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渗析电源的顶部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71646发布日期:2020-06-20 16:25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渗析电源的顶部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渗析电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渗析电源的顶部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电渗析过程是电化学过程和渗析扩散过程的结合;在外加直流电场的驱动下,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即阳离子可以透过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可以透过阴离子交换膜),阴、阳离子分别向阳极和阴极移动。离子迁移过程中,若离子交换膜的固定电荷与离子的电荷相反,则离子可以通过;若离子交换膜的固定电荷与离子的电荷相同,则离子被排斥,从而实现溶液淡化、浓缩、精制或纯化等目的。

而在这个反应过程中,电源的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提供散热效果,人们在设计时会在电源的上方以及一些热量较高的位置设置一个出风口和排风机,以此将热量引出,但是排风机的引风方向是单一朝向的,所以热风的引出方向也是单一朝向的,不能够根据需要调整对流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电渗析电源的内部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电渗析电源的顶部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渗析电源的顶部散热装置,包括排风器和设置在排风器处的引风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风部件包括环状筒,环环状筒的同一高度内壁上固定设有若干固定杆,固定杆的另一端均朝向环状筒的虚拟中心轴线上,固定杆上以铰接的形式间隔设有若干引风片,引风片翻转后能呈现向环状筒虚拟中心轴线倾斜的状态,环状筒的外壁上还开设有若干与固定杆上下位置对应的滑动孔,滑动孔内滑动设有滑动杆,滑动杆向下延伸设有与固定杆数量相同的若干组调整杆组件,每组调整杆组件包括推动杆和回钩杆,每个引风片均处于每组调整杆组件的推动杆和回钩杆之间,排风器上还滑动设有一调节杆,调节杆的以球接的形式连接有若干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滑动杆铰接。本设计能够通过调节杆的高度位置调节,并以连接杆作为传递中介,将所有滑动杆同步向外扩张或者向内收缩,在这个过程中,引风片由于总是处于推动杆和回钩杆之间,所以总会被它们之间的其中一个顶到产生倾斜的效果,而调节杆的高度调整也就变相地调整了引风片的倾斜角度。

在上述的一种电渗析电源的顶部散热装置中,所述同一固定杆上的引风片大小截面尺寸不同,越靠近环状筒中心的引风片其截面尺寸也越大。因为排风器的叶片设计都由内向外逐渐变小,所以排风的时候,风在在流动的过程也是中间多两侧少,所以本设计也根据该原理,在靠近环状筒中心的位置设置了截面尺寸更大的引风片。

在上述的一种电渗析电源的顶部散热装置中,所述的固定杆相交于同一点,在该点设有一固定球将它们全部固定在一起。采用这种类似于辐射对称的结构,一来是为了节省空间,二来该结构的强度也较高。

在上述的一种电渗析电源的顶部散热装置中,所述的环状筒底部设有若干挡片,任一挡片在竖向投影方向上处于相邻的两个固定杆之间。挡片的存在是为了防止漏风效果,使大部分风都均从引风片处流出。

在上述的一种电渗析电源的顶部散热装置中,所述的固定杆、滑动杆、连接杆均有三个,固定杆以辐射对称的形式分布。根据三点成面原理,设计三个的稳定性是最佳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顶部散热装置能够调整热风的引出方向,可以根据需要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顶部散热装置在隐藏部分零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环状筒;2、固定杆;3、引风片;4、滑动孔;5、滑动杆;6、推动杆;7、回钩杆;8、调节杆;9、连接杆;10、固定球;11、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电渗析电源的顶部散热装置包括排风器和设置在排风器处的引风部件,引风部件包括环状筒1,环环状筒1的同一高度内壁上固定设有若干固定杆2,固定杆2的另一端均朝向环状筒1的虚拟中心轴线上,固定杆2上以铰接的形式间隔设有若干引风片3,引风片3翻转后能呈现向环状筒1虚拟中心轴线倾斜的状态,环状筒1的外壁上还开设有若干与固定杆2上下位置对应的滑动孔4,滑动孔4内滑动设有滑动杆5,滑动杆5向下延伸设有与固定杆2数量相同的若干组调整杆组件,每组调整杆组件包括推动杆6和回钩杆7,每个引风片3均处于每组调整杆组件的推动杆6和回钩杆7之间,排风器上还升降滑动设有一调节杆8,调节杆8的以球接的形式连接有若干连接杆9,连接杆9的另一端与滑动杆5铰接,本设计能够通过调节杆8的高度位置调节,并以连接杆9作为传递中介,将所有滑动杆5同步向外扩张或者向内收缩,在这个过程中,引风片3由于总是处于推动杆6和回钩杆7之间,所以总会被它们之间的其中一个顶到产生倾斜的效果,而调节杆8的高度调整也就变相地调整了引风片3的倾斜角度。

同一固定杆2上的引风片3大小截面尺寸不同,越靠近环状筒1中心的引风片3其截面尺寸也越大,因为排风器的叶片设计都由内向外逐渐变小,所以排风的时候,风在在流动的过程也是中间多两侧少,所以本设计也根据该原理,在靠近环状筒1中心的位置设置了截面尺寸更大的引风片3。

固定杆2相交于同一点,在该点设有一固定球10将它们全部固定在一起,采用这种类似于辐射对称的结构,一来是为了节省空间,二来该结构的强度也较高。

环状筒1底部设有若干挡片11,任一挡片11在竖向投影方向上处于相邻的两个固定杆2之间,挡片11的存在是为了防止漏风效果,使大部分风都均从引风片3处流出。

固定杆2、滑动杆5、连接杆9均有三个,固定杆2以辐射对称的形式分布,根据三点成面原理,设计三个的稳定性是最佳的。

应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中,所有“包括……”均应理解为开放式的含义,也就是其含义等同于“至少含有……”,而不应理解为封闭式的含义,即其含义不应该理解为“仅包含……”。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渗析电源的顶部散热装置,包括排风器和设置在排风器处的引风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风部件包括环状筒(1),环环状筒(1)的同一高度内壁上固定设有若干固定杆(2),固定杆(2)的另一端均朝向环状筒(1)的虚拟中心轴线上,固定杆(2)上以铰接的形式间隔设有若干引风片(3),引风片(3)翻转后能呈现向环状筒(1)虚拟中心轴线倾斜的状态,环状筒(1)的外壁上还开设有若干与固定杆(2)上下位置对应的滑动孔(4),滑动孔(4)内滑动设有滑动杆(5),滑动杆(5)向下延伸设有与固定杆(2)数量相同的若干组调整杆组件,每组调整杆组件包括推动杆(6)和回钩杆(7),每个引风片(3)均处于每组调整杆组件的推动杆(6)和回钩杆(7)之间,排风器上还滑动设有一调节杆(8),调节杆(8)的以球接的形式连接有若干连接杆(9),连接杆(9)的另一端与滑动杆(5)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渗析电源的顶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一固定杆(2)上的引风片(3)大小截面尺寸不同,越靠近环状筒(1)中心的引风片(3)其截面尺寸也越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渗析电源的顶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杆(2)相交于同一点,在该点设有一固定球(10)将它们全部固定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渗析电源的顶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状筒(1)底部设有若干挡片(11),任一挡片(11)在竖向投影方向上处于相邻的两个固定杆(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渗析电源的顶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杆(2)、滑动杆(5)、连接杆(9)均有三个,固定杆(2)以辐射对称的形式分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渗析电源的顶部散热装置,属于电渗析电源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电渗析电源的内部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本顶部散热装置包括排风器和设置在排风器处的引风部件,引风部件包括环状筒,环环状筒的同一高度内壁上固定设有若干固定杆,固定杆的另一端均朝向环状筒的虚拟中心轴线上,固定杆上以铰接的形式间隔设有若干引风片,引风片翻转后能呈现向环状筒虚拟中心轴线倾斜的状态,环状筒的外壁上还开设有若干与固定杆上下位置对应的滑动孔,滑动孔内滑动设有滑动杆,滑动杆向下延伸设有与固定杆数量相同的若干组调整杆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顶部散热装置能够调整热风的引出方向,可以根据需要调节。

技术研发人员:余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跃阳电源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3
技术公布日:2020.06.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