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AOI超薄轨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21490发布日期:2020-10-02 08:57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面AOI超薄轨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面aoi超薄轨道。



背景技术: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双面电路板越来越普遍,其正反两面都贴装或插装有元件,需要使用aoi设备对电路板的正反面都进行检测,所以双面aoi应运而生。aoi设备是指aoi光学自动检测设备,一般aoi取像模块由相机、镜头、光源组成。由于双面aoi上下两端都需要拍照取像,在停板的轨道上,上下两侧都不能有遮挡。一旦被遮挡导致光源进不来,成像结果差,测试效果自然不佳。所以轨道的设计成为重中之重。

而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轨道传输方式有二种。一种链条式轨道,采用链条作为传输媒介,其体积整体庞大,以运行pcb板接触面为基准,做参照,距离上下顶端都远,距离60mm以上,只能进行粗略测试,;另外一种是轮盘式轨道,采用定制轮子为传输媒介,其特征是上厚下薄,基准接触面距离上表面也为60mm以上,只能针对部分对上端拍照要求不高的pcb板进行测试。

由此可见,现有的链条式轨道体积庞大,占用空间,且对于上下成像系统都挡光,测试效果差;现有的轮盘式轨道上厚下薄,遮挡上照成像系统,测试只能针对部分pcb板;且两种现有轨道造价都略高,且结构复杂,经济效益不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全部或部分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面aoi超薄轨道,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面aoi超薄轨道,包括固定边轨道、活动边轨道、带有镜头的上照取像模块、带有镜头的下照取像模块和待测板;所述固定边轨道和活动边轨道相对设置,待测板位于固定边轨道和活动边轨道之间,并可沿固定边轨道方向运动,上照取像模块固定于活动边轨道且镜头向下,下照取像模块固定于固定边轨道且镜头向上。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边轨道包括轨道主体、带有惰轮的张紧机构、流道、电机驱动机构、皮带;张紧机构、流道、电机驱动机构均固定于轨道主体;所述皮带分别缠绕惰轮、张紧机构和电机驱动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轨道主体为长条形的横梁;所述惰轮为内含轴承,且可随皮带运动的轮子;所述张紧机构由惰轮和调节块组成;电机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主动轮和电机安装块,电机固定于电机安装块上且带动主动轮运动;所述流道为t型的长条形零件。

进一步地,所述张紧机构、电机驱动机构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轨道主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张紧机构和电机驱动机构分别沿轨道主体的长度方向而轨道主体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轨道主体靠近皮带的一侧设置有支撑皮带的皮带档条,所述皮带档条安装于所述皮带上。

进一步地,所述皮带宽10mm,所述皮带档条遮挡皮带7mm。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边轨道和活动边轨道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停板感应器,所述停板感应器为采用光纤对射感应的细长圆柱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皮带式设计,结构简单,加工组装方便,成本低廉;

2、采用超薄型轨道,不影响上下取像模块遮光,检查pcb板类型远远优于其他机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面aoi超薄轨道在机器中的空间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面aoi超薄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活动边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双面aoi超薄轨道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

1-待测板;

2-固定边轨道;

3-下照取像模块;

4-上照取像模块;

5-活动边轨道;

6-张紧机构;

7-惰轮;

8-皮带挡条;

9-流道;

10-停板传感器;

11-轨道主体;

12-皮带;

13-电机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运用于机器设备内的空间结构示意图。一种双面aoi超薄轨道如图2所示,包括固定边轨道2、活动边轨道5、带有镜头的上照取像模块4、带有镜头的下照取像模块3和待测板1;所述固定边轨道2和活动边轨道5相对设置,待测板1位于固定边轨道2和活动边轨道5之间,并可沿固定边轨道运动,上照取像模块4固定于活动边轨道5且镜头向下,下照取像模块3固定于固定边轨道2且镜头向上。

如图3和图4所示,活动边轨道5包括轨道主体11、带有惰轮7的张紧机构6、流道9、电机驱动机构13、皮带12;张紧机构6、流道9、电机驱动机构13均固定于轨道主体;所述皮带12分别缠绕惰轮7、张紧机构6和电机驱动机构13。固定边轨道2为两侧固定的长条形横梁。

轨道主体11为长条形的横梁。惰轮7是一种内含轴承,可随皮带12运动的轮子。张紧机构6由惰轮7和调节块组成,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皮带的长短范围,保持皮带12的有效受力。电机驱动机构13由电机、主动轮、电机安装块组成,主要负责轨道的动力来源。惰轮7、张紧机构6、电机驱动机构13按一定的规律,利用内六角螺丝固定在轨道主体11上。皮带12缠绕惰轮7、张紧机构6、电机驱动机构13形成运输机构。为了保证中间测试区域不受影响,张紧机构6,电机驱动机构13各自分布在轨道主体11的两侧。惰轮7又各自分布在张紧机构6,电机驱动机构13的两侧,前者为调节皮带松紧,后者用于动力输出。流道9为t型的长条形零件,固定在轨道主体11中间特定的凹槽里,起到支撑皮带12的作用,使整个轨道能承受重载。皮带挡条8以一定的距离安装在皮带12上面,皮带12宽10mm,利用皮带挡条8遮住皮带7mm,既可提供大动力,又不因为皮带12过宽影响取像模块取像,皮带挡条8的上表面由一个斜面的大倒角组成,可保证测试时不遮挡光源。停板感应器10采用光纤对射感应,为细而长的圆柱形状,装在轨道中间。整个轨道结构简单,由几款零件构成,皮带距离上表面7.9mm,下表面9.5mm,做到真正的超薄。都采用大倒角设计,上下无传感器遮挡,做到了不遮光设计。

固定边轨道2跟活动边轨道5共同组成轨道,待测板1位于固定边轨道2跟活动边轨道5的中间,下照取像模块3和上照取像模块4分别装在上下xy轴上进行运动,电机驱动机构13带动皮带12转动,皮带12经过惰轮7,张紧机构6形成回路。流道9托住皮带12。待测板1经过轨道从左右往右(或者从右往左)流向待测区域,遇到停板感应器10时停止。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水平”、“顶”、“底”、“内”、“外”、“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