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控旋钮和电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0918发布日期:2019-05-07 21:04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磁控旋钮和电器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磁控旋钮和电器设备。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燃气灶等电器设备中,通常在电器设备的外壳上开设通孔以将旋钮与电器设备内的控制阀体相连。为避免油污经开设的通孔漏入电器设备内部,从而给用户的清洁打理带来不便,现多采用磁控旋钮对电器设备进行控制。

目前,磁控旋钮都只具有旋转调控的功能,而不能通过按压的形式对电器设备进行控制,这样就会使得磁控旋钮的功能较为单一,不能较好地对电器设备进行调控,有鉴于此,寻求一种能够实现按压调控的磁控旋钮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或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磁控旋钮和电器设备,该磁控旋钮的功能多样化,兼具按压调控的功能,用户使用体验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磁控旋钮,该磁控旋钮包括相互扣合的上盖和下盖,所述磁控旋钮的旋钮内腔中设有磁旋钮板和居中设置的中心弹性体,所述中心弹性体用于使所述上盖按压复位且两端分别弹性抵压所述上盖和下盖,所述磁旋钮板水平摆放并设置有用于磁切割的导体,所述磁旋钮板与所述上盖相连以跟随所述上盖移动,所述上盖被按压以朝向所述下盖按压移动时,所述磁旋钮板上的所述导体对所述电器设备产生的电磁场进行切割。

优选地,所述上盖的底沿与所述下盖的顶沿之间形成扣位连接;其中,所述上盖的内周壁设有竖向导向滑槽,所述下盖的下盖顶沿扣位能够沿所述竖向导向滑槽滑动。

优选地,所述上盖的顶壁的底面中心向下伸出有中心导柱,所述中心弹性体为套设在所述中心导柱上的复位弹簧。

优选地,所述下盖的底壁的顶面中心形成有固定槽,所述中心导柱的底端朝向所述固定槽向下延伸,所述中心弹性体的底端设置于所述固定槽内。

优选地,所述下盖的顶面中心部设有旋钮定位磁铁,所述旋钮定位磁铁容置在所述固定槽内。

优选地,所述磁旋钮板环绕所述旋钮定位磁铁布置,所述导体为金属片且叠置于所述磁旋钮板的片材环面上。

优选地,所述导体的底端与所述下盖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不大于4mm。

优选地,所述上盖的顶壁底面向下伸出有多根连杆,多根所述连杆环绕所述中心导柱布置,所述磁旋钮板连接于所述连杆的底端。

优选地,所述上盖朝向所述下盖按压移动的最大距离值不小于0.8mm且不大于2.5mm。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器设备,该电器设备包括外壳和磁控旋钮,外壳内腔中固定设置有导线磁场发生件,所述磁控旋钮设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上且能够自由移动;其中,所述上盖被按压时,所述导体切割所述导线磁场发生件的电磁场并改变所述导线磁场发生件内的通电导线的电感量。

优选地,所述电器设备为燃气灶、烤箱、电磁炉、微波炉或抽油烟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磁控旋钮中,通过使上盖能够相对相互扣合的下盖按压移动,从而带动与上盖相连的导体也朝向下盖移动,移动的导体能够对电器设备所产生的电磁场进行切割,进而触发信号以对电器设备进行控制,使得磁控旋钮兼具旋转调控和按压控制的功能。另外通过在相互扣合的上盖和下盖之间设置用于使上盖按压复位的中心弹性体,使得上下盖能够按压复位,从而便于用户的使用操作,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磁控旋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整体剖视图;

图3为图2中的金属片状导体叠置于磁旋钮板的片材底环面上时的仰视图;以及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电器设备的局部剖视图,其中,磁控旋钮磁吸于外壳的外表面上。

附图标记说明:

100 磁控旋钮 300 外壳

201 螺线管 202 固定定位磁铁

1 上盖 2 下盖

3 下盖顶沿扣位 4 旋钮定位磁铁

5 磁旋钮板 6 中心弹性体

7 连杆 8 竖向导向滑槽

9 中心导柱 10 导体

X 旋钮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至图4,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新型磁控旋钮100,用于电器设备中,该磁控旋钮100包括相互扣合的上盖1和下盖2,磁控旋钮100的旋钮内腔X中设有磁旋钮板5和居中设置的中心弹性体6,中心弹性体6用于使上盖1按压复位且两端分别弹性抵压上盖1和下盖2,磁旋钮板5水平摆放并设置有用于磁切割的导体10,磁旋钮板5与上盖1相连以跟随上盖1移动,上盖1被按压以朝向下盖2按压移动时,磁旋钮板5上的导体10对电器设备产生的电磁场进行切割。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器设备,如图4所示,该电器设备包括外壳300和磁控旋钮100,外壳内腔中固定设置有导线磁场发生件,磁控旋钮100设于外壳300的外表面上且能够自由移动;其中,导体10在按压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切割导线磁场发生件的电磁场,以改变导线磁场发生件内的通电导线的电感量。其中,电器设备可以为单个的,例如燃气灶、烤箱、电磁炉、微波炉或抽油烟机等;当然,电器设备也可以为集成型的,例如集成燃气灶和烤箱的集成灶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盖1的底面与下盖2的顶面之间设有居中布置的中心弹性体6。由此,当上盖1被按压以朝向下盖2按压移动时,中心弹性体6产生变形并储能,当上盖1的按压力撤除后,上盖1则会在中心弹性体6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自动复位,使得磁控旋钮100具有按压的功能。此外,上盖1朝向下盖2按压移动,能够带动与上盖1连动的导体10也朝向下盖2移动,且电器设备内的导线磁场发生件的通电导线能够产生电磁场。如此,当导体10朝向下盖2移动时,导体10与固定设置的通电导线之间的距离会发生改变,这样检测通电导线的电感量或由其引发的其它参数值(如下述的谐振频率等),而后对检测得到的参数值进行分析就可得出导体10与通电导线之间的距离变化值,进而触发信号以对电器设备进行控制。

其中,创新地采用了按压的方式使导体10能够对导线磁场发生件的电磁场进行切割,从而使得导线磁场发生件的通电导线的电感量发生改变,进而对电器设备进行控制。这样,能够使得磁控旋钮100在具有旋转调控的功能的同时,还兼具按压控制的功能,从而使磁控旋钮100的功能更为多样化,更便于用户的使用操作,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4所示,导线磁场发生件优选地包括电容器和由多重通电导线绕制而成的螺线管201,螺线管201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电连接线和第二电连接线与电容器的两端相连,第一电连接线与第二电连接线之间设有谐振频率检测器;其中,电器设备包括控制器,控制器配置为:接收来自谐振频率检测器的谐振频率信号;根据谐振频率信号计算导体10朝向螺线管201移动的移动距离值;以及当距离值大于设定距离值时,触发针对电器设备的控制信号。

另外,通过按压磁控旋钮100的上盖1使得导线磁场发生件内的通电导线的电感量发生改变,进而引发对电器设备进行控制的方式还可以有多种,例如导线磁场发生件包括由多重通电导线绕制而成的螺线管201,电器设备包括用于感测螺线管201的电感量的电感量检测器和控制器;其中,控制器配置为:接收来自电感量检测器的电感量信号;根据电感量信号计算导体10朝向螺线管201移动的移动距离值;以及当移动距离值大于设定距离值时,触发针对电器设备的控制信号。当然,通过通电导线的电感量的变化值分析得出导体10朝向螺线管201移动的移动距离值,还可以为其它适当的方式,在此不再一一例举。

其中,上述控制信号可以为设备启动信号,也可以为设备关闭信号,还可以为设备作业确认信号等其它的控制信号。具体地,当控制信号为设备启动信号或设备关闭信号时,用户仅通过按压磁控旋钮100的上盖1,就可启动或关停电器设备;当控制信号为设备作业确认信号时,可对电器设备运行的模式(例如燃气灶的小火模式)或参数(如烤箱的烘烤温度)进行确认,以下以燃气灶火量模式确认控制为例对“设备作业确认信号”进行例举说明,先通过转动磁控旋钮100选取燃气灶的火力模式(如小火模式),而后配合按压磁控旋钮100的上盖1以对燃气灶的小火模式进行确认,控制燃气灶在小火的状态下对食物进行烹饪。

优选地,参照图2、图4,下盖2的顶面中心部设有旋钮定位磁铁4,这样,只要在电器设备的适当位置设有与旋钮定位磁铁4相吸合的介质(如金属片或磁铁等),就可将旋钮定位磁铁4稳定地吸附于电器设备的外壳300上,尤其在非水平的外壳300壁面上。进一步地,电器设备包括固定设置的固定定位磁铁202,导线磁场发生件包括多个由多重通电导线绕制而成的螺线管201,多个螺线管201环绕固定定位磁铁202布置。如此设置,利用旋钮定位磁铁4与固定定位磁铁202之间的磁吸定位作用,使得磁控旋钮100不仅能够从外壳300的外表面上移走,而且还便于用户快速地将磁控旋钮100放置于外壳300的相应位置上,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旋钮内腔X中设有与上盖1相连且水平摆置的磁旋钮板5,磁旋钮板5环绕旋钮定位磁铁4布置,导体10优选为金属片且叠置于磁旋钮板5的片材环面上,参照图3,通过将金属片叠置于磁旋钮板5的片材环面上,有利于提高金属片的可靠性,进而提升磁控旋钮100的使用寿命。其中,将导体10设置于磁控旋钮100的旋钮内腔X中,能够有效防止磁控旋钮100在装配、运输乃至用户操作的过程中,由于误触碰而使导体10产生损伤,有利于提高磁控旋钮100乃至电器设备的使用寿命。此外,导体10应选取易于传导电流的材质,如铜片、铝片等金属片,当然还可以为其它易于传导电流的材质,在此不再例举说明。

另外,导体10与通电导线之间设置的部件(如下盖2的底壁、导体10与通电导线之间的外壳300等)应采用诸如塑料、玻璃或陶瓷等不导电的材质。可以理解地,当导体10与通电导线之间设置的部件选取易于传导电流的材质,导体10朝向下盖2移动时就不会对通电导线的电磁场进行切割,也即通电导线的电感量不会发生改变。

优选地,参照图2和图4,导体10的底端与通电导线的顶端之间的距离应不大于10mm。进一步地,导体10的底端与通电导线的顶端之间的距离应不大于9mm。具体地,该距离值大于10mm就较容易出现导体10与通电导线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但通电导线的电感量却不发生相应改变的情形,进而不能触发对电器设备进行按压控制,即磁控旋钮100的按压功能失效。

此外,在磁控旋钮100与导线磁场发生件之间设有外壳300,且该外壳300通常设置为6mm,因此,导体10的底端与下盖2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优选地应不大于4mm,进一步地,导体10的底端与下盖2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优选地应不大于3mm。

另外,上盖1和下盖2均呈筒状且上盖1的底沿与下盖2的顶沿之间形成扣位连接。其中,上盖1的内周壁设有竖向导向滑槽8,下盖2的下盖顶沿扣位3能够沿竖向导向滑槽8滑动,从而使得按压和按压复位时的上下滑移更顺畅。

优选地,上盖1的顶壁的底面中心向下伸出有中心导柱9,中心弹性体6优选地套设在中心导柱9上的复位弹簧,这样复位弹簧的定位安装更优,便于按压复位。

进一步地,下盖2的底壁的顶面中心形成有固定槽,中心导柱9的底端朝向固定槽向下延伸,中心弹性体6的底端设置于所述固定槽内,以获得更好的定位安装。更进一步地,旋钮定位磁铁4容置在所述固定槽内。

另外,上盖1的顶壁底面向下伸出有多根连杆7,多根连杆7环绕中心导柱9布置,磁旋钮板5连接于连杆7的底端,参照图2和图4,如此连接设置,使得磁旋钮板5能够稳固地固设于旋钮内腔X中,有利于提升磁控旋钮100的可靠性。

具体地,参照图2和图4,上盖1朝向下盖2按压移动的最大距离值应不小于0.8mm且不大于2.5mm。可以理解地,按压移动距离若设置得过大,则用户按压的距离也就较大,这样,会给用户带来不好的按压体验;按压移动距离若设置得过小,则较容易出现通电导线的电感量或由其引发的其它参数值(如谐振频率等)检测不到的情形,就不能触发对电器设备进行相应的控制。其中,为避免用户误按压磁控旋钮100以触发对电器设备进行控制,优选地,设定距离值应接近上盖1的最大按压移动距离,例如设定距离值可设置为不小于该最大按压移动距离的90%等。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磁控旋钮100和电器设备的其它构成以及作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为减少冗余,此处不做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改动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