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用型兼容性OLED电器驱动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3980发布日期:2019-09-13 23:29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泛用型兼容性OLED电器驱动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驱动模组,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适应性地自动调整输入电压以符合OLED的工作电压的泛用型兼容性OLED电器驱动模组。



背景技术:

按,鉴于现今科技的发达,照明及显示技术皆不断发展出新,其中一种现有的光源结构采用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其相较于白炽灯、荧光灯等的传统照明光源,具有轻薄、无汞、无紫外光、可为平面光源等优点,因而被视为极具潜力的新兴光源。

然而,由于目前各业者所制造的OLED的效率、面积尺寸与结构均不相同,以致OLED的工作电压数值的涵盖范围相当广,如此一来,就必须制造各种不同设计的驱动模组来驱动工作电压对应符合的OLED,而无法采用单一驱动模组来驱动多种不同规格型号的OLED。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上述习知技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在提供一种可适应性地自动调整输入电压以符合OLED的工作电压的泛用型兼容性(compatibility)OLED电器驱动模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出一种泛用型兼容性OLED电器驱动模组,其包含:一整流单元,可通过一输入电压;一滤波单元,连接整流单元,以去除杂讯来稳定输入电压;一控制单元,连接滤波单元,以依据OLED的工作电压来调整输入电压成一恒定电源;一调整保护单元,连接控制单元,调整保护单元侦测OLED的工作电压以供控制单元产生所述恒定电源;以及一输出单元,连接调整保护单元,以将恒定电源输出至OLED。

依据上述技术特征,所述调整保护单元稳定OLED的动态电压并持续监测OLED的运作,当调整保护单元判断OLED运作时的电压超过设定的一保护电压门槛时,调整保护单元关闭控制单元输送恒定电源。

依据上述技术特征,所述泛用型兼容性OLED电器驱动模组更包含一调光单元,其连接控制单元,调光单元接收一调光讯号并传送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则依据调光讯号产生一光源调整控制指令并由输出单元输出至OLED,以致OLED依据光源调整控制指令发出对应的光源。

依据上述技术特征,所述控制单元包含:一积体电路,具有Isense脚位、VIN脚位、GND脚位、EN脚位、ADJ脚位及LX脚位;一第一电阻,其第一端连接积体电路的Isense脚位及OLED的正极接点,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积体电路的VIN脚位;一第二电阻,与第一电阻并联;一第一电容,其相对二端分别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接地;一第一稽纳二极管,其阴极及阳极分别连接积体电路的VIN脚位与LX脚位;一第二电容,其相对二端分别连接积体电路的LX脚位与接地;一第三电容,其相对二端分别连接积体电路的ADJ脚位与接地;以及一电感,其相对二端分别连接积体电路的LX脚位与OLED的负极接点。

依据上述技术特征,所述调整保护单元包含:一第一二极管,其阳极连接积体电路的EN脚位;一第三电阻,其相对二端分别连接OLED的正极接点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一第一电晶体,其集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且第一电晶体的射极接地;一第二电晶体,其基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且第二电晶体的集极连接第一电晶体的基极;一第四电阻,其相对二端分别连接OLED的正极接点与第二电晶体的射极;一第五电阻,其相对二端分别连接第二电晶体的集极与接地;一第二稽纳二极管,其阳极连接第二电晶体的集极;一第三稽纳二极管,其阳极连接第二稽纳二极管的阴极;一第六电阻,其相对二端分别连接第三稽纳二极管的阴极与OLED的负极接点;以及一第四电容,其相对二端分别连接第三稽纳二极管的阴极与接地。

依据上述技术特征,所述滤波单元包含:一第五电容,其正极连接积体电路的VIN脚位,第五电容的负极连接积体电路的GND脚位并接地;一第六电容,其正极与负极分别连接积体电路的VIN脚位与GND脚位;以及一第七电容,其相对二端分别连接积体电路的VIN脚位与GND脚位。

依据上述技术特征,所述整流单元包含:一第四稽纳二极管,其阴极接收输入电压的正电位,第四稽纳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五电容的负极;一第五稽纳二极管,其阳极连接第四稽纳二极管的阴极,第五稽纳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五电容的正极;一第六稽纳二极管,其阳极接收输入电压的负电位,第六稽纳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五电容的正极;以及一第七稽纳二极管,其阴极连接第六稽纳二极管的阳极,第七稽纳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五电容的负极。

依据上述技术特征,所述输出单元包含:一第八电容,其正极与负极分别连接OLED的正极接点与负极接点。

依据上述技术特征,所述调光单元包含:一第三电晶体,其集极连接积体电路的ADJ脚位,且第三电晶体的射极接地;一第四电晶体,其射极接地;一第七电阻,其相对二端分别连接第三电晶体的基极与第四电晶体的集极;一第八电阻,其相对二端分别连接积体电路的VIN脚位与第四电晶体的集极;一第八稽纳二极管,其阳极连接第四电晶体的基极;一第九电阻,其相对二端分别连接积体电路的VIN脚位与第八稽纳二极管的阴极;一第十电阻,其相对二端分别连接第八稽纳二极管的阳极与阴极;以及一第二二极管,其阳极连接第八稽纳二极管的阴极,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接收调光讯号的正电位,而调光讯号的负电位接地。

依据上述技术特征,所述泛用型兼容性OLED电器驱动模组可设置于一基板的一面,且基板沉积设置有OLED,泛用型兼容性OLED电器驱动模组与OLED间接设一驱动线路。

承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泛用型兼容性OLED电器驱动模组所产生的技术效果如下。

1、调整保护单元可侦测OLED的工作电压,使得控制单元可依据所述工作电压来适应性地自动调整输入电压成恒定电源,如此即可实现单一驱动模组驱动多种电压规格的OLED的目的。

2、调整保护单元可稳定OLED的动态电压,并且调整保护单元可监测OLED的运作,以于OLED发生异常时可关闭控制单元输送恒定电源,以达保护OLED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泛用型兼容性OLED电器驱动模组的方块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泛用型兼容性OLED电器驱动模组的电路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的泛用型兼容性OLED电器驱动模组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号说明:

10 整流单元

20 滤波单元

30 控制单元

40 调整保护单元

50 输出单元

60 调光单元

C1 第一电容

C2 第二电容

C3 第三电容

C4 第四电容

C5 第五电容

C6 第六电容

C7 第七电容

C8 第八电容

D1 第一稽纳二极管

D2 第一二极管

D3 第二稽纳二极管

D4 第三稽纳二极管

D5 第四稽纳二极管

D6 第五稽纳二极管

D7 第六稽纳二极管

D8 第七稽纳二极管

D9 第八稽纳二极管

D10 第二二极管

L 电感

Q1 第一电晶体

Q2 第二电晶体

Q3 第三电晶体

Q4 第四电晶体

R1 第一电阻

R2 第二电阻

R3 第三电阻

R4 第四电阻

R5 第五电阻

R6 第六电阻

R7 第七电阻

R8 第八电阻

R9 第九电阻

R10 第十电阻

U 积体电路

100 泛用型兼容性OLED电器驱动模组

200 基板

300 OLED

400 驱动线路

500 连接头

V+ 输入电压的正电位

V- 输入电压的负电位

OLED+ OLED的正极接点

OLED- OLED的负极接点

PWM+ 调光讯号的正电位

PWM- 调光讯号的负电位。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的泛用型兼容性OLED电器驱动模组的方块图。本实用新型的泛用型兼容性OLED电器驱动模组主要可自动调整输入电压以匹配驱动各式电压规格的OLED进行运作,其包含一整流单元10、一滤波单元20、一控制单元30、一调整保护单元40、一输出单元50及一调光单元60。所述整流单元10可通过一输入电压,并可作为极性反接的保护;所述滤波单元20连接整流单元10,其可用以去除杂讯来稳定输入电压;所述控制单元30连接滤波单元20,其可用以依据OLED的工作电压来调整输入电压成对应的一恒定电源;所述调整保护单元40连接控制单元30,其可用来侦测OLED的工作电压以供控制单元30依据侦测结果产生所述恒定电源;所述输出单元50连接调整保护单元40,其可用以将恒定电源输出至OLED,让OLED得以被驱动而进行运作;所述调光单元60连接控制单元30,其可接收一调光讯号并传送至控制单元30,让控制单元30可依据调光讯号产生一光源调整控制指令并透过输出单元50输出至OLED,使得OLED可依据光源调整控制指令来发出对应的光源。

上述中,调整保护单元40的作用还可稳定OLED的动态电压,并且调整保护单元40可持续监测OLED的运作,当调整保护单元40判断OLED运作时的电压超过设定的一保护电压门槛时,调整保护单元40则可关闭控制单元30输送恒定电源。

请参阅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的泛用型兼容性OLED电器驱动模组的电路图。如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核心之一的控制单元30包含:一积体电路U,具有Isense脚位、VIN脚位、GND脚位、EN脚位、ADJ脚位及LX脚位;一第一电阻R1,其第一端连接积体电路U的Isense脚位及OLED的正极接点,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积体电路U的VIN脚位;一第二电阻R2,与第一电阻R1并联;一第一电容C1,其相对二端分别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接地;一第一稽纳二极管D1,其阴极及阳极分别连接积体电路U的VIN脚位与LX脚位;一第二电容C2,其相对二端分别连接积体电路U的LX脚位与接地;一第三电容C3,其相对二端分别连接积体电路U的ADJ脚位与接地;以及一电感L,其相对二端分别连接积体电路U的LX脚位与OLED的负极接点OLED-。其中,积体电路U可与周边元件共构成恒定电源输出,第一电阻R1及第二电阻R2可做恒定电流设定之用。

本实用新型另一主要技术核心的调整保护单元40包含:一第一二极管D2,其阳极连接积体电路U的EN脚位;一第三电阻R3,其相对二端分别连接OLED的正极接点OLED+与第一二极管D2的阴极;一第一电晶体Q1,其集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2的阴极,且第一电晶体Q1的射极接地;一第二电晶体Q2,其基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2的阴极,且第二电晶体Q2的集极连接第一电晶体Q1的基极;一第四电阻R4,其相对二端分别连接OLED的正极接点OLED+与第二电晶体Q2的射极;一第五电阻R5,其相对二端分别连接第二电晶体Q2的集极与接地;一第二稽纳二极管D3,其阳极连接第二电晶体Q2的集极;一第三稽纳二极管D4,其阳极连接第二稽纳二极管D3的阴极;一第六电阻R6,其相对二端分别连接第三稽纳二极管D4的阴极与OLED的负极接点OLED-;以及一第四电容C4,其相对二端分别连接第三稽纳二极管D4的阴极与接地。其中,第一电晶体Q1及第二电晶体Q2主要可用以保护OLED,当OLED发生异常时,第一电晶体Q1及第二电晶体Q2可配合第一二极管D2来关闭积体电路U,以达到以不输出的方式来保护OLED的功效;第六电阻R6与第四电容C4的作用在于稳定OLED的动态电压;第六电阻R6与第三稽纳二极管D4可作OLED的保护电压门槛的设定。

接着,本实用新型的滤波单元20包含:一第五电容C5,其正极连接积体电路U的VIN脚位,第五电容C5的负极连接积体电路U的GND脚位并接地;一第六电容C6,其正极与负极分别连接积体电路U的VIN脚位与GND脚位;以及一第七电容C7,其相对二端分别连接积体电路U的VIN脚位与GND脚位。

所述整流单元10包含:一第四稽纳二极管D5,其阴极接收输入电压的正电位,第四稽纳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第五电容C5的负极;一第五稽纳二极管D6,其阳极连接第四稽纳二极管D5的阴极,第五稽纳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第五电容C5的正极;一第六稽纳二极管D7,其阳极接收输入电压的负电位,第六稽纳二极管D7的阴极连接第五电容C5的正极;以及一第七稽纳二极管D8,其阴极连接第六稽纳二极管D7的阳极,第七稽纳二极管D8的阳极连接第五电容C5的负极。其中,整流单元10透过第四稽纳二极管D5至第七稽纳二极管D8的桥式整流配接极性反接的保护。

所述输出单元50包含一第八电容C8,其正极与负极分别连接OLED的正极接点OLED+与OLED的负极接点OLED-,透过所述第八电容C8可高频杂讯抑制及稳定恒定电源。

所述调光单元60包含:一第三电晶体Q3,其集极连接积体电路U的ADJ脚位,且第三电晶体Q3的射极接地;一第四电晶体Q4,其射极接地;一第七电阻R7,其相对二端分别连接第三电晶体Q3的基极与第四电晶体Q4的集极;一第八电阻R8,其相对二端分别连接积体电路U的VIN脚位与第四电晶体Q4的集极;一第八稽纳二极管D9,其阳极连接第四电晶体Q4的基极;一第九电阻R9,其相对二端分别连接积体电路U的VIN脚位与第八稽纳二极管D9的阴极;一第十电阻R10,其相对二端分别连接第八稽纳二极管D9的阳极与阴极;以及一第二二极管D10,其阳极连接第八稽纳二极管D9的阴极,第二二极管D10的阴极接收调光讯号的正电位PWM+,而调光讯号的负电位PWM-接地。其中,第三电晶体Q3与第四电晶体Q4为调光讯号的缓冲及隔离元件,处理过的调光讯号可传递至积体电路U的ADJ脚位以实现调光机能。

再请参阅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的泛用型兼容性OLED电器驱动模组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此实施例的泛用型兼容性OLED电器驱动模组100可设置于一基板200的一面,且OLED300同样可沉积设置于所述基板200,在泛用型兼容性OLED电器驱动模组100与OLED300之间接设一驱动线路400,其中该泛用型兼容性OLED电器驱动模组100更包含有至少一连接头500,该连接头500用以连接设置于该基板200的泛用型兼容性OLED电器驱动模组100,当该连接头500连接电源装置以接收输入电压并传输至泛用型兼容性OLED电器驱动模组100后,可透过所述驱动线路400可将泛用型兼容性OLED电器驱动模组100所转换形成的恒定电源输送至OLED300。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泛用型兼容性OLED电器驱动模组主要可侦测OLED的工作电压,以适应性地自动将输入电压调整成对应OLED工作电压的恒定电源,进而达成单一驱动模组可驱动多种电压规格的OLED的功效。另外,本实用新型可稳定OLED的动态电压,并可监测OLED的运作以于OLED发生异常时停止电源输入,藉以作为保护OLED的机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