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LED灯的失效检测电路及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584511发布日期:2020-04-29 01:42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LED灯的失效检测电路及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led灯失效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led灯的失效检测电路及失效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led灯,即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因此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市场。

而led灯随着使用时间或者周围环境的变化会导致失效,比如:由于电流超额导致pn结温度过高失效;由于工况环境温度超额导致pn结温度过高而致使led电流出现正反馈最终失效。

现有关于led灯电路失效检测一般采用ntc采样电路进行实时检测,其缺点是ntc硬件成本高、mcu检测端口过多、理论支持不清晰;并且现有led灯的电路一般均是基于开关电源的led恒流电路,其用于大功率场合,具有emi效果差,开关尖峰信号突出,电路成本高昂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led灯的失效检测电路,其摒弃了传统的基于开关电源的led恒流电路,采用外置的参考电压模块和负反馈模块实现了对led灯电流的动态调节;并且通过失效检测模块实现了对led灯失效状态的检测。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led灯失效检测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led灯的失效检测电路,该检测电路包括led灯、负反馈模块、参考电压模块以及失效检测模块,所述参考电压模块通过负反馈模块控制流经led灯的电流以调节led灯的亮度,所述失效检测模块的输入端和led灯连接用于检测led灯的失效状态,失效检测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单片机和负反馈模块连接;所述失效检测模块包括并联的第六二极管d6和第二二极管d2,所述第六二极管d6靠近led灯设置,所述第二二极管d2设置在环境温度下。

优选地,所述led灯的失效状态包括开路失效、短路失效以及过温失效。

优选地,所述负反馈模块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三极管tr1和第二三极管tr2,所述第一三极管tr1的基极和第二三极管tr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tr1的发射极一路和参考电压模块连接,另一路和第九电容c9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tr2的发射极和第十电容c10连接,所述第九电容c9和第十电容c10共接地,所述第十电容c10与第七电阻r7并联,所述第一三极管tr1的集电极通过第五电阻r5接vcc_sw,所述第二三极管tr2的集电极通过第六电阻r6接vcc_sw;还包括第三场效应三极管q3,所述第三场效应三极管q3的栅极和第一三极管tr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三极管q3的漏极和led灯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三极管q3的源极和第七电阻r7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三极管tr1和第二三极管tr2构成对称性晶体管q4,所述晶体管q4的信号为bcv61c。

优选地,所述参考电压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q1,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端口cmd_pl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一路通过第四电容c4和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另一路和第三电阻r3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一路通过第四电阻r4和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另一路和第二电阻r2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一路通过第三十电容c30接地,另一路和负反馈模块连接;所述端口cmd_pl用于产生高电平或低电平。

优选地,所述失效检测模块还包括与第六二极管d6并联的第三十四电容c34、与第二二极管d2并联的第二电容c2,所述第六二极管d6和第三十四电容c34并联后通过第二十电阻r20接vcc,所述第二二极管d2和第二电容c2并联后形成失效检测模块的输出端。

一种led灯的失效检测方法,其应用上述的用于led灯的失效检测电路,该检测方法具体为:

通过失效检测模块输出端的电压判断led灯电气失效的状态;所述电气失效的状态包括开路失效和短路失效;

通过失效检测模块输出端和负反馈模块的电压差、与第六二极管d6和第二二极管d2的电压差之间的关系判断led灯是否处于过温失效模式。

优选地,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当所述led灯处于电气失效状态时,单片机关闭负反馈模块的电源vcc_sw;

当所述led灯处于过温失效模式时,通过负反馈模块和参考电压模块降低流经led灯的电流使led灯温度下降。

优选地,所述通过失效检测模块输出端的电压判断led灯电气失效的状态,具体为:

如公式(1)成立,则判定led灯的失效状态为开路失效;

vfailure≈(vd6+vr7)-vd2(1)

其中,vfailure为失效检测模块输出端的电压,vd6、vr7以及vd2分别为第六二极管d6、第七电阻r7和第二二极管d2处的电压;

如公式(2)成立,则判定led灯的失效状态为短路失效;

vfailure≈vcc_sw(2)

其中,vcc_sw为负反馈模块的电源电压;

若公式(1)和(2)均不成立,则判定所述led灯为非电气失效。

优选地,所述通过失效检测模块输出端和负反馈模块的电压差、与第六二极管d6和第二二极管d2的电压差之间的关系判断led灯是否处于过温失效模式,具体为:

若公式(3)不成立,则判定所述led灯为过温失效,反之其为非过温失效状态:

vfailure-(vq3_ds+vr7)≈vd6-vd2(3)

其中,vq3_ds为第三场效应三极管q3的电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用时,通过失效检测模块可以检测出led灯的失效状态,并且根据失效状态做出相应的措施以防止led灯损坏;同时,本发明采用外置的参考电压模块和负反馈模块实现了对led灯电流的动态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一种用于led灯的失效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一种用于led灯的失效检测电路中第六二极管的温度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明确的是,术语“垂直”、“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水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意味着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有的方位或位置,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一种用于led灯的失效检测电路,如图1所示,该检测电路包括led灯1、负反馈模块2、参考电压模块3以及失效检测模块4,所述参考电压模块3通过负反馈模块2控制流经led灯1的电流以调节led灯1的亮度,所述失效检测模块4的输入端和led灯1连接用于检测led灯1的失效状态,失效检测模块4的输出端通过单片机和负反馈模块2连接;

并且,所述失效检测模块4包括并联的第六二极管d6和第二二极管d2,所述第六二极管d6靠近led灯1设置,所述第二二极管d2设置在环境温度下,温度环境的范围为24-26℃,优选25℃;

这样,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负反馈模块2、参考电压模块3、失效检测模块4以及单片机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对led灯1失效状态的判断;

并且根据失效状态通过单片机调节负反馈模块2的电源电压以实现对led灯1的保护。

其中,第六二极管d6的型号为bas21,第二二极管d2的型号为baw56w,其温度曲线如图2所示;

所述led灯1的失效状态包括开路失效、短路失效以及过温失效。

所述负反馈模块2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三极管tr1和第二三极管tr2,所述第一三极管tr1的基极和第二三极管tr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tr1的发射极一路和参考电压模块3连接,另一路和第九电容c9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tr2的发射极和第十电容c10连接,所述第九电容c9和第十电容c10共接地,所述第十电容c10与第七电阻r7并联,所述第一三极管tr1的集电极通过第五电阻r5接vcc_sw,所述第二三极管tr2的集电极通过第六电阻r6接vcc_sw;还包括第三场效应三极管q3,所述第三场效应三极管q3的栅极和第一三极管tr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三极管q3的漏极和led灯1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三极管q3的源极和第七电阻r7连接;

所述第一三极管tr1和第二三极管tr2构成对称性晶体管q4,所述晶体管q4的信号为bcv61c;

这样,负反馈模块2的恒流电路功能的实现过程为:由于第一三极管tr1和第二三极管tr2的基极互相连接而处于同电位,第一三极管tr1和第二三极管tr2为对称型bjt管,故vbe_tr1≈vbe_tr2,vr7≈vr3,由于r7小于r3的阻值,则电流ir7大于ir3,至此由负反馈模块2产生电流不平衡效应并使得第三场效应三极管q3的门极电压vgs_q3>vgs(th)_q3(阀值电压),从而使得第三场效应三极管q3作为纯开关导通以达到led灯1导通目的。

通过负反馈模块2进行led灯1恒流负反馈稳定控制的过程为:led灯1的电流(ir7)增大→vr7增大→vb_tr1/tr2增大→ib_tr1/tr2增大→ic_tr1增大→vr5增大→vgs_q3下降→ids_q3下降;通过增加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二十四电容c24的电容值增加led灯电流(ir7)的滤波及相位裕量的偏移,从而提高反馈环路稳定性。

所述参考电压模块3包括第一三极管q1,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端口cmd_pl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一路通过第四电容c4和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另一路和第三电阻r3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一路通过第四电阻r4和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另一路和第二电阻r2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一路通过第三十电容c30接地,另一路和负反馈模块2连接;所述端口cmd_pl用于产生高电平或低电平;

这样,通过参考电压模块3动态调节led灯1电流的实现过程为:由于vr7≈vr3,则有:iled=ir7=(vr7/r7)=(vr3/r7),由此可知vr3的值即可控制led灯1电流动态变化,iled为led灯1的电流;

高亮电流模式:当端口cmd_pl为低电平时,第一三极管q1关闭,则有:iled=ir7=(vr7/r7)=(vcc_sw*r3)/(r2+r3);

过温电流模式:当端口cmd_pl为高电平时,第一三极管q1饱和开通,第四电阻r4与第三电阻r3并联,则有:

iled=(vr7/r7)=(vcc_sw*(r3//r4))/(r2+(r3//r4))。

所述失效检测模块4还包括与第六二极管d6并联的第三十四电容c34、与第二二极管d2并联的第二电容c2,所述第六二极管d6和第三十四电容c34并联后通过第二十电阻r20接vcc,所述第二二极管d2和第二电容c2并联后形成失效检测模块4的输出端。

工作过程:

判断led灯1是否为开路失效,具体为:

根据叠加定律有vfailure=(vd6+vq3_ds+vr7)-vd2,假如此时led灯1开路,则第三场效应三极管q3为纯开关,其漏源极间电流ids为0,则vq3_ds的值约为零;

因此当vfailure≈(vd6+vr7)-vd2成立时,则判断led灯1是为开路失效。

判断led灯1是否为短路失效,具体为:

根据叠加定律有vfailure=(vd6+vq3_ds+vr7)-vd2,假如此时时led灯1短路,则第三场效应三极管q3漏极电压接近负反馈模块2的电源电压vcc_sw;

因此当vfailure≈vcc_sw成立时,则判断led灯1是为短路失效。

判断led灯1是否为过温失效,具体为:

参考市场上多数led灯生产商给出的规格书得知,工作温度125℃为led灯使用寿命保证点;当第六二极管d6(对管)放置在最临近led灯1位置时可近似认为二者的工作温度一致,参考附图二得到正常工作温度范围下vd6的值(此数据应实际根据所选二极管规格书得到,本发明参考s1g二极管得到0.5~0.7v);

根据叠加定律有vfailure=(vd6+vq3_ds+vr7)-vd2,假如led灯1过温失效,则第三场效应三极管q3为纯开关,其漏源极间电流ids为led灯1的电流iled,第三场效应三极管q3电压vq3_ds:

则有:vq3_ds≈(iled^2)*rds(on);

而rds(on)是第三场效应三极管q3漏极与源极之间导通时的电阻,是恒定值,iled电流也是恒定值,从而vq3_ds为恒定值;

故有:vfailure-(vq3_ds+vr7)≈vd6-vd2;

由此可知(vfailure-(vq3_ds+vr7))在此(vd6-vd2)范围以外为led灯1过温失效模式。

本实施例通过失效检测模块可以检测出led灯的失效状态,并且根据失效状态做出相应的措施以防止led灯损坏;同时,本发明采用外置的参考电压模块和负反馈模块实现了对led灯电流的动态调节。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led灯的失效检测方法,其应用实施例1所述的用于led灯的失效检测电路,该检测方法具体为:

通过失效检测模块4输出端的电压判断led灯1电气失效的状态;所述电气失效的状态包括开路失效和短路失效,具体为:

如公式(1)成立,则判定led灯1的失效状态为开路失效;

vfailure≈(vd6+vr7)-vd2(1)

其中,vfailure为失效检测模块4输出端的电压,vd6、vr7以及vd2分别为第六二极管d6、第七电阻r7和第二二极管d2处的电压;

如公式(2)成立,则判定led灯1的失效状态为短路失效;

vfailure≈vcc_sw(2)

其中,vcc_sw为负反馈模块2的电源电压;

若公式(1)和(2)均不成立,则判定所述led灯1为非电气失效;

通过失效检测模块4输出端和负反馈模块2的电压差、与第六二极管d6和第二二极管d2的电压差之间的关系判断led灯1是否处于过温失效模式,具体为:

若公式(3)不成立,则判定所述led灯1为过温失效,反之其为非过温失效状态:

vfailure-(vq3_ds+vr7)≈vd6-vd2(3)

其中,vq3_ds为第三场效应三极管q3的电压。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当所述led灯1处于电气失效状态时,单片机关闭负反馈模块2的电源vcc_sw;

当所述led灯1处于过温失效模式时,通过负反馈模块2和参考电压模块3降低流经led灯1的电流使led灯1温度下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