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电源智能控制型消防应急照明疏散系统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122639发布日期:2020-03-20 05:44阅读:2771来源:国知局
集中电源智能控制型消防应急照明疏散系统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消防系统领域,尤指集中电源智能控制型消防应急照明疏散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疏散指示系统为固定方向指示,指引就近的安全出口,这类固定方向指示的疏散指示灯标志灯和安全出口标志,存在着将人员引向火灾危险区域和非安全出口的错误方向隐患,同时在烟雾浓度较大时,应急灯具的可见度较低,会造成人们看不清应急灯具;此外目前国内大部分建筑都是使用传统自带蓄电池集中控制型疏散系统,传统自带蓄电池集中控制型疏散系统存在如下问题:应急供电时间短、灯具供电电压高等问题;灯具自带蓄电池,不仅仅带来污染问题,还会出现电池利用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烟雾条件下引导效果理想,能够对疏散路线做了局部的优化与调整,及时生成最佳动态疏散路线的集中电源智能控制型消防应急照明疏散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集中电源智能控制型消防应急照明疏散系统,包括应急照明控制器、集中电源、分配电装置、应急灯具以及火灾报警装置,所述应急照明控制器与集中电源连接,所述集中电源与市电连接,同时对内部电池进行充电,在应急状态下内部电池为应急灯具供电,所述分配电装置与集中电源连接,所述应急灯具与分配电装置连接,所述应急照明控制器控制并显示系统内所有的应急灯具、集中电源、分配电装置的工作状态,应急照明控制器与集中电源之间采用总线制连接方式,所述分配电装置通过二总线与应急灯具连接并监控应急灯具的状态信息将其状态信息上传给应急照明控制器,所述二总线包括供电线和通讯线,所述供电线和通讯线采用无极性连接;所述火灾报警装置与应急照明控制器相联动并进行通讯连接,所述火灾报警装置包括烟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火灾报警控制器,所述烟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分别与火灾报警控制器连接,所述火灾报警控制器与应急照明控制器联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分配电装置包括回路控制模块、开关电源以及区域路由器。

进一步地,所述分配电装置的输出电压为dc24v。

进一步地,所述应急灯具包括应急照明灯和应急标志灯,所述应急照明灯和应急标志灯均为带有地址编码的终端疏散灯具。

进一步地,所述应急照明灯和应急标志灯的外壳为透明阻燃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应急标志灯的外壳包括后盖板和与后盖板配合安装的面板,所述后盖板上设有烟雾传感器和单片机,所述面板内部设有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上设有两个相反方向的图文指示标志,相反的图文指示标志处设有独立的led光源,所述led光源、单片机和烟雾传感器依次连接,所述单片机与主机之间进行通讯,烟雾传感器对烟雾浓度进行检测,将检测到的数据传到单片机上,单片机根据烟雾浓度进行计算,再发出指令给led光源来调节led光源在不同浓度的烟雾中的最佳亮度。

进一步地,所述应急照明控制器设有标准串行通讯端口,所述串行通讯端口与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连接。

进一步地,还设有手动控制机构,所述手动控制机构在应急照明控制器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可以手动使应急灯具进入应急状态。

集中电源智能控制型消防应急照明疏散系统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施工准备:完成集中电源智能控制型消防应急照明疏散系统工程技术交底;

步骤2,应急标志灯的安装:应急标志灯在顶部安装时,尽量避免吸顶安装,灯具上边与顶棚距离宜大于200mm;低位安装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时,应安装在距地面(楼面)1m以下的墙上,应急标志灯表面应与墙面平行,凸出墙面的部分不应有尖锐角及伸出的固定件;安装在地面上时,应急标志灯的所有金属构件应采用耐腐蚀构件或做防腐处理,电源连接和控制线连接应采用密封胶密封,应急标志灯表面应与地面平行,与地面高度差不宜大于3mm,与地面接触边缘不宜大于1mm;

步骤3,应急照明灯的安装:应急照明灯应均匀布置,最好安装在棚顶或距楼地面2m以上的侧面墙上;在侧面墙上顶部安装时,其底部距地面距离不得低于2m,在距地面1m以下侧面墙上安装时,应采用嵌入式安装,其凸出墙面最大水平距离不应超过20mm,且应保证光线照射在应急照明灯的水平线以下;不得安装在地面或1~2m之间侧面墙上;

步骤4,分配电装置的安装:分配电装置落地安装时宜高出地面50mm以上;分配电装置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1.3~1.5m,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0m;

步骤5,集中电源的安装:安装场所应无腐蚀性气体、蒸汽、易燃物及尘土;电池应安装于通风良好的场所,严禁安放在密封环境、有可燃气管道、仓库等场所;落地安装时,宜高出地面150mm以上;

步骤6,应急照明控制器的安装:在墙上安装时,应急照明控制器的底边距地(楼)面高度为1.3~1.5m,靠近门或侧墙安装时应保证应急照明控制器门的正常开关,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落地安装时,其底边宜高出地坪0.1~0.2m;

步骤7,系统调试:系统调试包括以下步骤;

1)应急标志灯和应急照明灯具的调试:受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控制的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输入联动控制信号,系统内的消防应急灯具应在5s内转入与联动控制信号相对应的工作状态,并应发出联动反馈信号;

2)集中电源的调试:断开主电电源,集中电源和该电源供电的所有应急灯具均应转入应急工作状态,应急工作时间应不小于本身标称的应急工作时间。

3)应急照明控制器的调试:操作控制功能,应急照明控制器应能控制任何应急灯具从主电工作状态转入应急工作状态,并应有相应的状态指示和应急灯具转入应急状态的时间;断开任意的应急灯具与应急照明控制器间连线,应急照明控制器应发出声、光故障信号,并显示故障部位,故障存在期间,操作应急照明控制器,应能控制与此故障无关的应急灯具转入应急工作状态。

4)应急照明疏散系统功能调试:模拟消防联动控制信号,应急照明控制器应控制相关应急灯具转入应急工作状态;应急照明控制器应能控制并显示系统内所有的应急灯具、集中电源、分配电装置及其它附件的工作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与传统自带蓄电池集中控制型疏散系统相比,联动原有消防报警装置来明确火灾点,再通过人员疏散模拟软件进行疏散模拟分析,及时生成最佳动态疏散路线,使被困人员能够主动地避开烟、火,准确的做出判断,较好地解决了复杂建筑环境中人员疏散的引导问题,避免了盲目逃生、踩踏等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

2.本系统还设有人流量检测装置,将各个逃生通道的人流量上报到应急照明控制器上,应急照明控制器再将各个逃生通道人群流量的实时状况发送到移动终端,让逃生人员获取逃生通道的人群流量的实时状况,正确选择较为顺畅的逃生通道,避免了单个逃生通道拥挤的现象。

3.应急标志灯具内设有烟感传感器和单片机,烟雾传感器对烟雾浓度进行检测,将检测到的数据传到单片机上,单片机根据烟雾浓度进行计算,再发出指令给led光源来调节led光源在不同浓度的烟雾中的最佳亮度,提高了应急标志灯在烟雾中的可见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系统原理方框图。

图3是应急标志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二的系统原理方框图。

图5是本系统的施工方法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2所示,本发明关于集中电源智能控制型消防应急照明疏散系统,包括应急照明控制器1、集中电源2、分配电装置3、应急灯具4以及火灾报警装置5,应急照明控制器1与集中电源2连接,集中电源2与市电连接,同时对集中电源2的内部蓄电池充电,断电的情况下由内部蓄电池供电;分配电装置3分别与市电和集中电源2连接,正常情况下接收vc220v市电并输出dc24v电压,应急情况下从集中电源2中取电输出dc24v电压供应急灯具工作,应急灯具4与分配电装置3连接,应急照明控制器1控制并显示系统内所有的应急灯具4、集中电源2、分配电装置3的工作状态,应急照明控制器1与集中电源2之间采用总线制连接方式,分配电装置3通过二总线与应急灯具4连接并监控应急灯具4的状态信息将其状态信息上传给应急照明控制器1,二总线包括供电线和通讯线,供电线和通讯线采用无极性连接(图1中粗线代表通讯线,细线代表供电线),火灾报警装置5与应急照明控制器1相联动并进行通讯连接,火灾报警装置5包括烟感传感器51、温度传感器52和火灾报警控制器53,烟感传感器51、温度传感器52分别与火灾报警控制器53连接,火灾报警控制器53与应急照明控制器1联动连接,当烟感传感器51和温度传感器52超过预设值事,火灾报警控制器53输出火灾报警信号,由应急照明控制器1接受到火灾报警信号输出,启动应急灯具4进入应急状态。

本实施方式中,分配电装置3包括开关电源31、回路控制模块32以及区域路由器33,开关电源31与集中电源2连接,将ac220v电压转化输出为dc24v电压,为应急灯具4供电;区域路由器33通过通讯线24v与应急灯具4进行通讯,回路控制模块32将应急灯具4的状态和故障信息上报给应急照明控制器1。

本实施方式中,应急灯具4包括应急照明灯41和应急标志灯42,应急照明灯41和应急标志灯42均为带有地址编码的终端疏散灯具,应急照明灯41和应急标志灯42的外壳为透明阻燃材质。

参阅图3,应急标志灯45的外壳包括后盖板和与后盖板配合安装的面板,所述后盖板上设有烟雾传感器423和单片机422,面板内部设有导光板,导光板上设有两个相反方向的指示箭头,每个指示箭头设有独立的led光源421,led光源421、单片机422和烟雾传感器423依次连接,烟雾传感器423对烟雾浓度进行检测,将检测到的数据传到单片机422上,单片机422根据烟雾浓度进行计算,再发出指令给led光源421来调节led光源421在不同浓度的烟雾中的最佳亮度;led光源421与应急照明控制器进行通讯连接。当火灾报警装置将火灾信号发送至应急照明控制器1,应急标志灯42接收到应急照明控制器1的动作命令后,其指示箭头开始按顺序向安全出口依次闪烁移动,完成导向光流引导的功能。

参阅图5,集中电源智能控制型消防应急照明疏散系统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施工准备:完成集中电源智能控制型消防应急照明疏散系统工程技术交底;

步骤2,应急标志灯42的安装:应急标志灯42在顶部安装时,尽量避免吸顶安装,应急标志灯42上端与顶棚距离宜大于200mm;低位安装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时,应安装在距地面(楼面)1m以下的墙上,应急标志灯42表面应与墙面平行,凸出墙面的部分不应有尖锐角及伸出的固定件;安装在地面上时,应急标志灯42的所有金属构件应采用耐腐蚀构件或做防腐处理,电源连接和控制线连接应采用密封胶密封,应急标志灯42表面应与地面平行,与地面高度差不宜大于3mm,与地面接触边缘不宜大于1mm;

步骤3,应急照明灯41的安装:应急照明灯41应均匀布置,最好安装在棚顶或距楼地面2m以上的侧面墙上;在侧面墙上顶部安装时,其底部距地面距离不得低于2m,在距地面1m以下侧面墙上安装时,应采用嵌入式安装,其凸出墙面最大水平距离不应超过20mm,且应保证光线照射在应急照明灯41的水平线以下;不得安装在地面或1~2m之间侧面墙上;

步骤4,分配电装置3的安装:分配电装置3落地安装时宜高出地面50mm以上;分配电装置3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1.3~1.5m,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0m;

步骤5,集中电源2的安装:安装场所应无腐蚀性气体、蒸汽、易燃物及尘土;电池应安装于通风良好的场所,严禁安放在密封环境、有可燃气管道、仓库等场所;落地安装时,宜高出地面150mm以上;

步骤6,应急照明控制器1的安装:在墙上安装时,应急照明控制器1的底边距地(楼)面高度为1.3~1.5m,靠近门或侧墙安装时应保证应急照明控制器1门的正常开关,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落地安装时,其底边宜高出地坪0.1~0.2m;

步骤7,系统调试:系统调试包括以下步骤;

1)应急灯具4的调试:受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控制的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输入联动控制信号,系统内的应急灯具4应在5s内转入与联动控制信号相对应的工作状态,并应发出联动反馈信号;

2)集中电源2的调试:断开主电电源,集中电源2和该电源供电的所有应急灯具4均应转入应急工作状态,应急工作时间应不小于本身标称的应急工作时间。

3)应急照明控制器1的调试:操作控制功能,应急照明控制器1应能控制任何应急灯具4从主电工作状态转入应急工作状态,并应有相应的状态指示和消防应急灯具4转入应急状态的时间;断开任意应急灯具4与应急照明控制器1间连线,应急照明控制器1应发出声、光故障信号,并显示故障部位,故障存在期间,操作应急照明控制器1,应能控制与此故障无关的应急灯具4转入应急工作状态。

4)应急照明疏散系统功能调试:模拟消防联动控制信号,应急照明控制器应控制相关应急灯具转入应急工作状态;应急照明控制器应能控制并显示系统内所有的应急灯具、集中电源、分配电装置及其它附件的工作状态;

实施例二:参阅图5,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差异在于,系统还设有人流量检测装置6,用来检测各个逃生通道的人群流量,所述人流量检测装置6包括压力感应器61和移动终端7、所述人流传感器61设置在各个逃生通道,人流传感器61、应急照明控制器1和移动终端7依次进行通讯联系,当任一逃生通道的人流量超过预设值,人流传感器61将直接反馈到应急照明控制器1上,应急照明控制器1再将人流量的实时状况发送至移动终端7。让逃生人员获取逃生通道的人群流量的实时状况,正确选择较为顺畅的逃生通道,避免了单个逃生通道拥挤的现象。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差异在于,本系统还设有手动控制机构,防止应急照明控制器1出现故障的时候,可以通过手动控制机构让应急灯具4进入应急状态。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