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免膜移且起泡的柔性电路板干膜贴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77727发布日期:2019-11-08 21:49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免膜移且起泡的柔性电路板干膜贴膜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柔性电路板贴膜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具有免膜移且起泡的柔性电路板干膜贴膜机。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家居的兴起以及被广泛被接受,其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之一,智能家居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程度的上的便利以及安全,而这些智能家居主要都是电子设备且是基于物联网所诞生的,故而柔性电路板作为这些电子设备的主要核心之一,其需要经过开料、钻孔、pth、电镀、前处理、贴干膜等一系列的处理才诞生的,故而生产以及被研究的上具有严格的把控,而目前市场上的这些柔性电路板在通过贴膜机进行贴膜时,因在该干膜机为手动压膜,故而其在进行柔性电路板的防止输入进行贴膜时,常常该电路板表面的膜层含有气泡现象,或其某一端板面出现有贴膜移位现象从而导致电路板的膜层出现大量的折皱现象,进而在投入使用时因该膜层的原因而影响到电路板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免膜移且起泡的柔性电路板干膜贴膜机,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在该干膜机为手动压膜,故而其在进行柔性电路板的防止输入进行贴膜时,常常该电路板表面的膜层含有气泡现象,或其某一端板面出现有贴膜移位现象从而导致电路板的膜层出现大量的折皱现象,进而在投入使用时因该膜层的原因而影响到电路板的正常使用。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具有免膜移且起泡的柔性电路板干膜贴膜机,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控制面板、收料轴、滚筒、胶辊、放膜轴、负压吸附机,所述控制面板镶嵌于设备主体前表面右侧并电连接,所述收料轴安装于设备主体内侧下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滚筒设有若干且呈均匀等距排列安装于设备主体内侧中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胶辊安装于滚筒上方并与设备主体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放膜轴安装于设备主体内侧上部,所述负压吸附机设于设备主体右表面并与胶辊电连接,所述胶辊包括外滚壳、传动轴、挤泡机构、防走位结构,所述传动轴一端伸入外滚壳内部并通过套合相连接,所述挤泡机构左右两侧分别与传动轴相连接并通过啮合相连接,所述防走位结构安装于设备主体内侧壁左右两侧且位于挤泡机构后方。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传动轴包括半齿轮、星齿轮,所述传动轴首尾两端表面分别设有半齿轮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半齿轮与挤泡机构通过星齿轮啮合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挤泡机构包括内齿轮、限位扭簧、活动壳、勾板、挤泡板,所述内齿轮为布局锯齿结构并通过星齿轮与半齿轮啮合相连接,所述活动壳与内齿轮通过限位扭簧相连接,所述勾板呈型结构且安装于活动壳外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挤泡板安装于勾板下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有利于实现柔性电路板贴膜的平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挤泡板呈微弧形结构且其底部设有波浪条,所述波浪条其弯曲程度较大并与挤泡板通过电焊相连接,有利于对与柔性电路板贴合的膜层进行其气泡的挤出,保持其表面的平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防走位结构包括安装板、凹槽框,所述凹槽框设有若干个且分别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于安装板表面,所述凹槽框与安装板为一体化结构,有利于实现避免柔性电路板在输送的过程中出现移位现象。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安装板内侧为空心结构并与负压吸附机相连接,有利于实现通过吸附气流对柔性电路板进行固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凹槽框向内一侧为开口式结构,所述凹槽框内上壁与下壁分别设有棉绒条并通过胶合相连接,所述凹槽框内后壁设有若干个流通孔且为一体化结构,有利于实现对贴膜好的柔性电路板进行稳固,避免其贴好一侧在输送过程中出现扭曲现象,从而影响到后方的未贴膜的电路板,从而导致有折皱现象出现。

发明有益效果

相对比较于传统的柔性电路板干膜贴膜机,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设有的挤泡机构其在限位扭簧以及传动轴的作用下进行间歇式的对贴膜好的柔性电路板接触,并利用挤泡板底部设有的波浪条对贴膜好后的柔性电板表面进行及时的瞬时接触刮蹭,因挤泡机构与外滚壳为紧密相连接从而将膜内含有的气泡及时的挤出抹平,以避免柔性电路板表面的膜层因含有大量的气泡,从而在投入使用过程中因该气泡的存在而影响到使用。

本发明利用设有的防走位结构,对贴膜好后的柔性电路板在负压吸附气流的作用下进行有序的规整稳固,避免其在输出的过程中出现有移位现象,从而影响到后面还未贴膜的电路板出现贴膜移位现象。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具有免膜移且起泡的柔性电路板干膜贴膜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胶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胶辊的右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挤泡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防走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设备主体-1、控制面板-2、收料轴-3、滚筒-4、胶辊-5、放膜轴-6、负压吸附机-7、外滚壳-5a、传动轴-5b、挤泡机构-5c、防走位结构-5d、半齿轮-5b1、星齿轮-5b2、内齿轮-5c1、限位扭簧-5c2、活动壳-5c3、勾板-5c4、挤泡板-5c5、波浪条-5c51、安装板-5d1、凹槽框-5d2、棉绒条-5d21、流通孔-5d2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免膜移且起泡的柔性电路板干膜贴膜机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具有免膜移且起泡的柔性电路板干膜贴膜机,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1、控制面板2、收料轴3、滚筒4、胶辊5、放膜轴6、负压吸附机7,所述控制面板2镶嵌于设备主体1前表面右侧并电连接,所述收料轴3安装于设备主体1内侧下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滚筒4设有若干且呈均匀等距排列安装于设备主体1内侧中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胶辊5安装于滚筒4上方并与设备主体1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放膜轴6安装于设备主体1内侧上部,所述负压吸附机7设于设备主体1右表面并与胶辊5电连接,所述胶辊5包括外滚壳5a、传动轴5b、挤泡机构5c、防走位结构5d,所述传动轴5b一端伸入外滚壳5a内部并通过套合相连接,所述挤泡机构5c左右两侧分别与传动轴5c相连接并通过啮合相连接,所述防走位结构5d安装于设备主体1内侧壁左右两侧且位于挤泡机构5c后方。

如图3所示,所述传动轴5b包括半齿轮5b1、星齿轮5b2,所述传动轴5b首尾两端表面分别设有半齿轮5b1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半齿轮5b1与挤泡机构5c通过星齿轮5b2啮合相连接。

如图3所示,所述挤泡机构5c包括内齿轮5c1、限位扭簧5c2、活动壳5c3、勾板5c4、挤泡板5c5,所述内齿轮5c1为布局锯齿结构并通过星齿轮5b2与半齿轮5b1啮合相连接,所述活动壳5c3与内齿轮5c1通过限位扭簧5c2相连接,所述勾板5c4呈u型结构且安装于活动壳5c3外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挤泡板5c5安装于勾板5c4下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有利于实现柔性电路板贴膜的平整。

如图4所示,所述挤泡板5c5呈微弧形结构且其底部设有波浪条5c51,所述波浪条5c51其弯曲程度较大并与挤泡板5c5通过电焊相连接,有利于对与柔性电路板贴合的膜层进行其气泡的挤出,保持其表面的平整。

如5图所示,所述防走位结构5d包括安装板5d1、凹槽框5d2,所述凹槽框5d2设有若干个且分别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于安装板5d1表面,所述凹槽框5d2与安装板5d1为一体化结构,有利于实现避免柔性电路板在输送的过程中出现移位现象。

如图1所示,所述安装板5d1内侧为空心结构并与负压吸附机7相连接,有利于实现通过吸附气流对柔性电路板进行固定。

如图6所示,所述凹槽框5d2向内一侧为开口式结构,所述凹槽框5d2内上壁与下壁分别设有棉绒条5d21并通过胶合相连接,所述凹槽框5d2内后壁设有若干个流通孔5d22且为一体化结构,有利于实现对贴膜好的柔性电路板进行稳固,避免其贴好一侧在输送过程中出现扭曲现象,从而影响到后方的未贴膜的电路板,从而导致有折皱现象出现。

综上所述,通过设有的挤泡机构5c呈间歇式的旋转从而利用波浪条5c51对贴膜后柔性电路板进行及时的抹平,从而避免其表面出现有气泡进行影响到柔性电路板的正常使用,同时利用设有的防走位结构5d对贴膜好后的柔性电路板在输出的同时进行稳固规整,防止其在输出的过程中出现移位现象,从而导致后方还未贴膜的电路板出现贴膜错乱现象。

其具体实现原理如下:在对柔性电路板进行贴膜时,将膜包套合在放膜轴6上,并将保护膜撕开与收料轴3进行缠绕,而待需使用的膜则缠绕胶辊5进行使用,通过控制面板2启动设备在滚筒4的作用下将柔性电路板输送至胶辊5进行贴膜,但因在该干膜机为手动压膜,故而其在进行柔性电路板的防止输入进行贴膜时,常常该电路板表面的膜层含有气泡现象,或其某一端板面出现有贴膜移位现象从而导致电路板的膜层出现大量的折皱现象,进而在投入使用时因该膜层的原因而影响到电路板的正常使用;

故而利用设有的内齿轮5c1在半齿轮5b1与星齿轮5b2的作用下进行顺时针的旋转运动,而因内齿轮5c1为半锯齿结构状,故而其旋转的周长有一定的限度,其在做顺时针旋转的同时,与贴合好的柔性电路板向接触,并通过挤泡板5c5底部设有的波浪条5c51与贴合好的柔性电路板在做顺时针瞬时旋转的同时相接触并将其电路板表面贴膜的一面进行刮蹭式抹平,以防止其表面含有大量的气泡,从而长期下来该柔性电路板容易因其气泡而导致整体出现脱膜现象,进而影响到其正常使用,并且通过防走位结构5d设于挤泡机构5c后方,且其表面设有的若干个凹槽框5d2,对贴膜后的柔性电路板进行稳固,以避免贴膜好后的柔性电路板在输出的同时出现移位现象而导致后方还未贴膜的电路板出现贴膜错乱现象,从而导致出现电路板表面整体呈现有大量的折皱现象。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的在该干膜机为手动压膜,故而其在进行柔性电路板的防止输入进行贴膜时,常常该电路板表面的膜层含有气泡现象,或其某一端板面出现有贴膜移位现象从而导致电路板的膜层出现大量的折皱现象,进而在投入使用时因该膜层的原因而影响到电路板的正常使用,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发明利用设有的挤泡机构其在限位扭簧以及传动轴的作用下进行间歇式的对贴膜好的柔性电路板接触,并利用挤泡板底部设有的波浪条对贴膜好后的柔性电板表面进行及时的瞬时接触刮蹭,因挤泡机构与外滚壳为紧密相连接从而将膜内含有的气泡及时的挤出抹平,以避免柔性电路板表面的膜层因含有大量的气泡,从而在投入使用过程中因该气泡的存在而影响到使用,本发明利用设有的防走位结构,对贴膜好后的柔性电路板在负压吸附气流的作用下进行有序的规整稳固,避免其在输出的过程中出现有移位现象,从而影响到后面还未贴膜的电路板出现贴膜移位现象。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