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的延时及即时启停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65387发布日期:2020-05-08 14:2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源的延时及即时启停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路包括:即时断电电路(1)、上电激发电路(2)、电源控制电路(3)和延时断电电路(4),所述的即时断电电路(1)通过电源控制电路(3)连接延时断电电路(4)的一端,所述的即时断电电路(1)通过上电激发电路(2)连接延时断电电路(4)的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的延时及即时启停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即时断电电路(1),包括即时断电电路第一电阻r126、即时断电电路第三电阻r124、即时断电电路第四电阻r127、即时断电电路三极管q10、即时断电电路二极管d19、即时断电电路被控制电源vdd3v;

所述的即时断电电路第一电阻r126与即时断电电路三极管q10基极串联,即时断电电路第三电阻r124串联在即时断电电路被控制电源vdd和即时断电电路三极管q10集电极之间,即时断电电路第四电阻r127并联在即时断电电路三极管q10基极和发射极之间,即时断电电路三极管q10发射极接地,即时断电电路三极管q10集电极和即时断电电路二极管d19的正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源的延时及即时启停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即时断电电路第一电阻r126、即时断电电路第四电阻r127的阻值范围为10~500k,所述的即时断电电路第三电阻r124的阻值范围为3~8k。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源的延时及即时启停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电激发电路(2),包括上电激发电路二极管d21、上电激发电路第一电阻r133、上电激发电路第二电阻r135、上电激发电路第三电阻r136、上电激发电路第四电阻r137、上电激发电路第五电阻r138、陶瓷电容c162、上电激发电路三极管q13、以及总电源vdd12v,所述的上电激发电路二极管d21的负极依次通过上电激发电路第二电阻r135、上电激发电路第一电阻r133后与即时断电电路二极管d19的正端连接,所述的上电激发电路三极管q13基极分别与上电激发电路第四电阻r137一端、上电激发电路第五电阻r138一端连接,所述的上电激发电路第三电阻r136一端、上电激发电路第四电阻r137另一端、陶瓷电容c162一端分别与上电激发电路二极管d21的正极连接,所述的陶瓷电容c162另一端、上电激发电路第五电阻r138另一端以及上电激发电路三极管q13分别接地,所述的上电激发电路第三电阻r136另一端接在上电激发电路第一电阻r133、上电激发电路第二电阻r135之间,所述的上电激发电路三极管q13集电极与即时断电电路二极管d19的正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源的延时及即时启停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控制电路(3)包括电源控制电路第一电阻r128、电源控制电路第二电阻r129、电源控制电路第三电阻r130、电源控制电路第四电阻r131、电源控制电路第五电阻r134、电源控制电路第一三极管q11、电源控制电路第二三极管q12、总电源vdd12v和电源控制电路电容c161;

所述的电源控制电路第一三极管q11基极分别与电源控制电路第四电阻r131一端、电源控制电路第五电阻r134一端连接,发射极分别与电源控制电路第一电阻r128、电源控制电路第二三极管q12的基极连接;

所述的电源控制电路第四电阻r131另一端分别与电源控制电路第三电阻r130一端、电源控制电路电容c161一端连接,所述的电源控制电路第三电阻r130另一端与即时断电电路二极管d19的负端连接,所述的电源控制电路第五电阻r134另一端、电源控制电路电容c161另一端、电源控制电路第一三极管q11发射极和电源控制电路第二三极管q12发射极均接地;

所述的电源控制电路第二三极管q12的集电极与电源控制电路第二电阻r129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的延时及即时启停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延时断电电路(4)包括延时断电电路二极管d22、延时断电电路第一三极管q14、延时断电电路第二三极管q15、延时断电电路第三三极管q16、计时器芯片u26、延时断电电路被控制电源vdd5v、延时断电电路电阻和延时断电电路电容;

所述的延时断电电路二极管d22、延时断电电路第二三极管q15、延时断电电路第三三极管q16依次连接,所述的计时器芯片u26分别与延时断电电路第一三极管q14、延时断电电路第三三极管q16和延时断电电路被控制电源vdd5v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的延时及即时启停控制电路,该电路包括:即时断电电路(1)、上电激发电路(2)、电源控制电路(3)和延时断电电路(4),所述的即时断电电路(1)通过电源控制电路(3)连接延时断电电路(4)的一端,所述的即时断电电路(1)通过上电激发电路(2)连接延时断电电路(4)的另一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各参数便于调节,触发条件简单等。

技术研发人员:周垚博;丁瞻远;张露露;王振明;付宇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通号通信信息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6
技术公布日:2020.05.0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