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8673发布日期:2019-10-15 18:33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行业的飞速发展,数据中心的发展也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其中,集装箱数据中心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由于其搭建速度快,且可容纳高密度的计算设备而得到企业的广泛应用。

集装箱数据中心主要由服务器机柜、配电系统、制冷系统、监控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和消防系统等设备组成。由于集装箱主体材料为导热性较强的钢制结构,而集装箱数据中心内部的设备在工作过程中通常发热较为严重,因此在气温较低的地区使用时,集装箱内外会形成较大的温差,集装箱内温度较高的空气遇到集装箱箱壁温度较低的钢制结构,容易形成凝露水。在集装箱内形成的凝露水会导致绝缘间距变小,而引起电气元件的爬电、异常闪络放电现象的发生,造成相间短路而引起设备故障跳闸,给数据中心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集装箱数据中心容易产生凝露水,给集装箱数据中心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服务器机柜、配电设备和制冷设备;

所述箱体的侧壁由夹心板构成,且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隔热层。

可选地,所述隔热层可拆卸地设置所述箱体的内侧壁或外侧壁上。

可选地,所述隔热层通过粘贴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侧壁或外侧壁上。

可选地,所述箱体的顶壁和底壁上还设置有所述隔热层。

可选地,所述隔热层由岩棉、玻璃纤维棉、聚苯乙烯或聚氨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构成。

可选地,所述夹心板由两层金属面板和夹在所述两层面板之间的隔热内芯构成。

可选地,所述隔热内芯由岩棉、玻璃纤维棉、聚苯乙烯或聚氨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构成。

可选地,所述箱体的底部还设置有可调通风量底板。

可选地,所述可调通风量底板包括:底板本体,所述底板本体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孔;

所述底板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可折叠挡风板。

可选地,所述底板本体的四周侧壁上设置有框架体,所述框架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框架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二定位孔;

所述框架体的顶部还设置有多根加强板。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夹心板构成集装箱数据中心箱体的侧壁,并且在侧壁上设置了隔热层,通过夹心层和隔热层的双重隔热作用,保证了箱体内侧壁的温度不容易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从而使得集装箱数据中心内部不会形成凝露水,保证了集装箱数据中心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通风量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挡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可以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包括:

一方形的箱体1,所述箱体1内可以设置有服务器机柜2、配电设备和制冷设备(图中未示出),箱体1和箱体1内的各种设备共同构成集装箱数据中心。所述箱体1的侧壁由夹心板11构成,且所述箱体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隔热层12。

为了便于拆卸和更换隔热层12,所述隔热层12可拆卸地设置所述箱体1的内侧壁或外侧壁上,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进行隔热层12的设置,可以重复循环使用隔热层12。例如,在冬季等气候较冷的季节时,可以在箱体1的侧壁上设置上隔热层12,避免箱体1内产生凝露水;而在夏季等气候较热且有降雨较多的季节,可以将隔热层12取下,避免隔热层12在太阳的照射以及大雨的洗刷下容易损坏,从而影响隔热层12的寿命。具体地,所述隔热层12可以通过粘贴等方式设置于所述箱体1的内侧壁或外侧壁上。

此外,除了箱体1的侧壁外,箱体1的顶壁和底壁上也设置有所述隔热层12。由于箱体1的顶壁和底壁,尤其是外顶壁和外底壁,通常不如侧壁一样,为一个平整的平面,顶壁和底壁上通常还会有一些突出的结构。因此,在顶壁和底壁上设置隔热层12时,需要根据箱体1顶壁和底壁的具体结构对应设置尺寸配合的隔热层12。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夹心板11是由两层金属面板和夹在所述两层面板之间的隔热内芯构成。

其中,隔热层12和隔热内芯都可以由岩棉、玻璃纤维棉、聚苯乙烯或聚氨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构成。由于隔热层12可以是后期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箱体1的侧壁上,因此可以根据集装箱数据中心所放置的地方对隔热层12的厚度尺寸进行相应设计。在气候温度低的地方,可以将隔热层12的厚度相应地设计为较厚,而在气候温度较低的地方,则可以将隔热层12的厚度相应地设计为较薄,以在保证隔热效果的同时控制设置隔热层12的成本。

进一步地,由于箱体1数据中心在不同的气候下其通风要求也不一致,因此,为了满足箱体1数据中心的通风要求,所述箱体1的底部还设置有可调通风量底板13。可以参阅图2和图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通风量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挡风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所述可调通风量底板13包括:底板本体131,所述底板本体131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孔132;所述底板本体131的底部设置有可折叠挡风板133(图2中未示出)。其中,可折叠挡风板133由多片可折叠的挡片1331和挡风柱1332构成,多片挡片1331通过挡风柱1332固定设置于底板本体131的底部,且挡片1331之间可以折叠或展开。在需要调节箱体1的通风量为最大时,将挡片1331全部进行折叠,并将折叠后的通风量收拢至挡风柱1332一侧,底板本体131上的所有通风孔132均处于通风状态;当需要调低箱体1的通风量时,将挡片1331往外展开一部分,即可遮挡住一部分通风孔132,降低箱体1的通风量。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底板本体131的四周侧壁上设置有框架体134,所述框架体134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定位孔135,所述框架体134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二定位孔136。通过在第一定位孔135内穿过螺丝等紧固件,可以实现底板本体131与箱体1底部的固定连接;同理,通过在第二定位孔136内穿过螺丝等紧固件,可以实现底板本体131的侧壁与箱体1底部侧壁的固定连接,保证底板本体131与箱体1的可靠连接。

另外,所述框架体134的顶部还设置有多根加强板137,多根加强板137交叉设置,用于加强底板本体131和框架体134的整体强度。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