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物流运输无人车巡航识别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67001发布日期:2020-08-07 18:40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物流运输无人车巡航识别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信号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用于物流运输无人车巡航识别电路。



背景技术:

智能小车作为现代的新发明,是以后的发展方向,他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在一个环境里自动的运作,不需要人为的管理,但是在比如物流仓库内就需要多个智能车在来回运作,如果都预先设定好运行路线会降低智能车的工作效率,但是不预先设定好路线容易导致智能车与障碍物的相撞;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物流运输无人车巡航识别电路来解决的上述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物流运输无人车巡航识别电路,包括电源电路、红外信号发射电路、红外接收放大电路、延时电路和继电器驱动电路;所述电源电路依次连接红外信号发射电路、红外接收放大电路、延时电路和继电器驱动电路;

所述电源电路为整个电路提供工作电源;

所述红外信号发射电路通过红外光的障碍物反射接收来提供障碍物位置信号传输;

所述红外接收放大电路把反馈进来的红外信号进行放大处理;使其持续输出高电平;

所述延时电路通过电阻和电容来调节每次动作后的延迟时间;

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中的继电器线圈有电流流过,使继电器吸合,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以此来控制电路工作。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电源电路包括输入电源、连接器j2、电容c2、c4和电阻r7、二极管d5;所述输入电源分别与电容c2的第一端、电容c4的第一端和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7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5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与连接器j2的端口2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红外接收放大电路包括三极管q1-q2、二极管d1、集成电路u1a、电容c1、电阻r1-r4和二极管d7;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分别与输入电源、电阻r2的第一端、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分别与二极管d1的负极和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2的第二端和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3的第一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集成电路u1a的管脚1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和电阻r3的第二端均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a的管脚3连接电阻r4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7的负极。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红外信号发射电路包括二极管d2、d6、集成电路u1c、三极管q4、电容c5和电阻r9-r13;所述电阻r9的第二端分别与集成电路u1a的管脚2和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电子绒c5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5的第一端分别与集成电路u1c的管脚8、管脚9、二极管d6的正极和电阻r1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11的第二端、电阻r12的第二端和集成电路u1c的管脚10连接,所述电阻r11的第一端连接二极管d6的负极,所述电阻r12的第一端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13的第一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中,延时电路包括集成电路u1b、电阻r5-r6、电容c3、电阻vr1、二极管d8和集成电路u1d;所述集成电路u1b的管脚5分别与集成电路u1b的管脚6、电阻r5的第一端、电容c3的第一端和二极管d8的负极连接,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电阻vr1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3的第二端、电阻vr1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均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b的管脚4连接电阻r6的第一端,所述二极管d8的正极连接集成电路u1d的管脚11。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施方式中,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继电器k1、连接器j1、三极管q3、q5、二极管d3-d4、集成电路u1e、电阻r8和电阻r14-r15;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电阻r6的第二端,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7的第一端,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14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4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15的第一端和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分别与二极管d3的负极、二极管d4的正极和继电器k1的第第二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电阻r8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8的第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4的负极、继电器k1的第一端和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所述继电器k1的第三端与连接器j1连接,所述输入电源连接集成电路u1e的管脚14,所述连接器j2的端口1、集成电路u1e的管脚7、三极管q5的发射极和电阻r15的第二端接地。

上述方案的物流运输无人车巡航识别电路,通过设置红外信号发射电路,若前方有障碍物时,红外信号经障碍物反射被接受管d1接收使d1导通,d1导通之后,电容c1的左端为低电平,根据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的特性,也会使电容c1的右端也为低电平,使三极管q1,q2组成的复合管导通;u1a的1脚输入高电平;可以及时的避开障碍物,同时通过续流二极管和三极管q5来保护继电器断开时不会被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物流运输无人车巡航识别电路的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物流运输无人车巡航识别电路的线束构造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固定”、“一体成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标示。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是:

一种用于物流运输无人车巡航识别电路,包括电源电路、红外信号发射电路、红外接收放大电路、延时电路和继电器驱动电路;所述电源电路依次连接红外信号发射电路、红外接收放大电路、延时电路和继电器驱动电路;

所述电源电路为整个电路提供工作电源;

所述红外信号发射电路通过红外光的障碍物反射接收来提供障碍物位置信号传输;

所述红外接收放大电路把反馈进来的红外信号进行放大处理;使其持续输出高电平;

所述延时电路通过电阻和电容来调节每次动作后的延迟时间;

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中的继电器线圈有电流流过,使继电器吸合,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以此来控制电路工作。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源电路包括输入电源、连接器j2、电容c2、c4和电阻r7、二极管d5;所述输入电源分别与电容c2的第一端、电容c4的第一端和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7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5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与连接器j2的端口2连接。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红外接收放大电路包括三极管q1-q2、二极管d1、集成电路u1a、电容c1、电阻r1-r4和二极管d7;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分别与输入电源、电阻r2的第一端、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分别与二极管d1的负极和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2的第二端和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3的第一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集成电路u1a的管脚1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和电阻r3的第二端均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a的管脚3连接电阻r4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7的负极。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红外信号发射电路包括二极管d2、d6、集成电路u1c、三极管q4、电容c5和电阻r9-r13;所述电阻r9的第二端分别与集成电路u1a的管脚2和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电子绒c5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5的第一端分别与集成电路u1c的管脚8、管脚9、二极管d6的正极和电阻r1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11的第二端、电阻r12的第二端和集成电路u1c的管脚10连接,所述电阻r11的第一端连接二极管d6的负极,所述电阻r12的第一端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13的第一端。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延时电路包括集成电路u1b、电阻r5-r6、电容c3、电阻vr1、二极管d8和集成电路u1d;所述集成电路u1b的管脚5分别与集成电路u1b的管脚6、电阻r5的第一端、电容c3的第一端和二极管d8的负极连接,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电阻vr1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3的第二端、电阻vr1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均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b的管脚4连接电阻r6的第一端,所述二极管d8的正极连接集成电路u1d的管脚11。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继电器k1、连接器j1、三极管q3、q5、二极管d3-d4、集成电路u1e、电阻r8和电阻r14-r15;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电阻r6的第二端,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7的第一端,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14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4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15的第一端和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分别与二极管d3的负极、二极管d4的正极和继电器k1的第第二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电阻r8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8的第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4的负极、继电器k1的第一端和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所述继电器k1的第三端与连接器j1连接,所述输入电源连接集成电路u1e的管脚14,所述连接器j2的端口1、集成电路u1e的管脚7、三极管q5的发射极和电阻r15的第二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1、电路上电之后,由u1c,r10,r11,d6,c5构成的振荡器开始振荡,同时cd4093是带施密特触发器的与非门,u1c的10脚输出为方波脉冲信号;

2、u1c输出的方波信号输出至三极管q4的基极,使q4随着振荡器的振荡而导通和截止之间切换。q4导通时,红外发射管d2发射出红外信号;

3、若前方有障碍物时,红外信号经障碍物反射被接受管d1接收使d1导通,d1导通之后,电容c1的左端为低电平,根据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的特性,也会使电容c1的右端也为低电平,使三极管q1,q2组成的复合管导通;u1a的1脚输入高电平;

4、d2发射红外信号时,q4是导通状态,所以u1a的2脚也为高电平。因此u1a的3脚输出低电平;

5、u1a的3脚输出低电平后,将u1d的12脚和13脚都拉低至低电平,这样u1d的11脚输出高电平;

6、u1d输出的高电平给电容c3充电,当充电至高电平时,u1b的4脚输出低电平,使三极管q3导通;

7、三极管q3导通之后,三极管q5的基极为高电平,也会使q5导通。这样继电器k1的线圈有电流流过,同时指示灯d3被点亮;

8、继电器线圈有电流流过,使继电器吸合,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这样j1连接器的1脚和2脚都被连通了,就会触发j1的外接电路工作。其中d4为继电器线圈的续流二极管,保护三极管q5在继电器断开时不会被损坏;

9、当障碍物移开之后,q1,q2截止,u1a的3脚输出高电平,u1d的11脚输出低电平。这样电容c3通过r5和vr1开始慢慢放电;

10、当电容c3放电至低电平后,u1b的4脚输出高电平,三极管q3截止,q5也会截止。这样继电器线圈没有电流流过,继电器释放,连接器j1的1脚和2脚断开。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