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放电控制电路及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78867发布日期:2020-12-04 14:08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放电控制电路及灯具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充放电控制电路及灯具。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家具如雨后春笋一般越来越多,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然而,在实践中发现,有一些无源的智能家具在使用起来不智能,例如目前通常会包括显示模块和发光模块的智能灯具,在该种智能灯具使用时,显示模块和发光模块往往是一同工作的,从而导致了显示模块无法独立进行工作,进而对该种智能家具的使用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放电控制电路及灯具,能够在智能家具充放电过程之外,额外提供一种供电方式,从而解除现有技术对该种智能家具的限制,进而提高智能家具的使用智能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放电控制电路,所述充放电控制电路包括电源、控制电路、充放电监测电路以及直充电路,其中,

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电源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源充电或供电;

所述充放电监测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接,用于在监测到充电信号时接收电能并为所述电源充电,或用于在监测到供电信号时将所述电源的电能传输至用电设备;

所述直充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和所述充放电监测电路相连接,用于在控制电路停止工作时,将所述电源电能传输至所述用电设备。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充放电控制电路包括电源、控制电路、充放电监测电路以及直充电路,其中,控制电路用于根据需求控制电源被充电还是输出供电;同时,充放电监测电路与控制电路相连接,用于在监测到充电信号时接收电能并为电源充电,或用于在监测到供电信号时将电源的电能传输至用电设备;另外,该充放电控制电路中直充电路分别与电源和充放电监测电路相连接,用于在控制电路停止工作时,将电源电能直接传输至用电设备。可见,实施这种实施方式,能够根据需求对电源进行充电或者放电控制,并在能够在电源的充放电过程之外,额外提供一种新的供电方式,从而解除现有技术对该种电源的使用限制,使得电源可以在用电设备不需要规模用电的时候进行低功耗的用电,进而能够提高智能家具的使用智能性。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充放电电路和充放电控制芯片,其中,

所述充放电电路与所述电源相连接,用于接收电能为所述电源充电,或用于传输电能至所述充放电控制芯片;

所述充放电控制芯片与所述充放电监测电路相连接,用于根据开关信号和充放电协议控制所述电源充电或供电。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上述控制电路可以包括充放电电路和充放电控制芯片,其中,该充放电电路与电源相连接,用于在充电的实收接收电能,用于在供电的时候释放电能;同时,充放电控制芯片与充放电监测电路相连接,用于根据开关信号和预设在芯片内部的充放电协议控制电源充电或供电。可见,实施这种实施方式,能够完成对电能的安全传输,从而提高该充放电控制电路的使用安全性;同时还能够使用充放电控制芯片完成电力参数的转换,以使输入电能或输出电能能够以预期的标准进行获取或输出,从而实现高效高质的充电放电的功能,进而提高该充放电控制电路的使用智能性。

进一步地,所述充放电控制芯片的型号为sw6117,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九电阻、第十六电容以及第二发光二极管,其中,

所述充放电控制芯片的bset/hled管脚与所述第九电阻的一端相连接;

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输出端接地;

所述充放电控制芯片的vcc管脚与所述第十六电容的一端相连接;

所述第十六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输出端共同接地。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该充放电控制电路中使用的控制芯片的型号为sw6117,同时,该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九电阻、第十六电容以及第二发光二极管,其中,充放电控制芯片(即sw6117)的bset/hled管脚与第九电阻的一端相连接;第九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输出端接地;充放电控制芯片的vcc管脚与第十六电容的一端相连接;第十六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输出端共同接地。可见,实施这种实施方式,能够通过第二发光二极管的灯光指示,以使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该灯光指示确定控制电路的工作状态;同时,使用sw6117芯片能够实现快充、充电、供电等多功能一体化的效果,从而提高该充放电控制电路的集成化程度,并且能够扩大该充放电控制电路的应用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充放电控制芯片的型号为sw6117,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其中,

所述充放电控制芯片的key管脚与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端相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的另一端接地。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充放电控制芯片的型号为sw6117,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充放电控制芯片的key管脚与第一开关的一端相连接;第一开关的另一端接地。可见,实施这种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充放电控制芯片的控制方式,该方式是通过人为控制开关实现的,所以,该种电路的使用能够提供一种人为的控制方式,从而提高用户对该充放电控制电路的控制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充放电监测电路包括充电监测子电路和供电监测子电路,其中,

所述充电监测子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接,用于在监测到充电信号时接收电能并为所述电源充电;

所述供电监测子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接,用于在监测到供电信号时将所述电源的电能传输至用电设备。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充放电监测电路可以通过充电监测子电路监测充电信号,并在监测到充电信号时接收电能为电源充电;同时该充放电监测电路还可以通过供电监测子电路监测供电信号,并在监测到供电信号时将电源的电能传输至用电设备。可见,实施这种实施方式,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监测对应的控制信号,并自动完成充放电控制,从而提高了充放电的自动化,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该充放电控制电路还能够更加合理地调配电源,从而提高充放电控制电路的智能性与使用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监测子电路包括充电监测芯片和充电控制芯片,其中,

所述充电监测芯片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接,用于在监测到充电信号时接收电能并为所述电源充电;

所述充电控制芯片与所述充电监测芯片相连接,用于接收电能并传输电能至所述充电监测芯片。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充电监测子电路包括充电监测芯片和充电控制芯片,其中,该充电监测芯片能够在监测到充电信号时接收电能并为电源充电;该充电控制芯片则能够接收电能并传输电能至充电监测芯片。可见,实施这种实施方式,该充电监测芯片可以监测充电信号(或电能输入),当监测到充电信号时,传输电能至充放电控制芯片,而充电控制芯片则可以通过其芯片接口(如type-c接口)外连充电线路,从而接收电能输入并完成对输入电能的一系列参数转化,进而使得该充放电控制电路可以为电源进行自动化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监测子电路还包括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其中,

所述充电控制芯片通过所述第六电阻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接;

所述充电控制芯片通过所述第七电阻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接。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充电监测子电路还包括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其中,充电控制芯片通过第六电阻与控制电路相连接;充电控制芯片通过第七电阻与控制电路相连接。可见,实施这种实施方式,能够将充电监测子电路与控制电路相连接,以使控制电路根据该连接关系确定充电端口的配置类型,从而使得控制电路可以进行进一步地控制根据充电类型进行对电源进行更好地充电,进而提高充电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供电监测子电路包括供电监测芯片和第五电容,其中,

所述供电监测芯片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和所述用电设备相连接,用于在监测到供电信号时将所述电源的电能传输至所述用电设备;

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与所述供电监测芯片相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供电监测子电路包括的供电监测芯片用于在监测到供电信号时将电源的电能传输至用电设备,供电监测子电路包括的第五电容接地。可见,实施这种实施方式,可以通过供电监测芯片完成对用电设备的输出供电,从而实现智能化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直充电路包括第一肖特基二极管,其中,

所述肖特基二极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相连接,所述肖特基二极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用电设备相连接。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直充电路包括第一肖特基二极管,该第一肖特基二极管的输入端与电源相连接,第一肖特基二极管的输出端与用电设备相连接。可见,实施这种实施方式,能够通过肖特基二极管对用电设备进行小功率供电,以使用电设备可以根据供给电能进行小功率工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灯具,所述灯具包括灯体、显示器以及上述的充放电控制电路,其中,

所述灯体和所述显示器皆由所述充放电控制电路包括的电源进行供电;其中,所述控制电路的开关对应于所述灯体的开关;

当所述灯体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控制电路也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直充电路传输所述电源电能至所述显示器,以使所述显示器正常工作。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灯体的开关能够直接控制控制电路的开关,从而使得在灯体关闭时控制电路也处于关闭状态,进而使得直充电路传输电源电能至显示器,以使显示器正常工作。可见,实施这种实施方式,能够通过充放电控制电路的直充电路完成小功率的不间断供电,从而避免了控制电路长时间不间断地工作所造成的电路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放电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放电控制电路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具的机构示意图。

图标:10-电源;20-控制电路;21-充放电电路;u1-充放电控制芯片;r9-第九电阻;d2-第二发光二极管;c16-第十六电容;s1-第一开关;30-充放电监测电路;31-充电监测子电路;q2-充电监测芯片;j1-充电控制芯片;r6-第六电阻;r7-第七电阻;32-供电监测子电路;q1-供电监测芯片;c5-第五电容;40-直充电路;d1-第一肖特基二极管;c4-第四电容;c6-第六电容;c7-第七电容;r3-第三电阻;l1-第一电感;c13-第十三电容;c14-第十四电容;c8-第八电容;zd1-第一稳压二极管;c15-第十五电容;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a-充放电控制电路;b-灯体;c-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点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联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实施例1

请参看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放电控制电路a的结构示意图。该充放电控制电路a用于与用电设备共同使用,具体的,该充放电控制电路a用于对用电设备进行全方面、多场景地供电。其中,该充放电控制电路a,其特征在于,充放电控制电路a包括电源10、控制电路20、充放电监测电路30以及直充电路40,其中,

控制电路20与电源10相连接,用于控制电源10充电或供电;

充放电监测电路30与控制电路20相连接,用于在监测到充电信号时接收电能并为电源10充电,或用于在监测到供电信号时将电源10的电能传输至用电设备;

直充电路40分别与电源10和充放电监测电路30相连接,用于在控制电路20停止工作时,将电源10电能传输至用电设备。

本实施例中,充电信号可以由充电设备通过type-c连接到充放电监控电路上进行充电时产生的,用于触发控制电路20根据充电类型进行充电操作。

本实施例中,供电信号可以有用电设备连接到充放电监测电路30时产生的,用于触发控制电路20输出电能实现对外供电。

在本实施例中,放电意味着电源10对用电设备进行放电,即电源10对用电设备进行供电。

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20可以根据充电端口、充电需求自动调整充电的类型,如快充、正常充电等。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20在电源10电量充足时,可以停止充电操作,从而提高电源10的充电的稳定性和整体的安全性。

可见,实施图1所描述的充放电控制电路a,能够根据需求对电源10进行充电或者放电控制,并在能够在电源10的充放电过程之外,额外提供一种新的供电方式,从而解除现有技术对该种电源10的使用限制,使得电源10可以在用电设备不需要规模用电的时候进行低功耗的用电,进而能够提高智能家具的使用智能性。

实施例2

请参看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放电控制电路a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2所描述的充放电控制电路a的具体结构示意图是根据图1所描述的充放电控制电路a的结构示意图进行细化得到的。其中,所述控制电路20包括充放电电路21和充放电控制芯片u1,其中,

所述充放电电路21与所述电源10相连接,用于接收电能为所述电源10充电,或用于传输电能至所述充放电控制芯片u1;

所述充放电控制芯片u1与所述充放电监测电路30相连接,用于根据开关信号和充放电协议控制所述电源10充电或供电。

本实施例中,充放电电路21包括第四电容c4、第三电阻r3、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以及第十三电容c13。其中,第四电容c4、第六电容c6以及第三电阻r3的一端皆连接于电源10;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第四电容c4、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七电容c7的一端共同连接于第一电感l1;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于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与第六电容c6共同接地;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于sw6117芯片的sw1、sw2、sw3、sw4、sw5的管脚;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第十三电容c13的另一端连接于sw6117芯片的bst管脚。

本实施例中,充放电电路21还包括第十四电容c14,第十四电容c14的一端连接于sw6117芯片的vdrv管脚,第十四电容c14的另一端接地。

本实施例中,开关信号可以是由用电设备、充电设备提供的,也可以为人为输入的(通过开关),对此本实施例中不作任何限定。

本实施例中,充放电控制芯片u1中设置有充放电协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充放电控制芯片u1的型号为sw6117,所述控制电路20还包括第九电阻r9、第十六电容c16以及第二发光二极管d2,其中,

所述充放电控制芯片u1的bset/hled管脚与所述第九电阻r9的一端相连接;

所述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输出端接地;

所述充放电控制芯片u1的vcc管脚与所述第十六电容c16的一端相连接;

所述第十六电容c1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输出端共同接地。

本实施例中,第二发光二极管d2用于指示电池目标电压设置及快充指示。

本实施例中,sw6117是一款高集成度的双向快充移动电源10专用多合一芯片,其集成了4a高效率开关充电,18w高效同步升压输出,pd/qc/afc/fcp/pe/sfcp等多种快充协议,电量计量,照明驱动以及相应的控制管理逻辑。外围只需少量的器件,即可组成完整的高性能双向快充移动电源10解决方案。

在本实施例中,sw6177的具体功能和其他使用方式可以参照sw6117的使用手册进行查阅,对此,本实施例中不作任何限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充放电控制芯片u1的型号为sw6117,所述控制电路20还包括第一开关s1,其中,

所述充放电控制芯片u1的key管脚与所述第一开关s1的一端相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s1的另一端接地。

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开关s1如此连接时,用户可以通过控制该第一开关s1控制sw6117的使用与否。从而实现了一种由人为控制充放电的控制方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充放电监测电路30包括充电监测子电路31和供电监测子电路32,其中,

所述充电监测子电路31与所述控制电路20相连接,用于在监测到充电信号时接收电能并为所述电源10充电;

所述供电监测子电路32与所述控制电路20相连接,用于在监测到供电信号时将所述电源10的电能传输至用电设备。

本实施例中,充电监测子电路31用于控制充电;供电监测子电路32用于控制放电,即供电。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充电监测子电路31包括充电监测芯片q2和充电控制芯片j1,其中,

所述充电监测芯片q2与所述控制电路20相连接,用于在监测到充电信号时接收电能并为所述电源10充电;

所述充电控制芯片j1与所述充电监测芯片q2相连接,用于接收电能并传输电能至所述充电监测芯片q2。

本实施例中,充电监测芯片q2为sot23-68205。

本实施例中,充电控制芯片j1为type-c芯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充电监测子电路31还包括第六电阻r6和第七电阻r7,其中,

所述充电控制芯片j1通过所述第六电阻r6与所述控制电路20相连接;

所述充电控制芯片j1通过所述第七电阻r7与所述控制电路20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六电阻r6的一端连接于sw6117的cc1管脚,另一端连接于type-c芯片的cc1管脚。

本实施例中,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于sw6117的cc2管脚,另一端连接于type-c芯片的cc2管脚。

本实施例中,充电监测子电路31还包括第一电容c1,第一电容c1一端连接于第七电阻r7的一端,另一端接地。

本实施例中,充电监测子电路31还包括第二电容c2,第二电容c2一端连接于第六电阻r6的一端,另一端接地。

本实施例中,充电监测子电路31还包括第十五电容c15,第十五电容c15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于type-c芯片的vbus-c管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供电监测子电路32包括供电监测芯片q1和第五电容c5,其中,

所述供电监测芯片q1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20和所述用电设备相连接,用于在监测到供电信号时将所述电源10的电能传输至所述用电设备;

所述第五电容c5的一端与所述供电监测芯片q1相连接,所述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

本实施例中,供电监测芯片q1为sot23-68205。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直充电路40包括第一肖特基二极管d1,其中,

所述第一肖特基二极管d1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10相连接,所述第一肖特基二极管d1的输出端与所述用电设备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充放电控制电路a还包括第一稳压二极管zd1,第一稳压二极管zd1的输入端接地,第一稳压二极管zd1的输出端接vcc。

本实施例中,充放电控制电路a还包括第十四电容c14,第十四电容c14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于sw6117芯片的vdrv管脚。

本实施例中,充放电控制电路a还包括第十一电阻,第十一电阻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于sw6117芯片的led4/i2c管脚。

本实施例中,充放电控制电路a还包括第八电容c8,第八电容c8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供电监测芯片q1共同连接于sw6117芯片的vout1、vout2、vout3、vout4、vout5管脚。

可见,实施图2所描述的充放电控制电路a,能够根据需求对电源10进行充电或者放电控制,并在能够在电源10的充放电过程之外,额外提供一种新的供电方式,从而解除现有技术对该种电源10的使用限制,使得电源10可以在用电设备不需要规模用电的时候进行低功耗的用电,进而能够提高智能家具的使用智能性。

实施例3

请参看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具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灯具包括灯体b、显示器c以及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任一种充放电控制电路a,其中,

所述灯体b和所述显示器c皆由所述充放电控制电路a包括的电源10进行供电;其中,所述控制电路20的开关对应于所述灯体b的开关;

当所述灯体b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控制电路20也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直充电路40传输所述电源10电能至所述显示器c,以使所述显示器c正常工作。

本实施例中,对于充放电控制电路a的解释说明可以参照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的描述,对此本实施例中不再多加赘述。

可见,实施图3所描述的灯具,能够根据灯体b的开关直接控制控制电路20的开关,从而使得在灯体b关闭时控制电路20也处于关闭状态,进而使得直充电路40传输电源10电能至显示器c,以使显示器c正常工作。可见,实施这种实施方式,能够通过充放电控制电路a的直充电路40完成小功率的不间断供电,从而避免了控制电路20长时间不间断地工作所造成的电路损耗。

在上述所有实施例中,“大”、“小”是相对而言的,“多”、“少”是相对而言的,“上”、“下”是相对而言的,对此类相对用语的表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不再多加赘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在本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中”或“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本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中”或“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可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必然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