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载电子设备的集成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41780发布日期:2019-10-23 01:12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载电子设备的集成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机载电子设备安装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载电子设备的集成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飞机的性能不断增加,其上的机载电子设备也相应增加,当前,飞机上的各个机载电子设备多各自独立进行安装,各个机载电子设备具有各自的电气连接系统及具有各自的通风冷却系统,缺乏统一个规划布置,使飞机内部设备安装区间布局杂乱,对飞机上的宝贵空间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该种问题在飞机上机载电子设备急剧增加的情况下显得尤其突出。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载电子设备的集成安装装置,以于克服或减轻现有技术至少一方面的缺陷。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机载电子设备的集成安装装置,包括:

承载板;

光纤柔性板,铺设在承载板上,用以与多个机载电子设备电连接。

根据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承载板上开设有:

冷却进气道,一端延伸至承载板的边缘;

冷却出气道,一端延伸至承载板的边缘;

集成安装装置还包括:

多个进气管道,每个进气管道的一端穿过冷却进气道用以与一个机载电子设备对应连接;

多个出气管道,每个出气管道的一端穿过冷却出气道用以与一个机载电子设备对应连接。

根据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冷却进气道延伸至承载板的边缘的一端与冷却出气道延伸至承载板的边缘的一端处于承载板的同一边缘。

根据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多个安装架,设置在承载板上,用以夹持固定各个机载电子设备。

根据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各个机载电子设备通过螺栓连接至承载板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载电子设备的集成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承载板;2-光纤柔性板;3-机载电子设备;4-进气管道;5-出气管道;6-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申请,而非对该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机载电子设备的集成安装装置,包括:

承载板1;

光纤柔性板2,铺设在承载板1上,用以与多个机载电子设备3电连接,实现信号交联。

对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机载电子设备的集成安装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承载板1为与其上光纤柔性板2电连接的多个机载电子设备提供支撑,亦即该集成安装装置可安装多个机载电子设备3,以此可实现对多个机载电子设备安装的统一管理,此外,光纤柔性板2基于光互联技术,具有互连数目大、互连密度高以及功耗低、无电磁干扰的优点,多个机载电子设备3与光纤柔性板2电连接,一方面可简化多个机载电子设备3在该集成安装装置上的安装结构,解决其部线问题,节省飞机上空间,且可降低损伤;另一方面可降低各个机载电子设备3间的电磁干扰。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承载板1上开设有:

冷却进气道,一端延伸至承载板1的边缘;

冷却出气道,一端延伸至承载板1的边缘;

集成安装装置还包括:

多个进气管道4,每个进气管道4的一端穿过冷却进气道用以与一个机载电子设备3对应连接,另一端与冷却气源连通;

多个出气管道5,每个出气管道5的一端穿过冷却出气道用以与一个机载电子设备3对应连接。

对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机载电子设备的集成安装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其通过在承载板1上开设冷却进气道、冷却出气道以供其上安装的各个机载电子设备3的进气管道4、出气管道5通过,以此实现对各个机载电子设备3的冷却,亦即对其上安装的各个机载电子设备3的冷却系统进行了统一规划,降低对个各个机载电子设备3冷却系统设计、布局的复杂程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冷却进气道延伸至承载板1的边缘的一端与冷却出气道延伸至承载板1的边缘的一端处于承载板1的同一边缘。

对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机载电子设备的集成安装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冷却进气道的进口与冷却出气道的出口位于承载板1的同一边缘上,该种设计可便于多个机载电子设备3在该集成安装装置上安装的冷系统的布置,进一步节约飞机上的空间。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安装架6,设置在承载板1上,用以夹持固定各个机载电子设备3。

对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机载电子设备的集成安装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多个安装架6在承载板1上的位置,根据各个要在承载板1上安装的机载电子设备3进行设置,综合考虑各个机载电子设备3的尺寸,将各个安装架6设置在恰当位置,相互之间配合以将各个机载电子设备3夹紧,从而将各个机载电子设备3固定在承载板1上。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各个机载电子设备3通过螺栓连接至承载板1上。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技术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申请属于机载电子设备安装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载电子设备的集成安装装置,包括:承载板;光纤柔性板,铺设在承载板上,用以与多个机载电子设备电连接。上述机载电子设备的集成安装装置可安装多个机载电子设备,以此能够实现对多个机载电子设备安装的统一管理,简化安装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韩钰;王磊;毕世权;禹志刚;尹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9.08.12
技术公布日:2019.10.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