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差分信号传输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0113发布日期:2019-07-19 22:12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差分信号传输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差分信号传输板。



背景技术:

在计算机DIY组装中,有时候需要将计算机主板上的扩展设备安装固定在其他位置,这就需要用延长线来传输设备与主板之间各类信号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计算机主板用于扩展外围设备的总线多见于PCI-E总线,目前主流是PCI-E2.0和PCI-E 3.0规范,在2.0和3.0规范中一组差分数据对提供的单向传输带宽分别为500MB/S和1GB/S,现有的差分数据传输时会同时伴随电信号的传输,电信号会对差分数据造成干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差分信号传输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差分数据传输时会同时伴随电信号的传输,电信号会对差分数据造成干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差分信号传输板,包括FPC板和设在所述FPC板两端的PCB板,所述FPC板通过导电胶与所述PCB板连接,所述FPC板包括由上而下的第一保护膜层、第一耐高温绝缘层、接地导线、第一屏蔽层、数据传输层、第二屏蔽层、第二耐高温绝缘层和第二保护膜层,所述第一保护膜层、第一耐高温绝缘层、第一屏蔽层、数据传输层、第二屏蔽层、第二耐高温绝缘层和第二保护膜层相邻的两层之间设有粘结剂,所述PCB板上设有接地屏蔽针,所述接地屏蔽针与所述接地导线连接;两所述PCB板设有电源插槽,一电源排线连接两所述PCB板上的电源插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屏蔽层和第二屏蔽层采用金属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屏蔽层和第二屏蔽层采用铜箔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耐高温绝缘层和第二耐高温绝缘层内部设有若干玻璃纤维线。

优选的,所述玻璃纤维线与第一耐高温绝缘层和第二耐高温绝缘层平面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电信号分离出来单独传输,这有效降低了传输过程中电信号对差分信号的干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差分信号传输板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FPC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FPC板;11-第一保护膜层;12-第一耐高温绝缘层;13-接地导线;14-第一屏蔽层;15-数据传输层;16-第二屏蔽层;17-第二耐高温绝缘层;18-第二保护膜层;2-PCB板;3-电源排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差分信号传输板,包括FPC板1和设在所述FPC板1两端的PCB板2,所述FPC板1通过导电胶与所述PCB板2连接,所述FPC板1包括由上而下的第一保护膜层11、第一耐高温绝缘层12、接地导线13、第一屏蔽层14、数据传输层15、第二屏蔽层16、第二耐高温绝缘层17和第二保护膜层18,所述第一保护膜层11、第一耐高温绝缘层12、第一屏蔽层14、数据传输层15、第二屏蔽层16、第二耐高温绝缘层17和第二保护膜层18相邻的两层之间设有粘结剂,所述PCB板2上设有接地屏蔽针,所述接地屏蔽针与所述接地导线13连接;两所述PCB板2设有电源插槽,一电源排线3连接两所述PCB板2上的电源插槽。

所述第一屏蔽层14和第二屏蔽层16采用金属制成。

所述第一屏蔽层14和第二屏蔽层16采用铜箔制成。

所述第一耐高温绝缘层12和第二耐高温绝缘层17内部设有若干玻璃纤维线。

所述玻璃纤维线与第一耐高温绝缘层12和第二耐高温绝缘层17平面平行。

本实用新型将电信号分离出来单独传输,这有效降低了传输过程中电信号对差分信号的干扰。

上述技术方案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未详细公开的技术内容,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现有技术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