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通风散热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0311发布日期:2019-07-19 22:13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服务器通风散热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务器散热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服务器通风散热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目前已进入信息化社会,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服务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在这种情况下,全社会对计算设备的需求呈现出了爆发式的增长。各互联网公司或数据中心都在扩容相应的计算设备,因此服务器的需求量巨大。与此同时,随半导体技术的发展,目前芯片上所集成的晶体管数目也超过了百亿级,从而导致较高的散热量,如最新的NVIDIA Tesla V100芯片散热已达300瓦的量级。巨大的计算需求,往往导致人们不得不设计计算密度更高的计算设备,即将更多的芯片集成到一台服务器空间之中,如目前在2U的空间内即可集成8颗NVIDIA Tesla V100芯片,因此每U的散热需求高达1.5~2.0千瓦。

传统的服务器设计方案往往将散热口开安置于服务服务器的前部,通过内部的风扇带动冷空气的流动,从而起到散热的目的。但比较遗憾的是,目前随着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发展,人们对信息化数据的需求也是在指数增长。因此,目前主流的服务器机前置机头处将不得不安装大量的硬盘,从而遮挡住了宝贵的冷空气进气通道,将低的散热能力。针对这种情况,目前一些主流的服务器散热设计为在上机盖开一些冷空气进风口,相当于将前部的进风口转移到了机箱的上部。但该设计的不足也是十分明显的。当有较多的设备同时安装于机柜之中时,由于高密度的需求,上下相邻的机箱间不会有多余的空间存在,因此会将上进风通道严重遮挡,从而再次引起全机散热能力的不足。

此外,目前还有一些增大散热能力的技术,主要为改变散热工质,如将空冷改为水冷。这样的确可以极大的提升设备散热的能力,但与此同时也对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必需的冷水管、热交换设备等等。此外,水冷的成本相比空冷也会大大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服务器通风散热构件,该散热构件可以有效的解决以往机箱内散热能力不足的问题,且所需增加的成本并不高,从而极大的提升高密度数据中心集群的散热能力,更好的支撑信息化社会建设。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服务器通风散热构件,其结构包括机柜侧壁和服务器,所述机柜内腔至少一个侧壁设有导风管,所述导风管的上端或下端设有引风槽,所述引风槽的底部设有鼓风机,所述导风管对应服务器的一侧设有若干个引风管,所述引风管一端与导风管内腔相通,另一端与服务器内腔相通。

进一步,所述服务器侧壁对应引风管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引风管的出风口与服务器侧壁的通孔卡接。

进一步,所述服务器机箱内部紧贴两个内侧壁分别设有一出风盒,所述出风盒横向对应引风管的位置设有若干个出风孔。

进一步,所述引风管是由矩形座、连接管体和橡胶接口构成,所述连接管体设有矩形座的一端为矩形开口,连接管体设有橡胶接口的一端为圆形开口,所述矩形座与导风管上的矩形通孔连接,所述橡胶接口与服务器侧壁的圆形通孔卡接。

进一步,所述鼓风机的电源由机柜PDU引入。

进一步,所述导风管为矩形软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该散热构件占用机箱内部空间小,散热能力大,通过在导风管上设置若干个引风管可对每一层服务器内部均进行散热。由于服务器内壁上还设有出风盒,把从引风管开端吹的风进行缓冲,使引风管吹出的风行程远,对服务器内部进行深度散热,提高散热效果。

2、由于引风管与导风管连接端为矩形,与服务器侧壁通孔连接端为圆形橡胶接口,呈喇叭状,保证从引风管吹出的风能远距离的吹,提高服务器内部的散热。

3、由于引风管与服务器通孔的连接端为橡胶接口,通过橡胶接口边缘的凸起与服务器通孔卡接,保证连接的密封性,防止漏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导风管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图3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引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出风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机柜侧壁、2服务器、21服务器侧壁、3导风管、4引风槽、5引风管、51矩形座、52连接管体、53橡胶接口、6鼓风机、7出风盒、71出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服务器通风散热构件作以下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服务器通风散热构件,其结构包括机柜侧壁1和服务器2,所述机柜内腔至少一个侧壁设有导风管3,所述导风管3的上端或下端设有引风槽4,导风管3上部的引风槽4处各设有一个0.5千瓦的电动鼓风机6,所述鼓风机6的电源由机柜PDU引入,这样即可为每个机柜带入1千瓦左右的额外散热功率。

所述导风管3对应服务器的一侧设有若干个引风管5,所述引风管5一端与导风管3内腔相通,另一端与服务器2内腔相通。如图5所示,所述引风管5是由矩形座51、连接管体52和橡胶接口53构成,所述连接管体52设有矩形座的一端为矩形开口,连接管体设有橡胶接53口的一端为圆形开口,所述矩形座与导风管上的矩形通孔连接,所述橡胶接口53与服务器侧壁21的圆形通孔卡接。导风管3为不规则形状,连接管体52呈喇叭状,增大风力,使吹出的风能远距离进行散热。

所述服务器侧壁21对应引风管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引风管5的出风口与服务器侧壁21的通孔卡接。

如图3、图4、图6所示,所述服务器机箱内部紧贴两个内侧壁分别设有一出风盒7,所述出风盒7横向对应引风管的位置设有若干个出风孔71。出风盒7的设置使能过引风管排出的风得到缓冲,远距离的吹入服务器内部,使服务器内部的装置均得到换热,保证散热效果。

所述导风管为矩形软管,尺寸比机柜内侧壁略小,可以导风管上设置尽量多的引风管,提高散热效率。在机柜满配的情况下,每个小出风口的流量为1.8L/s,足以为每个服务器带来额外的~1kw左右的散热能力。

使用机柜补充部件--集风器从机房下进风口或上进风口引入冷风,由补充部件中风管中的增压电机加压,通过导风槽分别从机箱两侧引入,如图1所示。该机柜补充部件针对标准机柜设计,由于通常高密度服务器一般为2U高度或更大,因此该机柜补充部件从机柜两侧分别引出21个导风管。该散热构件不仅仅适用于上述所述的2U机器,对于其他类型的服务器同样适用。

本实用新型可按上述说明的尺寸标准化生产,之后运送到机房标准化安装即可。可根据实际的机房条件将上、下引风槽对准机房冷风出口,并将不用的出口使用产品随带的挡盖堵住即可。无需过多实施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构件占用机箱内部空间小,散热能力大,通过在导风管上设置若干个引风管可对每一层服务器内部均进行散热。由于服务器内壁上还设有出风盒,把从引风管开端吹的风进行缓冲,使引风管吹出的风行程远,对服务器内部进行深度散热,提高散热效果。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原理,本说明书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