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设备全自动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61722发布日期:2020-04-03 15:38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热设备全自动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设备全自动控制器,属于全自动控制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气控制系统通过按钮,指示器,运放器,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交流接触器等电器元件组成,此种方案造价比较高,而且接线费时费力,容易出错。对后期维修也特别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加热设备全自动控制器,通过mcu微电脑控制器,以及集成驱动电路代替现有产品的控制部分,明显减少走线数量,降低设备成本;通过mcu微电脑控制,设置简便,性能可靠;通过开关电源供电,极大地提高了电源电压工作范围,提高产品通用性便于维护维修。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加热设备全自动控制器,包括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包括集成电路u8,集成电路u8的1脚接电阻r42的一端,电阻r42的另一端接集成电路u8的7脚,电阻r42的另一端经电容c13接集成电路u8的4脚,电阻r42的另一端经并联的电容c11和电容c12,再经串联的电阻r43和电阻r44接集成电路u8的4脚,电阻r42的另一端接整流桥d1的4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整流桥d1的3脚经串联的电阻r43和电阻r44接集成电路u8的4脚,整流桥d1的1脚经电阻r41接接插件h1的4脚和5脚,整流桥d1的2脚接接插件h1的1脚和2脚,接插件h1的4脚和5脚接+12v,接插件h1的1脚和2脚接地。

所述集成电路u8的2脚接电阻r52的一端,电阻r52的另一端经串联的二极管d2和电阻r47接集成电路u8的4脚,电阻r52的另一端接变压器tr1,集成电路u8的2脚经并联的电阻r45和电阻r46接集成电路u8的7脚。

所述集成电路u8的7脚接变压器tr1,变压器tr1分别接二极管d4的正极和电阻r49的一端,电阻r49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4的负极,二极管d4的负极接+12v,二极管d4的负极经并联的电容c15和电容c16接地,二极管d4的负极经串联的电阻r50和发光二极管led21接地。

所述集成电路u8的6脚接变压器tr1,集成电路u8的6脚经串联的二极管d3和电阻r51分别接电容c14的一端和电阻r48的一端,电容c14的另一端接电阻r48的另一端。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集成电路u2,集成电路u2的型号为stc11f04xe。

所述集成电路u2的5脚经电阻r17接集成电路u3的8脚,集成电路u3的型号为uln2803,集成电路u2的6脚经电阻r18接集成电路u3的7脚,集成电路u2的7脚经电阻r19接集成电路u3的6脚,集成电路u2的8脚经电阻r20接集成电路u3的5脚,集成电路u2的9脚经电阻r21接集成电路u3的4脚,集成电路u2的10脚经电阻r22接集成电路u3的3脚。

所述集成电路u3的9脚接地,集成电路u3的10脚经二极管d1接集成电路u1的vin端,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78d05,集成电路u1的vin端经电容c1接地,集成电路u1的vout端经电容c2接地,集成电路u1的vout端接5v,集成电路u1的gnd端接地。

所述集成电路u3的11脚接接插件p3的1脚,集成电路u3的12脚接接插件p3的2脚,集成电路u3的13脚接接插件p3的3脚,集成电路u3的14脚接接插件p3的4脚,集成电路u3的15脚接接插件p3的5脚。

所述接插件p3的12脚接电阻r24的一端,电阻r24的另一端接集成电路u4的2脚,集成电路u4为光电耦合器,集成电路u4的2脚经电阻r25接集成电路u4的1脚,集成电路u4的4脚接地,集成电路u4的3脚经电阻r27接集成电路u2的12脚,集成电路u4的3脚接集成电路u2的17脚。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开关电源供电方案,电能损耗低,待机电流只有几微安,由于是高频降压,比传统低频变压器转换效率高,无噪声,通过内部检测补偿线路,输入电压非常宽(180-400v)抗干扰能力强,相比工频变压器与高压元器件,通用性好,无需区分工作电压。

2、面板简洁,无需复杂的按键与走线,内部高度集成,无需大量的外围器件即可正常工作,降低生产成本,尾部输入输出接口快速采用接插件,后期更换维修直接拔插即可,无需接线,降低设备维护维修专业技术门槛。

3、改变不同的工作功率只需要通过按键改变输出通道多少即可,无需改变硬件与程序,整个升温降温过程自动保持输出通道的数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加热设备全自动控制器的控制模块第一部分的原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加热设备全自动控制器的控制模块第二部分的原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加热设备全自动控制器的控制模块第三部分的原理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加热设备全自动控制器的控制模块第四部分的原理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加热设备全自动控制器的输出模块的原理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加热设备全自动控制器的电源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6所示,一种加热设备全自动控制器,包括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包括集成电路u2,集成电路u2的型号为stc11f04xe,

集成电路u2的5脚经电阻r17接集成电路u3的8脚,集成电路u3的型号为uln2803,集成电路u2的6脚经电阻r18接集成电路u3的7脚,集成电路u2的7脚经电阻r19接集成电路u3的6脚,集成电路u2的8脚经电阻r20接集成电路u3的5脚,集成电路u2的9脚经电阻r21接集成电路u3的4脚,集成电路u2的10脚经电阻r22接集成电路u3的3脚;

集成电路u3的9脚接地,集成电路u3的10脚经二极管d1接集成电路u1的vin端,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78d05,集成电路u1的vin端经电容c1接地,集成电路u1的vout端经电容c2接地,集成电路u1的vout端接5v,集成电路u1的gnd端接地;

集成电路u3的11脚接接插件p3的1脚,集成电路u3的12脚接接插件p3的2脚,集成电路u3的13脚接接插件p3的3脚,集成电路u3的14脚接接插件p3的4脚,集成电路u3的15脚接接插件p3的5脚;

接插件p3的12脚接电阻r24的一端,电阻r24的另一端接集成电路u4的2脚,集成电路u4为光电耦合器,集成电路u4的2脚经电阻r25接集成电路u4的1脚,集成电路u4的4脚接地,集成电路u4的3脚经电阻r27接集成电路u2的12脚,集成电路u4的3脚接集成电路u2的17脚;

接插件p3的13脚接电阻r30的一端,电阻r30的另一端接集成电路u5的2脚,集成电路u5为光电耦合器,集成电路u5的2脚经电阻r31接集成电路u5的1脚,集成电路u5的4脚接地,集成电路u5的3脚经电阻r25接接插件p3的10脚;

接插件p3的14脚接电阻r32的一端,电阻r32的另一端接集成电路u6的2脚,集成电路u6为光电耦合器,集成电路u6的2脚经电阻r33接集成电路u6的1脚,集成电路u6的4脚接地;

接插件p3的15脚接电阻r34的一端,电阻r34的另一端接集成电路u7的2脚,集成电路u7为光电耦合器,集成电路u7的2脚经电阻r35接集成电路u7的1脚,集成电路u7的4脚接地,集成电路u7的3脚经电阻r26接集成电路u2的11脚;

集成电路u2的30脚经电阻r9分别接led数码管disp1的7脚、led数码管disp2的6脚和led数码管disp3的6脚,led数码管disp1的型号为sp420561n,led数码管disp2和disp3的型号均为sp460561n,集成电路u2的31脚经电阻r8分别接led数码管disp1的10脚、led数码管disp2的9脚和led数码管disp3的9脚,集成电路u2的32脚经电阻r7分别接led数码管disp1的11脚、led数码管disp2的10脚和led数码管disp3的10脚,集成电路u2的33脚经电阻r6分别接led数码管disp1的1脚、led数码管disp2的1脚和led数码管disp3的1脚,集成电路u2的34脚经电阻r5分别接led数码管disp1的2脚、led数码管disp2的2脚和led数码管disp3的2脚,集成电路u2的35脚经电阻r4分别接led数码管disp1的3脚、led数码管disp2的3脚和led数码管disp3的3脚,集成电路u2的36脚经电阻r3分别接led数码管disp1的4脚、led数码管disp2的4脚和led数码管disp3的4脚,集成电路u2的37脚经电阻r2分别接led数码管disp1的5脚、led数码管disp2的5脚和led数码管disp3的5脚,集成电路u2的39脚接led数码管disp2的6脚,集成电路u2的40脚接led数码管disp2的7脚,集成电路u2的41脚接led数码管disp3的7脚,集成电路u2的42脚接led数码管disp3的8脚,集成电路u2的43脚接led数码管disp1的8脚,集成电路u2的1脚接led数码管disp1的9脚,集成电路u2的2脚接led数码管disp1的12脚;

集成电路u2的18脚经开关k7接地,集成电路u2的19脚经开关k6接地,集成电路u2的20脚经开关k5接地,集成电路u2的21脚经开关k4接地,集成电路u2的22脚经开关k1接地,集成电路u2的23脚经开关k3接地,集成电路u2的24脚经开关k2接地;

集成电路u2的25脚经串联的电阻r16和发光二极管d12接5v,集成电路u2的26脚经串联的电阻r15和发光二极管d11接5v,集成电路u2的27脚经串联的电阻r14和发光二极管d10接5v,集成电路u2的28脚经串联的电阻r13和发光二极管d9接5v,集成电路u2的29脚经串联的电阻r12和发光二极管d8接5v;

集成电路u2的14脚经晶振x1接集成电路u2的15脚,集成电路u2的14脚经电容c6接地,集成电路u2的15脚经电容c7接地,集成电路u2的16脚接地。

一种加热设备全自动控制器,还包括普通和变频切换的输出模块,输出模块包括继电器k8、继电器k9、继电器k10、继电器k11和继电器k12,继电器k8的线圈的一端接接插件p1的1脚,继电器k8的线圈的另一端接接插件p1的8脚,继电器k8的开关的一端接接插件p4的2脚,继电器k8的开关的另一端接接插件p4的4脚;

继电器k9的线圈的一端接接插件p1的2脚,继电器k9的线圈的另一端接接插件p1的8脚,继电器k9的开关的一端接接插件p4的7脚,继电器k9的开关的另一端接接插件p4的4脚;

继电器k10的线圈的一端接接插件p1的3脚,继电器k10的线圈的另一端接接插件p1的8脚,继电器k10的开关的一端接接插件p4的6脚,继电器k10的开关的另一端接接插件p4的4脚;

继电器k11的线圈的一端接接插件p1的4脚,继电器k11的线圈的另一端接接插件p1的8脚,继电器k11的开关的一端接接插件p4的1脚,继电器k11的开关的另一端接接插件p4的4脚;

继电器k12的线圈的一端接接插件p1的5脚,继电器k12的线圈的另一端接接插件p1的8脚,继电器k12的开关的一端接接插件p4的3脚,继电器k12的开关的另一端接接插件p4的3脚,接插件p4的3脚接接插件p4的4脚;

接插件p4的4脚、5脚经380v转12v变压器接接插件p1的6脚、7脚,接插件p1的13脚、14脚、16脚接接插件p5。

接插件p1的7脚接功率放大器ar的1端,接插件p1的6脚接功率放大器ar的2端,接插件p1的12脚接功率放大器ar的3端,接插件p1的12脚接功率放大器ar的3端,功率放大器ar的1端、4端经半导体控制整流器q1接功率放大器ar的2端。

电源模块包括集成电路u8,集成电路u8的1脚接电阻r42的一端,电阻r42的另一端接集成电路u8的7脚,电阻r42的另一端经电容c13接集成电路u8的4脚,电阻r42的另一端经并联的电容c11和电容c12,再经串联的电阻r43和电阻r44接集成电路u8的4脚,电阻r42的另一端接整流桥d1的4脚,整流桥d1的3脚经串联的电阻r43和电阻r44接集成电路u8的4脚,整流桥d1的1脚经电阻r41接接插件h1的4脚和5脚,整流桥d1的2脚接接插件h1的1脚和2脚,接插件h1的4脚和5脚接+12v,接插件h1的1脚和2脚接地;

集成电路u8的2脚接电阻r52的一端,电阻r52的另一端经串联的二极管d2和电阻r47接集成电路u8的4脚,电阻r52的另一端接变压器tr1,集成电路u8的2脚经并联的电阻r45和电阻r46接集成电路u8的7脚,集成电路u8的7脚接变压器tr1,变压器tr1分别接二极管d4的正极和电阻r49的一端,电阻r49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4的负极,二极管d4的负极接+12v,二极管d4的负极经并联的电容c15和电容c16接地,二极管d4的负极经串联的电阻r50和发光二极管led21接地;

集成电路u8的6脚接变压器tr1,集成电路u8的6脚经串联的二极管d3和电阻r51分别接电容c14的一端和电阻r48的一端,电容c14的另一端接电阻r48的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电源模块:通过开关电源供电,利用桥式整流电路把电源整流为纯净的直流电,经过电源管理芯片处理后变成合适的方波电流,经高频降压后得到一个合适的电压,然后二次整流滤波得到一个纯净的工作电源。

本实用新型控制部分:采用集成电路u2作为主控制器,其中一部分io口检测按键电路,获取用户设定的参数,并保存到控制器内部。根据用户设定的参数达到合适的温度后自动开始倒计时,倒计时的同时不断地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设备工作温度。根据用户设定的功率大小,自动控制加热器件把温度稳定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倒计时结束后自动控制机器停止,同时经io输出工作状态到指示灯与数码管,方便用户直观的了解机器运行状态。

本实用新型接触器驱动与变频驱动切换:无需改变控制器与复杂的变频驱动电路,通过短接控制器内部跳线帽实现,方便用户升级与维修。

本实用新型执行部分:通过内部驱动电路直接驱动相应的交流接触器或变频器工作,无需复杂的接线与按键。

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不应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只要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