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04258发布日期:2019-09-17 23:25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马达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驱动马达的马达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16-004891号公报公开了冷却装置。在日本特开2016-004891号公报中公开了以下技术:在存在切削液的雾的环境下,在将冷却装置设于控制盘内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因从冷却装置输送的包含切削液的雾的风而电子部件发生故障,在冷却装置设置捕集雾的雾捕集部。



技术实现要素:

但是,在日本特开2016-004891号公报中,冷却装置的构造变得复杂。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达驱动装置,以简单的结构冷却马达驱动装置内的发热部件,并且防止电子部件的故障。

本发明的方案为马达驱动装置,其具备:印刷基板;由被表面安装于上述印刷基板的印刷面的多个表面安装部件构成的表面安装部件组;设于上述印刷基板的上述印刷面侧且由产生预定量以上的热量的多个发热部件构成的发热部件组;向上述发热部件组输送风来冷却上述发热部件的风扇;以及罩,其遮挡由上述风扇输送的风,以使由上述风扇输送的风不流向上述表面安装部件。

根据本发明,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通过从风扇输送的风冷却发热部件,并且防止由风扇输送的风流通于表面安装部件。因此,能够防止因由风扇输送的风包含的雾状的液体而表面安装部件发生故障。

根据参照附图说明的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将容易了解上述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马达驱动装置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截面侧视图。

图2是从上侧观察设置于印刷基板的罩的罩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安装于印刷基板的印刷面的发热部件、表面安装部件、以及罩的关系的局部截面侧视图。

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马达驱动装置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马达驱动装置揭示优选的实施方式,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详细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马达驱动装置10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截面侧视图。以下的说明中,按照图1所示的箭头的方向来说明上下方向。马达驱动装置10是用于驱动马达的驱动装置。

马达驱动装置10具有:印刷基板12;由被表面安装于印刷基板12的印刷面(表面)13的多个表面安装部件构成的表面安装部件组14;设于印刷基板12的印刷面13侧,且由多个发热部件构成的发热部件组16;以及向发热部件组16输送风来冷却发热部件的风扇18。

在此,在设置马达驱动装置10的机床等的周围的空气中漂浮有雾状的切削液等液体。因此,由风扇18输送的风包含雾状的液体。以下,将雾状的液体简称为雾。

作为表面安装部件,例如可以列举ic(integratedcircuit)等,但不限于此,只要是表面安装于印刷基板12的印刷面13的部件即可。该表面安装部件是发热量比预定量小且容易因雾而发生故障的电子部件。该故障例如因绝缘不良而产生。

作为发热部件,为表面安装部件以外的部件,且为产生预定量以上的热的部件。作为发热部件,例如是为了向马达供给大电流而设置的部件,发热部件组16包括汇流条、电容等发热部件。

风扇18向发热部件组16输送风,从而冷却发热量多的发热部件。在实施方式中,风扇18配置成能够从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向发热部件组16输送风。

从该风扇18输送至发热部件组16的风也流通于表面安装部件组14。如上所述地,从风扇18输送的风包含雾。因此,因风扇18的风的输送,在表面安装部件附着雾,表面安装部件发生故障。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遮挡由风扇18输送的风的罩20,以使风扇18输送的风不会流通于表面安装部件。该罩20从表面安装部件组14的与印刷面13相反的一侧覆盖表面安装部件组14。也就是,罩20从上覆盖表面安装部件组14。罩20覆盖表面安装部件组14的上部和侧部。特别地,罩20覆盖与风扇18对置的侧的表面安装部件组14的侧部。由此,能够防止因风扇18的送风而表面安装部件发生故障。

在此,在发热部件组16中存在需要安装于印刷基板12的印刷面13的发热部件(例如,电容等)。因此,若罩20也覆盖需要安装于印刷基板12的发热部件,则无法通过风扇18冷却该发热部件。

因此,如图2所示,为了使需要安装于印刷基板12的印刷面13的发热部件(存在于罩20内的发热部件)露出,在罩20设有开口部22。该开口部22的大小为能够覆盖位于需要安装于印刷基板12的发热部件的周围的表面安装部件,并且将该发热部件露出的程度的大小。在图2所示的例中,需要安装于印刷基板12(印刷面13)的发热部件具有多个,因此与之相应地,在罩20设有多个开口部22。此外,图2是从上侧观察设于印刷基板12的罩20的罩20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安装于印刷基板12的印刷面13的发热部件、表面安装部件、以及罩20的关系的局部截面侧视图。此外,图3所示的参照符号14a表示表面安装部件,参照符号16a表示发热部件。

如图3所示,安装于印刷基板12的电容等发热部件16a配置于开口部22内,因此能够使安装于印刷基板12的发热部件16a从罩20露出。另外,位于安装于印刷基板12的发热部件16a的周围的表面安装部件14a被罩20覆盖。

由此,能够通过罩20保护表面安装部件14a远离从风扇18输送的风(包含雾),并且通过从风扇18输送的风冷却安装于印刷基板12的发热部件16a。

在此,为了防止从风扇18输送的风(包含雾)从开口部22进入罩20内,在罩20设有防壁20a。该防壁20a可以设于开口部22的缘部,也可以沿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设于比开口部22的缘部靠外侧。通过设置防壁20a,能够更有效地保护表面安装部件14a远离从风扇18输送的风(包含雾)。

此外,在从与印刷面13正交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配置表面安装部件14a的区域和配置发热部件组16的区域只要至少一部分重叠即可。

[第二实施方式]

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马达驱动装置10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俯视图。对于具有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的结构,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并对不同点进行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中,表面安装部件14a表面安装于印刷基板12的印刷面13,发热部件16a设于印刷基板12的印刷面13侧。但是,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在从与印刷面13正交的方向(例如,上方向)观察的情况下,配置由多个表面安装部件14a构成的表面安装部件组14的区域f1和配置由多个发热部件16a构成的发热部件组16的区域f2不重叠,是分离的。

具体而言,在从上方观察的情况下,配置表面安装部件组14的区域(第一区域)f1位于印刷基板12(印刷面13)的预先决定的a方向的一端侧(图4中,右侧),配置发热部件组16的区域(第二区域)f2位于印刷基板12(印刷面13)的a方向的另一端侧(图4中,左侧)。该区域f1和区域f2沿a方向隔开预定的间隔而分离。

在从上方观察的情况下,风扇18沿与a方向交叉(例如,正交)的b方向输送风,冷却发热部件组16。因此,风扇18位于a方向的另一端侧(图4中,左侧),且沿b方向位于比发热部件组16靠外侧。由此,能够使从风扇18输送的风流通于发热部件组16,并且由风扇18输送的风(包含雾)难以流通于表面安装部件组14。因此,能够抑制因风扇18的送风而表面安装部件14a发生故障。

另外,罩20位于区域f1与区域f2之间。罩20沿b方向延伸,且以使风扇18输送的风不会流通于表面安装部件组14的方式遮挡由风扇18输送的风。也就是,罩20从a方向的另一端侧(发热部件组16侧)覆盖表面安装部件组14。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风扇18输送的风流通于表面安装部件组14,能够防止因风扇18的送风而表面安装部件14a发生故障。

〔根据实施方式可得到的技术性思想〕

以下,记载根据上述各实施方式可掌握的技术性思想。

马达驱动装置10具备:印刷基板12;由被表面安装于印刷基板12的印刷面13的多个表面安装部件14a构成的表面安装部件组14;设于印刷基板12的印刷面13侧,且由产生预定量以上的热量的多个发热部件16a构成的发热部件组16;向发热部件组16输送风来冷却发热部件16a的风扇18;以及以使由风扇18输送的风不会流通于表面安装部件14a的方式遮挡由风扇18输送的风的罩20。

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通过由风扇18输送的风冷却发热部件16a,并且防止由风扇18输送的风流通于表面安装部件14a。因此,能够防止因由风扇18输送的风包含的雾状的液体而表面安装部件14a发生故障。

罩20可以从表面安装部件组14的与印刷面13相反的一侧覆盖表面安装部件组14。由此,能够保护表面安装部件14a远离从风扇18输送的风,能够防止表面安装部件14a发生故障。

也可以为了冷却安装于印刷面13的发热部件16a而在罩20形成用于露出安装于印刷面13的发热部件16a的开口部22。由此,能够冷却安装于印刷面13的发热部件16a,并且保护表面安装部件14a远离从风扇18输送的风。

也可以在罩20设有防止由风扇18输送的风通过开口部22进入罩20内的防壁20a。由此,能够冷却安装于印刷面13的发热部件16a,并且可靠地保护表面安装部件14a远离从风扇18输送的风。

也可以是,在从与印刷面13正交的方向观察印刷基板12的情况下,配置发热部件组16的区域和配置表面安装部件组14的区域至少一部分重叠。

也可以是,在从与印刷面13正交的方向观察印刷基板12的情况下,配置表面安装部件组14的第一区域f1位于印刷基板12的预先决定的方向的一端侧,配置发热部件组16的第二区域f2位于印刷基板12的预先决定的方向的另一端侧。也可以是,在从与印刷面13正交的方向观察印刷基板12的情况下,风扇18沿与预先决定的方向交叉的方向输送风来冷却发热部件16a。罩20也可以设于第一区域f1与第二区域f2之间。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风扇18输送的风流通于表面安装部件14a,能够防止因风扇18的送风而表面安装部件14a发生故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