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三探头算法式感应转动平台的指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1137发布日期:2019-10-09 07:05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三探头算法式感应转动平台的指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体感应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三探头算法式感应转动平台的指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来的智能化产品被我们大众所广泛使用。目前无论是智能摄像设备还是智能感应设备都采用智能化感应人员以控制摄像机或者显示装置进行转动。

现有的智能化摄像器与智能化显示装置都是根据人员移动而进行转动,对于移动中的人员智能设备根据人员移动而进行转动,对于一些照明的智能设备虽然转动是由设备自动化启动但是关于照明灯的启动与关闭都是通过人工手动去控制的,不利于操作节省使用中的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三探头算法式感应转动平台的指示装置的,具有自动控制显示灯启闭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包括转动台,所述转动台上设置有显示灯,所述转动台上设置有驱动显示灯转动的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台上、用于检测人员并形成检测信号的人体红外传感器,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耦接有以接收检测信号并输出控制信号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耦接有预设延时时间且接收控制信号、并输出延时信号的延时电路;当人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人体时,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显示灯点亮且延时电路控制显示灯延时关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人体后,控制电路控制显示灯点亮,同时延时电路控制显示灯延时关闭,通过显示灯的自动启动延时关闭,以节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节省操作人员手动启闭的人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单元,耦接于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以接收检测信号、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自锁单元,耦接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以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并将控制单元自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体红外传感器输出检测信号至第一控制单元中,则第一控制单元控制自锁单元将第一控制单元自锁住,从而使第一控制单元保持启动,以便于第一控制单元启动后不再后人体红外传感器控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延时电路包括:延时单元,预设延时时间耦接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以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并输出延时信号;解锁单元,耦接于所述延时单元以接收延时信号并通过延时时间后将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解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时单元通过预设的延时时间后输出延时信号至解锁单元,则解锁单元将第一控制单元从而完成第一控制单元的启动,从而使第一控制单元关闭简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耦接于所述人体红外传感;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耦接于第一继电器的线圈后连接电源;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耦接于所述自锁单元;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耦接于所述延时单元;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耦接于显示灯的供电回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三极管接入高电平后导通,则第一继电器的线圈通电后导通,则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第二常开触点以及第三常开触点闭合,则自锁单元、显示灯以及延时单元启动,有利于自锁单元、延时单元以及显示灯启闭简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延时单元为单运放构成的单稳延时电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运放构成的单稳态延时电路实现延时稳定且简易,易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耦接有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以接收检测信号、并输出指示信号的指示电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指示电路的设置有利于人们能够观察到装置是在正常工作中的状态,便于人们掌握装置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指示电路包括:第二控制单元,耦接于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以接收检测信号、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指示单元,耦接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以接收第二控制信号、并输出指示信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控制单元输出控制信号以第二控制指示单元启动,从而使指示单元启闭简易,且便于使用者了解装置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包括:第二三极管、第二继电器以及延时继电器;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耦接于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耦接于所述第二继电器和所述延时继电器的线圈后连接电源;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耦接于所述指示单元;所述延时继电器的常闭触点耦接于所述指示单元;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三极管接入高电平后导通则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闭合则延时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断开,则指示单元启动后通过一段延时后断开,从而更加能够警示人们装置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指示单元包括振荡器、第三三极管与指示灯;所述振荡器的被控端耦接于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和延时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后连接电源;所述振荡器的输出端耦接于第三三极管的基极,并控制第三三极管的通断;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于指示灯后连接电源;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振荡器启动后输出为方形波的振荡信号,则第三三极管的导通后又断开,从而使指示灯点亮后又熄灭,使指示灯呈闪频的状态,有利于提高指示灯的警示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设置于转动台位于显示灯下方,所述指示灯设置于所述转动台顶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体红外传感器设置于转动台位于显示灯下方,有利于人体红外传感器检测低于显示灯下方的人群,以使人体红外传感器检测人群更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人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人体后,控制电路控制显示灯点亮,同时延时电路控制显示灯延时关闭,通过显示灯的自动启动延时关闭,以节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节省操作人员手动启闭的人力;

2.第二控制单元输出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指示单元启动,从而使指示单元启闭简易,且便于使用者了解装置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处理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控制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电源电路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驱动电路原理图。

附图标记:1、转动台;2、显示灯;3、驱动电机;4、人体红外传感器;5、控制电路;51、第一控制单元;52、自锁单元;6、延时电路;61、延时单元;62、解锁单元;7、指示电路;71、第二控制单元;72、指示单元;8、处理电路;9、控制电路;10、驱动电路;11、电源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基于三探头算法式感应转动平台的指示装置,包括转动台1,转动台1上设置有显示灯2,转动台1上设置有驱动显示灯2转动的驱动电机3(图中未标出),转动台1位于显示灯2下方设置有人体红外传感器4,人体红外传感器4设置于转动台1下方有利于对于不高的人群也能够检测到。人体红外传感器4检测转动台1前方是否有人并形成检测信号,人体红外传感器4耦接有以接收检测信号并输出控制信号的控制电路5,控制电路5控制显示灯2启闭,控制电路5耦接有预设延时时间且接收控制信号并输出延时信号的延时电路6,延时电路6控制显示灯2延时关闭,以使显示灯2启动一段时间后自动关闭,节省人力。人体红外传感器4上还耦接有以接收检测信号并输出指示信号的指示电路7,通过指示电路7设置以便于人们能够观察到人体红外传感器4准确开启。

控制电路5包括:第一控制单元51以及自锁单元52,第一控制单元51耦接于人体红外传感器4以接收检测信号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自锁单元52耦接于第一控制单元51以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并将控制单元自锁。延时电路6包括:延时单元61以及解锁单元62,延时单元61耦接于第一控制单元51以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并通过预设的延时时间后输出延时信号,解锁单元62耦接于所述延时单元61以接收延时信号并通过延时时间后将控制单元解锁,从而完成显示灯2的点亮。指示电路7包括:第二控制单元71以及指示单元72,第二控制单元71耦接于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4以接收检测信号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指示单元72耦接于第二控制单元71以接收第二控制信号并输出指示信号,通过指示信号以便于操作人员了解装置正常工作。

第一控制单元51包括第一三极管Q1以及第一继电器KM1,第一三极管Q1的型号为NPN型,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耦接于人体红外传感器4,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耦接于第一继电器KM1的线圈后连接电源,第一继电器KM1的第一常开触点耦接于自锁单元52第一继电器KM1的第二常开触点耦接于延时单元61,所述第一继电器KM1的第三常开触点耦接于显示灯2的供电回路,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自锁单元52为一端耦接于第一三极管Q1集电极另一端耦接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的第一开关,第一继电器KM1的第一常开触点耦接于第一开关。延时单元61为单稳延时电路6,且该单稳态延时电路6由接成电压比较器的单运放构成,电路连接如图2所示,常态时,运算放大器IC输出保持低电平,这个状态是稳定的。当负脉冲经第一电容C1输入至反相端时,反相端电位低于同相端电位,输出端由低电平翻转为高电平,这个状态是不稳定的。此高电平经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分压后加至运算放大器IC的同相端,使同相端电位高于反相端,从而保持高电平输出。同时,该高电平经第三电阻R3和第二电容C2充电,当第二电容C2上电压被充至使反相端电位高于同相端电位时,其输出端又翻转为低电平。此时,同相端电位约为零,而第二电容C2上的电压经第二二极管VD2迅速向输出端放电,使电路加速恢复到初始状态。电路稳定后反相端电位仍高于同相端电位,使输出低电平得以保持,从而使延时实现简易,在本实施例单稳态延时电路6预设的延时时间为3分钟。解锁单元62包括第三继电器KM3,单稳态延时电路6的输出端耦接于第三继电器KM3的线圈,第三继电器KM3的常闭触点耦接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源之间。当人体红外传感器4检测到人体后输出高电平,则第一三极管Q1接入高电平后导通,从而第一继电器KM1的第一常开触点、第二常开触点以及第三常开触点闭合,则第一三极管Q1保持导通,通过单稳态延时电路6启动,通过3分钟后单稳态延时电路6输出高电平则第一继电器KM1的常闭触点断开,从而实现显示灯2点亮3分钟后熄灭,以实现显示灯2的自动点亮以及延时自动关闭。

第二控制单元71包括第二三极管Q2、第二继电器KM2以及延时继电器KT,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耦接于人体红外传感器4,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耦接于第二继电器KM2和延时继电器KT的线圈后连接电源,第二继电器KM2的常开触点耦接于指示单元72,延时继电器KT的常闭触点耦接于指示单元72,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指示单元72包括振荡器、第三三极管Q3与指示灯L,振荡器为由电阻、电容以及两个与非门构成的振荡器,振荡器的被控端耦接于第二继电器KM2的常开触点与延时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后连接电源,振荡器的输出端耦接于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并控制第三三极管Q3的通断,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于指示灯L后连接电源,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 当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接收到为高电平的延时信号时,第二三极管Q2导通,进而使得第二继电器KM2的线圈得电,控制第二继电器KM2的常开触点闭合,使得控制振荡器工作,输出一个控制信号,控制信号为方波,同时延时继电器KT的线圈通电后通过延时后将振荡器隔段,则指示灯闪烁两次即关闭,以便于人们能够观察到装置正常启动。

本实施例一的实施原理为:人体红外传感器4检测到人体时输出高电平,则第一三极管Q1接入高电平导通,第一继电器KM1的线圈通电后第一继电器KM1的第一常开触点、第二常开触点以及第三常开触点闭合,则第一开关闭合以将第一三极管Q1锁定导通,同时单稳态延时电路6启动,显示灯2开始点亮。同时第二三极管Q2接入高电平导通,则第二继电器KM2的线圈通电后第二继电器KM2的常开触点闭合则振荡器启动输出振荡信号到指示灯,同时延时继电器KT的线圈通电后延时继电器KT的常闭触点断开,则指示灯点亮两下即关闭。单稳态延时电路6通过3分钟后输出高电平,则第三继电器KM3的线圈通电后将第一三极管Q1断电,从而使显示灯2关闭,以完成显示灯2的自动启动延时自动关闭,节省人力。

实施例二:如图1、图3以及图4所示,转动台1(如图1所示)上设置有驱动显示灯2转动的驱动电机3,且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3为步进电机。人体红外传感器4在本实施例设置有三个且分别设置与转动台1的三面上,且人体红外传感器4耦接有以接收检测信号并输出处理信号的处理电路8,控制电路9耦接有以接收处理信号并输出控制信号控制驱动电机3转动的控制电路9,且控制电路9耦接有以接收控制信号并控制驱动电机3转动的驱动电路10(如图6所示),通过设置的三个人体红外传感器4,当哪一个人体红外传感器4检测到人体则控制电路9控制驱动电机3朝相应人体红外传感器4所在处转动,以使显示灯2照射到人员。

如图3、图4以及图5所示,控制电路9与处理电路8耦接有以供电的电源电路11,通过电源电路11进行稳压滤波输出稳定的电源信号至控制电路9与处理电路8,以使控制电路9与处理电路8正常运行,且电源电路11连接方式如图5所示。

如图3所示,人体红外传感器4的电源端耦接于电源,人体红外传感器4的数据端耦接有第十三电容C13后接地,且人体红外传感器4的数据端与第十三电容C13之间耦接有第十三电阻R13后接地,且人体红外传感器4的数据端耦接有处理电路8。通过第十三电容C13将电源内的噪音电压去除,同时第十三电阻R13将人体红外传感器4上输出的电流进行限制以保护人体红外传感器4输出的电流过大,从而使人体红外传感器4输出干净的检测信号。

处理电路8包括处理芯片、第五电阻R5、第十一电容C11以及第一变阻器RP1,处理芯片的型号为AS085,且处理芯片的数据端与人体红外传感器4的数据端连接,且对检测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处理芯片的第七引脚耦接于第五电阻R5后连接电源,处理芯片的第一引脚与第五引脚之间连接第十一电容C11,且处理芯片的第六引脚耦接于第一变阻器RP1后一端连接电源另一端接地。

如图4所示,控制电路9为电机控制电路9,电机控制电路9具体连线如图4所示,通过处理芯片将检测信号进行处理后输出处理信号,控制芯片接受处理信号后输出控制信号,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芯片为AS275_14A,从而控制信号通过驱动电路10开始启动驱动电机3转动。

如图1和图6所示,驱动电路10包括:第三三极管Q3、第七电阻R7以及第一二极管VD1,控制芯片的输出端耦接于第七电阻R7后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耦接于第一二极管VD1后连接电源,且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且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一二极管VD1之间耦接于驱动电机3,从而控制驱动电机3转动,以使显示灯2准确照射到人身上。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