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导轨电源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39124发布日期:2020-04-10 17:31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安装的导轨电源外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轨电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导轨电源外壳。



背景技术:

导轨电源外壳主要用于工业配线箱中。但是,由于自动化设备对故障停机要求很严格,一般都是以分钟为单位考核设备运行率。目前,导轨电源的壳体是由六个面相互组装固定而成的,组装加工较复杂,容易造成产品组装连接遗漏或连接疏松,从而会影响产品工作异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导轨电源外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导轨电源外壳,它包括有u型盖体和槽型壳体;所述u型盖体的两内侧壁上均至少设置有一条导轨;所述槽型壳体的两端均至少设置有一条固定条;所述固定条上设置有与导轨相匹配的导向槽;所述u型盖体其中一侧壁上的导轨插入到槽型壳体其中一端的导向槽内;u型盖体另一侧壁上的导轨插入到槽型壳体另一端的导向槽内;

所述u型盖体一内侧壁贴合在槽型壳体一端面上;u型盖体另一内侧壁贴合在槽型壳体另一端面上;所述u型盖体的内底壁贴合在槽型壳体的顶部开口端面上;

所述槽型壳体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卡扣;u型盖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卡孔;其中一块固定板上的卡扣卡入到u型盖体上的其中一个卡孔内;另一块固定板上的卡扣卡入到u型盖体上的另一个卡孔内;所述u型盖体的两侧表面上开设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与固定板正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凸条。

进一步地,所述槽型壳体的内底壁上设置有两组挡条组;两组挡条组分别设置在两块固定板的内侧;所述挡条组由两条沿槽型壳体宽度方向设置的挡条组成。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导轨电源外壳,u型盖体的两内侧壁上均至少设置有一条导轨;槽型壳体的两端均至少设置有一条固定条;固定条上设置有与导轨相匹配的导向槽;u型盖体其中一侧壁上的导轨插入到槽型壳体其中一端的导向槽内;u型盖体另一侧壁上的导轨插入到槽型壳体另一端的导向槽内;u型盖体一内侧壁贴合在槽型壳体一端面上;u型盖体另一内侧壁贴合在槽型壳体另一端面上;u型盖体的内底壁贴合在槽型壳体的顶部开口端面上;槽型壳体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卡扣;u型盖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卡孔;其中一块固定板上的卡扣卡入到u型盖体上的其中一个卡孔内;另一块固定板上的卡扣卡入到u型盖体上的另一个卡孔内;u型盖体的两侧表面上开设有开口槽;开口槽与固定板正对设置。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电路板预装在槽型壳体的内部;通过u型盖体和槽型壳体拼接成一个六面的盒体,使得电路板被包裹住,固定条插入到导向槽使得u型盖体仅能够相对槽型壳体沿导向槽的方向滑动,且u型盖体与槽型壳体支架通过卡扣卡入到卡孔内定位,使得固定条不能够从导向槽内拔出,实现u型盖体与槽型壳体之间的固定;在u型盖体拆出时候,仅需要同时在两开口槽处按压两侧的固定板,使得固定板向型壳体的内侧翻转,直到卡扣离开卡孔后,u型盖体就能够相对槽型壳体沿导向槽的方向滑动,实现槽型壳体与u型盖体的分离;该结构的导轨电源外壳拆装方便,极大限度地提高电源外壳的拆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u型盖体的主视图;

图2是槽型壳体的主视图;

图3是u型盖体的仰视图;

图4是槽型壳体的俯视图;

图5是u型盖体与槽型壳体组装后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u型盖体;101、导轨;102、卡孔;103、开口槽;

2、槽型壳体;201、固定条;201a、导向槽;202、挡条;203、固定板;

203a、卡扣;203b、凸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导轨电源外壳,它包括有u型盖体1和槽型壳体2;所述u型盖体1的两内侧壁上均至少设置有一条导轨101;所述槽型壳体2的两端均至少设置有一条固定条201;所述固定条201上设置有与导轨101相匹配的导向槽201a;所述u型盖体1其中一侧壁上的导轨101插入到槽型壳体2其中一端的导向槽201a内;u型盖体1另一侧壁上的导轨101插入到槽型壳体2另一端的导向槽201a内;

所述u型盖体1一内侧壁贴合在槽型壳体2一端面上;u型盖体1另一内侧壁贴合在槽型壳体2另一端面上;所述u型盖体1的内底壁贴合在槽型壳体2的顶部开口端面上;

所述槽型壳体2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板203;所述固定板203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卡扣203a;u型盖体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卡孔102;其中一块固定板203上的卡扣203a卡入到u型盖体1上的其中一个卡孔102内;另一块固定板203上的卡扣203a卡入到u型盖体1上的另一个卡孔102内;所述u型盖体1的两侧表面上开设有开口槽103;所述开口槽103与固定板203正对设置;电路板预装在槽型壳体2的内部;通过u型盖体1和槽型壳体2拼接成一个六面的盒体,使得电路板被包裹住,固定条201插入到导向槽201a使得u型盖体1仅能够相对槽型壳体2沿导向槽201a的方向滑动,且u型盖体1与槽型壳体2支架通过卡扣203a卡入到卡孔102内定位,使得固定条201不能够从导向槽201a内拔出,实现u型盖体1与槽型壳体2之间的固定;在u型盖体1拆出时候,仅需要同时在两开口槽103处按压两侧的固定板203,使得固定板203向型壳体2的内侧翻转,直到卡扣203a离开卡孔102后,u型盖体1就能够相对槽型壳体2沿导向槽201a的方向滑动,实现槽型壳体2与u型盖体1的分离;该结构的导轨电源外壳拆装方便,极大限度地提高电源外壳的拆装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固定板203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凸条203b,凸条203b的作用是防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槽型壳体2的内底壁上设置有两组挡条组;两组挡条组分别设置在两块固定板203的内侧;所述挡条组由两条沿槽型壳体2宽度方向设置的挡条202组成;挡条202的作用限制固定板203向内侧翻转的角度,是防止在按压固定板203时用力过猛,把固定板203与槽型壳体2的连接处推白或者推裂。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电路板预装在槽型壳体的内部;通过u型盖体和槽型壳体拼接成一个六面的盒体,使得电路板被包裹住,固定条插入到导向槽使得u型盖体仅能够相对槽型壳体沿导向槽的方向滑动,且u型盖体与槽型壳体支架通过卡扣卡入到卡孔内定位,使得固定条不能够从导向槽内拔出,实现u型盖体与槽型壳体之间的固定;在u型盖体拆出时候,仅需要同时在两开口槽处按压两侧的固定板,使得固定板向型壳体的内侧翻转,直到卡扣离开卡孔后,u型盖体就能够相对槽型壳体沿导向槽的方向滑动,实现槽型壳体与u型盖体的分离;该结构的导轨电源外壳拆装方便,极大限度地提高电源外壳的拆装效率;挡条的作用限制固定板向内侧翻转的角度,是防止在按压固定板时用力过猛,把固定板与槽型壳体的连接处推白或者推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