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器的散热鳍片的组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72547发布日期:2019-08-20 20:28阅读:9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器的散热鳍片的组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器的散热鳍片的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散热器包括散热底座以及复数片设置于散热底座上的散热鳍片,散热器设置于待散热的电子元件上,电子元件将热量传递到散热鳍片后,散热鳍片通过对流的形式将热能散逸,具体通过复数个散热鳍片的大表面积实现,表面积越大,散热效果越好。现有技术中,常常通过焊接的方式将散热鳍片与散热底座焊合而形成散热器,然而,焊接过程后,散热鳍片与散热底座的间的焊接面会增加传导热阻,使得成品难以符合散热器高热传导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散热器的散热鳍片的组装方法。

本发明的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散热器的散热鳍片的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种散热鳍片和一种散热底座,所述散热鳍片的一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具有一反折部,所述散热底座具有若干匹配槽,所述匹配槽用于给所述散热鳍片对应插设连接;

将所述散热鳍片的连接端插入所述散热底座的匹配槽内,使所述反折部设置于所述匹配槽内,通过外压对所述反折部施加向所述匹配槽底部方向的作用力,在外压作用下所述反折部变形扩张,使得所述连接端及所述反折部被压紧抵接于所述匹配槽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压作用为通过冲压冲头向所述反折部冲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冲压压力为100-500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压作用为通过滚轮向所述反折部滚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滚压压力为50-400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底座上凸起设置有卡紧端,所述卡紧端设置于所述匹配槽的槽口处,对所述反折部施加向所述匹配槽底部方向的外压时,所述卡紧端扩张,使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反折部卡紧于所述匹配槽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匹配槽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反折部的总宽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匹配槽的宽度与所述连接端及所述反折部的总宽度的差值为0.1-0.7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散热器的散热鳍片的组装方法,解决了现有焊接组装方法中散热鳍片与散热底座的间的焊接面增加传导热阻的问题,通过冲压方式压紧组装,且避免了传统冲压中可能存在的容易松脱问题,通过在连接端设置反折部,冲压反折部使其变形增大压紧在匹配槽内、以实现散热鳍片与散热底座的连接,使得散热鳍片与散热底座的连接更加紧密、牢固,且符合散热器高热传导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散热器及冲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散热鳍片与散热底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下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散热器的散热鳍片的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种散热鳍片200和一种散热底座100,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散热鳍片200的一端为连接端210,所述连接端210为所述散热鳍片200与所述散热底座100连接的一端,所述连接端210具有一反折部201,例如,所述反折部201为所述连接端210反折形成,例如,所述连接端210上连接设置有一反折部201,所述散热底座100具有若干匹配槽101,所述匹配槽101用于给所述散热鳍片200对应插设连接,也就是说,该匹配槽101供所述连接端210插植连接,实现散热鳍片200与散热底座100的连接。

将所述散热鳍片200的连接端210插入所述散热底座100的匹配槽101内,使所述反折部201设置于所述匹配槽101内,通过外压对所述反折部201施加向匹配槽101底部方向的作用力,将反折部201部向匹配槽101压紧,且在外压作用下所述反折部201变形扩张,使得所述连接端210及所述反折部201被压紧抵接于所述匹配槽101内,通过反折部201变形增大压紧在匹配槽101的侧壁上,实现散热鳍片200与散热底座100的连接。

为了实现将所述散热鳍片200插入所述散热底座100的匹配槽101内,例如,如图2所示,所述匹配槽101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端210与所述反折部201的总宽度,使得连接端210插设于所述匹配槽101内,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匹配槽101的宽度a与所述连接端210及所述反折部201的总宽度b的差值为0.1-0.7mm,再通过外压作用,使得反折部201变形扩张,挤压反折部201与匹配槽101之间的缝隙,匹配槽101与反折部201之间的空隙被扩张的反折部201填充,从而使得连接端210被压紧在匹配槽101内。

为了实现将所述散热鳍片200压紧在所述散热底座100的匹配槽101内,例如,如图2所示,所述匹配槽101的深度大于所述反折部201的长度,使得反折部201没入所述匹配槽101内,也就使得反折部201不露出散热底座100的表面,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匹配槽101的深度c与所述反折部201的长度d的差值为0.3-1mm,再通过外压作用,使得反折部201变形扩张,挤压反折部201与匹配槽101之间的缝隙,在扩张中反折部201挤压匹配槽101扩张,也使得匹配槽101被挤压变形,形成匹配槽101靠近底部的位置宽度变大,匹配槽101的槽口的位置宽度不变或变化较小,使得反折部201被卡紧在匹配槽101内、不易松脱。

为了实现将所述散热鳍片200压紧在所述散热底座100的匹配槽101内,例如,所述匹配槽101的深度小于所述反折部201的长度,使得反折部201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匹配槽101外,也就使得反折部201露出散热底座100的表面,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所述反折部201的长度d与匹配槽101的深度c的差值为0.3-1mm,也就是说,所述反折部201露出所述匹配槽101外0.3-1mm。再通过外压作用,使得反折部201变形扩张,将反折部201露出匹配槽101外的部分向匹配槽101内压去,施压距离为0.3-1mm,即使得反折部201与散热底座100的表面齐平,反折部201在冲压下变形扩张,外露部分向匹配槽101内扩张,挤压反折部201与匹配槽101之间的缝隙,使得反折部201被卡紧在匹配槽101内、不易松脱。

为了实现将所述散热鳍片200卡紧在所述散热底座100的匹配槽101内,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散热底座100上凸起设置有卡紧端110,所述卡紧端110设置于所述匹配槽101的槽口处,对所述反折部201施加向匹配槽101底部方向的外压时,所述卡紧端110扩张,使所述连接端210与所述反折部201卡紧于所述匹配槽101内。

为了实现将所述散热鳍片施加外压,将散热鳍片压紧在匹配槽内,

方法1:所述外压作用为通过冲压冲头向所述反折部201冲压。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压紧,使得反折部201变形扩张,所述冲压压力为100-500吨。

方法2:所述外压作用为通过滚轮向所述反折部201滚压。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压紧,使得反折部201变形扩张,所述滚压压力为50-400吨。

本发明提供的散热器的散热鳍片的组装方法,解决了现有焊接组装方法中散热鳍片与散热底座的间的焊接面增加传导热阻的问题,通过冲压方式压紧组装,且避免了传统冲压中可能存在的容易松脱问题,通过在连接端设置反折部,冲压反折部使其变形增大压紧在匹配槽内、以实现散热鳍片与散热底座的连接,使得散热鳍片与散热底座的连接更加紧密、牢固,且符合散热器高热传导的需求。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