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2327发布日期:2019-02-15 20:44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冷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冷散热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风冷式的冷却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大功率电子元器件的工作要求,液冷散热技术逐步取代风冷主要应用于大功率元器件的冷却,现有的液冷散热器只有液冷的散热方式,散热形式单一,且不具备快速散热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冷散热器,将液冷和风冷相结合,提高散热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冷散热器,包括:散热上板、散热下板和侧连接板,所述散热上板设置在散热下板上方,所述散热上板和散热下板之间通过侧连接板连接,散热上板、散热下板和侧连接板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的腔体,所述散热下板上设置有冷却流道管,所述冷却流道管的一端设置有液体入口,所述冷却流道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液体出口,所述冷却流道管在散热下板上呈U型分布,所述散热下板上还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散热条,所述侧连接板上设置有风扇连接支架,所述风扇连接支架上设置有散热风扇。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条呈波浪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风扇与侧连接板之间间隔1.5-2.5cm。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风扇设置有4个,每个侧连接板上设置有2个散热风扇。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条和冷却流道管的材质均为铝。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流道管上靠近液体入口的位置高度大于所述冷却流道管上靠近液体出口的位置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指出的一种液冷散热器,将液冷和风冷相结合,提高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冷散热器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冷散热器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冷散热器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液冷散热器,包括:散热上板1、散热下板2和侧连接板3,所述散热上板1设置在散热下板2上方,所述散热上板1和散热下板2之间通过侧连接板3连接,散热上板1、散热下板2和侧连接板3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的腔体,所述散热下板2上设置有冷却流道管4,所述冷却流道管4的一端设置有液体入口5,所述冷却流道管4的另一端设置有液体出口6,所述冷却流道管4在散热下板2上呈U型分布,所述散热下板2上还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散热条7,所述侧连接板3上设置有风扇连接支架8,所述风扇连接支架8上设置有散热风扇9。

所述散热条7呈波浪形状,增大了散热面积。

所述散热风扇9与侧连接板3之间间隔1.5-2.5cm,通过散热风扇9将侧连接板3的热量散去。

所述散热风扇9设置有4个,每个侧连接板3上设置有2个散热风扇,进一步提高对侧连接板3的散热效果。

所述散热条7和冷却流道管4的材质均为铝,散热效果好。

所述冷却流道管4上靠近液体入口5的位置高度大于所述冷却流道管4上靠近液体出口6的位置高度,不使用时,冷却流道管4残留的冷却液可以在重力作用下自动下低的一端流动,最终残留的冷却液从液体出口6排出,避免因残留的冷却液不能自动排出而导致冷却流道管4内结冰、生锈和腐蚀现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指出的一种液冷散热器,将液冷和风冷相结合,提高散热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