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散热结构及电子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96002发布日期:2020-07-31 22:36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液冷散热结构及电子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散热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冷散热结构及电子终端。



背景技术:

热管是一种常见的冷却器件,其安装方式如图1所示,先在壳体1上贴覆固定背胶2,然后将热管3粘贴在固定背胶2上。装配好后使用导热硅脂等将壳体1放置在待散热件上即可实现待散热件的散热。

目前的壳体1与热管3之间仅依靠固定背胶2进行固定,时间长后,随着固定背胶2粘力的减弱,热管3的端部容易向远离壳体1的方向起翘,最终导致待散热件的散热速度骤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冷散热结构及电子终端,能解决冷却组件端部容易起翘的问题。

为达以上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冷散热结构,包括:

壳体,其一表面设有第一容置槽,与之相对的另一表面设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均开设有开口,二者开口的方向相反并连通以使得所述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形成容置空间;

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其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容置槽中并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槽底固接,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容置槽中并与所述第二容置槽的槽底固接。

优选的,所述冷却组件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槽底之间设有第一背胶,所述冷却组件与所述第二容置槽的槽底之间设有第二背胶。

优选的,所述第一容置槽为通槽,所述壳体设有所述第二容置槽的表面固设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靠近所述第一容置槽的表面形成所述第一容置槽的槽底并与所述第一背胶粘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背胶位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一端;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容置槽相对,且与所述第二容置槽槽底的中间区域连通;所述第二背胶位于所述第二容置槽槽底的边沿区域。

优选的,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散热底板和若干固定于所述散热底板上的散热液管。

优选的,所述散热底板远离所述散热液管的表面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槽底固接,靠近所述散热液管的表面与所述第二容置槽的槽底固接。

优选的,所述散热底板为铜片。

优选的,所述散热液管为热管或液冷管。

优选的,所述散热底板远离所述散热液管的侧面与所述壳体设有所述第二容置槽的侧面平齐。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终端,包括待散热件和上述任一种液冷散热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液冷散热结构及电子终端,冷却组件的第一端与第一容置槽槽底固接,会致使冷却组件的第二端具有向第二容置槽的槽底运动的趋势,同理,冷却组件的第二端与第二容置槽槽底固接,会致使冷却组件的第一端具有向第一容置槽的槽底运动的趋势。因此,冷却组件第一端与第一容置槽槽底的固接可以有效抑制冷却组件第二端向远离第二容置槽槽底方向的起翘,冷却组件第二端与第二容置槽槽底的固接则可以有效抑制冷却组件第一端向远离第一容置槽槽底方向的起翘。由于冷却组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能保持与壳体的贴合,故本发明提供的液冷散热结构及电子终端能解决冷却组件起翘的问题,进而避免待散热件散热速度骤降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背景技术提供的现有热管安装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散热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冷却组件与壳体安装步骤示意图一;

图4为实施例提供的冷却组件与壳体安装步骤示意图二;

图5为实施例提供的冷却组件与壳体安装步骤示意图三;

图6为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散热结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容置槽为盲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壳体;101、第一容置槽;102、第二容置槽;

2、固定背胶;

3、热管;

4、冷却组件;401、散热底板;402、散热液管;

501、第一背胶;502、第二背胶;

6、限位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此外,术语“长”“短”“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展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此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进行操作,以此不能理解为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终端,包括待散热件和用于对待散热件进行散热的液冷散热结构。可选的,所述电子终端可以为扫码设备、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台式电脑或者pos机等。所述待散热件可以为中央处理器或者led灯板等发热元器件,所述待散热件与液冷散热结构之间设有导热银胶或者导热硅脂以减少接触热阻。

参见图2和图3,液冷散热结构包括壳体1和冷却组件4。壳体1的一表面设有第一容置槽101,与之相对的另一表面设有第二容置槽102。所述第一容置槽101和第二容置槽102均开设有开口,二者开口的方向相反并连通以使得所述第一容置槽101和第二容置槽102形成容置空间。冷却组件4位于容置空间中,其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容置槽101中并与所述第一容置槽101的槽底固接,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容置槽102中并与所述第二容置槽102的槽底固接。

为方便描述,将冷却组件4插入第一容置槽101的一端记为第一端,将冷却组件4插入第二容置槽102的一端记为第二端。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容置槽101和第二容置槽102的开口方向相反,冷却组件4的第一端与第一容置槽101槽底固接,会致使冷却组件4的第二端具有向第二容置槽102的槽底运动的趋势,同理,冷却组件4的第二端与第二容置槽102槽底固接,会致使冷却组件4的第一端具有向第一容置槽101的槽底运动的趋势。因此,冷却组件4第一端与第一容置槽101槽底的固接可以有效抑制冷却组件4的第二端向远离第二容置槽102槽底方向的起翘,冷却组件4的第二端与第二容置槽102槽底的固接则可以有效抑制冷却组件4第一端向远离第一容置槽101槽底方向的起翘。由于冷却组件4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能保持与壳体1的贴合,故本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散热结构及电子终端能解决传统安装结构容易起翘的问题,进而避免待散热件散热速度骤降情况的发生。

为方便装配,冷却组件4与壳体1之间的固接方式可以选用粘接的方式。具体地,所述冷却组件4与所述第一容置槽101的槽底之间设有第一背胶501,所述冷却组件4与所述第二容置槽102的槽底之间设有第二背胶502。本实施例中,冷却组件4的厚度尺寸不小于壳体1的厚度尺寸,为使得冷却组件4靠近第一容置槽101槽底的表面能与壳体1设有第二容置槽102的表面平齐,所述第一容置槽101可设为通槽,所述壳体1设有所述第二容置槽102的表面固设一限位挡板6,所述限位挡板6靠近所述第一容置槽101的表面形成所述第一容置槽101的槽底并与所述第一背胶501粘接。第一背胶501位于第一容置槽101的一端。所述第一容置槽10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容置槽102相对,且与所述第二容置槽102槽底的中间区域连通;所述第二背胶502位于所述第二容置槽102槽底的边沿区域。

限位挡板6主要用于为第一背胶501提供支撑,可选的,其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壳体1上,也可以与壳体1为一体成型结构。

所述冷却组件4包括散热底板401和若干固定于所述散热底板401上的散热液管402。所述散热底板401远离所述散热液管402的表面与所述第一容置槽101的槽底固接,靠近所述散热液管402的表面与所述第二容置槽102的槽底固接。具体地,所述散热底板401远离所述散热液管402的表面与所述第一背胶501粘接,靠近所述散热液管402的表面与所述第二背胶502粘接。

可选的,所述散热底板401为铜片、银片或者导热硅胶等导热性能良好的导热件;所述散热液管402为热管3或液冷管等。具体地,液冷管可以为水冷管或者油冷管。当散热液管402为液冷管时,散热液管402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

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底板401远离所述散热液管402的侧面与所述壳体1设有所述第二容置槽102的侧面平齐,这样的结构设计有利于保持液冷散热结构的平整度,提高散热速度,可以理解的是,散热底板401通过导热硅脂等与待散热件接触后能进一步加快待散热件的散热速度。

本实施例中,第二背胶502为u型结构,冷却组件4与壳体1的安装过程如下:

①将第一背胶501固定在限位挡板6靠近第一容置槽101的表面,将第二背胶502固定在第二容置槽102槽底的边沿位置;

②参见图3,将冷却组件4插入壳体1中;

③参见图4和图7,旋转冷却组件4以使散热底板401远离散热液管402的表面与第一背胶501相对、散热底板401靠近散热液管402的表面与第二背胶502相对;

④参见图2、图3、图5和图6,将冷却组件4的第一端放入第一容置槽101中,将冷却组件4的第二端放入第二容置槽102中,压紧以使冷却组件4与壳体1贴合,完成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于一些其它的实施例中,参见图7,当壳体1的厚度尺寸大于冷却组件4的厚度尺寸时,可无需设置限位挡板6,第一容置槽101和第二容置槽102均为非贯通式的盲槽结构,第一背胶501固定在第一容置槽101的槽底,第二背胶502固定在第二容置槽102的槽底,此时可以通过控制第一容置槽101和第二容置槽102的深度使得散热底板401远离散热液管402的表面刚好与壳体1设有第二容置槽102的表面平齐。

本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散热结构及电子终端,适用于快速散热的应用场景,通过将冷却组件4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壳体1相对两侧面的第一容置槽101和第二容置槽102中,实现冷却组件4与壳体1于平行于壳体1厚度方向的限位,进而解决传统安装结构容易起翘的问题,有效避免待散热件散热速度骤降情况的发生。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