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运动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75003发布日期:2020-09-11 21:27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运动衣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设计服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运动衣。



背景技术:

运动衣旨在满足运动者在运动过程中对服装的需求,在很长一段时间,运动衣主要的改进点包括服装的透气吸湿性、弹性等性能。

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的运动衣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运动衣的需求,尤其是传统运动衣无法获知运动者的运动状态,并给予运动者一定的外界辅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满足人们对运动衣的的需求,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运动衣,该智能运动衣既能监测运动者的身体状态又能提供热身辅助。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运动衣,所述智能运动衣包括:

内衣本体,所述内衣本体包括相连的前片和后片;

感测模块,所述感测模块包括用于获取穿着者心率信息的心率采集单元;

石墨烯发热膜,所述石墨烯发热膜设于所述后片的背部位置处;

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用于给所述感测模块和所述石墨烯发热膜供电。

可选地,所述内衣本体中设有织物电极,所述供电模块通过所述织物电极连接所述石墨烯发热膜。

可选地,所述智能运动衣还包括能够与终端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感测模块。

可选地,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感测模块和所述供电模块集成在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前片的胸部位置处。

可选地,在所述前片的胸部位置处开设有安装口,用于固定所述电路板的硅胶固定圈设于所述安装口中。

可选地,位于所述后背位置处的所述后片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层叠设置的里层、发热膜层和外层;

所述发热膜层包括多片石墨烯发热膜,多片所述石墨烯发热膜间隔排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智能运动衣,具有以下优点:本申请通过在内衣本体的前片上设置能够获取穿着者心率信息的感测模块,在后片上设置石墨烯发热膜,能够使得该智能运动衣既能监测运动者的身体状态,又能提供热身辅助,起到运动前辅助热身和运动后辅助身体恢复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运动衣前片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硅胶固定圈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运动衣后片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运动衣后片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和石墨烯发热膜连接的结构原理图。

110.前片,120.安装口,130.硅胶固定圈,131.限位槽,132.电极接触点,200.织物电极,310.后片,311.里层,312.外层,320.石墨烯发热膜,410.感测模块,420.供电模块,430.无线通信模块,440.报警模块,500.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气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申请提供的智能运动衣,所述智能运动衣包括:

内衣本体,所述内衣本体包括相连的前片110和后片310;

感测模块410,所述感测模块410包括用于获取穿着者心率信息的心率采集单元;

石墨烯发热膜320,所述石墨烯发热膜320设于所述后片310的背部位置处;

供电模块420,所述供电模块420用于给所述感测模块410和所述石墨烯发热膜320供电。

参照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运动衣前片110示意图,在所述前片110的胸部位置处开设有安装口120,用于固定所述电路板500的硅胶固定圈130设于所述安装口120中。所述感测模块410和所述供电模块420集成在所述电路板500上,所述电路板500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前片110的胸部位置处。可选的,该硅胶固定圈130的外表面与安装口120的边缘可通过粘性材料粘接在一起。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硅胶固定圈130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硅胶固定圈130的内表面形成一圈限位槽131,可拆卸固定在所述硅胶固定圈130中的电路板500的形状与该硅胶固定圈130形状吻合,在电路板500通过边缘卡设在该限位槽131中进行固定。

继续参照图2,在所述限位槽131槽底形成一对电极接触点132,所述电极接触点132外露,在电路板500通过卡设在该限位槽131中进行固定时,电路板500的供电模块420电极对应与该对电极接触点132接触从而给该对电极接触点132供电。可选的电极接触点132的材料为导电材料。

所述内衣本体中设有织物电极200,供电模块420通过该织物电极200连接石墨烯发热膜320,用于通过织物电极200给该石墨烯发热膜320供电,通电的石墨烯发热膜320能够产生热量。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运动衣后片310示意图。

可参照图1至图3,该织物电极200有两条,其中一条织物电极200的一端连接图2中所示的一对电极接触点132的其中一个,一条织物电极200另一端连接石墨烯发热膜320;另一条织物电极200的一端连接图2中所示的一对电极接触点132的其中另一个,一条织物电极200的另一端连接石墨烯发热膜320。在连接电路板500的供电模块420电极对应与该对电极接触点132接触时,供电模块420、电极接触点132、织物电极200、石墨烯发热膜320之间形成导电回路,从而给石墨烯发热膜320供电。

其中,供电模块420可采用1v~1.5v的纽扣电池,该供电模块420给石墨烯发热膜320供电时,其产生的电流和电压不会给人体造成威胁。为了进一步保证供电安全,在织物电极200的周围包裹绝缘材料。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运动衣后片310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位于所述后背位置处的所述后片310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层叠设置的里层311、发热膜层和外层312;所述发热膜层包括多片石墨烯发热膜320,多片所述石墨烯发热膜320间隔排布。

间隔排布的多片石墨烯发热膜320能够更有效地发热,从而给穿着者提供有效地热身辅助。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500和石墨烯发热膜320连接的结构原理图,如图5所示,所述智能运动衣还包括能够与终端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430,所述无线通信模块430、所述感测模块410和所述供电模块420集成在电路板500上,所述无线通信模块430连接所述感测模块410,供电模块420给所述感测模块410和供电模块420供电,其中无线通信模块430能够将感测模块410采集到的信息传送给其他终端设备。

继续参照图5,电路板500上还集成有报警模块440,所述报警模块440与感测模块410连接。

可选地,该电路板500表面可以覆盖有防水涂层,或者防水壳体,以进一步保护电路板500的电连接电连接结构。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申请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