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应加热电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07527发布日期:2019-11-25 23:22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感应加热电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感应加热电源领域,具体为一种感应加热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感应加热电源对金属材料加热效率最高、速度最快,且低耗环保。感应加热电源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对金属材料的热加工、热处理、热装配及焊接、熔炼等工艺中。

目前,现有的感应加热电源装置集成度不高,结构复杂,内部各元器件布局杂乱,易产生信号干扰,会使加热电源易出现故障,且比较笨重,不方便携带;另外,现有的感应加热电源装置的内部各元器件设置一般为水平设置于箱体内,长时间使用较易积灰,会造成元器件短路损坏,且不便于清理维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的感应加热电源装置集成度不高,结构复杂,内部各元器件布局杂乱,易产生信号干扰,会使加热电源易出现故障,且比较笨重,不方便携带;另外,现有的感应加热电源装置的内部各元器件设置一般为水平设置于箱体内,长时间使用较易积灰,会造成元器件短路损坏,且不便于清理维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感应加热电源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感应加热电源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顶盖内壁固定有纵向设置在机箱内部的主面板,所述主面板上固定有整流回路,所述机箱底壁上固定有谐振回路和冷却装置,所述机箱的前盖壁上固定有电路箱。

工作原理:在机箱内部整流回路、谐振回路和电路箱隔离分布,使内部各元器件布局整洁,防止产生信号干扰,避免出现故障,使感应加热电源装置集成度变高,结构简便,缩小感应加热电源的体积,且将主面板纵向设置在机箱内部,不易积灰,且便于清理维修。

进一步地,所述整流回路包括依次从左到右固定在主面板上的变压器、三相电接线口、整流桥、直流支撑电容、铝盒电阻、交流接触器、熔断器、继电器、滤波电容、接线端子、霍尔元件、igbt模块、吸收电容,所述整流回路通过三相电接线口和开在机箱后盖上的外界三相电接口与外界电路相连接,所述整流回路的线路通过接线端子与谐振回路相连接,所述变压器一端与电路箱相连接,所述变压器另一端通过开在机箱后盖上的变压器通线接口与外界电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谐振回路包括固定在机箱底壁上的支撑板和固定在支撑板上的谐振电容。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装置包括与谐振回路并排固定在机箱底壁上的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上连通固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机箱后盖上开有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相固定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箱相应的机箱前盖外壁上固定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警示灯、显示屏、航空插孔、控制按键、外界通讯接口和旋转按钮。

进一步地,所述机箱两侧盖壁上均固定有散热扇,且开有多个散热孔,两个所述侧盖的内壁均固定有一层防尘网。

进一步地,所述机箱两侧盖是可拆卸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机箱底壁固定有三相电快速接线排。

进一步地,所述机箱顶盖上固定有2个把手。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箱内部使整流回路、谐振回路和电路箱隔离分布,使内部各元器件布局整洁,防止产生信号干扰,避免出现故障,使感应加热电源装置集成度变高,结构简便,缩小感应加热电源的体积。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主面板纵向设置在机箱内部,不易积灰,且便于清理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感应加热电源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感应加热电源装置的前视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感应加热电源装置的后视立体图。

图中标记为:1-机箱,101-前盖,102-顶盖,103-后盖,104-侧盖,2-主面板,3-整流回路,301-变压器,302-三相电接线口,303-整流桥,304-直流支撑电容,305-铝盒电阻,306-交流接触器,307-熔断器,308-继电器,309-滤波电容,310-接线端子,311-霍尔元件,312-igbt模块,313-吸收电容,4-谐振回路,401-谐振电容,402-支撑板,5-冷却装置,501-冷却水箱,502-进水管,503-出水管,504-进水口,505-出水口,6-电路箱,7-控制面板,701-警示灯,702-显示屏,703-航空插孔,704-控制按键,705-外界通讯接口,706-旋转按钮,8-散热扇,9-散热孔,10-防尘网,11-变压器通线接口,12-外界三相电接口,13-三相电快速接线排,14-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1、图2和图3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结构,如图1所示,一种感应加热电源装置,包括机箱1,所述机箱1的顶盖102内壁固定有纵向设置在机箱1内部的主面板2,所述主面板2上固定有整流回路3,所述机箱1底壁上固定有谐振回路4和冷却装置5,所述机箱1的前盖101壁上固定有电路箱6。

在机箱1内部整流回路3、谐振回路4和电路箱6隔离分布,使内部各元器件布局整洁,防止产生信号干扰,避免出现故障,使感应加热电源装置集成度变高,结构简便,缩小感应加热电源的体积,且将主面板2纵向设置在机箱1内部,不易积灰,且便于清理维修。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整流回路3包括依次从左到右固定在主面板2上的变压器301、三相电接线口302、整流桥303、直流支撑电容304、铝盒电阻305、交流接触器306、熔断器307、继电器308、滤波电容309、接线端子310、霍尔元件311、igbt模块312、吸收电容313,所述整流回路3通过三相电接线口302和开在机箱1后盖103上的外界三相电接口12与外界电路相连接,所述整流回路3的线路通过接线端子310与谐振回路4相连接,所述变压器301一端与电路箱6相连接,所述变压器301另一端通过开在机箱1后盖103上的变压器通线接口11与外界电源连接,使整流回路3的各元件整齐分布,较易清理维修。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谐振回路包括固定在机箱1底壁上的支撑板402和固定在支撑板402上的谐振电容401,将谐振回路4与整流回路3隔离分布,防止产生信号干扰,避免出现故障。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冷却装置5包括与谐振回路4并排固定在机箱1底壁上的冷却水箱501,所述冷却水箱501上连通固定有进水管502和出水管503,所述进水管502和出水管503的另一端分别与机箱1后盖103上开有的进水口504和出水口505相固定连通,可以对机箱1内部元件进行冷却,防止内部元件过热产生故障。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电路箱6相应的机箱1前盖101外壁上固定有控制面板7,所述控制面板7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警示灯701、显示屏702、航空插孔703、控制按键704、外界通讯接口705和旋转按钮706,便于对感应加热电源装置进行操作控制。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机箱1两侧盖104壁上均固定有散热扇8,且开有多个散热孔9,两个所述侧盖104的内壁均固定有一层防尘网10,便于对机箱1内部散热,且防止大量灰尘进入。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机箱1两侧盖104是可拆卸结构,所述两侧盖104通过螺钉旋钮固定在机箱1上,在出现故障时可以扭出螺钉,便于拆卸进行维修。

实施例8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机箱1底壁固定有三相电快速接线排13,便于将三相电线整理固定,使机箱1内线路整洁。

实施例9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机箱1顶盖102上固定有2个把手14,便于对装置的取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