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防水外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4808发布日期:2019-09-20 22:32阅读:5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源防水外壳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外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源防水外壳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防水外壳,基本都采用在上下盖的结合处增加柔性绝缘橡胶圈或橡胶垫,并通过纯粹的机械挤压成型的形式,来实现防水的目的,达到防水的效果。由于外壳尺寸与橡胶圈及橡胶垫存在一定的公差范围,使得传统防水外壳的生产和安装使用均存在着非常大的技术或工艺难度。在大批量生产和用户的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着漏水的风险,给用户或使用者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随着市场对开关电源、充电器、适配器的外壳尺寸不断减小,生产中的一致性问题将变得更为突出,从而使得该传统的外壳防水工艺的使用及推广受到了较大限制。

另一种传统的外壳防水工艺,是在上下盖的底部和线卡交界面,采用胶水填充在其间隙处,或在输出线的线卡和外壳本体交界处灌注绝缘AB胶,以此来达到防水的目的。这种防水的方式,虽可很好地起到防水的作用,但作为粘合的胶水及绝缘AB胶,均会有固化时间,会降低生产的产能,胶的用量也很难控制,较难作业,即使能良好地固化,固化后的产品,也容易受机械振动、温度、外力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间隙处出现脱落,仍会给用户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采用此工艺所带来的成本,以及批量生产的难度,都会有大幅度地提升;且前期的安装与后期的拆卸维护,都有较大的困难,不符合经济效益的需求,无法达到理想的状态,该传统工艺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外壳防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通讯通信、生活电器、电池充电等领域的开关电源、充电器、适配器、变换器等且结构设计合理、连接可靠、防水性能较好、工艺操作简单、可自动化批量生产、成本较低的电源防水外壳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源防水外壳结构,包括上盖、下壳、电路板、输出线和线卡,输出线与电路板相连,电路板设于下壳内,输出线连接线卡,上盖、下壳与线卡接合密封处分别设有上盖的内凸多圈防水槽、下壳的内凸多圈防水槽和线卡的外凹多圈防水槽,上盖边缘、下壳边缘以及上盖、下壳的内凸多圈防水槽均设有熔接线;上盖、下壳和线卡熔接成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上盖的内凸多圈防水槽及熔接线注塑成一体;所述下壳、下壳的内凸多圈防水槽及熔接线注塑成一体;所述输出线、线卡和线卡的外凹多圈防水槽注塑成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上盖的内凸多圈防水槽及熔接线注塑成型的材料为PC材料或ABS材料;所述下壳、下壳的内凸多圈防水槽及熔接线注塑成型的材料为PC材料或ABS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线、线卡和线卡的外凹多圈防水槽注塑成型的材料为PVC材料。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源防水外壳结构,结构设计合理,连接可靠,防水性能较好,成本低廉,其制作工艺简单,可自动化批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电源防水外壳结构,包括设有内凸多圈防水槽的上盖、设有外凹多圈防水槽的线卡和设有内凸多圈防水槽的下壳,线卡末端的外凹多圈防水槽相应地压入上盖及下壳的内凸多圈防水槽,使得与电路板连接的输出线及线卡末端被固定在壳体内,并由上盖、下壳边缘设置的熔接线及内凸多圈防水槽上的熔接线,通过高频高温熔接的方式熔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水结构,等同于一个一次成型的整体塑料组件。本实用新型的防水结构,在不影响产品整体外观和电性能的前提下,解决了多组件复合使用所带来的技术难题和工艺难度,有效地解决了电源本体和输出线之间因机械间隙而无法有效防水防尘的技术和生产难题,避免了因输出线的线卡和外壳在受到使用者的正常外力作用时产生松动、错位而造成接触不良及漏水等不良现象。本实用新型的防水结构具有很好的耐用防水的效果,既没有过高的尺寸精度要求,也不需要增加辅助组件,也没有过高的工艺要求,便能达到良好的防水效果,且能保证一定强度的插拔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源防水外壳结构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源防水外壳结构的熔接成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 一种电源防水外壳结构,包括上盖1、下壳2、电路板3、输出线4和线卡5。输出线4连接线卡5,输出线4为包裹绝缘材料的导电线,输出线4与电路板3相连,电路板3设于下壳2内。上盖1、下壳2与线卡5接合密封处分别设有上盖1的内凸多圈防水槽11、下壳2的内凸多圈防水槽21和线卡5的外凹多圈防水槽51,上盖1边缘、下壳2边缘以及上盖1、下壳2的内凸多圈防水槽均设有熔接线。如图2所示,上盖1、下壳2和线卡5熔接成一体。

所述上盖1、上盖1的内凸多圈防水槽11及熔接线注塑成一体,注塑材料为PC材料或ABS材料;所述下壳2、下壳2的内凸多圈防水槽21及熔接线注塑成一体,注塑材料为PC材料或ABS材料;所述输出线4、线卡5和线卡5的外凹多圈防水槽51注塑成一体,注塑材料为PVC材料。PC材料或ABS材料或PVC材料均属于防水材料,也可采用其他防水注塑材料,比如PA材料、PPE材料或PPS材料。

一种电源防水外壳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输出线4和线卡5放入专用注塑模具内进行注塑成型,形成一个集输出线4、线卡5和线卡5上外凹多圈防水槽51为一体的防水组件;

S2)使用专用注塑模具分别注塑成型设有内凸多圈防水槽11及熔接线的上盖1和设有内凸多圈防水槽21及熔接线的下壳2;

S3)将符合电性能指标的电路板3插入下壳2中,将区分正负极性的输出线4相应地焊接到电路板3上形成电气连接;

S4)将设有内凸多圈防水槽11的上盖1和设有外凹多圈防水槽51的线卡5,按超音波的方向,压入下壳2的内凸多圈防水槽21中,并将所有组件放入超音波专用模具进行高温熔接,形成一个所有组件熔接在一起的完整的防水结构。

经过超音波专用模具高温熔接后形成的整体防水外壳,没有间隙及形变,更利于防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