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PCB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19009发布日期:2020-08-18 20:23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PCB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制电路板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散热pcb板。



背景技术:

pcb板即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电路板,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在现如今的pcb板上因为所设置在pcb板上电子元器件数量越来越多,因此pcb板的散热性能变的尤为重要。电路以及元器件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pcb板中部区域的温度上升,如果不能及时散热使pcb板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会影响pcb板上电路以及元器件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pcb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pcb板,包括上层线路板和下层线路板,上层线路板和下层线路板之间设有散热层,所述散热层包括连接装置、相互贴合的上层散热板和下层散热板,所述上层散热板的底面设有交叉的上层散热槽,所述下层散热板的顶面设有与上层散热槽吻合的下层散热槽,所述上层散热槽和下层散热槽构成散热通道,所述上层散热板和下层散热板上设有连接装置。上层散热槽和下层散热槽在散热层中构成散热通道,通过散热通道将pcb板中部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定位柱和导套,所述上层散热板的底面四端分别设有定位柱,所述下层散热板的顶面嵌设有与定位柱相匹配的导套。下层散热板上设置导套并与上层散热板上的定位柱配合,使上层散热板和下层散热板固定牢固。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槽内设有导热介质,所述导热介质为空气或水或导热液。散热通道通过导热介质将pcb板中部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散热槽和下层散热槽均呈s状。上层散热槽和下层散热槽呈s状,散热槽的长度比直线长,延长散热槽的长度,增加散热通道的长度和接触面积,便于散热层热交换的进行。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柱贯穿上层散热板和下层散热板,所述上层线路板和下层线路板均开设有供定位柱贯穿的定位孔。定位柱穿过上层线路板和下层线路板的定位孔,便于在散热层上定位上层线路板和下层线路板。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柱为铜柱。铜柱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设置铜柱穿过pcb板各层,有利于pcb板加快散热。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线路板、散热层和下层线路板之间均设有导热粘结胶层。通过设置导热粘结胶层将上层线路板、散热层和下层线路板依次贴合起来。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粘结胶层内设有若干金属丝,所述金属丝纵横交叉设置,所述金属丝编织呈网状。导热粘结胶层内设有金属丝,提高导热粘结胶层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丝为铝线或铜线。金属丝采用铝线或铜线中的一种材质,铝线或铜线的热传导性高,增加了导热粘结胶层导热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上层散热槽和下层散热槽在散热层中构成散热通道,通过多条交叉的散热通道,使多条散热通道组成在散热层中部位置组成一个散热通道网,在散热通道内填充散热介质,使热量集中的中部位置与散热通道内的导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将pcb板中部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将散热通道弯折为曲率变化较大的s形状,延长散热通道的长度,散热通道中可容纳较多的导热介质,提高散热层的散热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散热层内设置散热通道,通过散热层的散热通道将中部的热量及时传输到两侧,避免热量聚集,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pcb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上层散热板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下层散热板的俯视图。

图中标记:上层线路板1、上层散热板2、下层散热板3、下层线路板4、导热粘结胶层5、上层散热槽6、下层散热槽7、定位柱8、导套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如图1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具体轮廓上的内与外。“远、近”是指相对于某个部件的远与近。

如图1-图3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pcb板,包括上层线路板1和下层线路板4,上层线路板1和下层线路板4之间设有散热层,所述散热层包括连接装置、相互贴合的上层散热板2和下层散热板3,所述上层散热板2的底面设有交叉的上层散热槽6,所述下层散热板3的顶面设有与上层散热槽6吻合的下层散热槽7,所述上层散热槽6和下层散热槽7构成散热通道,所述上层散热板2和下层散热板3上设有连接装置。上层散热槽6和下层散热槽7在散热层中构成散热通道,通过散热通道将pcb板中部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定位柱8和导套9,所述上层散热板2的底面四端分别设有定位柱8,所述下层散热板3的顶面嵌设有与定位柱8相匹配的导套9。下层散热板3上设置导套9并与上层散热板2上的定位柱8配合,使上层散热板2和下层散热板3固定牢固。

所述散热槽内设有导热介质,所述导热介质为空气或水或导热液。散热通道通过导热介质将pcb板中部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

所述上层散热槽6和下层散热槽7均呈s状。上层散热槽6和下层散热槽7呈s状,散热槽的长度比直线长,延长散热槽的长度,增加散热通道的长度和接触面积,便于散热层热交换的进行。

所述定位柱8贯穿上层散热板2和下层散热板3,所述上层线路板1和下层线路板4均开设有供定位柱8贯穿的定位孔。定位柱8穿过上层线路板1和下层线路板4的定位孔,便于在散热层上定位上层线路板1和下层线路板4。

所述定位柱8为铜柱。铜柱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设置铜柱穿过pcb板各层,有利于pcb板加快散热。

所述上层线路板1、散热层和下层线路板4之间均设有导热粘结胶层5。通过设置导热粘结胶层5将上层线路板1、散热层和下层线路板4依次贴合起来。

所述导热粘结胶层5内设有若干金属丝,所述金属丝纵横交叉设置,所述金属丝编织呈网状。导热粘结胶层5内设有金属丝,提高导热粘结胶层5的强度。

所述金属丝为铝线或铜线。金属丝采用铝线或铜线中的一种材质,铝线或铜线的热传导性高,增加了导热粘结胶层5导热能力。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