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爆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0520发布日期:2019-09-12 09:22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爆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爆电气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爆箱。



背景技术:

目前,圆柱隔爆箱在采用止口结合面的同时会缩小箱体的入口处尺寸,导致箱体的操作原件安装的位置及内部各原件安装的位置利用不足,如果实现同样功能,只能加大箱体止口柱面直径,这样会导致材料浪费及部分利用空间的浪费,并且现有隔爆箱体合页采用后装的方式会增加加工安装合页的孔,且另外配合页需要进行安装调试,不能实现高效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爆箱,用于解决现有圆柱隔爆箱空间不能充分利用、后装合页会增加加工安装合页的孔且另外配合页需要进行安装调试,不能实现高效生产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爆箱,包括箱盖和所述箱体,所述箱盖和箱体为矩形,所述箱盖设于所述箱体上方,所述箱盖上设有U形连接件,所述U形连接件与所述箱盖一体成型,所述箱体上设有连接扣,所述连接扣与所述箱体一体成型,所述U形连接件通过合页轴和卡簧配合与连接扣转动连接,所述箱盖边缘设有凸条,所述凸条至所述箱体内壁设有间隙,所述箱盖通过螺栓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所述箱体上设有把手。

相对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矩形箱盖,矩形箱盖上设有的凸条呈矩形,凸条至所述箱体内壁为隔爆面,经加工中心加工配合面后,能与加工配合面后的箱体契合而形成满足隔爆面长度(隔爆面长度大于等于25毫米,间隙小于等于0.15毫米)的隔爆面配合,相比圆柱隔爆箱体空间能充分的得到利用,箱盖上U形连接件与箱盖一体成型,箱体上连接扣与箱体一体成型,通过合页轴和卡簧直接形成U形合页,解决了后装合页会增加加工安装合页的孔且另外配合页需要进行安装调试,不能实现高效生产问题,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螺栓为内六角螺栓,所述螺栓设有多个,均匀分布在所述箱盖四周上,通过设置多个内六角螺栓均匀分布在箱盖四周使得箱盖和箱体的连接更为牢靠,选用内六角螺栓便于紧固,拆卸,不容易滑角。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把手设有两个,设置两个把手方便箱盖的打开。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箱体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设有四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四个角上,通过设置四个底座使得箱体能在各种安装面都能放的稳。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隔爆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隔爆箱的俯视图;

图3为一种隔爆箱的剖面图。

对应说明书附图内的附图标记参考如下:

1.螺栓;2.箱盖;3.箱体;4.U形连接件;5.连接扣;6合页轴;7.卡簧;8.把手;9.底座;10.凸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造特征、达成目的和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隔爆箱,包括箱盖2和箱体3,箱盖2和箱体3为矩形,箱盖2设于箱体3上方,箱盖2上设有U形连接件4,U形连接件4与箱盖2一体成型,箱体3上设有连接扣5,连接扣5与箱体3一体成型,U形连接件4通过合页轴6和卡簧7配合与连接扣5转动连接,U形连接和连接扣5通过合页轴6和卡簧7直接形成U形合页,解决了后装合页会增加加工安装合页的孔且另外配合页需要进行安装调试,不能实现高效生产问题。

另外,箱盖2边缘设有凸条10,凸条10呈矩形能与箱体3契合,相比圆柱隔爆箱体3空间能充分的得到利用,凸条10长度小于U形连接件4的U口长度,凸条10至箱体3内壁设有间隙,间隙宽度小于0.15毫米,凸条10至箱体3内壁为止口隔爆面,凸条10高度大于25毫米,箱盖2通过螺栓1与箱体3固定连接,螺栓1设有多个,均匀分布在箱盖2四周上,通过设置多个螺栓1均匀分布在箱盖2四周使得箱盖2和箱体3的连接更为牢靠,螺栓1选用内六角螺栓便于紧固,拆卸,不容易滑角,箱体3上设有两个把手8,设置两个把手8方便箱盖2的打开,箱体3底部设有底座9,底座9设有四个,分别设置在箱体3四个角上,通过设置四个底座9使得箱体3能在各种安装面都能放的稳。

在具体使用中,U形连接件4的U口长度大于凸条10长度,箱体3与箱盖2通过精加工使得凸条10至箱体3内壁间隙小于0.15毫米,通过合页轴6、卡簧7、U形连接件4、连接扣5的配合形成U形合页,使得箱盖2能轻松的和箱体3盖合,盖合后通过内六角螺栓加以固定。在检修时,在取掉内六角螺栓后,通过把手8提起箱盖2,通过U形合页可以保证箱盖2和箱体3之间不会分离,以保证箱盖2和箱体3之间元器件导线连接不会断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隔爆箱,用于解决现有圆柱隔爆箱体空间不能充分利用、后装合页会增加加工安装合页的孔且另外配合页需要进行安装调试,不能实现高效生产等问题,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以上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这并不影响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