述第二变形部133和所述第一容置腔111的侧壁之间的缝隙进入壳体内部。当然,所述第二变形部133的顶端与第一容置腔111的侧壁也可以不抵接。图2和图3示例性地示出了所述第二变形部133的底端为类似三角形,且所述第二变形部133的底端既与第二容置腔121的侧壁抵接,又与第二容置腔121的底面抵接,以便阻止外部液体通过第二变形部133和所述第二容置腔121的侧壁之间的缝隙,以及第二变形部133和所述第二容置腔121的底面之间的缝隙进入壳体内部。当然,所述第二变形部133的底端与第二容置腔121的底面也可以不抵接。

这里,第二防水腔123用于储存进入防水结构的液体,以进一步阻止液体进入壳体内部。第二防水腔123的截面形状与第二容置腔121的截面形状和第二变形部133的底端相对应。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第二容置腔121的截面形状为矩形,第二变形部133的截面形状为类似三角形时,第二变形部133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容置腔121的侧壁形成的第二防水腔123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

这里,第一变形部132的截面形状和第二变形部133的截面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第一变形部132的截面形状和第二变形部133的截面形状相同,且关于固定部131对称设置。图1和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所述固定部131,所述第一变形部132和所述第二变形部133形成的所述滑动件140呈几字形,这里,第一变形部132和第二变形部133的宽度不同。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所述第一防水腔122的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二防水腔123的截面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滑动腔134的开口135侧宽度大于滑动腔134的底侧宽度,以便所述滑动件140能够沿所述滑动腔134的顶侧移动而挤压所述第一变形部132和所述第二变形部133。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滑动腔134的形状。例如,滑动腔134的截面形状可以为三角形,也可以为梯形。图1和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所述固定部131,所述第一变形部132和所述第二变形部133形成的所述滑动件140呈几字形,滑动腔134为几字的内部腔体形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滑动件140的底面宽度大于滑动件140的顶侧宽度,以便所述滑动件140的底面受挤压时,所述滑动件140能够沿所述滑动腔134的顶侧移动而挤压所述第一变形部132和所述第二变形部133。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滑动件140的截面形状。例如,滑动件140的截面形状可以为三角形,也可以为梯形。图1和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当所述固定部131,所述第一变形部132和所述第二变形部133形成的所述滑动件140呈几字形,滑动腔134为几字的内部腔体形状时;滑动件140的截面形状呈几字形设置在滑动腔134内。

这里,当防水结构处于正常空气环境中时,滑动件140的底面与第二容置腔121的底面可以抵接,也可以通过其他结构在滑动件140的底面与第二容置腔121的底面之间形成空间。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滑动件140的底面与第二容置腔121的底面抵接,这样,可以通过滑动件140的底面与第二容置腔121的底面之间的缝隙防止液体进入壳体内部;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图2示出的滑动件140的底面与第二容置腔121之间的空隙只是为了体现:滑动件140的底面与第二容置腔121的底面之间的间隙大于第一变形部132的底端与第二容置腔121的底面之间的间隙;这里,第一变形部132的底端通过弹性可以与第二容置腔121的底面过盈配合而实现紧密贴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滑动件140可以包括第一挤压部141,第二挤压部14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挤压部141和所述第二挤压部142的连接部143;所述第一挤压部141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变形部132的内侧面抵接,所述第二挤压部142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二变形部133的内侧面抵接;所述第一变形部132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二变形部133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随着靠近所述第二容置腔121的底面而逐渐增大;所述第一挤压部141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二挤压部142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随着靠近所述第二容置腔121的底面而逐渐增大;这样,当液体经第一本体110和第二本体120之间的缝隙通过所述第一变形部132与所述第二容置腔121的侧壁之间的细小缝隙进入滑动腔134时,液体挤压所述滑动件140的底面,所述滑动件140的底面受挤压时,能够平滑地沿所述滑动腔134的顶侧移动,而实现快速地使所述第一变形部132和所述第二变形部133分别与所述第二容置腔121的侧壁的接触面积增大;所述第一变形部132的底端快速填充所述第一防水腔122使所述第一防水腔122的面积快速减小,所述第二变形部133的底端快速填充所述第二防水腔123使所述第二防水腔123的面积快速减小;从而将进入第一防水腔122的水迅速排出,快速地在滑动件140的底面与滑动腔134之间形成大于壳体外部液体的压力,快速地达到防水目的。

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挤压部141的截面形状不作限定,只要所述第一挤压部141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变形部132的内侧面抵接即可。图1和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第一挤压部141的截面形状类似三角形。

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二挤压部142的截面形状不作限定,只要所述第二挤压部142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二变形部133的内侧面抵接即可。图1和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第二挤压部142的截面形状类似三角形。

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二挤压部142的截面形状和第一挤压部141的截面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图1和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第一挤压部141的截面形状与第二挤压部142的截面形状相同,且都为类似三角形。

在本实现方式中,连接部143的截面形状不作限定。图1和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连接部143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在本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挤压部141,所述第二挤压部142和所述连接部143可以围设而形成储液腔144;以便进入滑动腔134的液体可以存储在储液腔144内,防止液体进入壳体内部,且增大了挤压所述滑动件140的压力,能够使滑动件140沿所述滑动腔134的顶侧移动更快,更快地在滑动件140的底面与滑动腔134之间形成大于壳体外部液体的压力,更快地达到防水目的。当然,所述第一挤压部141,所述第二挤压部142和所述连接部143也可以不设置储液腔144。

这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储液腔144的截面形状。例如,储液腔144的截面形状可以为三角形,也可以为梯形。图1和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储液腔144的截面形状为矩形。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固定部131,所述第一变形部132和所述第二变形部133形成的所述滑动件140呈几字形时,所述第一挤压部141,所述第二挤压部142和所述连接部143形成的所述密封件130呈几字形;以便于实现滑动件140平滑地移动。

作为一种示例,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滑动件14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部143上的导向部145,所述固定部131设置有与所述导向部145的形状匹配的开口135,所述第一容置腔111的底面设置有与所述导向部145的形状匹配,且与所述开口135位置对应的导向滑槽112;所述导向部145通过所述开口135设置在所述导向滑槽112内,所述滑动件140的底面受挤压时,所述导向部145能够沿所述导向滑槽112的顶侧移动;这样,在滑动件140移动时,导向部145可以起到导向作用,防止滑动件140在滑动过程中发生偏斜。

这里,导向部145的截面形状不作限定。图1和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导向部145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这里,开口135的截面形状与导向部145的截面形状匹配。图1和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导向部145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开口135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导向部145可以为条形结构,开口135可以为封闭的孔状,条形的导向部145在封闭的孔状的开口135内滑动。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导向部145为板状,开口135为一个通口,这里固定部131被开口135分成两部分。

这里,导向滑槽112的截面形状与导向部145的截面形状匹配。图1和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导向部145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导向滑槽112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导向部145可以为条形结构,导向滑槽112可以为一个封闭的滑槽,条形的导向部145在封闭的滑槽内滑动。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导向部145为板状,导向滑槽112为一个通槽。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变形部132的底端和所述第二变形部133的底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容置腔121的底面抵接。所述防水结构还可以包括第三防水腔124,所述第三防水腔124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121与所述第一变形部132抵接的侧壁和所述第二容置腔121的底面的连接处;所述滑动件140的底面受挤压时,所述滑动件140能够沿所述滑动腔134的顶侧移动而挤压所述第一变形部132和所述第二变形部133,使所述第一变形部132和所述第二变形部133分别与所述第二容置腔121的侧壁的接触面积增大,以及使所述第一变形部132和所述第二变形部133分别与所述第二容置腔121的底面的接触面积增大;所述第一变形部132的底端填充所述第一防水腔122和所述第三防水腔124使所述第一防水腔122的面积和所述第三防水腔124的面积减小,所述第二变形部133的底端填充所述第二防水腔123使所述第二防水腔123的面积减小;这样,可以通过所述第三防水腔124存储进入防水结构的液体,防止液体进入壳休的内部,且第一变形部132与所述第二容置腔121的底面之间形成细小缝隙的长度增长,第二变形部133与所述第二容置腔121的底面之间形成细小缝隙的长度增长,能够有效地阻止液体进入壳体内部。

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三防水腔124用于储存进入防水结构的液体,以阻止液体进入壳体内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第三防水腔124的截面形状。图1和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第三防水腔124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140的底面受挤压时,所述滑动件140能够沿所述滑动腔134的顶侧移动而挤压所述第一变形部132和所述第二变形部133,使所述第一变形部132和所述第二变形部133分别与所述第二容置腔121的侧壁的接触面积增大;所述第一变形部132的底端填充所述第一防水腔122使所述第一防水腔122的面积减小,所述第二变形部133的底端填充所述第二防水腔123使所述第二防水腔123的面积减小;这样,第一变形部132与所述第二容置腔121的侧壁之间形成细小缝隙的长度增长,能够有效防止液体从第一本体110和第二本体120抵接的缝隙通过所述第一变形部132与所述第二容置腔121的侧壁之间的细小缝隙进入壳体内部;同时,第二变形部133与所述第二容置腔121的侧壁之间形成细小缝隙的长度增长,能够有效防止液体从第一本体110和第二本体120抵接的缝隙通过所述第二变形部133与所述第二容置腔121的侧壁之间的细小缝隙进入壳体内部,从而实现了壳体有效地阻止液体进入壳体内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记载的壳体的防水结构。

这里的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也可以是电脑,还可以是其他电子产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